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保护地生态教育的困境及出路探赜
1
作者 师海娟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4期87-91,共5页
自然保护地教育资源丰富,是生态教育的重要场域。自然保护地开展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实践,是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的正确抉择,契合培育理性生态人的现实需要。为破解生态教育功能定位不明确、外在驱动力不足、系统组成要素的效益... 自然保护地教育资源丰富,是生态教育的重要场域。自然保护地开展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实践,是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的正确抉择,契合培育理性生态人的现实需要。为破解生态教育功能定位不明确、外在驱动力不足、系统组成要素的效益不明显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不足等问题,自然保护地需按照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要求,从把握生态教育科学定位、完善生态教育保障机制、优化生态教育体系组成要素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突破发展困境,实现自然保护地生态教育的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教育 自然保护地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赜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伟杰 师海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7-221,共5页
公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其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加快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举措。因此,政府要转变执政理念,完善生态利益表达机制;要引导公众发挥主体意识,参与生产过程各环节;要畅通... 公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其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加快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举措。因此,政府要转变执政理念,完善生态利益表达机制;要引导公众发挥主体意识,参与生产过程各环节;要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提高生态治理能力;要培育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众多方位、多领域、多渠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公众合力,最终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公众 参与
下载PDF
浅谈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志强 师海娟 《全国商情》 2011年第8X期17-18,共2页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被人们积极地推崇和采用,许多企业都在引进和推广"精细化管理"的方法。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运用精细化管理对煤矿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使煤矿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增加效益,...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被人们积极地推崇和采用,许多企业都在引进和推广"精细化管理"的方法。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运用精细化管理对煤矿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使煤矿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增加效益,为提升煤矿企业形象发挥作用、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企业 精细化管理 管理模式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保障体系研究综述
4
作者 刘伟杰 师海娟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106-108,共3页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的平衡统一。近年来,围绕政治导向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和社会管理政策等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探讨,研究成果已初显规模化、体系化,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相关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的平衡统一。近年来,围绕政治导向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和社会管理政策等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探讨,研究成果已初显规模化、体系化,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相关研究多以政策文件解读和完善政策体系的路径为主,整体上还处于零散化和片面化的初级阶段。研究视角和主体站位较为单一,缺乏综合整理和多元化主体的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还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政策 综述
下载PDF
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
5
作者 师海娟 刘伟杰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2期48-53,共6页
脱贫攻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契合相通,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新时代,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政治引导、教学需要、精神承续、涵育品格四方面深刻体现着融合的必要性。从当前实践教学来看... 脱贫攻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契合相通,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新时代,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政治引导、教学需要、精神承续、涵育品格四方面深刻体现着融合的必要性。从当前实践教学来看,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现实问题。高校应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调整优化教学内容、精心布局教学设计、建构多元教学评价四方面着手探索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逻辑,以提高融入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赋能 高校 思政课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扶贫理念的民生意蕴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伟杰 师海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采取扶贫开发新举措、寻求经济发展新出路是我国扶贫开发重大战略的关键性问题。在扶贫开发实践过程中,习近平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难以维持、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扶贫理念。生态扶贫理念是... 采取扶贫开发新举措、寻求经济发展新出路是我国扶贫开发重大战略的关键性问题。在扶贫开发实践过程中,习近平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难以维持、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扶贫理念。生态扶贫理念是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理论法宝之一。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民生意蕴,为我国民生建设确立了阶段性目标、价值性目标和根本性目标,为民生发展明确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思想观念与行动指向相统一、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为民生工作确立了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格局、制定多措并举工作实践方案、搭建多维运行机制保障框架的实践路径,既符合了民生建设的一般性规律,又契合了民生发展的现实性诉求,对新时代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扶贫理念 民生 精准扶贫
下载PDF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路径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伟杰 师海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33-35,89,共4页
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所有课程育人作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顺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整体趋势的必然要求。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合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 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所有课程育人作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顺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整体趋势的必然要求。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合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式渗透、基因式融入、浸润式演绎,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厘清课程教学差异、创新工作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四方面同时发力,才能保证课程思政建设顺利开展并取得积极成效,才能做到同“思政课程”一道,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 思政元素
下载PDF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伟杰 师海娟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76-80,共5页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当前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实现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坚持以学校党委领导为核心,以宣传思想工作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当前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实现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坚持以学校党委领导为核心,以宣传思想工作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以巩固网络阵地为关键,着力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不断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从而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教育 高校 大学生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价值共创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爱琴 师海娟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20,共4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多主体通过教育网络链接、跨界互动交流和资源整合共享而共同创造教育价值的动态过程。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热潮,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价值内核,在组织端实现全流程—系统化的育人设计联动,教学端实...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多主体通过教育网络链接、跨界互动交流和资源整合共享而共同创造教育价值的动态过程。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热潮,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价值内核,在组织端实现全流程—系统化的育人设计联动,教学端实现全链条—层次化的育人过程联动,资源端实现全要素—多样化的育人供给联动,师资端实现全周期—立体化的育人队伍联动,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价值共创的实践进路,可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提质增效,实现人才培养的价值提升和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一体化 价值共创 主体联动
原文传递
“大思政课”的“微”型教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伟杰 师海娟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18,共5页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大思政课”背景下的“微”型教育路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从创立“微”型团队、创优“微”型内容、创设“微”型主题、搭建...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大思政课”背景下的“微”型教育路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从创立“微”型团队、创优“微”型内容、创设“微”型主题、搭建“微”型矩阵和优化“微”型环境五个维度构建“微”型教育模式,在把握“大思政课”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微”型教育资源,利用“微”型教学模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思想政治教育 “微”型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