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淑娟 师高洋 孙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联合股外侧皮神经(LFCN)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联合股外侧皮神经(LFCN)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PENG联合LFCN阻滞,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镇痛效果、应激反应指标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小时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使用次数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静息状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48小时运动状态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运动状态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阻滞即刻(T1)、阻滞30分钟(T1)(T2)、阻滞结束时(T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入室时(T0)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R、MAP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但研究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采用超声引导下PENG联合LFCN阻滞,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镇痛泵使用次数,减轻术后运动状态疼痛,减轻应激反应,且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促进病人更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髋关节置换术 应激反应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师高洋 黄良诚 甘昌材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322-327,共6页
目的:探究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七氟醚组(n=66例)与丙泊酚组(n=66例)... 目的:探究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七氟醚组(n=66例)与丙泊酚组(n=66例),行非心脏手术时分别使用3%七氟醚持续吸入与3μg/mL丙泊酚持续输注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心肌标志物、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脏不良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七氟醚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输液量显著少于丙泊酚组(P<0.05);术后即刻,七氟醚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术后12h及术后24h,七氟醚组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T1时,七氟醚组SBP水平显著高于丙泊酚组(P<0.05),T2时,七氟醚组心率(HR)水平显著低于丙泊酚组,收缩压(SBP)水平显著高于丙泊酚组(P<0.05),T3时,七氟醚组SBP水平显著高于丙泊酚组(P<0.05),T4时,七氟醚组HR水平显著低于丙泊酚组,SBP及舒张压(DBP)水平显著高于丙泊酚组(P<0.05),T5时,七氟醚组SBP及DBP水平显著高于丙泊酚组(P<0.05);七氟醚组心脏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79%;七氟醚组其他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6%(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非心脏手术时有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效应,麻醉与苏醒时间更短,对心肌有更好地保护作用,且输液量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但易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适合有打针恐惧感、潜在气道困难与心脏风险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冠心病 血流动力学 心肌保护 不良事件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慢性疼痛及炎症应激指标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军 谢东进 师高洋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7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慢性疼痛及炎症应激指标与红细胞免疫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0月于文昌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慢性疼痛及炎症应激指标与红细胞免疫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0月于文昌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复合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2组患者镇痛效果、炎症应激指标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以及术后慢性疼痛情况。结果复合组患者无论是静息时还是咳嗽时,术后2、6、12、48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simulation of the pain score,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静息时t=6.470、5.585、3.758、0.488,咳嗽时t=2.360、3.477、9.804、3.445)。术前2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 2组患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Col)、血糖(blood glucose,GLU)、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 F-2α,8-iso-PGF2α)、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ogenⅡ,AngⅡ)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上升,且复合组患者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2组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中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水平高于术前,红细胞神经生长因子受体(RBC-NTF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RBC-ATER)、红细胞免疫亲和力受体(RBC-FEER)水平低于术前,且术后24 h复合组患者RBC-ICR水平低于对照组,RBC-NTFR、RBC-ATER、RBC-FEE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的术后慢性疼痛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处理措施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外科手术患者镇痛效果较好,可减轻应激反应,改善红细胞免疫抑制功能,有利于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胸椎旁神经阻滞 疼痛 应激指标 红细胞免疫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师高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1期8-9,共2页
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80例,按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对照组(n=40)用丙泊酚药物麻醉,观察组(n=40)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 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80例,按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对照组(n=40)用丙泊酚药物麻醉,观察组(n=40)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麻醉后的各项指标值、麻醉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63.65±10.40)、血氧饱和度(95.96±0.59)、动脉压(87.24±5.72)、呼吸频率(14.17±6.36)的数值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烦躁、头昏无力各2例,头痛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烦躁、头昏无力各3例、头痛2例,则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32.50%),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基本相似,P>0.05,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有明显缓解,P<0.05。结论:经各不同麻醉方法对比,其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效果比较稳定,且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下肢骨科手术 麻醉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5
作者 孙伟 林丽 师高洋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5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IIN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镇痛效果、应激反应、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文昌市人民医院行单侧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IIN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镇痛效果、应激反应、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文昌市人民医院行单侧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予超声引导下连续IINB)与对照组(予超声引导下TAPB),各42例,对比Prince-Henry评分、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罗哌卡因用量、睁眼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2组Prince-Henry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时间与分组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NE、皮质醇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时间与分组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观察组苏醒时、术后2、6、12、24 h的Prince-Henr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切皮后30 min)、T2(术毕时)、T3(术后12 h)时点的NE、皮质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晚于对照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2组罗哌卡因用量、睁眼时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IINB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具有较好镇痛效果,能降低应激反应,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麻醉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躯干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一项Meta分析
6
作者 黎明英 王翔 +1 位作者 杨伟才 师高洋 《现代医学》 2023年第12期1741-1751,共11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对躯干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CBM、CNKI、万方、维普),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月。确定文献...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对躯干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CBM、CNKI、万方、维普),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月。确定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经筛选后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24 h阿片类药物消耗量,次要观察指标为术后24 h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数字评分(NRS)以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32项随机对照试验,19项研究比较QLB与单纯全身静脉镇痛(对照组进行安慰剂QLB)的效果,4项研究比较QLB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的效果,其余研究进行了QLB与其它镇痛方案的比较(如竖脊肌阻滞、髂筋膜阻滞等)。QLB术后24 h阿片类药物消耗量低于安慰剂对照,也低于TAPB对照(P<0.05)。QLB相较于安慰剂对照发生PONV的风险更低。但QLB与安慰剂对照在术后24 h静息状态下VAS和NR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等静脉镇痛基础上,QLB相较于安慰剂能降低躯干手术术后24 h阿片类药物消耗量,降低PONV的风险;但在静息状态下的VAS和NRS中未能显示出镇痛的优势。与TAPB比较,QLB也能降低躯干手术术后24 h阿片类药物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镇痛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关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师高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96-98,共3页
探讨分析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中接收就诊初产妇分娩患者84例,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42),观察组(n=42),其对照组采纳常规分娩法,观察组采纳连续硬膜外麻醉... 探讨分析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中接收就诊初产妇分娩患者84例,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42),观察组(n=42),其对照组采纳常规分娩法,观察组采纳连续硬膜外麻醉,分别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用时都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感染2例,产后出血量1例;对照组新生儿窒息2例,产后感染5例,产后出血量3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7.14%),P<0.05;两组产妇产后1h疼痛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12h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分娩法对比,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于初产妇分娩起到镇痛的较好作用,能使胎儿在较快时间内娩出,同时避免产后大量出血,且能减轻身体带来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硬膜外麻醉 初产妇 分娩镇痛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