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学》1977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研究
1
作者 巫元琼 《曹雪芹研究》 2023年第1期128-140,共13页
杨宪益、戴乃迭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合作翻译《红楼梦》,直到1974年才翻译完成《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内容。杨、戴一百二十回《红楼梦》译文于1978年、1980年以三卷本形式正式出版发行。杨、戴《红楼梦》翻译工作初期状态如何?从197... 杨宪益、戴乃迭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合作翻译《红楼梦》,直到1974年才翻译完成《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内容。杨、戴一百二十回《红楼梦》译文于1978年、1980年以三卷本形式正式出版发行。杨、戴《红楼梦》翻译工作初期状态如何?从1974年译文完成到1978年全译本出版,这期间杨、戴的译文处于什么状态?通过比较《中国文学》杂志不同时期刊载的《红楼梦》译文片段,可为以上问题提供重要线索。本文以《中国文学》1977年刊载的《红楼梦》译文片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该译文片段与全译本中相对应的内容,将该译文片段置于杨、戴《红楼梦》翻译历史进程中,考察其特点,并论证该译文片段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杨戴译本 《中国文学》 1977年译文片段
下载PDF
论传统戏曲的翻译标准——兼评杨宪益、戴乃迭《长生殿》英译本 被引量:9
2
作者 巫元琼 刘晓民 吴庆晏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0,共3页
戏剧,一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像其他文化艺术形式一样,也面临着一个向外传播和交流的问题。在戏剧向外传播的过程中.翻译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目标文化受众了解外国戏剧魅力主要就是通过翻译这一渠道得以实现的。然而,戏剧这一独特... 戏剧,一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像其他文化艺术形式一样,也面临着一个向外传播和交流的问题。在戏剧向外传播的过程中.翻译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目标文化受众了解外国戏剧魅力主要就是通过翻译这一渠道得以实现的。然而,戏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却给翻译工作提出了很多挑战.使得“译事之难”成为了戏剧翻译无法回避的话题。正因为戏剧翻译之难,译界对戏剧翻译研究甚少.尤其对中国戏剧翻译研究得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 《长生殿》 传统戏曲 杨宪益 英译本 戴乃迭 文化艺术形式 外国戏剧
下载PDF
隐喻研究二三谈 被引量:1
3
作者 巫元琼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0-40,165,共2页
过去十年,我国隐喻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当前我国隐喻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却阻碍着本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当前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对相关隐喻研究课题发表看法。
关键词 隐喻研究 称名 领域 历史
下载PDF
隐喻与思维研究新进展
4
作者 巫元琼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9-30,共2页
隐喻与思维关系问题是隐喻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由R.W.Gibbs编辑而成、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隐喻与思维剑桥手册》为例,阐述隐喻与思维研究新进展。
关键词 隐喻 明喻 推理
下载PDF
论翻译硕士专业名称“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的适切性
5
作者 巫元琼 《海外英语》 2021年第18期66-67,共2页
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英语名称为“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从语法修辞角度、国际惯例,以及从翻译硕士专业设置初衷来看,该名称的适切性值得商榷;将这一名称用于我国200多所高校的翻译硕士专业显然失之... 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英语名称为“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从语法修辞角度、国际惯例,以及从翻译硕士专业设置初衷来看,该名称的适切性值得商榷;将这一名称用于我国200多所高校的翻译硕士专业显然失之偏颇。基于语法修辞的平衡性、整齐性要求,以及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解读,并结合国际著名院校翻译硕士专业的命名特点,我们认为“Master of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这一名称更符合我国的称名习惯,也更能反映我国翻译硕士专业的实践性、应用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I 适切性 语法修辞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国际惯例
下载PDF
从汉英语言对比看隐喻与文化模式的关系
6
作者 巫元琼 《双语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57-62,共6页
隐喻与文化模式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隐喻认知研究领域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有的观点认为隐喻是文化模式的构成要素,二者之间是从属关系;有的观点则认为隐喻仅仅反映文化模式,二者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事实上,在汉语和英语中,大量文化... 隐喻与文化模式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隐喻认知研究领域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有的观点认为隐喻是文化模式的构成要素,二者之间是从属关系;有的观点则认为隐喻仅仅反映文化模式,二者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事实上,在汉语和英语中,大量文化模式概念,尤其是抽象文化模式的概念,其形成都是隐喻性的,如借用空间概念和金钱概念表达时间,借用对容器加热的生活体验来描述情感等。同时,文化模式也起着过滤器的作用,它在选择隐喻及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正是文化模式的过滤作用使隐喻一方面表现了文化的共通性,另一方面则更多地表现了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此外,部分隐喻,特别是新奇隐喻,具有创生新文化现实的能力,而这种新的文化现实又会进一步催生新的隐喻。综而论之,隐喻和文化模式之间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互为共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文化模式 汉英语言对比
下载PDF
论《红楼梦》人名英译——从三种英语全译本对比分析出发
7
作者 巫元琼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4期69-71,共3页
《红楼梦》人物众多,且命名颇具特色:谐音取名、诗词成语取名是其典型特点,且排列整齐。这些人名特点应当在翻译中得到体现。通过对《红楼梦》三种英语全译本人名翻译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译者在翻译富有汉语言文化特色的文学作... 《红楼梦》人物众多,且命名颇具特色:谐音取名、诗词成语取名是其典型特点,且排列整齐。这些人名特点应当在翻译中得到体现。通过对《红楼梦》三种英语全译本人名翻译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译者在翻译富有汉语言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人名时所采取方法与翻译目的之间的联系,并有助于我们客观认识翻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人名英译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大学英语口语考试错误分析
8
作者 巫元琼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5期86-87,共2页
错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对错误进行分析既有助于了解语言学习过程的特点,更有助于反观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目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口语考试 错误分析
下载PDF
影视字幕翻译策略与效果研究——以电影《老年实习生》为例
9
作者 刘仁鹏 巫元琼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1期82-84,共3页
本文以影片《老年实习生》不同版本字幕的翻译为考察对象,对其中归化、异化、适度改写等策略的效果进行描写分析,旨在探讨优秀影视字幕翻译的标准,并提出影视字幕翻译的综合策略。
关键词 影视字幕翻译 归化和异化 适度改写 老年实〉-7生
下载PDF
广告中的隐喻及翻译研究——以香奈儿广告为例
10
作者 邢彧 苏文婷 +3 位作者 闻怡 祝婷 池心漪 巫元琼 《品位·经典》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从20世纪开始,广告便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广告商运用大量的隐喻手法来表现事物的特性。文章从广告领域研究在不同时代香奈儿5号香水以不同手法呈现的隐喻现象。
关键词 广告 隐喻 翻译 香奈儿5号
下载PDF
人本主义的大学英语教学观 被引量:39
11
作者 巫元琼 黄皓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2008年第1期38-42,共5页
大学英语教学正处在一个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多媒体参与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新的特点不断出现,如大学英语教学中“物”的因素不断增加,英语学习的趋利性目的日益明显等。在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的今天,重温人本主义... 大学英语教学正处在一个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多媒体参与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新的特点不断出现,如大学英语教学中“物”的因素不断增加,英语学习的趋利性目的日益明显等。在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的今天,重温人本主义思想精髓,再度审视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环境、学生、教师、教材、评估等各种要素,对于实施人性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等都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新技术 人本主义
原文传递
隐喻认知特点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巫元琼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8年第3期41-45,61,共6页
隐喻一直以来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而隐喻认知研究则更是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而隐喻语言则是隐喻思维的表现形式。本文旨在通过对隐喻语言进行分析,来论证隐喻的必要性以及隐喻的不对称性、... 隐喻一直以来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而隐喻认知研究则更是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而隐喻语言则是隐喻思维的表现形式。本文旨在通过对隐喻语言进行分析,来论证隐喻的必要性以及隐喻的不对称性、系统性、和非任意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认知 特点
原文传递
试论《红楼梦》英译本底本不明现象及其对相关出版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巫元琼 《翻译论坛》 2018年第3期77-81,共5页
《红楼梦》版本错综复杂,该著作的多版本现象对其英译也产生了诸多影响,以致确定底本成为了从整体上翻译该著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红楼梦》复杂版本现象对英译的影响,梳理了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译本和霍克思、闽... 《红楼梦》版本错综复杂,该著作的多版本现象对其英译也产生了诸多影响,以致确定底本成为了从整体上翻译该著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红楼梦》复杂版本现象对英译的影响,梳理了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译本和霍克思、闽福德《红楼梦》译本的底本探讨问题,指出在底本不明的前提下出版汉英对照本必须慎之又慎,否则错误在所难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版本 英译底本 底本不明 出版物 错误
原文传递
论隐喻研究的几个问题
14
作者 巫元琼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10年第2期55-57,61,共4页
过去十年我国隐喻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当前我国隐喻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却阻碍着我国隐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着重讨论当前我国隐喻研究中的三个突出问题,如隐喻称名模糊、研究领域狭隘以及历史分期不严密等,并对相关隐喻研究... 过去十年我国隐喻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当前我国隐喻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却阻碍着我国隐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着重讨论当前我国隐喻研究中的三个突出问题,如隐喻称名模糊、研究领域狭隘以及历史分期不严密等,并对相关隐喻研究课题发表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研究 问题 称名 领域 历史
原文传递
“错误”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
15
作者 巫元琼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9年第4期36-39,44,共5页
错误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语言学习也不例外。了解预言学习者错误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外语教学和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从论述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两种方法的角度来阐释对错误进行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考察我国... 错误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语言学习也不例外。了解预言学习者错误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外语教学和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从论述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两种方法的角度来阐释对错误进行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考察我国外语界错误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 意义 外语教学
原文传递
汉语人名英译应重视汉语语言文化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庆晏 巫元琼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71,共4页
汉语人名凝聚了汉语语言和文化特征,这些特征应该在汉语人名的翻译中尽可能地得到保留,然而在翻译实践中汉语人名英译状态却非常混乱。造成这些混乱的原因既有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误解,也有我们在向外推广自身文化时的不自信。编辑实践... 汉语人名凝聚了汉语语言和文化特征,这些特征应该在汉语人名的翻译中尽可能地得到保留,然而在翻译实践中汉语人名英译状态却非常混乱。造成这些混乱的原因既有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误解,也有我们在向外推广自身文化时的不自信。编辑实践中应重视汉语人名英译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梳理和探讨汉语人名英译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 汉语人名 语言特征 文化特征
原文传递
大学英语高阶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17
作者 费及竟 巫元琼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53-55,64,共4页
2014年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学院英语教学全方位推行高阶核心课程的肇始年。本文针对全校二年级学生修读英语高阶核心课程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详尽的分类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结论和建议,这些结论和建议将在今后英语... 2014年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学院英语教学全方位推行高阶核心课程的肇始年。本文针对全校二年级学生修读英语高阶核心课程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详尽的分类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结论和建议,这些结论和建议将在今后英语高阶核心课程的进一步完善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核心课程教学 调查统计数据 拓展课
原文传递
从接受美学角度去认识儿童文学翻译——以《爱丽丝梦游奇境记》为例
18
作者 闫畅 巫元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19年第1期0101-0102,共2页
儿童是一类重要且特殊群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在我国社会群体中具有特殊地位。聚焦民族未来发展话题首先应关注当今儿童成长问题。经典文学阅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地”,除国内已经具有的优秀儿童读物,国外也拥有数量... 儿童是一类重要且特殊群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在我国社会群体中具有特殊地位。聚焦民族未来发展话题首先应关注当今儿童成长问题。经典文学阅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地”,除国内已经具有的优秀儿童读物,国外也拥有数量惊人的优秀文学作品等待每一个热爱文学、渴望徜徉知识海洋的儿童去探索、吸收。此时能否对国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有效文学翻译转换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进行展开,以《爱丽丝梦游奇境记》为例,对不同译本的一些细节文化特质词语的翻译进行对比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儿童文学 翻译 《爱丽丝梦游奇境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