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精细监测的襄阳冬夏季颗粒物污染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稳 詹庆明 +2 位作者 邱春迪 戴文博 巫溢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8-18,共11页
为精细了解襄阳市近地面颗粒物污染时空风险,该文利用空气质量监测密集微型站、气象监测站、GDAS等数据,结合ArcGIS空间插值、气流运动轨迹聚类、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局地尺度下襄阳城区2018年冬夏季大气颗粒物... 为精细了解襄阳市近地面颗粒物污染时空风险,该文利用空气质量监测密集微型站、气象监测站、GDAS等数据,结合ArcGIS空间插值、气流运动轨迹聚类、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局地尺度下襄阳城区2018年冬夏季大气颗粒物时空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襄阳城区颗粒物污染具有明显季节性,冬季明显较夏季更为严重,冬季颗粒物污染具有“周末效应”和“春节效应”,而“周末效应”在夏季并不明显;(2)冬季PM_(2.5)、PM_(10)污染总体呈现以汉江和唐白河为界线的“南高北低”态势,而夏季PM_(2.5)浓度呈现“北高南低”态势,PM_(10)浓度则呈现“西高东低”态势;(3)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襄阳城区均受本地污染的影响较大,其次是周边地区或城市的中短距离污染传输,途径内蒙古、青海、陕西等省份的北方冷空气携带颗粒物南下也是造成襄阳城区冬季雾霾天气的重要潜在来源。研究验证了高密度、全方位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构建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且为精确掌握局地尺度近地面大气污染规律特征、分析污染成因以及制定具体防控应对策略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尺度 工业城市 时空规律 空间插值 后向轨迹 WPSCF 微型监测站
下载PDF
罗尔斯公平观视角下的美国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亚特兰大环线再开发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甘伟 巫溢涵 周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7-82,共6页
近年来,美国一些以城市更新为导向的大型景观项目因其巨大的规模和尺度、多元的利益相关方以及所产生的积极社会效应而受到广泛关注,如纽约高线公园、亚特兰大环线。这些景观项目除关注空间设计品质外,相较传统更新实践更加重视利益分... 近年来,美国一些以城市更新为导向的大型景观项目因其巨大的规模和尺度、多元的利益相关方以及所产生的积极社会效应而受到广泛关注,如纽约高线公园、亚特兰大环线。这些景观项目除关注空间设计品质外,相较传统更新实践更加重视利益分配、社会参与以及景观服务可达性等社会公平议题。基于罗尔斯公平理论的视角,系统分析了以亚特兰大环线项目为代表的美国城市更新策略,重点探讨了程序正义、重叠共识、结果正义的实现方法和形式,以期对中国当下的城市更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更新 公众参与 社会公平 罗尔斯 亚特兰大环线
下载PDF
丘陵地区城市的风道规划方法研究——以广州城市设计重点地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巫溢涵 詹庆明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34,共11页
丘陵地区城市与平原地区城市的近地层风场特征通常呈现出显著差异。为缓解丘陵地区城市中特殊地形结构造成的通风不畅、热岛效应、污染积聚等问题,以广州城市设计重点区域作为实验场域,使用顾及复杂地形条件的综合迎风面积密度指数描述... 丘陵地区城市与平原地区城市的近地层风场特征通常呈现出显著差异。为缓解丘陵地区城市中特殊地形结构造成的通风不畅、热岛效应、污染积聚等问题,以广州城市设计重点区域作为实验场域,使用顾及复杂地形条件的综合迎风面积密度指数描述地区通风潜力,提出不同风向条件下基于最小整体通风阻抗的风道识别方法,并依据风道宽度、风道与主导风向一致性两项准则确定区域通风廊道范围,划定其风道等级;同时结合局地环流特征和德国学者克雷斯、西弗斯等提出的冷空气补偿理论,识别补偿区、作用区以及二者之间的冷空气传输区;由此在区域和局地层面形成了完善且能互补的城市通风系统,促进了风道规划的空间落位与通风规划管理手段的精细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地区 城市微气候 城市风道 局地环流 规划信息化
下载PDF
面向城市微气候系统的性能驱动多目标数字化设计方法
4
作者 巫溢涵 詹庆明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0年第2期74-86,共13页
文章针对城市微气候系统的非线性和多目的性等复杂问题,提出包含参数化设计模型、性能表现评估模型、数值模拟替代模型、多目标优化决策模型、多变量敏感度分析模型和逆向求解模型的性能驱动多目标数字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具有自组织规... 文章针对城市微气候系统的非线性和多目的性等复杂问题,提出包含参数化设计模型、性能表现评估模型、数值模拟替代模型、多目标优化决策模型、多变量敏感度分析模型和逆向求解模型的性能驱动多目标数字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具有自组织规则生成、性能表现驱动、多维设计空间平行求解等多重特征,并且充分考虑了城市微气候系统要素的关联与互动。文章通过利于通风的居住小区规划这一实证分析案例,展示了该技术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微气候系统边界、微气候系统不确定性等问题,以期对该方法框架进行后续研究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微气候 城市形态 参数化设计 多目标优化 数字化城市设计方法
下载PDF
乡村经济活力与建设活动协同发展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5
作者 巫溢涵 詹庆明 刘慧民 《测绘地理信息》 CSCD 2024年第3期123-127,共5页
以武汉市3236个社区和乡村行政单元为分析单元,首先基于2000—2020年的不透水面和夜间灯光指数变化率数据,运用双变量莫兰指数分析了2000年以来每5年武汉市社区和乡村单元的经济活力和建设活动的协同发展水平。然后采用双对数回归模型,... 以武汉市3236个社区和乡村行政单元为分析单元,首先基于2000—2020年的不透水面和夜间灯光指数变化率数据,运用双变量莫兰指数分析了2000年以来每5年武汉市社区和乡村单元的经济活力和建设活动的协同发展水平。然后采用双对数回归模型,基于2018年的灯光、兴趣点、建筑、路网和高程数据,量化评估了关键建设因子对乡村经济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武汉市各社区和乡村单元的经济活力增长和其周边单元的建设活动增长呈现出愈来愈强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研究还发现,在武汉市乡村中,平均高程、建筑分离度指数、道路交叉口密度、建筑密度、服务类设施核密度、服务类设施混合度每1%的增长可分别带来−1.243%,−3.526%,+0.210%,+0.397%,+0.175%,+0.366%的经济活力影响,以上结论可进一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行政单元 协同发展 双变量莫兰指数 双对数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城市生态绿楔土地利用变化及冷岛效应评估——以武汉市为例
6
作者 刘慧民 钱文琦 +2 位作者 唐路嘉 巫溢涵 曾佳颖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0-488,共9页
建设城市生态绿楔,发挥其冷岛与通风降温作用以有效减缓热岛效应,是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重要抓手。对生态绿楔的保育情况及其冷岛效应开展动态化监测与周期性评估,是保障其热岛减缓效益的关键手段。本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利用... 建设城市生态绿楔,发挥其冷岛与通风降温作用以有效减缓热岛效应,是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重要抓手。对生态绿楔的保育情况及其冷岛效应开展动态化监测与周期性评估,是保障其热岛减缓效益的关键手段。本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利用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方法对2013、2020年武汉市六大生态绿楔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生态绿楔的地表温度及其冷岛效应变化特征展开评估。结果表明:2013—2020年,武汉市生态绿楔存在大量生态用地被建设用地侵占的情况,其中,水域面积下降最大。随着生态绿楔持续被侵蚀,六大绿楔地表温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生态绿楔的冷岛效应也呈现减弱趋势。六大绿楔中,大东湖、汤逊湖和武湖生态保育程度较好,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慢、整体开发程度较低;青菱湖、后官湖保育程度一般;受武汉市西进政策影响,府河建设开发强度较高,水域占比下降程度(7.1%)、升温幅度(3.00℃)及冷岛效应影响距离缩减(210 m)均为六大绿楔中最高。研究结果可为面向热岛减缓的武汉市生态绿楔专项规划制定与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绿楔 土地利用变化 冷岛效应 规划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