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腹水的临床研究(附20例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帅茨霞 詹丽飞 +1 位作者 钱旭芳 林风姑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1998年第1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并发症 腹水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巨瘤型宫颈癌介入治疗前后临床分期及病理改变 被引量:2
2
作者 帅茨霞 胡燕 +2 位作者 詹丽飞 曾小波 卢珊珊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67,共1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巨瘤型宫颈癌 临床分期 病理改变 疗效
下载PDF
输卵管复通术48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帅茨霞 赵红琴 +1 位作者 周凯 叶秀霞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1997年第2期185-186,共2页
输卵管复通术48例分析帅茨霞赵红琴周凯叶秀霞(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2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院对输卵管结扎术后的49例多因子女夭折行输卵管吻合术,除1例失访外,现对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 输卵管复通术48例分析帅茨霞赵红琴周凯叶秀霞(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2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院对输卵管结扎术后的49例多因子女夭折行输卵管吻合术,除1例失访外,现对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8例行输卵管复通术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手术 复通术 病例分析
下载PDF
表柔比星、顺铂介入治疗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 被引量:1
4
作者 帅茨霞 郑彩微 +4 位作者 曾小波 詹丽飞 赵红琴 林峰 周为中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42-344,共3页
研究表柔比星 (epirubicin ,EPI)、顺铂 (csiplatin ,DDP)介入治疗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 :44例患者 ,其中宫颈癌 2 9例 ,卵巢癌 1 5例。宫颈癌巨瘤型瘤体直径 4— 6cm ,平均直径 4 8cm。按FIGO分期 :Ⅱa5例 ,Ⅱb1 2... 研究表柔比星 (epirubicin ,EPI)、顺铂 (csiplatin ,DDP)介入治疗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 :44例患者 ,其中宫颈癌 2 9例 ,卵巢癌 1 5例。宫颈癌巨瘤型瘤体直径 4— 6cm ,平均直径 4 8cm。按FIGO分期 :Ⅱa5例 ,Ⅱb1 2例 ,Ⅲa9例 ,Ⅲb2例 ,Ⅳ 3例 ,鳞状上皮癌 2 6例 ,腺癌 3例 ,卵巢癌Ⅱc2例 ,Ⅲ 1 0例 ,Ⅳ 3例 ,(复发癌 2例 ) ,上皮性癌 1 2例 ,转移性低分化腺癌 ,均以病理切片证实。用EPI DDP介入治疗 74人次 ,同时行髂内动脉栓塞 8例 ,子宫动脉栓塞 2 0例 ,进行疗效评定 ,观察其手术切除率 ,近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2 5例宫颈癌及 7例卵巢癌行根治术 ;3例卵巢癌仅能行子宫次切除 ,双侧附件切除、阑尾及大网膜切除 ;2例双侧附件切除。症状缓解率 95 4% ( 42 44) ,肿块消退有效率 77 2 % ,手术切除率 84 1 % ( 37 44)。随访 42例 ,失访 2例 ,健在 39例 ,存活期 6— 31月 ,平均 2 4 5月。结论 :EPI DDP介入治疗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疗效显著 ,是当前一种增加手术切除率、提高生存率、而毒副反应轻的较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表柔比星 顺铂 介入疗法
下载PDF
外阴尖锐湿疣37例分析
5
作者 帅茨霞 占丽飞 《温州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53-254,共2页
近一年来外阴尖锐湿疣发病人数有增多的趋势,但绝大多数患者对此病均无认识,故应引起注意,现将我院近半年发现的外阴尖锐湿疣37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院妇科门诊1989年1~6月份病人总数26437例,其中外阴尖锐湿疣患者45... 近一年来外阴尖锐湿疣发病人数有增多的趋势,但绝大多数患者对此病均无认识,故应引起注意,现将我院近半年发现的外阴尖锐湿疣37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院妇科门诊1989年1~6月份病人总数26437例,其中外阴尖锐湿疣患者45例,占0.17%,本文失访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尖锐湿疣 病人数 妇科门诊 电灼 大小阴唇 足叶草脂 外阴溃疡 失访 金霉素软膏 菜花状
下载PDF
老年妇科手术特点及其围手术期处理(附58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朱华 胡燕 +2 位作者 郑飞云 帅茨霞 施铮铮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妇科手术的特点及其围手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588例老年妇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300例中年妇女(40—59岁)作比较,分析两者术前合并症,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结果:...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妇科手术的特点及其围手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588例老年妇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300例中年妇女(40—59岁)作比较,分析两者术前合并症,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结果:老年组中生殖道肿瘤占74.8%,以恶性肿瘤为主,占35.5%。老年组中38.6%患者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合并症,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老年组术中、术后并发症与中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0岁以上的老年妇科手术以妇科肿瘤为主,掌握老年妇科手术特点、在围手术期做好周密准备和术后严密监测,老年妇科手术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妇女 围手术期 手术
下载PDF
产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池美珠 王玉燕 帅茨霞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 减少新生儿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探讨孕妇被动免疫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方法 将141例无症状HBsAg(+)孕妇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69例,自孕28周起每月注射1次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每... 目的 减少新生儿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探讨孕妇被动免疫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方法 将141例无症状HBsAg(+)孕妇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69例,自孕28周起每月注射1次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每次200 IU;对照组72例,不注射HBIG。在孕妇孕28周、分娩前和新生儿出生时分别检测静脉血HBsAg,HBeAg和抗-HBs,部分产妇检测乳汁HBsAg,HBeAg。结果 预防组新生儿血清HBsAg检出率(5.8%)明显低于对照组(16.7%)P<0.05;预防组新生儿抗-HBs阳性率(30.4%)显著高于对照组(9.7%)P<0.05;两组母亲乳汁HBsAg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产前多次肌注HBIG可减少携带HBV母亲所生新生儿宫内受H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宫内感染 产前注射 临床研究 新生儿
下载PDF
孕妇风疹病毒IgG、IgM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杜季梅 郑飞云 +3 位作者 谭映霞 张文辉 池美珠 帅茨霞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孕妇对风疹的免疫状态 ,探讨风疹病毒IgG、IgM检测对评估孕妇免疫状态及判断风疹宫内感染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对 1471名产前检查孕妇检测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G、IgM ,电镜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法检查组织中病毒颗粒...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孕妇对风疹的免疫状态 ,探讨风疹病毒IgG、IgM检测对评估孕妇免疫状态及判断风疹宫内感染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对 1471名产前检查孕妇检测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G、IgM ,电镜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法检查组织中病毒颗粒和病毒核酸。结果 :76 .0 7% (1119/ 1471)的孕妇具有免疫力 ,7.41% (10 9/ 1471)的孕妇为原发感染 ,14.14%的孕妇为易感者 ,2 .38% (35 / 1471)的孕妇IgG、IgM均呈阳性 ,其中 1例引产胎儿心肌细胞和 1例死胎的心肌、肝及脑细胞中均发现病毒颗粒。结论 :同时检测孕妇风疹IgG和IgM可以正确判断孕妇的免疫状态 ,对IgM阳性孕妇应进行连续多次检测 ,IgM持续呈阳性三个月以上的孕妇可大致确定为宫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风疹病毒 抗体检测 IGG IGM
下载PDF
年轻妇女宫颈癌134例初步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朱华 帅茨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83-385,共3页
目的 :探讨以下年轻人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 1980~ 2 0 0 2年收治的≤ 35岁年轻宫颈癌患者 134例进行回顾性调查 (研究组 ) ,并随机以同期 36~ 84岁宫颈癌患者 92 2例作为对照研究 (对照组 )。结果 :本院≤ 35岁... 目的 :探讨以下年轻人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 1980~ 2 0 0 2年收治的≤ 35岁年轻宫颈癌患者 134例进行回顾性调查 (研究组 ) ,并随机以同期 36~ 84岁宫颈癌患者 92 2例作为对照研究 (对照组 )。结果 :本院≤ 35岁宫颈癌新病例登记率 ,2 0世纪 80年代为 6 4 8% ,90年代为 10 93% ,90年代后为 2 0 33%。研究组以接触性阴道出血、白带增多为主要症状 ,腺癌发病率高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且研究组中腺癌比例上升显著。结论 :宫颈癌患者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年轻组患者腺癌发病率增高。主张提倡年轻已婚妇女的普查 ,及时发现治疗癌前病变及早期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妇女 宫颈癌 发病趋势 病理特征 调查
下载PDF
FHIT基因表达异常或缺失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文淼 王群姬 +1 位作者 帅茨霞 朱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FHIT)在宫颈癌前病变 (CIN)、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 6 0例宫颈CIN、76例宫颈癌组织的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在宫颈CIN和宫颈癌中均有FHIT表达下降或缺失情况存...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FHIT)在宫颈癌前病变 (CIN)、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 6 0例宫颈CIN、76例宫颈癌组织的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在宫颈CIN和宫颈癌中均有FHIT表达下降或缺失情况存在 ,其中CINⅠ中FHIT表达下降占 1 4 .3%(2 / 1 4 ) ,无缺失发生 ,CINⅡ、Ⅲ中下降或缺失分别占 30 .0 %(6 / 2 0 )和 4 2 .3%(1 1 / 2 6 ) ,并随着级别的增高其完全缺失在异常表达中所占的比例上升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5岁和 >35岁者FHIT异常率分别为 88.2 %和 6 1 .0 %,有无阴道转移者分别为 78.0 %和 5 4 .3%,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临床期别如Ⅰ /Ⅱ与Ⅲ /Ⅳ期之间以及完全缺失程度、各种生长方式 ,如外生型、内生型和溃疡型生长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FHIT表达下降或缺失在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阶段即已开始 ,可用作高危型宫颈CIN的筛查 ;其也与宫颈癌发生的年龄和阴道转移有关 ,可作为年轻宫颈癌检测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IT 宫颈癌 癌前病变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激肽释放酶5、9与CA125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包香香 帅茨霞 +1 位作者 赵红琴 诸海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7期94-95,共2页
选择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共82例,术前应用免疫荧光法对血清CA125检测,对术后标本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LK5及KLK9的表达。发现KLK5及KLK9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2%、89.3%,均高于良性及交界性肿瘤(P<0.0... 选择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共82例,术前应用免疫荧光法对血清CA125检测,对术后标本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LK5及KLK9的表达。发现KLK5及KLK9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2%、89.3%,均高于良性及交界性肿瘤(P<0.05);KLK5的表达强度随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强,而KLK9的表达趋势与之相反;在Ⅰ期卵巢癌中,KLK5、KLK9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CA125(P<0.05)。认为KLK5及KLK9在卵巢癌中表达具有重要意义,与CA125联合测定可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肽释放酶类 CA125抗原 卵巢肿瘤
下载PDF
上皮型钙粘附素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与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燕 孙红 +3 位作者 帅茨霞 丰有吉 王群姬 李剑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3-165,T001,共4页
目的 :明确上皮型钙粘附素 (E cd)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石蜡切片中E cd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的关系... 目的 :明确上皮型钙粘附素 (E cd)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石蜡切片中E cd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的关系。结果 :①E cd在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的细胞滋养细胞中表达存在差别 (P <0 .0 0 1)。②E cd在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中细胞滋养细胞上的表达与葡萄胎比较均明显下降 (P <0 .0 0 1)。③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浸润子宫肌层的深度与E cd的表达状况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 cd表达下降或缺失与恶性滋养细胞的高侵袭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滋养细胞肿瘤 上皮型钙粘附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年轻宫颈癌患者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周爱妹 梅慧红 +1 位作者 帅茨霞 邵晓华 《护理与康复》 2008年第3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5例患者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基础上,采用意念想象、全身肌肉逐渐放松疗法和积极的心理疏导等措施。运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在入院日及出院前1 d对患者进行评定...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5例患者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基础上,采用意念想象、全身肌肉逐渐放松疗法和积极的心理疏导等措施。运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在入院日及出院前1 d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出院前1 d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改善。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年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焦虑 抑郁 心理干预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詹丽飞 余剑琴 +3 位作者 帅茨霞 郑彩微 周为中 陈慧君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4年第4期255-257,F004,共4页
目的 研究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或子宫动脉栓塞技术在妇产科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 1 9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 ,其中产后出血 1 2例 ,功血 3例 ,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 2例 ,侵蚀性葡萄胎 1例 ,... 目的 研究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或子宫动脉栓塞技术在妇产科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 1 9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 ,其中产后出血 1 2例 ,功血 3例 ,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 2例 ,侵蚀性葡萄胎 1例 ,绒癌子宫穿孔 1例。产后出血、功血、宫内残留患者用明胶海绵栓塞 ,肿瘤患者用化疗药物加碘油混悬液、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1 9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栓塞后立即止血或出血明显减少 ,除 1例出现右髂外动脉血栓形成 ,行右股动脉切开取栓术后好转外 ,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技术的开展既避免了开腹手术 ,又不影响患者脏器功能 ,保留了年轻患者的生育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出血 临床应用 治疗 妇产科 患者 功血 髂内动脉 宫内残留 明胶海绵栓塞 选择性动脉栓塞
下载PDF
阴道镜图像RCI评分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燕 詹丽飞 帅茨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51-352,356,共3页
目的 :探讨阴道镜Reid评分 (RCI)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37例因阴道细胞学检查异常或宫颈窥视异常的宫颈病变患者行电子阴道镜检查 ,采用RCI评分评估宫颈病变 ,并在阴道镜指引下行宫颈多点活检 ,所得病... 目的 :探讨阴道镜Reid评分 (RCI)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37例因阴道细胞学检查异常或宫颈窥视异常的宫颈病变患者行电子阴道镜检查 ,采用RCI评分评估宫颈病变 ,并在阴道镜指引下行宫颈多点活检 ,所得病理学结果与RCI评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采用RCI评分标准与组织病理结果的完全符合率为 76 6 4 % ,包括相差一个级别在内者符合率为 94 16 %。结论 :电子阴道镜用于宫颈病变诊断较为准确、可靠 ;RCI评分作为可量化指标可预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严重程度 ,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RCI评分 早期诊断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新辅助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玉清 周为中 +2 位作者 董礼阳 张吟雪 帅茨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52-653,共2页
目的:评价新辅助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腹腔化疗在治疗中晚期卵巢癌中的价值。方法:53例中晚期卵巢癌病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腹腔化疗后行最大肿瘤减灭术(研究组),51例直接行最大肿瘤减灭术(对照组),术后辅以7~8个疗程铂类为主的全身化疗... 目的:评价新辅助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腹腔化疗在治疗中晚期卵巢癌中的价值。方法:53例中晚期卵巢癌病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腹腔化疗后行最大肿瘤减灭术(研究组),51例直接行最大肿瘤减灭术(对照组),术后辅以7~8个疗程铂类为主的全身化疗。观察两组肿瘤切除率、生存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水消退情况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化疗栓塞后肿瘤手术切除率81.1%(43/53),对照组为49.0%(25/5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1.8417,P<0.05),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犤(565.24±35.62)mLvs(819.31±39.20)mL,t=34.6164,P<0.05;(4.05±0.19)hvs(6.35±0.28)h,t=49.1841,P<0.05犦,研究组生存期35.56个月,对照组为31.48个月,两组6年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χ2=6.08,P>0.05);研究组腹水消退的客观有效率100%,化疗前后CEA、CA125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腹腔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有效方法,可减少术中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
下载PDF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 被引量:7
17
作者 施铮铮 帅茨霞 陈慧君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方法 :对我院 1995~ 2 0 0 1年间共收治的 7例妊娠合并A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胆道疾病史 4例 ,高脂血症 1例 ,有高脂饮食史 2例 ,血、尿淀粉酶...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方法 :对我院 1995~ 2 0 0 1年间共收治的 7例妊娠合并A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胆道疾病史 4例 ,高脂血症 1例 ,有高脂饮食史 2例 ,血、尿淀粉酶均升高 ,致轻型胰腺炎 5例 ,重症胰腺炎 2例 ;行剖宫产术 3例 ,经阴道分娩 3例 ,胰腺包膜切开及腹腔引流术 2例 ;孕妇及胎儿无一例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与治疗妊娠合并AP极其重要。中期妊娠病人应加强对胎儿的监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玉阳 帅茨霞 郑飞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背景与目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局部组织纤溶、细胞粘附、增殖及信号传递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及其基质细胞表面存在uPAR的高表达,并参与肿瘤的侵润与转移。为此探讨uPA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卵巢... 背景与目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局部组织纤溶、细胞粘附、增殖及信号传递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及其基质细胞表面存在uPAR的高表达,并参与肿瘤的侵润与转移。为此探讨uPA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卵巢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uPAR、VEGF-C在58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0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13例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卵巢浆液性囊腺肿瘤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①uPAR的表达在良性瘤和癌之间差异显著(P<0.05)。uPAR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腹水均有关(P<0.01)。②VEGF-C在交界性瘤和癌中的表达率均较良性瘤高,差异显著(P<0.05)。VEGF-C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腹水有关(P<0.01,P<0.05)。③两者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有协同作用。结论:uPAR和VEGF-C在卵巢癌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它们的检测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鉴别、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均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浆液性囊腺癌 UPAR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年轻宫颈癌患者癌组织HPV16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永刚 帅茨霞 +4 位作者 胡燕 李靖 朱华 周爱妹 金卓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5-26,共2页
采用PCR技术对31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年轻组)和54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对照组)的癌组织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16检测。结果显示,年轻组HPV16阳性者17例(54.8%),对照组阳性者13例(24.1%),两组相比,P<0.05。提示宫颈癌发... 采用PCR技术对31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年轻组)和54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对照组)的癌组织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16检测。结果显示,年轻组HPV16阳性者17例(54.8%),对照组阳性者13例(24.1%),两组相比,P<0.05。提示宫颈癌发病年轻化与HPV16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卵巢癌细胞中X染色体数目的异常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永章 帅茨霞 董杰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89,共5页
为了探讨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卵巢癌细胞中性染色体拷贝数目异常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收集18例新鲜卵巢癌组织标本,以Biotin标记的X染色体α 卫星DNA(pBamX7)探针与经处理的标本进行... 为了探讨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卵巢癌细胞中性染色体拷贝数目异常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收集18例新鲜卵巢癌组织标本,以Biotin标记的X染色体α 卫星DNA(pBamX7)探针与经处理的标本进行卵巢癌细胞核的原位杂交,分别用 Avidin FITC和 Anti avidin进行信号的检测与放大,PI复染。于Olympus AX 70型荧光显微镜下,通过WIB滤光镜观察杂交信号及其细胞核背景,并统计卵巢癌细胞核中的杂交信号颗粒数量。在显微镜下可见以Biotin标记的 pBamX7探针显示绿色杂交信号,细胞核背景经 PI复染显示桔红色;发现11/18(61%)卵巢癌标本中X染色体拷贝数增加,其余7例(39%)无拷贝数增加。X染色体拷贝数目增多在卵巢癌中有一定比例的发生频率,其在促进卵巢癌发病及其发展过程中起到某种作用,其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卵巢癌 X染色体数目异常 DNA特异性探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