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黄曲霉毒素真菌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陈冠果 李可 +7 位作者 陆金虎 金晨晨 王龑 帅江冰 鲍维琪 程昌勇 宋厚辉 张晓峰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5,共8页
为实现产黄曲霉毒素真菌的快速检测,本研究建立了检测产黄曲霉毒素真菌的aflR基因和nor-1基因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针对aflR基因和nor-l基因保守序列,各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引物对间的有效性实验各筛选出1对最优的aflR... 为实现产黄曲霉毒素真菌的快速检测,本研究建立了检测产黄曲霉毒素真菌的aflR基因和nor-1基因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针对aflR基因和nor-l基因保守序列,各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引物对间的有效性实验各筛选出1对最优的aflR引物探针和nor-1引物探针,随后建立并优化双重荧光定量PCR的反应条件,构建标准曲线,测定该方法的重复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显示,成功筛选出aflR-2和nor1-2 2组引物/探针组合,并优化和确定了引物/探针的最佳反应终浓度。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仅对产黄曲霉毒素真菌的aflR基因和nor-1基因呈现特异性扩增,对黑曲霉、碳黑曲霉、赭曲霉和镰刀菌等常见产毒真菌的核酸样品均无扩增曲线。建立的方法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3%,双重反应体系的检测灵敏度均低至1×10^(2)copies/μL。利用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与ELISA试剂盒分别对80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双重荧光定量PCR共检测出9份阳性样品,而ELISA试剂盒只检测出了7份阳性,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黄曲霉毒素真菌 双重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核衣壳蛋白免疫原性的鉴定和应用及其多抗在PCV2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英文)
2
作者 帅江冰 李肖梁 +2 位作者 陈宁 陈雪燕 方维焕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90,共6页
猪圆环病毒2型ORF2编码与病毒毒力相关的结构蛋白——核衣壳蛋白(Cap),该蛋白可以用于PCV2感染的血清学调查,但不同区域的PCV2分离株的ORF2特别是其抗原表位序列存在一定的突变。本研究将PCV2浙江分离株ORF2的主要抗原表位以及PCV1ORF2... 猪圆环病毒2型ORF2编码与病毒毒力相关的结构蛋白——核衣壳蛋白(Cap),该蛋白可以用于PCV2感染的血清学调查,但不同区域的PCV2分离株的ORF2特别是其抗原表位序列存在一定的突变。本研究将PCV2浙江分离株ORF2的主要抗原表位以及PCV1ORF2进行了原核表达,将分别纯化的融合蛋白Cap2s和Cap1s免疫SPF兔后制备多抗,并进一步分析了纯化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多抗的特性。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无论Cap2s和Cap1s均能与两个多抗发生交叉反应,而PCV2或PCV1阳性猪血清只能分别特异性地识别Cap2s和Cap1s。IFA结果则证明两个多抗对于天然Cap蛋白无交叉反应性。利用Cap2s作为包被抗原对13个猪场的259份血清样品的PCV2抗体进行ELISA检测,平均阳性率为80.69%(209/259),而各猪场的阳性率差异较大(48.28%~100%)。以上结果表明Cap2s可作为一个型特异性抗原用于浙江省本地猪场猪群血清中PCV2抗体的监控,而其多抗也可用于免疫组化对PCV2感染进行有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核衣壳蛋白 免疫原性 间接免疫荧光 血清阳性率
下载PDF
重组质粒在减毒沙门氏菌中的稳定性及其对细菌侵袭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雪燕 JOHN M.Dikki +2 位作者 江玲丽 帅江冰 方维焕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4-747,共4页
将含有外源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F和pCI-F转化减毒鼠伤寒门氏菌,探讨质粒类型和插入片段对重组质粒在细菌内的稳定性和细菌侵袭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质粒可降低减毒沙门氏菌在体外的增殖能力和侵袭力,也影响细菌在鸡体内的... 将含有外源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F和pCI-F转化减毒鼠伤寒门氏菌,探讨质粒类型和插入片段对重组质粒在细菌内的稳定性和细菌侵袭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质粒可降低减毒沙门氏菌在体外的增殖能力和侵袭力,也影响细菌在鸡体内的存活力;就质粒类型而言,pCI的影响大于pcDNA3,而以携带外源基因的重组质粒影响较为显著;外源基因插入也影响质粒在宿主菌内的稳定性。提示利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载体传递DNA疫苗研究时,要考虑质粒类型与其在宿主菌内稳定性的关系、携带外源基因重组质粒对载体菌侵袭力和存活力的影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沙门氏菌 侵袭力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稳定性
下载PDF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傅玲琳 帅江冰 许梓荣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 病理机制 诊断 重组疫苗
下载PDF
携带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基因的重组减毒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晶靓 江玲丽 +2 位作者 陈宁 帅江冰 方维焕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5-450,共6页
以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NDV-F)为模式外源基因,通过基因切割-重叠延伸PCR法(SOE-PCR)将其插入到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毒力基因hly的启动子和信号肽序列下游,并将该融合片段克隆入穿梭质粒pKSV7,随后将重组质粒... 以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NDV-F)为模式外源基因,通过基因切割-重叠延伸PCR法(SOE-PCR)将其插入到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毒力基因hly的启动子和信号肽序列下游,并将该融合片段克隆入穿梭质粒pKSV7,随后将重组质粒电转李斯特菌进行同源重组。NDV-F基因的PCR扩增表明该重组菌构建成功,RT-PCR结果表明F基因在重组菌中得到了转录。比较了重组菌和野生型菌株的溶血性、黏附和侵袭力、对小鼠和鸡胚的毒力和生长特性以及重组菌的体内外稳定性,结果表明:hly基因中F片段的整合消除了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溶血素基因的表达,其培养上清液没有溶血性,而野生型菌株的溶血价达24;细胞试验表明重组菌对细胞的黏附力和相对侵袭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相对侵袭力与野生型菌株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组菌对小鼠及鸡胚的毒力(LD50)与野生型相比分别下降3.7和6.5个对数数量级;重组菌在BHI肉汤和小鼠体内连续5次后,仍然可以扩增出目的基因NDV-F,初步表明该重组菌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同源重组 插入突变 李斯特菌溶血素O
下载PDF
气单胞菌在中华绒螯蟹中的检出率与耐药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肖梁 马有智 +1 位作者 方维焕 帅江冰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气单胞菌 中华绒螯蟹 检出率 耐药性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犬瘟热病毒H基因的序列分析与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刚 张彦明 +3 位作者 李肖梁 魏巍 帅江冰 方维焕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共5页
以临床疑似犬瘟热病犬外周血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犬瘟热病毒(CDV)血凝素(H)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该病料犬瘟热病毒H基因序列与国内其他地区分离到的毒株同源性较高(94.6%-99.2%),而与Onderstepoort株、Convac株等... 以临床疑似犬瘟热病犬外周血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犬瘟热病毒(CDV)血凝素(H)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该病料犬瘟热病毒H基因序列与国内其他地区分离到的毒株同源性较高(94.6%-99.2%),而与Onderstepoort株、Convac株等疫苗毒株的同源性较低(90.4%-91.2%)。分子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所有毒株可分为7个大的分支,且各分支间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中待检病料中CDV与大多数中国分离株一样处于Ⅰ型。进一步以H全基因为模板,截短表达其3′端816 bp、459 bp两个片段,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 a进行表达。结果显示它们分别能表达大小约为36.4 ku和22.2 ku的融合蛋白。免疫转印表明该纯化蛋白均可与犬瘟热病毒抗血清发生阳性反应,说明重组蛋白具备抗原性,可用于进一步的血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H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克隆表达 免疫转印
下载PDF
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傅玲琳 帅江冰 +1 位作者 Jha Rajeev Kumar 许梓荣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5期22-26,共5页
众多研究表明,病毒的抗原决定簇及细菌毒素亚单位均能在转基因植物中成功表达,并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与现有的疫苗生产体系相比,植物生产疫苗具有安全、经济、稳定、高效等优势。本文概述了利用不同受体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现状、免疫... 众多研究表明,病毒的抗原决定簇及细菌毒素亚单位均能在转基因植物中成功表达,并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与现有的疫苗生产体系相比,植物生产疫苗具有安全、经济、稳定、高效等优势。本文概述了利用不同受体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现状、免疫原性评价及免疫原基因的优化表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疫苗 优化表达 免疫原性
下载PDF
RNA干扰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宗照 帅江冰 Mudasser Habib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11期23-28,共6页
RNA干扰(RNA i)技术是把与内源mRNA编码区同源的小片段外源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导入细胞中,导致特定基因表达沉默的一种技术。本文简要描述了RNA i的起源、原理、在动物方面的应用领域;主要叙述了RNA i技术的机制以及siRNA试验... RNA干扰(RNA i)技术是把与内源mRNA编码区同源的小片段外源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导入细胞中,导致特定基因表达沉默的一种技术。本文简要描述了RNA i的起源、原理、在动物方面的应用领域;主要叙述了RNA i技术的机制以及siRNA试验步骤,包括siRNA的设计、合成、检测方法等;比较了各种方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SIRNA 应用
下载PDF
中华鳖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的实验条件研究
10
作者 李肖梁 刘刚 +2 位作者 张彦明 帅江冰 方维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5-388,共4页
为确定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中华鳖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的条件,对脾淋巴细胞浓度和培养时间、丝裂原种类和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显示:2×106cells?mL-1的脾淋巴细胞用10μg?mL-1Con A(伴刀豆蛋白A)诱导培养120 h或用5μg... 为确定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中华鳖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的条件,对脾淋巴细胞浓度和培养时间、丝裂原种类和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显示:2×106cells?mL-1的脾淋巴细胞用10μg?mL-1Con A(伴刀豆蛋白A)诱导培养120 h或用5μg?mL-1PHA(植物血凝素)诱导培养144 h,能获得良好的检测效果.研究表明,采用MTT法测定中华鳖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方便可行,可为中华鳖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脾淋巴细胞 转化 丝裂原 MTT法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Sj22.6、LHD-Sj23、2LHD-Sj23的表达和抗原性比较
11
作者 付媛 石团员 +7 位作者 蒲克俊 舒琦艳 卢福庄 帅江冰 张雪娟 莫虹斐 杨富文 何永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2-76,共5页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膜相关蛋白Sj22.6和Sj23大亲水区多肽(LHD-Sj23)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扩增了Sj22.6和LHD-Sj23基因片段,重叠延伸PCR方法融合了2个LHD-Sj23的...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膜相关蛋白Sj22.6和Sj23大亲水区多肽(LHD-Sj23)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扩增了Sj22.6和LHD-Sj23基因片段,重叠延伸PCR方法融合了2个LHD-Sj23的片段,构建了pET28-Sj22.6、pET28-LHD-Sj23以及pET28-2LHD-Sj23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Transetta DE3)中表达,获得了rSj22.6、rLHD-Sj23和r2LHD-Sj23三种重组蛋白。用Dot-ELISA方法检测牛日本血吸虫阴阳性血清各10份,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rLHD-Sj23具有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利用重组蛋白进行血吸虫血清学诊断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Sj22.6 LHD-Sj23 2LHD-Sj23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减毒沙门氏菌作为原核表达宿主菌和真核表达载体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迪卡 陈雪燕 +2 位作者 帅江冰 陈宁 方维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7-244,共8页
本研究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探讨了减毒沙门氏菌作为原核表达宿主菌和真核表达载体的可行性.通过多功能分光光度仪测定细菌的OD600和eGFP在大肠杆菌和减毒沙门氏菌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eGFP在沙门氏菌中的表达量依赖于... 本研究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探讨了减毒沙门氏菌作为原核表达宿主菌和真核表达载体的可行性.通过多功能分光光度仪测定细菌的OD600和eGFP在大肠杆菌和减毒沙门氏菌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eGFP在沙门氏菌中的表达量依赖于IPTG的浓度,最佳浓度为0.5 mmol?L-1,增加浓度至0.75 mmol?L-1不能增加eGFP的表达量;而该现象在大肠杆菌中不明显.当IPTG浓度等于或大于0.5 mmol?L-1时,沙门氏菌中eGFP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肠杆菌.若以相对荧光度(1个OD600单位的荧光值,即eGFP相对表达量)表示,两种宿主菌的最佳诱导时间均为3 h.Hela细胞侵袭力试验表明该减毒沙门氏菌仍具有侵袭力,同时以脂质体转染为对照,将携带重组质粒pcDNA3-eGFP的减毒沙门氏菌转染Hela细胞,48 h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表明了该菌可作为载体将重组质粒携带到细胞内,并使外源基因得到表达.此外,利用基于微孔板的多功能分光光度仪可直接检测荧光强度和OD值,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多样本检测,可用于GFP在不同宿主菌或相同宿主菌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甚至不同表达载体在相同宿主菌中表达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 重组质粒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HZ0761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巍 李肖梁 +3 位作者 帅江冰 陈宁 刘刚 方维焕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共4页
采集疑似细小病毒(CPV)感染犬的粪便,采用同步培养法接种胎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通过PCR检测、HA试验、IFA鉴定、电镜观察和空斑纯化,获得1株犬细小病毒,并命名为HZ0761。感染的F81细胞48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在病料和感染... 采集疑似细小病毒(CPV)感染犬的粪便,采用同步培养法接种胎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通过PCR检测、HA试验、IFA鉴定、电镜观察和空斑纯化,获得1株犬细小病毒,并命名为HZ0761。感染的F81细胞48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在病料和感染的F81细胞中均扩增出CPV VP2基因的特异性片段(221 bp);病毒液可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为1∶28,其血凝性能被特异性抗体抑制;IFA可见特异性亮绿色荧光;电镜观察感染的F81细胞核内可见20 nm左右的病毒颗粒;病毒液的TCID50为10-4.8/mL,VP2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毒株为CPV-2 a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象牙鉴定
14
作者 吴姗 张明哲 +8 位作者 虞惠贞 陈哲 尹文秀 张荃 沈旭芳 孙超 裘慧 帅江冰 张晓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97-2406,共10页
中国已经全面禁止了象牙交易,但象牙的走私并未因此而终止。对象牙及其制品的鉴定是打击走私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法,是基于横截面上施氏结构的有无,但有的象牙本身缺少特征纹路,有的则经过雕刻加工后纹路消失,这类样品往往... 中国已经全面禁止了象牙交易,但象牙的走私并未因此而终止。对象牙及其制品的鉴定是打击走私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法,是基于横截面上施氏结构的有无,但有的象牙本身缺少特征纹路,有的则经过雕刻加工后纹路消失,这类样品往往无法鉴定。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鉴定象牙具有更高准确性,象牙DNA含量极低,象牙中提取DNA的难度较大。已有学者采用光谱技术鉴定和区分象牙等材质,并表明采用拉曼光谱和近红外光谱的短波区域可以区分象牙及其类似物(其他动物牙齿)。采用近红外光谱的长波波段1000~1800 nm,通过建模的方式建立了象牙的鉴别方法。以非洲象(Loxodonta spp.)象牙、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象牙、猛犸象(Mammuthus spp.)象牙为校正样品集,其他非象牙材质制品,包括抹香鲸(Physeter macrocephalus)牙、河马(Hippopotamus amphibius)牙,象牙果(Phytelephas macrocarpa),模仿成象牙的塑料制品等为验证样品集,采集了230件样品共383条近红外光谱信息。比较了象牙样品颜色和厚度等对光谱鉴定结果的影响,建议扫描具有该物质典型颜色部位,同时取样品厚度大于1 mm的部位进行扫描,否则易造成误判。基于象牙光谱4个较敏感波段,1160~1200、1430~1500、1680~1710和1720~1750 nm,以及SIMCA(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by class analogy)定性分析方法,建立象牙的鉴别模型。建模过程中,在平衡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后,推导出本模型的最佳主因子值为2和F值为0.21。采用所建立的模型鉴定样品,对象牙的识别准确率达到100%,对角制品、塑料仿制品以及象牙果仿制品等伪品的识别率也达100%,但对质地较相近的其他动物的牙齿,如野猪牙、抹香鲸牙等,则易错鉴为象牙,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做进一步的鉴定。光谱模型鉴定方法具有无损、简便等特点,同时通过模型鉴别光谱图形较人为观察更加客观和高效,因此较适合作为监管部门现场执法用的快速查验初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模型建立 象牙鉴定
下载PDF
2005-2008年浙江省生猪主产区猪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15
作者 帅江冰 张晓峰 +2 位作者 徐晶靓 陈宁 方维焕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37-1042,共6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将其用于分析浙江省生猪主产区猪群的HEV感染状况。首先人工合成并原核表达了HEV ORF2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免疫印迹显示表达产物对HEV抗体阳性的猪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将其用于分析浙江省生猪主产区猪群的HEV感染状况。首先人工合成并原核表达了HEV ORF2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免疫印迹显示表达产物对HEV抗体阳性的猪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以此纯化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猪血清中HEV特异性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其与商品化HEV抗体诊断试剂盒的检测符合率达91.5%。对2005-2008年采集自浙江省不同地区46个猪场的1330份血清进行了检测,有741份血清检测为猪HEV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55.7%。其中2005和2006年HE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7%(175/279)和61.4%(301/490),明显高于2007年的43.1%(59/137)和2008年的48.6%(206/424)。同时,66-100日龄中猪的血清HEV抗体阳性率(58.2%,110/189)显著高于30-65日龄小猪(39.7%,73/184)和101-160日龄大猪(44.1%,83/188)。从猪场水平来看,仅有3个猪场未检测到HEV抗体,场阳性率93.2%。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切实可行,检测结果显示浙江省猪场中HEV感染相当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戊型肝炎病毒 间接ELISA ORF2蛋白 血清学调查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一步法多重荧光定量PCR分型鉴定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爱云 帅江冰 +6 位作者 曾若雪 孙涛 鱼海琼 朱道中 朱宇宁 张晓峰 李肖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20-1025,共6页
为建立鉴别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V)各基因型的方法,本研究基于HEV1、HEV3和HEV4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保守扩增引物和3条型特异性探针,通过体系优化,建立了用于鉴别检测不同型HEV感染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并以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内... 为建立鉴别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V)各基因型的方法,本研究基于HEV1、HEV3和HEV4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保守扩增引物和3条型特异性探针,通过体系优化,建立了用于鉴别检测不同型HEV感染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并以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内部质控,确保整个诊断流程的准确和有效。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HEV扩增为阳性,而对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猪瘟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核酸扩增均为阴性,特异性好。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HEV 1、HEV3和HEV 4的最低检测限均为50个基因组拷贝/反应,敏感性高。分析表明一步法多重荧光定量PCR对不同浓度的HEV 1、HEV3和HEV4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4%,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重复性和稳定性。对采集自浙江、安徽、江西、上海和福建省等地区的猪粪便、猪血清和人血清等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其结果与传统套式PCR及测序的鉴定结果一致,表明该多重荧光定量PCR对于临床样品的检测具有高准确性,可用于临床HEV隐性感染或早期感染的快速检测。本研究为该病的有效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荧光定量PCR 多重
下载PDF
不同DNA抽提方法对普通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家蚕微孢子虫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何永强 吴姗 +7 位作者 鲁兴萌 邱海洪 帅江冰 张晓峰 王素华 徐国群 李光才 董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29-1334,共6页
为了优选快速、灵敏、特异的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分子检测方法和DNA抽提方法,本文通过对家蚕微孢子虫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SYBR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反应体系优化,并与普通PCR方法进行比较;再采用4种... 为了优选快速、灵敏、特异的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分子检测方法和DNA抽提方法,本文通过对家蚕微孢子虫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SYBR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反应体系优化,并与普通PCR方法进行比较;再采用4种不同DNA抽提方法分别对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家蚕微孢子虫悬浮液的效果评价。结果显示:不经过DNA抽提,直接将家蚕微孢子虫发芽液进行PCR反应的效果优于其他方法,检测灵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直接法、酚/氯仿抽提法、动物组织DNA试剂盒抽提法和植物组织DNA试剂盒抽提法;TaqMan探针法检测家蚕微孢子虫发芽液的灵敏度和SYBRGreen法相近,达到微孢子102个/mL,两者均优于普通PCR方法。实验表明,直接采用发芽液结合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家蚕微孢子虫最为简便、快速、灵敏。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提高家蚕微粒子病监控技术和检疫能力,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检疫和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DNA抽提方法 PCR 荧光定量PCR 家蚕微粒子病 检疫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及诊断试剂盒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永强 吴姗 +8 位作者 鲁兴萌 张弘 邱海洪 帅江冰 王素华 张晓峰 徐国群 李光才 董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0-265,共6页
基于为蚕种生产与流通贸易提供快速、灵敏、准确检测家蚕微孢子虫的方法,以家蚕微孢子虫小亚单位核糖体RNA基因66 bp片段作为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用构建的重组质粒制备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测... 基于为蚕种生产与流通贸易提供快速、灵敏、准确检测家蚕微孢子虫的方法,以家蚕微孢子虫小亚单位核糖体RNA基因66 bp片段作为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用构建的重组质粒制备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测定线性范围,评价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成功构建了家蚕微孢子虫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研制出诊断试剂盒。该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108~1×102拷贝/mL的7个线性梯度,检测家蚕微孢子虫的敏感度达1×102拷贝/mL,特异性高,3次重复性检测应用试验的批内变异系数为3.6%~7.2%,批间变异系数为5.2%~7.8%。结果表明,建立的家蚕微孢子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特异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荧光定量PCR 诊断试剂盒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数字微滴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朦晨 金晨晨 +8 位作者 何永强 曾若雪 陈小金 程昌勇 帅江冰 董志珍 宋厚辉 俞晓平 张晓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57-1062,共6页
为建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PCV2ORF1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经各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反应体系中引物和探针终浓度分别为0.7μmol/L和0.25μmol/L,且退火温度为59℃时,ddPCR方法具有... 为建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PCV2ORF1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经各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反应体系中引物和探针终浓度分别为0.7μmol/L和0.25μmol/L,且退火温度为59℃时,ddPCR方法具有最佳的扩增效率(96%)。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ddPCR方法除了对PCV2检测结果为阳性外,对PCV1、PCV3和其它常见猪病病原的检测均未见阳性微滴,特异性较强。以10倍倍比稀释的重组质粒标准品pUC57-NA-ORF1为模板,利用建立的PCV2 ddPCR检测技术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ddPCR的最低检测限达2.93拷贝/μL,比荧光定量PCR(qPCR)高10倍以上,敏感性较高。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其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较好。利用建立的PCV2 ddPCR对24份猪组织样品和70份宠物饲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ddPCR方法对猪淋巴结、脾、肺和肾脏等组织样品的检测结果与qPCR的检测结果一致,均检出10份阳性样品。但ddPCR对饲料样品的检测更为灵敏,共检出PCV2阳性样品14份,其中有5份样品的qPCR检测结果为阴性,表明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敏感性、抗干扰性和可靠性更高。本研究首次建立了PCV2 ddPCR检测方法,为饲料等复杂基质样品中PCV2的检测提供了有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微滴PCR 猪圆环病毒2型 最低检测限
下载PDF
炭疽杆菌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素华 帅江冰 +4 位作者 李舟 袁淑辉 吴绍强 吕继洲 赵治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58-1665,共8页
为快速和准确检测炭疽杆菌,本研究以炭疽杆菌染色体上的BA5345基因和pXO1质粒上的P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炭疽杆菌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其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PCR方法一起对临床... 为快速和准确检测炭疽杆菌,本研究以炭疽杆菌染色体上的BA5345基因和pXO1质粒上的P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炭疽杆菌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其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PCR方法一起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方法特异性强,与蜡样芽胞杆菌群中其他芽胞杆菌无交叉反应;对BA5345基因和PA基因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8.0和7.8拷贝·μL^-1,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组内和组间CV均小于1.5%。对35份污染皮毛样品检测显示BA5345基因和PA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80.0%和82.9%,与常规PCR检测方法相比,敏感性更高。本研究为炭疽杆菌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杆菌 BA5345基因 PA基因 双重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