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地关系视角下北京市“三生”空间转型及其碳储量效应
1
作者 帕茹克·吾斯曼江 艾东 +3 位作者 冀正欣 段文凯 王楠 郝晋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86-2798,共13页
“三生”空间转型的碳储量效应及其空间分异特征是指导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基于人地关系理论,运用动态度模型、变化轨迹方法探析了北京市“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和转型特征,借助InVEST模型和生态环境质量贡献率揭... “三生”空间转型的碳储量效应及其空间分异特征是指导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基于人地关系理论,运用动态度模型、变化轨迹方法探析了北京市“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和转型特征,借助InVEST模型和生态环境质量贡献率揭示了北京市1980~2020碳储量时空分异特征和“三生”空间转型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人类文明发展阶段,人为诱导和自然转化两种转型方式呈现相互演替趋势;(2)1980~2020年北京市“三生”空间结构主要以生态空间为主,农业生产空间呈持续减少趋势,城镇生活空间则主要分布在主城六区;(3)40年间“三生”空间转型剧烈,人为诱导引起的转型变化占所有转型变化面积92.68%;(4)1980~2020年北京市碳储量高值区域分布在生态涵养区,农业生产空间和草地生态空间转向林地生态空间是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相反,城镇和农村生活空间对生态空间的侵占是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转型 碳储量 变化轨迹 北京市
下载PDF
中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路径探索
2
作者 张金懿 郝晋珉 +1 位作者 帕茹克·吾斯曼江 陈文广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7-119,共3页
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全球粮食供给的不确定性,粮食安全问题凸显。本文系统梳理了安全视角下当前中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困境,探究了耕地宏观及微观布局困境、粮食与食物安全困境、多功能认知困境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保护路径,对耕地... 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全球粮食供给的不确定性,粮食安全问题凸显。本文系统梳理了安全视角下当前中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困境,探究了耕地宏观及微观布局困境、粮食与食物安全困境、多功能认知困境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保护路径,对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布局 食物安全 耕地多功能
下载PDF
基于“三生”功能的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尉犁县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帕茹克·吾斯曼江 郝晋珉 +3 位作者 王楠 史云扬 张金懿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2-1622,共11页
为探讨尉犁县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利用1993、2001、2009、2017年4期TM影像数据解译获取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按照“三生”功能分类,通过面积加权法、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尉犁县土地利用功能... 为探讨尉犁县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利用1993、2001、2009、2017年4期TM影像数据解译获取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按照“三生”功能分类,通过面积加权法、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尉犁县土地利用功能数量变化、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其引致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1993—2017年,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持续增加,生态用地总体减少;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中转入转出面积最大的是牧草生态用地,其次为其他生态用地,城镇生活用地转入转出面积最小。(2)尉犁县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1993年的0.07629减至2001年的0.06378,随后持续增至2017年的0.07339,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恶化,但处于慢慢恢复改善状态。(3)其他生态用地转入湿地生态用地和牧草生态用地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相反,其他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对牧草生态用地的占用则是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总体来看,过去25 a尉犁县生态环境恶化和改善趋势并存,但其改善趋势大于其恶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功能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效应 尉犁县
下载PDF
开孔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古丽米热·艾尔肯 帕茹克·吾斯曼江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18-124,共7页
基于1990~2015年开孔河流域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对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分类,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了修正,分析了开孔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25年内,开孔河流域耕地、湿地、沙漠... 基于1990~2015年开孔河流域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对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分类,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了修正,分析了开孔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25年内,开孔河流域耕地、湿地、沙漠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及盐碱化地面积减少,呈“四增五减”的状态;研究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高到低分别为:草地、湿地、林地、水域、耕地、未利用地、沙漠、建设用地及盐碱化地;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各土地利用类型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影响较小,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开孔河流域
下载PDF
巴里坤县奎苏镇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合作社的意愿调查分析
5
作者 安瑞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帕茹克·吾斯曼江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185-188,192,共5页
以巴里坤县奎苏镇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分析了土地流转合作社的运行情况和农户参与意愿,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到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参与程度不高,但参与意愿比较高;务农兼经商农户相较于纯农户,有更大可能性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数... 以巴里坤县奎苏镇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分析了土地流转合作社的运行情况和农户参与意愿,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到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参与程度不高,但参与意愿比较高;务农兼经商农户相较于纯农户,有更大可能性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数农民还是依赖土地耕种生活,农户在将土地进行流转时对自身利益保护意识较强;农户未参与合作社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入社程序了解较少以及附近没有合作社;参与合作社后家庭年收入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合作社 参与意愿 巴里坤县奎苏镇
下载PDF
基于InVEST与CA-Markov模型的昆明市碳储量时空演变与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帕茹克·吾斯曼江 艾东 +3 位作者 方一舒 张益宾 李牧 郝晋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7-299,共13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以昆明市为研究案例,在修正碳密度系数的基础上,通过耦合InVEST模型碳储存模块和CA-Markov模型,分析2000~2020年及“三线”约束下未来不同...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以昆明市为研究案例,在修正碳密度系数的基础上,通过耦合InVEST模型碳储存模块和CA-Markov模型,分析2000~2020年及“三线”约束下未来不同土地利用情景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时空差异特征.结果表明:①昆明市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土地利用转移也发生在三者之间.②2000~2020年,昆明市碳储量整体表现为南低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碳储量逐年下降,累计损失5.27×10^(6) t,林地和草地退化是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③2020~2030年,4种情景碳储量均有所减少,其中惯性发展情景碳储量下降最明显,主要是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引起;耕地保护情景相比惯性发展情景有效减缓了碳储量减少幅度;生态保护情景则能够增强研究区固碳能力,碳储量达到262.49×10^(6) t,但不能有效控制耕地面积的减少;防止城市扩张情景有效抑制了建设用地无序扩张,间接防止了碳储量进一步减少.因此,研究区可统筹考虑耕地保护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防止城市扩张情景,既能增加研究区碳汇空间,又能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储量 InVEST模型 CA-Markov模型 昆明市
原文传递
县域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武子豪 张金懿 +1 位作者 帕茹克·吾斯曼江 郝晋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1-234,共14页
生态网络的构建能够减少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斑块破碎化问题,有助于增加网络连接度、提升区域生态稳定性。本研究选取河北省曲周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和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构建生态网络,通过重力模型划分生态... 生态网络的构建能够减少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斑块破碎化问题,有助于增加网络连接度、提升区域生态稳定性。本研究选取河北省曲周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和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构建生态网络,通过重力模型划分生态廊道等级,对比优化前后的网络结构指数,定量考察优化效果。结果表明:1)曲周县生态源地共9块主要分布于中部县城周边和东北部林场,生态廊道整体分布不均,网络结构简单;2)优化措施主要包括新增生态源地3块,增补踏脚石5块,划分出7条重要廊道、15条建设廊道与8条规划廊道,同时构建水系廊道5条,并重点保护27个生态节点并修复12个生态间断点。优化后的曲周县生态网络的连通度与环通度得到较大提升;3)建设用地会影响生态廊道建设可行性,相互作用力高的生态廊道具有高建设可行性。最后,从网络结构与网络建设内外两方面优化曲周县生态结构,提出“两轴、三区、四廊、多点”的生态结构规矩布局。本研究可为提升曲周县生态保护效果乃至华北平原生态网络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曲周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