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帅俊坤 吴金玉 +3 位作者 陈军 谢晓晓 陈强 张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9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PHI分为PHI组(59例)和无PHI组(35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I后发生PHI的危险因素。结果...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9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PHI分为PHI组(59例)和无PHI组(35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I后发生PHI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409例TBI患者中,发生PHI的患者为59例(14.4%)。单因素分析显示,PHI组与无PHI组患者的入院时血糖浓度、GCS评分、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浓度、合并脑挫裂伤或脑实质内血肿、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基底池受压消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3 mg/L(OR=3.02,P=0.017)、合并脑挫裂伤或脑实质内血肿(OR=2.96,P=0.007)、合并硬膜下血肿(OR=2.78,P=0.007)、蛛网膜下腔出血厚度≥5 mm(OR=4.34,P=0.014)、基底池受压消失(OR=5.58,P=0.002)是TBI后发生PH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入院时D-二聚体>3 mg/L、合并脑挫裂伤或脑实质内血肿、硬膜下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厚度≥5 mm、基底池受压消失的TBI患者要更加警惕PH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诊医护人员对创伤自发性低体温知信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吴金玉 帅俊坤 +3 位作者 方桂珍 杨思 上官非凡 纪璇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0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创伤患者并发低体温会增加创伤患者的病死率,比非创伤患者并发低体温预后更差。急诊医护人员作为创伤患者救治的一线人员,对创伤自发性低体温的知识和态度直接影响低体温管理行为的实施效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急诊医护人员对创伤自发性... 创伤患者并发低体温会增加创伤患者的病死率,比非创伤患者并发低体温预后更差。急诊医护人员作为创伤患者救治的一线人员,对创伤自发性低体温的知识和态度直接影响低体温管理行为的实施效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急诊医护人员对创伤自发性低体温知信行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以期为创伤性低体温的相关研究及教育培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低温 医务人员 知识 态度 行为 综述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高危因素分析
3
作者 帅俊坤 吴金玉 陈军 《医院与医学》 2021年第2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409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PHI分为PHI组(59...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409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PHI分为PHI组(59例)和非PHI组(35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I后发生PHI的高危因素。结果409例TBI患者中,59例(14.9%)患者发生了PHI。单因素分析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包括入院时血糖浓度、GCS评分、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浓度、合并脑挫裂伤或脑实质内血肿、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存在中线位移、基底池受压消失(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3 mg/L(OR=3.02,P=0.017),合并脑挫裂伤或脑实质内血肿(OR=2.96,P=0.007),合并硬膜下血肿(OR=2.78,P=0.007),蛛网膜下腔出血≥5 mm(OR=4.34,P=0.014),基底池受压消失(OR=5.58,P=0.002)是影响TBI后PH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D-二聚体≥3 mg/L,合并脑挫裂伤或脑实质内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厚度≥5 mm,基底池受压消失的TBI患者要更加警惕PH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与非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琳 吴金玉 +1 位作者 帅俊坤 陈子红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723-725,729,共4页
目的调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隔离病房与非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为应急医疗工作者的心理调适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嘉兴市第一医院隔离病房与非隔离病房医护人员134人,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 目的调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隔离病房与非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为应急医疗工作者的心理调适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嘉兴市第一医院隔离病房与非隔离病房医护人员134人,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其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34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隔离病房医生组、护士组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等5个因子得分略高于全国常模(均P<0.05),隔离病房护士组SCL-90上述评分均高于隔离病房医生组(均P<0.05);非隔离病房医生组、护士组SCL-90总均分略低于全国常模(均P<0.05),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2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均P<0.05);隔离病房医护人员SCL-90总均分及各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均P<0.05)。非隔离病房医护人员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均高于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均P<0.05);客观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防疫期间医护人员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与SSR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抗疫期间隔离病房与非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均存在心理应激反应,有必要对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同时应完善临床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医护人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护人员 心理状况 现况调查
下载PDF
急诊成人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院内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金玉 帅俊坤 +1 位作者 上官非凡 方桂珍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2年第6期513-519,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急诊成人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院内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急诊成人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院内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国际指南协作网等临床实践指南网站、美国急症护理协会等专业协会网站、Pub 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与创伤低体温有关的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临床决策、最佳实践。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的提取、归类综合并评定其等级及推荐级别。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最佳实践1篇、临床决策2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5篇、系统评价1篇。从创伤低体温的相关概念、体温监测、体温管理原则、复温措施、复温注意事项、复温评估、转运管理及质量管理8个方面总结出27条最佳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急诊成人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院内管理的最佳证据,可结合医院特点和临床环境,形成急诊成人创伤患者的体温管理方案,以提高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院内管理的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创伤和损伤 低体温 循证护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