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下胫腓与皮质骨螺钉固定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下胫腓损伤的疗效对比
1
作者 耿洋 寿好阁 +1 位作者 席俊伟 高山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0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 对比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与皮质骨螺钉固定(CBT)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 目的 对比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与皮质骨螺钉固定(CBT)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和对照组40例(采用皮质骨螺钉固定)。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美国足踝学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及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内侧关节间隙(MCS)、下胫腓关节间隙(TFCS)、胫腓骨重叠(TFO)、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β-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β-CTX)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及康复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MCS、TFCS较术前明显降低,TFO较术前明显升高,而两组患者术后MCS、TFCS、TFO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BGP、BALP较术前明显升高,β-CTX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BGP、BALP高于对照组,β-CTX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CBT,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应用于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中效果更为显著,可通过提高维持下胫腓稳定性,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康复,改善骨代谢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损伤 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 皮质骨螺钉固定
下载PDF
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对脊髓型颈椎病行ACDF手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席俊伟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7月-2018年7月行ACDF手术的86例CSM患者... 目的探讨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7月-2018年7月行ACDF手术的86例CSM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1年随访结果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VAS评分、JOA评分和NDI指数)及颈椎矢状位参数(T 1 S和C2-7 Cobb角、C2-7 SVA值)变化情况,并探讨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结果86例患者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和N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T 1 S和C2-7 Cobb角、C2-7 SVA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以T 1 S、C2-7 Cobb角和C2-7 SVA值术后的改变值为≥0(增加)与<0(减少)为界限,将86例患者分为3个亚组进行分别比较:C2-7 Cobb角亚组中,VAS、JOA和NDI值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 1 S亚组中,三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2-7 SVA亚组中,仅JOA评分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知,C2-7 Cobb角变化值与术后JOA变化值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术后NDI指数变化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对CSM患者行ACDF手术的疗效可产生明显影响,其中C2-7 Cobb角与术后JOA评分和NDI指数的改善幅度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口椎间融合术 颈椎矢状位参数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光辉 时志松 +1 位作者 席俊伟 李张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3期2240-2241,2308,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开放手术治疗)与试验组(34例:经皮微创椎弓根螺... 目的观察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开放手术治疗)与试验组(34例: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切口、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各项指征均明显优于对照(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48h、72h、7d同一时间段创口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6个月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放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开放手术治疗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光辉 时志松 +1 位作者 席俊伟 李张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7期3011-3012,共2页
目的研究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研究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治疗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且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前提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 后路长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 脊柱骨折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耿洋 田科 +1 位作者 席俊伟 高山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6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同期6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未骨折的患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6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同期6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未骨折的患者作为对照。清晨抽取静脉血, 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VitD)、骨碱性磷酸酶(BLAP)、骨钙素(OC)、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甲状旁腺激素(PT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血清钙磷值等指标变化。分析骨折与患者血清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腰椎和Ward三角区骨密度[(0.53±0.03)、(0.51±0.04)、(0.59±0.04)、(0.60±0.11) g/cm^(2)]明显高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0.48±0.04)、(0.47±0.05)、(0.52±0.04)、(0.50±0.05) g/cm^(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8、5.670、10.600、6.479, P<0.05)。骨质疏松症患者25-OH-VitD和IGF-1水平[(25.91±1.85)、(164.95±14.16) ng/ml]明显高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9.05±2.06)、(118.02±14.13) 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50、18.770, P<0.05)。骨质疏松症患者BLAP、CTx、PINP、PTH、OC和血磷水平[(3.09±0.99)、(0.29±0.04)、(35.38±5.17)、(48.97±8.81)、(14.54±1.47)、(1.11±0.08) ng/ml]明显低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84±1.44)、(0.55±0.10)、(51.71±8.80)、(57.49±7.18)、(21.54±4.05)、(0.97±0.04) 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82、19.040、12.900、6.046、13.090、12.950, P<0.05)。BLAP、CTx、PINP、PTH、OC和血清磷水平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呈正相关(B=0.054、0.068、0.121、0.102、0.102、0.204, P<0.05)。25-OH-VitD和IGF-1水平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呈负相关(B=-0.241、-0.312, P<0.05)。结论骨代谢生化标志物25-OH-VitD、BALP、CTx、PINP、PTH、OC、IGF-1和血清磷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明显相关, 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代谢 骨碱性磷酸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原文传递
北宋西京洛阳监护城壕的发掘 被引量:8
6
作者 陈良伟 石自社 +2 位作者 韩建华 赵梦林 席俊伟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6,共5页
In 1999, the Tang Luoyang City Archaeological Team, IA, CASS, discovered and excavated vestiges of a defensive ditch of the Northern Song period and the remaining city-wall and protecting slope related to them in the ... In 1999, the Tang Luoyang City Archaeological Team, IA, CASS, discovered and excavated vestiges of a defensive ditch of the Northern Song period and the remaining city-wall and protecting slope related to them in the old-city area of Luoyang. The excavation covered an area of about 935 sq m. The ditch runs in the north-south direction, has an inverted trapezoidal section and contains mainly alluvial deposits. The protecting slope lies on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ditch and is built of rammed earth.The city-wall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foundation trench surviving from the eastern wall of the East City of Luoyang. The unearthed objects include pottery, porcelain, coppers and bronzes and iron artifacts, with copper coins, bronze mirrors and porcelain articles of the Northern Song period as the main part. The excavation provided material data for understanding the location of and spatial distance between the city-wall and the moat in ancient China, as well as the building method and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mo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时期 护城壕遗迹 地层堆积 洛阳市 出土器物
原文传递
河南洛阳市中州路北唐宋建筑基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3
7
作者 石自社 陈良伟 +7 位作者 现坤 赵孟林 张如意 席俊伟 郭中运 李少锋 李宏伟 冯承泽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53,i001,共14页
1997~1998年,在洛阳市中州路北侧发现上下叠压的唐宋时期建筑基址,出土了较多建筑材料和瓷器、铜钱等。其中,唐代晚期的步廊建筑残存有步廊基础、地面、柱础石和柱础石坑,以及瓦片铺砌的小径等。北宋晚期的宫殿基址规模较大,形制较清楚... 1997~1998年,在洛阳市中州路北侧发现上下叠压的唐宋时期建筑基址,出土了较多建筑材料和瓷器、铜钱等。其中,唐代晚期的步廊建筑残存有步廊基础、地面、柱础石和柱础石坑,以及瓦片铺砌的小径等。北宋晚期的宫殿基址规模较大,形制较清楚,由主殿、天井、廊道和附属建筑等部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 建筑基址 简报 唐宋 洛阳市
原文传递
微创切开及微创充分植骨联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8
作者 席俊伟 吴学建 朱旭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2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微创切开,术中撬拨复位平台关节面及手法复位干骺端,微创充分植骨内固定,术后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4~36个月(平均11个月)的随访,根...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微创切开,术中撬拨复位平台关节面及手法复位干骺端,微创充分植骨内固定,术后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4~36个月(平均11个月)的随访,根据术后X线检查,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9.4周。其中,1例发生了关节面再塌陷,1例有5°-10°的膝关节内外翻畸形,2例出现患膝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僵硬,1例出现切口渗液,经换药3周后延迟愈合,未出现钢板外露。6个月后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17例,良16例,中4例,差1例,平均得分78.2分,优良率为86.8%。结论微创切开及微创充分植骨联合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Ⅱ-Ⅳ型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可明显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更好促进骨折及切口愈合,保留良好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微创切开 微创充分植骨
原文传递
颈椎病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是否切除C_(3)椎板 被引量:1
9
作者 席俊伟 高山 +2 位作者 耿洋 李张 肖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740-1743,共4页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切除与保留C_(3)椎板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对5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其中,31例术中切除C_(3)椎板(切除组),25例术中保留C_...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切除与保留C_(3)椎板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对5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其中,31例术中切除C_(3)椎板(切除组),25例术中保留C_(3)椎板(保留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切除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保留组(P<0.05),但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J0A评分显著增加(P<0.05),而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术前和术后3个月,两组间的J0A与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末次随访时,切除组的J0A和VAS评分均显著优于保留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C_(2-7) Cobb角无显著变化(P>0.05),切除组C_(2-7)矢状垂线(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无显著变化(P>0.05),而保留组C_(2-7)SVA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切除组的C_(2-7)SVA显著小于保留组(P<0.05)。[结论]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C_(3)椎板切除能够增加颈椎的前向稳定性,减小传统术式对颈椎矢状面力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椎板切除术 矢状位参数
原文传递
骨距顶尖距预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粗隆间骨折的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席俊伟 耿洋 +2 位作者 高山 王光辉 张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0-894,共5页
[目的]探讨骨距顶尖距(calcar tip apex distance,calTAD)对亚洲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FNA-Ⅱ)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对1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PFNA-Ⅱ内固定术。临床结果评定为... [目的]探讨骨距顶尖距(calcar tip apex distance,calTAD)对亚洲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FNA-Ⅱ)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对1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PFNA-Ⅱ内固定术。临床结果评定为良好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1)术后达到解剖复位;(2)1年内无股骨头钉切出、髋内翻畸形、骨折移位等并发症;(3)患肢功能恢复或接近伤前状态,未达到上述标准任意一条为临床结果不良。按上述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单项因素比较两组间各指标,此外,采用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临床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ROC曲线,分析calTAD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60例患者中失访4例,156例患者获得1年以上临床结果。按前述标准,临床结果良好者110例,占70.51%;临床结果不良者46例,占29.49%。单项因素比较表明,与良好组相比,不良组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显著降低(P<0.05),Evans-Jensen分型复杂程度显著增加(P<0.05),术前合并病数目显著增多(P<0.05),calTAD显著增大(P<0.05)。逻辑回归表明,骨折Evans-Jensen分型(OR=2.121,P<0.05)和TAD(OR=4.536,P<0.05)是临床结果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骨距顶尖距预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点是32.34 mm、AUC是0.759。[结论]骨距顶尖距在预测PFNA-Ⅱ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骨距顶尖距 临床结果 预测
原文传递
3D打印复合材料修复兔大段胫骨缺损组织学、影像学和生物力学研究
11
作者 耿洋 张春霖 +1 位作者 高山 席俊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99-2002,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羟基磷灰石和聚己内酯复合材料修复兔大段胫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18只兔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复制兔大段胫骨缺损模型。以羟基磷灰石和聚己内酯为复合材料3D打印仿生胫骨。对照组用兔自身骨进行修复,实... 目的探讨3D打印羟基磷灰石和聚己内酯复合材料修复兔大段胫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18只兔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复制兔大段胫骨缺损模型。以羟基磷灰石和聚己内酯为复合材料3D打印仿生胫骨。对照组用兔自身骨进行修复,实验组用3D打印的仿生胫骨修复。术后6周和12周对胫骨进行X线影像学检查,术后12周对进行进行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检查。结果术后对照组和实验组伤口生长良好,无感染;术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见到显著成角和骨位移,有明显的新骨生成,术后12周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骨缺损结合处骨端完全融合;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组织切片内均有新骨组织形成,有骨窝细胞存在,骨小梁相互之间连接成网络,并且有矿化表现,在新生的骨组织内部和周围有微小的血管生成;术后12周兔缺损部位的胫骨最大载荷空白组为(581.35±58.41)N、对照组为(577.52±55.96)N,实验组为(570.86±60.43)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2);兔缺损部位的胫骨最大载荷时吸收的能量空白组为(0.83±0.18)J、对照组为(0.81±0.17)J,实验组为(0.80±0.19)J,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8)。结论采用3D打印聚己内酯和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制备仿生胫骨来修复打断胫骨缺损时,可以获得与白体骨移植修复相似的组织学、影像学和生物力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缺损 3D打印 组织学 影像学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