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的港口未来:重新审视河口景观沉积物 被引量:1
1
作者 特蕾萨·鲁斯维克 肖恩·伯克霍尔德 +3 位作者 布莱恩·戴维斯 马修·莫菲特 汪默英(翻译) 李思佳(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3期98-111,共14页
在整个五大湖地区,港口城市往往位于河口区域。河口曾经将河流沉积物分拣、塑形,并运输到湖中,如今被用作工业航道,需要定期进行机械疏浚维护工作。以往的沉积物管理实践要么将近岸的河流沉积物封存在封闭式处理设施(CDF)中,要么释放于... 在整个五大湖地区,港口城市往往位于河口区域。河口曾经将河流沉积物分拣、塑形,并运输到湖中,如今被用作工业航道,需要定期进行机械疏浚维护工作。以往的沉积物管理实践要么将近岸的河流沉积物封存在封闭式处理设施(CDF)中,要么释放于更深的开放水域。这两种处理方式都从近岸系统中清除沉积物,使得其无法在岸线保护、栖息地营造、波能削减和填沙护滩等方面发挥潜在用途。综合上述两种封闭式(如封存于CDF)和低成本开放式(释放于开放水域)的处理方式,新型河口湿地得出了处理和运用沉积物的策略。本文描述了由五大湖保护基金支持的"健康的港口未来"项目所进行的一项尝试。通过协作设计和研究,本项目使用了系列工具集来生成、推测、建模、可视化和测试多个不同社会、生态和水文条件下的湿地形态。该项目可以被形象地称作"月牙",它提出了一种半圆形、部分开放的单元式湿地设计,以应对河口环境的复杂性。在整个设计-研究过程中,项目试图接纳不确定性、评估风险并探索相应结果,以重新定义公众对湿地营造和修复的期望,并重新构想五大湖沿岸的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沉积物 疏浚 湿地 五大湖区域 设计结合研究
原文传递
景观服务新模式:疏浚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埃塞克·哈梅兹 布莱恩·戴维斯 田乐(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9年第1期94-109,共16页
景观设计正处于复兴时期——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景观设计师第一次被授予麦克阿瑟奖。透过大型景观项目,景观设计师需要对城市公园、滨水区,以及城市中心开发区得以提出新的构思。这些项目因巨大的规模和尺度,会对其所在的城市带来重要的... 景观设计正处于复兴时期——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景观设计师第一次被授予麦克阿瑟奖。透过大型景观项目,景观设计师需要对城市公园、滨水区,以及城市中心开发区得以提出新的构思。这些项目因巨大的规模和尺度,会对其所在的城市带来重要的社会、生态和经济影响。这种客户主导的服务模式影响着景观项目的进行,也影响了景观设计师的收入及声望,但这只是景观实践的其中一种模式。本文介绍的"疏浚设计"计划旨在扩展服务范畴并建立新型专业实践模式,它整合了研究、设计、实验、实践,和由社区及不同合作对象执行的适应性管理。这种模式并非意在推翻或否定现有的景观设计模式,而是力求拓展景观设计的可能性,并鼓励更多的设计师关注景观设计中的不同媒介,同时探索各种尺度下非自然的淤积过程及处理。这一横跨多专业的协作机制有助于在从业者、社区成员、学者、监管者和专业人士之间建立一套整合的概念框架、规划优先等级和应用景观策略,以推进巴尔的摩-切萨皮克湾地区的疏浚物韧性设计管理,并为其他港口城市和沿海社区在新型实践模式和新兴景观基础设施方面的探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积物 设计研究 景观基础设施 专业实践 韧性 服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