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黏膜下肿物94例超声内镜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玲玲 李莉 +2 位作者 布娅.米然别克 苏莎莎 高峰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502-1503,1511,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下肿物的病因、病变起源及超声内镜影像学特征。方法直肠黏膜下肿物94例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94例直肠黏膜下肿物中,类癌76例,平滑肌瘤3例,脂肪瘤2例,囊肿11例,颗粒细胞瘤1例,骨化组织及钙化物1例(5处病灶)...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下肿物的病因、病变起源及超声内镜影像学特征。方法直肠黏膜下肿物94例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94例直肠黏膜下肿物中,类癌76例,平滑肌瘤3例,脂肪瘤2例,囊肿11例,颗粒细胞瘤1例,骨化组织及钙化物1例(5处病灶)。结论超声内镜检查可准确诊断及鉴别直肠黏膜下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超声内镜检查 诊断 直肠黏膜下肿物
下载PDF
136例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布娅.米然别克 巴图 高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905-90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的136例住院患者,均接受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的136例住院患者,均接受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食管平滑肌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内镜学表现、超声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学、治疗方式及随访结果。结果食管平滑肌瘤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年龄(51.7±11.4)岁,在食管上、中、下段均好发,胃镜下均表现为黏膜下隆起。食管平滑肌瘤超声内镜多显示为低回声病变,超声内镜与病理符合率为93.4%。病理直接诊断平滑肌瘤最多为121例。134例行免疫组化分析,神经源性标记物(SMA)和D33结蛋白(Desmin)在平滑肌瘤中有较高的表达率。确定起源于黏膜肌层或黏膜层的肿物126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均一次性完整剥离,无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起源于固有肌层的10例行手术治疗。136例中有78例完成术后1~24个月随访,均未见穿孔、出血、疼痛等并发症,也无复发迹象。结论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需依靠超声内镜结合病理证实。ESD术治疗大多数食管平滑肌瘤安全、有效,并为某些具有早期恶性潜能的食管平滑肌瘤的发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避免了开胸手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平滑肌瘤 临床特征 病理 免疫组化 ESD
下载PDF
Vanin-1基因在炎症聚集和氧化应激反应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布娅.米然别克 吴育连 康牧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8-1301,共4页
Vanin-1基因在多种疾病进程中发挥着炎症聚集和调控氧化应激的作用。在炎症性肠病、肠癌、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胰腺癌相关糖尿病、肾损伤和皮肤银屑病等疾病模型中,Vanin-1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等均... Vanin-1基因在多种疾病进程中发挥着炎症聚集和调控氧化应激的作用。在炎症性肠病、肠癌、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胰腺癌相关糖尿病、肾损伤和皮肤银屑病等疾病模型中,Vanin-1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等均有紧密的联系。本文就近年来Vanin-1基因在炎症聚集和氧化应激反应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in-1 氧化应激 炎症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 糖尿病
下载PDF
误诊为黏膜下肿瘤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布娅.米然别克 巴图 +1 位作者 美丽克扎提.安扎尔 高峰 《中国处方药》 2017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误诊为黏膜下肿瘤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EG)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表现,以有助于此类患者的诊断。方法对16例误诊为黏膜下肿瘤并行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病理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和内镜特点进行... 目的探讨误诊为黏膜下肿瘤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EG)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表现,以有助于此类患者的诊断。方法对16例误诊为黏膜下肿瘤并行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病理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和内镜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1.56±11.48)岁,男女比例为4∶12,7例有药物过敏史,无明显食物过敏史。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为主,多数患者病程超过1年,且反复发作。周围血嗜酸细胞升高者仅2例,占12.5%。16例病例内镜下均表现为胃窦部黏膜隆起,表面光滑或者有轻度糜烂。超声胃镜下有14例表现为黏膜层、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的低回声病变,2例黏膜下层混合回声病变,所有病例行ESD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胃窦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5~20/Hp)。结论胃镜下表现为黏膜隆起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大多无升高,诊断仅能依靠病理结合临床症状。若此类患者能在超声胃镜下取足够深度的黏膜活检或许能避免行ESD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 黏膜下肿瘤 ESD 临床表现 内镜表现
下载PDF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下诊断食管裂孔疝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艾合买提江.库尔班 布娅.米然别克 高峰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及普通胃镜下食管裂孔疝的内镜下表现的异同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1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的200例明确诊断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并行胃镜检查患者(普通胃镜80例,无痛胃...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及普通胃镜下食管裂孔疝的内镜下表现的异同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1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的200例明确诊断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并行胃镜检查患者(普通胃镜80例,无痛胃镜120例)的病历资料,对比总结两种检查方法的镜下特征。结果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下食管裂孔疝的共同特征:齿状线上移、食管裂孔压迹至齿状线的距离增加、His角变钝变平、贲门口扩大松驰等;不同之处在于无痛胃镜下食管裂孔疝的特征镜像缺失,既胃黏膜突入食管腔。结论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均能准确诊断食管裂孔疝,通过掌握这两种方法不同的内镜下表现,胃镜初学者都能较为准确的诊断食管裂孔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 普通胃镜 食管裂孔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