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clin D1反义寡核苷酸对胃癌细胞生长和G_1期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帅晓明 韩高雄 王国斌 《实用癌症杂志》 2003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 研究cyclinD1反义寡核苷酸 (ASODN )对胃癌细胞SGC790 1和HS746T的生长、细胞周期和G1期调控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 0 0 0包裹硫代修饰的cyclinD 1ASODN转染细胞 ,观察量效曲线和生长曲线 ,应用RT PCR检测cycli... 目的 研究cyclinD1反义寡核苷酸 (ASODN )对胃癌细胞SGC790 1和HS746T的生长、细胞周期和G1期调控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 0 0 0包裹硫代修饰的cyclinD 1ASODN转染细胞 ,观察量效曲线和生长曲线 ,应用RT PCR检测cyclinD1mRNA的表达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癌细胞中cyclinD 1、p2 1、p2 7、pRb蛋白的表达。结果 cyclinD 1ASODN对胃癌细胞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效应 ,0 .2 μmol/LcyclinD 1ASODN转染 2 4h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生长 ,cyclinD 1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 2 6.3 % (SGC790 1)和 17.3 % (HS746T ) ,G0 /G1期比例明显增加 ,并使 2种细胞中cyclinD 1、pRb表达降低 ,p2 1表达升高 ,在HS746T中p2 7表达下降 ,但在SGC790 1中 p2 7表达无改变。 结论 cyclinD1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 ,降低cyclinD1mRNA表达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D1反义寡核苷酸 胃癌 细胞生长 G1期调控 影响
下载PDF
Cyclin D1反义寡核苷酸对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帅晓明 韩高雄 王国斌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 研究 Cyclin D1反义寡核苷酸对胃癌细胞 SGC790 1生长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并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 采用脂质体 lipofect AMINE2 0 0 0包裹硫代修饰的 Cyclin D1ASODN转染细胞 ,观察对 SGC790 1细胞的量效曲线及其生长曲线。 0 .... 目的 研究 Cyclin D1反义寡核苷酸对胃癌细胞 SGC790 1生长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并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 采用脂质体 lipofect AMINE2 0 0 0包裹硫代修饰的 Cyclin D1ASODN转染细胞 ,观察对 SGC790 1细胞的量效曲线及其生长曲线。 0 .2μmol/ L Cyclin D1ASODN转染细胞 2 4小时后 ,给予梯度浓度的 5 -氟尿嘧啶 (5 -FU )、氨甲喋呤 (MTX)、顺铂 (DDP) ,观察量效反应 ,计算 IC50 。应用 RT- PCR检测细胞转染后 2 4小时和 4 8小时时Cyclin D1、胸苷酸合成酶 (TS)、胸腺嘧啶磷酸化酶 (TP)、二氢叶酸还原酶 (DHFR) m RNA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D1ASODN对 SGC790 1细胞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效应 ,0 .2μm ol/ L Cyclin D1ASODN转染 2 4小时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生长 ,降低 Cyclin D1m RNA表达。 Cyclin D1ASODN增加了胃癌细胞对 5 - FU ,MTX,DDP的敏感性 ,ASODN +化疗组对各化疗药物的 IC50 均有显著下降。 RT- PCR显示 Cyclin D1ASODN转染后 2 4小时时 TS、DHFRm RNA表达较对照组下降 ,而 TPm 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 ,4 8小时时 TS、TP、DHFR m RNA表达的改变更加明显。结论  Cyclin D1ASODN能降低 Cyclin D1m RNA表达 ,抑制胃癌细胞 SGC790 1的生长 ,并通过改变5 - FU,MTX代谢相关酶的表达提高细胞对它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D1反义寡核苷酸 SGC7901 胃癌 化疗敏感性 癌细胞生长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帅晓明 韩高雄 +4 位作者 王继亮 夏泽峰 蔡开琳 陶凯雄 冯贤松 《腹部外科》 2009年第4期230-23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修补切口疝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腹壁切口疝23例施行腹腔镜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成功施行腹腔镜下切口疝补片修补22例,因腹腔内严重粘连中转剖腹手术1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修补切口疝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腹壁切口疝23例施行腹腔镜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成功施行腹腔镜下切口疝补片修补22例,因腹腔内严重粘连中转剖腹手术1例,术中发现多发切口疝3例。本组无手术死亡和肠瘘病例。术后出现疼痛4例,补片周围积液3例。全组获随访4~24个月,平均13.8个月,未见切口疝复发。结论腹壁切口疝病人行腹腔镜下补片修补大多是安全地,还可在术中发现隐性缺损。对腹腔内广泛粘连分离困难者,应及时中转剖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部 再手术
下载PDF
G_1/S期调控元件异常与胃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帅晓明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1年第4期261-263,共3页
G1/S期调控需要多种调控元件的参与 ,包括p2 1,p2 7,p16,p15 ,cyclinD ,E ,A ,CDK2 ,CDK4 ,CDK6。在胃癌中已发现多种G1/S期调控元件的异常与其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 ,其中一些可作为揭示预后的指标。G1/S期调控元件异常的检测方法... G1/S期调控需要多种调控元件的参与 ,包括p2 1,p2 7,p16,p15 ,cyclinD ,E ,A ,CDK2 ,CDK4 ,CDK6。在胃癌中已发现多种G1/S期调控元件的异常与其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 ,其中一些可作为揭示预后的指标。G1/S期调控元件异常的检测方法尚需标准化 ,以进一步发掘这一类生物学标志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 P21 P27 P16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28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5
作者 帅晓明 韩高雄 +1 位作者 陈俊华 王国斌 《腹部外科》 2005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2003年收治的28例GISTs病人的临床和组织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免疫组织组化染色检测CD117、CD34、SMA、S100的表达.结果GIST主要发生在胃(6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2003年收治的28例GISTs病人的临床和组织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免疫组织组化染色检测CD117、CD34、SMA、S100的表达.结果GIST主要发生在胃(60.7%)和小肠(25.0%),结直肠(10.7%)和肠系膜(1.25%)较少;本组中良性9例,交界性5例,恶性14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117、CD34、SMA、S100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100%、71.4%、28.6%和10.7%.结论GISTs是胃肠道常见的间质性肿瘤,手术前诊断困难,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s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分析 1998~2003年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GISTS CD117 免疫组化特点 CD34 S100 回顾性分析 间质性肿瘤 cDll7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染色检测 诊断困难 诊断依据 治疗手段 组织学 SMA 肠系膜 结直肠 交界性
下载PDF
腹腔镜胰体尾脾脏联合切除术四例报告
6
作者 帅晓明 陶凯雄 +4 位作者 蔡开琳 陈俊华 李勇 汤涛 王国斌 《腹部外科》 2006年第6期344-34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体尾、脾脏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4年2月~2006年2月对胰尾占位病变实施腹腔镜下脾脏、胰体尾联合切除术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206min,平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体尾、脾脏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4年2月~2006年2月对胰尾占位病变实施腹腔镜下脾脏、胰体尾联合切除术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206min,平均出血量为160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8.3d。结论在腹腔镜下实施脾脏、胰体尾联合切除术是可行的。本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学 腹腔镜 胰腺肿瘤 胰腺切除术 脾切除术
下载PDF
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肠镜与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附14例报告) 被引量:35
7
作者 蔡开琳 燕普 +6 位作者 王继亮 李永生 曾建挺 韩高雄 帅晓明 陶凯雄 王国斌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71-1273,1277,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14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急诊病例,行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经肠镜放置支架均成功,无穿孔发生。腹腔镜下7例行...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14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急诊病例,行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经肠镜放置支架均成功,无穿孔发生。腹腔镜下7例行直肠癌根治术,5例行乙状结肠癌切除术,2例行左半结肠癌切除术,均行一期吻合,术后1例出现肺部感染,无吻合口漏,无伤口感染,均恢复顺利。结论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时联合应用肠镜及腹腔镜技术进行微创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急性肠梗阻 结肠镜 腹腔镜 肠道支架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国斌 牛彦锋 +5 位作者 卢晓明 陶凯雄 蔡开琳 龙跃平 舒晓刚 帅晓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561-564,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并发症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年间112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右半结肠切除23例,左半结肠切除7例,乙状结肠癌切除15例,Dixon术49例,Miles术18例.结果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并发症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年间112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右半结肠切除23例,左半结肠切除7例,乙状结肠癌切除15例,Dixon术49例,Miles术18例.结果 105例手术成功,7例因出血、肥胖及与邻近器官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其中左半结肠2例,直肠癌4例.平均手术时间(161.2±48.6)min,平均出血量78.5 mL.术后早期并发症8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肠癌标本近、远切缘长度分别为(14.5±3.2)cm和(11.0±2.6)cm,直肠癌标本近、远切缘长度分别为(15.3±2.7)cm和(2.8±1.6)cm.清扫淋巴结平均(8.2±4.6)枚,49例淋巴结转移.随访8~44个月,随访率95.5%.随访未发现戳孔肿瘤种植,局部复发7例(6.5%),远处转移6例(5.6%),总病死率7.5%(8/107).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不仅安全可行,具有微创优势,并可达到与开腹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外科学 腹腔镜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的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外胆道结石 被引量:8
9
作者 蔡开琳 王国斌 +2 位作者 帅晓明 王继亮 韩高雄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的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外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该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6例,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胆囊管途径取石成功率为24/26,1例因胆囊管变异,1例导丝插入胆总管未成功,中转为...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的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外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该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6例,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胆囊管途径取石成功率为24/26,1例因胆囊管变异,1例导丝插入胆总管未成功,中转为胆总管切开术。术中扩张时无胆管撕裂,术后无腹腔出血、胆漏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住院时间4 ̄8d。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的病例,在采用腹腔镜下1次手术的方式治疗时,应首先考虑经胆囊管途径,以争取更小创伤以便更快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的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肝外胆道结石
下载PDF
经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初探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韩高雄 帅晓明 +1 位作者 曾长江 潘志坚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底部应用纤维胆道镜进行取石,保留功能良好的胆囊。结果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症状得到改善。结论经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痛苦少、恢...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底部应用纤维胆道镜进行取石,保留功能良好的胆囊。结果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症状得到改善。结论经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且可保留有功能的胆囊,是值得推广的治疗胆囊结石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保胆取石术 腹腔镜 胆道镜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川清 刘炜圳 +4 位作者 帅晓明 高金波 张鹏 王国斌 陶凯雄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828-83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经验。方法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而且使用超声内镜进行了术前TN分期的患者352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US胃癌术前T分期总正确率为81.25%,其中T1为85.58%,T2为73.91%,T3为82.1...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经验。方法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而且使用超声内镜进行了术前TN分期的患者352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US胃癌术前T分期总正确率为81.25%,其中T1为85.58%,T2为73.91%,T3为82.14%,T4为83.33%,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系数为0.75)。EUS对胃癌术前N分期总的正确率为52.84%,其中N0为85.56%,N1为56.69%,N2为28.09%,N3为26.09%,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具有一般一致性(Kappa系数为0.33)。将病变部位分为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幽门,不同部位之间的检测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在胃癌术前诊断中具有临床意义,其中T分期可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N分期准确性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超声内镜 病理学分期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韩高雄 张观朝 +6 位作者 帅晓明 夏泽锋 陶凯雄 王国斌 蔡开琳 王继亮 冯贤松 《腹部外科》 2009年第3期143-144,共2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实施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8年8月间72例腹股沟疝在腹腔镜下施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oplasty,TEP)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腹股沟疝...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实施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8年8月间72例腹股沟疝在腹腔镜下施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oplasty,TEP)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腹股沟疝均成功施行了腹腔镜下TEP;手术时间为31~130min,平均(45±21)min;术后出现腹股沟区血清肿8例,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5例,尿潴留4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随访6~66个月,无腹股沟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生长及EDNRB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川清 韩高雄 +1 位作者 帅晓明 陶凯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3843-3847,共5页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株的生长及EDNRB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影响.方法:使用1、2、5、10μmol/L5-Aza-CdR干预胃癌SGC-7901细胞,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株的生长及EDNRB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影响.方法:使用1、2、5、10μmol/L5-Aza-CdR干预胃癌SGC-7901细胞,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药物干预前后EDNRB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和EDNRB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未经5-Aza-CdR处理的SGC-7901细胞中EDNRB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高甲基化,且EDNRB mRNA不表达,经1、2、5、10μmol/L5-Aza-CdR处理4d后,EDNRB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状态得到逆转,细胞中EDNRB mRNA表达恢复.4种浓度5-Aza-CdR处理的SGC-7901细胞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并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周期,其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5、10μmol/L5-Aza-CdR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3%±0.87%,13.34%±1.12% vs 3.69%±0.52%,P=0.032,P<0.001).结论:5-Aza-CdR能有效逆转人胃癌SGC-7901细胞EDNRB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从而激活因高甲基化导致EDNRB基因沉默的再转录,诱导该基因的表达,抑制该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杂-2'-脱氧胞苷 胃癌 细胞株 内皮素B受体 基因 甲基化
下载PDF
胃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曾祥宇 张鹏 +3 位作者 高金波 刘炜圳 帅晓明 陶凯雄 《腹部外科》 2017年第2期146-148,共3页
胃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特殊而少见的间叶性肿瘤,发病部位主要位于胃和回盲部,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及青少年,女性多发,临床表现无特异,术前诊断困难,确诊需依据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 胃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特殊而少见的间叶性肿瘤,发病部位主要位于胃和回盲部,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及青少年,女性多发,临床表现无特异,术前诊断困难,确诊需依据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一般预后良好,偶有复发。本文就胃肠道IMT的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阑尾肿瘤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俊华 帅晓明 王国斌 《腹部外科》 2004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 992~ 2 0 0 2年的 1 1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阑尾良性肿瘤 :粘液囊肿 2例。阑尾恶性肿瘤 :阑尾类癌 6例 ,阑尾腺癌 3例。均行手术治疗 ...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 992~ 2 0 0 2年的 1 1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阑尾良性肿瘤 :粘液囊肿 2例。阑尾恶性肿瘤 :阑尾类癌 6例 ,阑尾腺癌 3例。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 5例行二期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 阑尾肿瘤临床少见 ,术前诊断困难 ,应提高认识。对术中可疑者 ,应做术中快速病理检查 ,以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阑尾肿瘤 临床特点 诊断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67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泽锋 陈少飞 +7 位作者 陶凯雄 蔡开琳 帅晓明 韩高雄 王继亮 杜寒松 郑威强 王国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266-2270,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诊断、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2002-01/2008-10收治的GIST患者67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诊断、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2002-01/2008-10收治的GIST患者67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并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其预后.结果:间质瘤67例,位于胃31例、小肠23例、直肠7例、胃肠道外6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分子阳性率为97.0%,CD34分子阳性率为85.1%.所有随访患者53例其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6.2%、81.1%、70.5%.单因素分析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2008年关于GIST的危险度分级与生存率有密切关系(P<0.05).高风险组中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者较单纯手术治疗者疗效显著提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危险分级和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GIST的NIH危险度分级和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与患者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肿瘤手术后复发主要发生于高风险组,高风险组患者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可获得更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预后 甲磺酸伊马替尼
下载PDF
结直肠疾病的微创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陶凯雄 许飞 +3 位作者 帅晓明 韩高雄 王继亮 王国斌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1年第10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疾病的适应证、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为226例结直肠疾病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22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4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72±65)min,术中出...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疾病的适应证、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为226例结直肠疾病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22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4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72±6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95±41)ml。无死亡病例。随访186例恶性肿瘤患者平均26个月,局部复发4例(2.2%),远处转移5例(2.7%),肿瘤相关死亡7例(3.8%)。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疾病安全、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疾病 结直肠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金波 刘兴华 +4 位作者 吕清 吴轲 帅晓明 陶凯雄 王国斌 《腹部外科》 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左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4年9月间42例行腹腔镜下 CME 治疗左半结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所有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左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4年9月间42例行腹腔镜下 CME 治疗左半结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所有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112.2±25.3)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4.4±21.6)ml;手术切除肠管的长度平均为(24.1±5.7)cm,清扫淋巴结数量平均为(18.5±6.2)枚;术后肛门首次排气平均时间为(3.3 ± 1.4)d,平均住院时间为(12.7±3.5)d,术后并发症发生4例,发生率为9.52%,其中切口感染 2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出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 CME 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左半结肠癌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川清 刘炜圳 +5 位作者 赵刚 高金波 帅晓明 张鹏 王国斌 陶凯雄 《腹部外科》 2016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本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胃癌治疗中伴发急性胰腺炎(post--gastrectomy acute pancreatitis,PGAP)的优劣性。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5年9月施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人1050例。分别统计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PGAP病例,并做回顾性... 目的本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胃癌治疗中伴发急性胰腺炎(post--gastrectomy acute pancreatitis,PGAP)的优劣性。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5年9月施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人1050例。分别统计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PGAP病例,并做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1050例胃癌根治术中并发PGAP的16例,发生率为1.52%,腹腔镜组432例,PGAP 7例,发生率为1.62%;开腹组618例,PGAP 9例,发生率为1.46%。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PG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6,P>0.05)。腹腔镜组中远端胃251例,PGAP 1例(0.40%);近端胃78例,PGAP 1例(1.28%);全胃83例,PGAP 2例(2.41%);联合脏器切除20例,PGAP 3例(15.00%)。远端胃、近端胃和全胃切除术后PG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者与联合脏器切除术后PG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中远端胃213例,PGAP 3例(1.41%);近端胃182例,PGAP 1例(0.55%);全胃174例,PGAP 2例(1.15%);联合脏器切除49例,PGAP 3例(6.12%)。结果类似腹腔镜组,远端胃、近端胃和全胃切除术后PG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者与联合脏器切除术后PG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分别对远端胃、近端胃、全胃和联合脏器切除后PGAP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对于PGAP具有同样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术后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下载PDF
腹腔感染病人引流管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贤松 帅晓明 《医学新知》 CAS 2006年第1期8-9,共2页
外科引流的概念形成于公元前15世纪,但真正的外科引流是由Hippocrates和Celsus用导管开始的。1859年Chassaignac介绍了软橡皮管的应用,1882年Kehrer把纱布放在橡皮管内,以避免粘连,即第一根烟卷引流。1895年Kellogg描述了目前的双... 外科引流的概念形成于公元前15世纪,但真正的外科引流是由Hippocrates和Celsus用导管开始的。1859年Chassaignac介绍了软橡皮管的应用,1882年Kehrer把纱布放在橡皮管内,以避免粘连,即第一根烟卷引流。1895年Kellogg描述了目前的双套管吸引引流的前身。1989年Heaton发现了负压吸引引流或称为“主动引流”。此后,Yates在1905年发表的一篇经典论文中,提出“从物理学和生物学角度看,引流整个腹腔是不可能的”,目前,这个观点还未受到明显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病人 引流管 负压吸引引流 外科引流 概念形成 烟卷引流 橡皮管 双套管 生物学 物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