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作措施与有机肥施用对旱地麦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杨娜 王珂 +3 位作者 杨志国 张建诚 温云杰 席吉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为揭示不同耕作措施与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本研究以始于2007年的旱地小麦长期定位耕作与施肥试验为基础,分析了深翻+化肥(T)、深翻+鸡粪+化肥(TM)、免...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为揭示不同耕作措施与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本研究以始于2007年的旱地小麦长期定位耕作与施肥试验为基础,分析了深翻+化肥(T)、深翻+鸡粪+化肥(TM)、免耕+化肥(NT)、免耕+鸡粪+化肥(NTM)4种处理对旱地小麦0~20 cm土壤pH、电导率(EC)、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以及Pb、Cd、As、Hg、Cr、Cu、Zn和Ni等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T处理相比,TM、NT和NTM处理土壤pH显著降低1.10%~2.56%,电导率提高6.19%~57.08%;NTM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较T处理显著提高33.22%。施鸡粪显著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其中TM和NTM处理土壤总Hg含量较T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23.60%和150.56%,有效态Cu、Zn和Cd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6.89%~23.48%、219.04%~520.99%和2.90%~20.29%。耕作方式同样显著影响各土壤重金属含量,NTM处理下总Hg、总Zn、有效Cu、有效Zn、有效Cd含量较TM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2.06%、8.11%、5.64%、94.65%和16.90%,总Pb、有效Pb和总Cr含量分别显著降低63.74%、70.00%和3.14%。4个处理Hg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高,表现为T(32.36)<NT(41.45)<TM(72.36)<NTM(81.09),其他重金属为轻微级别;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污染指数表现为T(79.05)<NT(82.33)<TM(115.27)<NTM(120.00),为轻度风险级别。综上,长期免耕和鸡粪施用能够显著降低土壤pH,增加电导率及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并提高Cu、Zn和Cd的有效性;其中,鸡粪处理中Hg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中等-强级别,其他重金属为轻微级别,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污染指数为轻度风险级别,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有机肥的安全施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鸡粪 土壤理化性状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夏闲期玉米压青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周年变化的影响
2
作者 赵玉坤 马爱平 +4 位作者 靖华 亢秀丽 崔欢虎 席吉龙 黄学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75,共9页
[目的]揭示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对夏闲期玉米压青的周年适应变化规律,阐明压青模式对小麦产量提高及优化的水分驱动机制,为旱作压青蓄水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晋南旱地麦田夏闲期玉米压青还田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方法,以夏闲期免耕处... [目的]揭示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对夏闲期玉米压青的周年适应变化规律,阐明压青模式对小麦产量提高及优化的水分驱动机制,为旱作压青蓄水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晋南旱地麦田夏闲期玉米压青还田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方法,以夏闲期免耕处理为对照,研究夏闲期玉米压青模式下麦田土壤周年贮水耗水变化规律,分析了其对后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与免耕模式相比,夏闲期玉米压青处理可显著提高0—200 cm土壤周年贮水量,且对100—200 cm较深层土壤的蓄水能力更强;玉米压青处理0—200 cm土壤周年耗水量及耗水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免耕处理;与免耕相比,压青处理可提高夏闲期0—200 cm土层盈水量,减少小麦季0—100 cm浅土层的水分耗散量;压青处理小麦穗数、穗粒数显著高于免耕,而千粒重差异较小;压青处理夏闲期0—200 cm土壤对降雨的蓄水效率显著高于免耕;在夏闲期玉米压青还田生物量显著高于免耕处理条件下,小麦季和周年阶段,压青处理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的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免耕处理。[结论]在旱地麦田丰水年份,夏闲期玉米压青可显著提高旱地麦田土壤贮水,降低作物周年耗水量,优化小麦产量三要素,蓄水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闲期 压青 土壤水分 周年
下载PDF
播期和密度对晋麦84号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席吉龙 杨娜 +4 位作者 郝佳丽 张建诚 李永山 席天元 武雪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253-1257,共5页
为了给山西南部小麦—玉米种植区提供晋麦84号晚播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试验设10月12日、10月22日和11月1日等3个播期水平和每公顷基本苗为285.0万、337.5万和390.0万株等3个密度水平,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旗叶光合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 为了给山西南部小麦—玉米种植区提供晋麦84号晚播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试验设10月12日、10月22日和11月1日等3个播期水平和每公顷基本苗为285.0万、337.5万和390.0万株等3个密度水平,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旗叶光合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播期和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晋麦84号的光合性能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播期推迟极显著降低了旗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减少了胞间CO_2浓度;种植密度仅对气孔导度有显著影响,而对其他光合参数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播期、密度及播期与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降低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大,产量呈升高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显著的影响,成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50^(**)),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484^(**))。10月12日播种密度为337.5万株/hm^2(S1D2)时,产量最高,达7 373.98 kg/hm^2,比偏晚播种增加密度组合(S2D3)极显著增产4.89%,比晚播增加密度组合(S3D3)极显著增产14.46%,即播期为10月12日,密度为337.5万株/hm^2为最佳播期与密度。建议尽早播种;若播期推迟,应适当增加小麦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麦84号 播种期 密度 产量 光合性状
下载PDF
夏玉米灌浆期倒伏对产量的影响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席吉龙 张建诚 +3 位作者 姚景珍 郝佳丽 杨娜 席凯鹏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705-708,共4页
为了评估风雨灾害造成玉米倒伏的产量损失,以郑单958为材料,采用田间人工模拟倒伏试验方法,在夏玉米灌浆期,以茎秆与地面的夹角设置不倒伏(CK)、轻度倒伏、中度倒伏、重度倒伏、严重倒伏5个处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产量、产... 为了评估风雨灾害造成玉米倒伏的产量损失,以郑单958为材料,采用田间人工模拟倒伏试验方法,在夏玉米灌浆期,以茎秆与地面的夹角设置不倒伏(CK)、轻度倒伏、中度倒伏、重度倒伏、严重倒伏5个处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倒伏后显著降低Fv/Fm,倒伏程度越重,Fv/Fm降低越大,灌浆后期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倒伏处理Fv/Fm比对照分别降低13.9%,32.8%,57.0%,78.6%;由轻到重倒伏处理的生物产量比对照减少20.6%~42.8%,产量减少33.8%~62.2%;玉米单价以当地市场价2.1元/kg计算,严重倒伏处理的纯收益为-982.4元/hm2,其余倒伏处理的纯收益为正,比对照收益减少58.3%~85.4%。说明倒伏影响了玉米籽粒发育,造成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人工模拟 倒伏程度 产量
下载PDF
晋南旱地小麦地膜覆盖品种筛选 被引量:3
5
作者 席吉龙 张建诚 +2 位作者 李永山 李秀绒 柴永峰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149-1151,1206,共4页
为给晋南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技术配套实施提供适宜的栽培品种,引进11个审定品种,在运城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运旱719、运旱618、运旱20410、晋麦79号、运旱22-33和临旱6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分别比晋麦47号提高65.69%,22.31%,22.11%,2... 为给晋南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技术配套实施提供适宜的栽培品种,引进11个审定品种,在运城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运旱719、运旱618、运旱20410、晋麦79号、运旱22-33和临旱6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分别比晋麦47号提高65.69%,22.31%,22.11%,21.38%,15.43%,9.91%。运旱618、临旱6号、运旱719、运旱20410、晋麦79号和运旱22-33分别比晋麦47号增产18.6%,18.4%,15.3%,13.9%,7.2%,6.1%。运旱618、临旱6号适宜晋南地膜覆盖栽培,可大面积推广;运旱719、运旱20410在采取化控措施下适度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小麦 地膜覆盖 品种筛选
下载PDF
复合抗旱剂配方筛选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席吉龙 张建诚 +2 位作者 李永山 席凯鹏 姚景珍 《农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6-20,42,共6页
为了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和产量,进行了小麦复合抗旱剂配方筛选研究,以‘晋麦47号’小麦为材料,通过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干物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等指标,对自研的16个配方制剂在干旱胁迫下进行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抽穗期3个阶... 为了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和产量,进行了小麦复合抗旱剂配方筛选研究,以‘晋麦47号’小麦为材料,通过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干物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等指标,对自研的16个配方制剂在干旱胁迫下进行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抽穗期3个阶段的筛选。结果表明,Kh-13和Kh-1 2个配方效果较好,能促进种子萌发,利于苗齐苗壮,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个体质量,保持叶片相对含水率,促进光合作用,增强抗逆能力,在抽穗期前后喷施能促进幼穗发育,提高小麦穗粒数,增加产量。Kh-13和Kh-1处理的种子发芽势显著分别提高了2.00倍和1.66倍;发芽率显著分别提高了50%和50%;萌芽期抗旱性两者均达极强抗旱性标准;茎叶干物质显著分别增加了12.33%和11.42%;根干重显著分别增加了19.13%和13.00%;叶片相对含水率分别提高了23.53%和37.78%;穗粒数显著分别提高了22.36%和17.30%;产量显著分别增加了38.48%和2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抗旱剂 小麦 配方筛选
下载PDF
山西雨养小麦地膜栽培增产潜力与提升途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席吉龙 段黎杰 张建诚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147-150,194,共5页
山西省雨养小麦地膜栽培起步早,具有独创性,增产效果明显,技术创新多,但比较效益低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小麦地膜栽培面积仅占可播种面积的9.63%,挖掘潜力首先是扩大栽培面积。从高产典型、年降雨量、光温气候、品种、技术方面对山西省... 山西省雨养小麦地膜栽培起步早,具有独创性,增产效果明显,技术创新多,但比较效益低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小麦地膜栽培面积仅占可播种面积的9.63%,挖掘潜力首先是扩大栽培面积。从高产典型、年降雨量、光温气候、品种、技术方面对山西省冬小麦地膜栽培的增产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增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地膜栽培 增产潜力 增产途径
下载PDF
旱地小麦运旱618特征特性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席吉龙 张建诚 +2 位作者 李秀绒 姚景珍 李永山 《种子科技》 2012年第10期48-49,共2页
运旱618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其组合号为运旱92—18/新春9号,2010年通过国家黄淮冬麦区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0012。2011年列入山西省财政支农项目:强筋小麦新品种运旱618示范与推广。
关键词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旱地小麦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特性 特征 棉花研究所 黄淮冬麦区 小麦新品种
下载PDF
节能温室平菇工厂化栽培
9
作者 席吉龙 王安乐 薛建兵 《山西农业》 2002年第1期38-39,共2页
1998年我所承建了一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了进行大规模平菇生产,我们给四栋节能温室安装了自动卷帘系统、微喷灌系统,2年的栽培实践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示范效果。
关键词 节能温室 平菇 工厂化栽培
下载PDF
不同有机物料与外源锌对土壤锌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郝佳丽 卜玉山 +3 位作者 贾峥嵘 席吉龙 姚景珍 段超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63-268,共6页
采用二因素完全组合盆栽试验研究了施入不同有机物料与不同外源锌浓度对土壤全锌、有效锌、锌形态分布以及小白菜中锌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全锌、有效锌和各锌形态含量都是随着外源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草坪草和玉米秸可以有... 采用二因素完全组合盆栽试验研究了施入不同有机物料与不同外源锌浓度对土壤全锌、有效锌、锌形态分布以及小白菜中锌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全锌、有效锌和各锌形态含量都是随着外源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草坪草和玉米秸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全锌,提高土壤中有效锌和非残留态锌的含量,促进小白菜对锌的吸收;鸡粪、猪粪和牛粪显著提高土壤全锌、有效锌和非残留态锌含量,使得土壤锌的活性增强,显著促进了小白菜对锌的吸收;而泥炭和风化煤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结合态锌和残留态锌的含量,降低全锌和有效锌含量,对土壤锌起到钝化作用,未促进小白菜对锌的吸收。随着锌浓度的增加,锌在小白菜根部富集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外源锌 有效锌 形态分布 植株锌 根部锌
下载PDF
播期、播量和氮肥对强筋小麦‘运旱61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智勇 李秀绒 +5 位作者 柴永峰 毕红园 孙来虎 姚景珍 席吉龙 杨帆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1期28-31,共4页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播量及底施氮肥用量对‘运旱618’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运旱618’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对品质影响不明显;随着氮肥...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播量及底施氮肥用量对‘运旱618’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运旱618’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对品质影响不明显;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显著提高,面筋指数变化不大。综合分析可得,在本试验条件下,强筋小麦‘运旱618’在播期10月8日、播量(基本苗)300万株/hm^2、氮肥(尿素)262.5 kg/hm^2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平和优良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旱618’ 播期 播量 氮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养猪增效六改
12
作者 席吉龙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1994年第4期37-38,共2页
一、改养本地猪为瘦肉型杂优猪 本地猪种虽然适应性、耐粗饲、繁殖力高但生长慢,饲料报酬低,胴体瘦肉率低,加上有些农户乱交乱配,品种退化,使育肥期更长、效益很低。为改变这种状况,应选择瘦肉型猪种,要求产仔多、生长快、省饲料、适应... 一、改养本地猪为瘦肉型杂优猪 本地猪种虽然适应性、耐粗饲、繁殖力高但生长慢,饲料报酬低,胴体瘦肉率低,加上有些农户乱交乱配,品种退化,使育肥期更长、效益很低。为改变这种状况,应选择瘦肉型猪种,要求产仔多、生长快、省饲料、适应性强。当前应以长白、大白猪为主。也可充分利用杂种优势进行二元杂交。如以本地母猪作母本,国外引入的优良瘦肉型品种(杜洛克、长白、大白)作父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瘦肉型 直线肥育 蛋白质水平 生长发育 本地猪 饲料报酬 繁殖力 杂优猪 促进生长
下载PDF
玉黄金化控对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席凯鹏 席吉龙 +4 位作者 杨娜 郝佳丽 张建诚 李永山 姚景珍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993-995,共3页
为给山西南部夏玉米化控栽培增产提供理论依据,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玉黄金(主要成分为胺鲜酯和乙烯利)化控对不同种植密度(6.75万、7.5万、8.25万、9.0万株/hm^2)条件下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玉黄金浓度以及... 为给山西南部夏玉米化控栽培增产提供理论依据,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玉黄金(主要成分为胺鲜酯和乙烯利)化控对不同种植密度(6.75万、7.5万、8.25万、9.0万株/hm^2)条件下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玉黄金浓度以及2个因素的互作,均对玉米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增加产量增高,以9.0万株/hm^2产量最高;不同栽植密度与玉黄金喷施浓度对产量影响不同,在低密度(6.75万株/hm^2)下,喷施低中浓度玉黄金产量间差异不显著,喷施高浓度比对照显著减产11.2%;密度在7.5万~9.0万株/hm^2时,化控处理明显提高了夏玉米产量,以喷施低中浓度有利于增产,增产幅度为6.7%~9.3%;玉黄金处理显著降低了株高和穗位高,显著增加了茎粗,增强了玉米抗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化学调控 形态特征 产量
下载PDF
设施西瓜不同基质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14
作者 杨娜 杨志国 +3 位作者 王珂 张建诚 徐隽铭 席吉龙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7期112-114,共3页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西瓜根区温度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对垄沟基质栽培、沟槽基质栽培和膜上基质栽培3种不同的栽培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根区日温度变化均呈S形曲线,日平均温度在22.0~22.3℃,处理间日均温度相差不大...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西瓜根区温度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对垄沟基质栽培、沟槽基质栽培和膜上基质栽培3种不同的栽培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根区日温度变化均呈S形曲线,日平均温度在22.0~22.3℃,处理间日均温度相差不大;西瓜中心糖度以垄沟基质栽培最高;膜上基质栽培和垄沟基质栽培方式西瓜产量较高。因此,膜上基质栽培和垄沟基质栽培是西瓜较为适宜的基质栽培方式,其中垄沟基质栽培因水肥管理方便、用工少,农户易接受,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基质栽培 温度 产量
下载PDF
几个国外优质小麦品种的鉴定和利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秀绒 柴永峰 +4 位作者 孙来虎 赵智勇 邵新胜 席吉龙 张建诚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307-310,316,共5页
引进鉴定国外优质小麦品种Gabo,Soisson和Pa555(自英国品种Galahad系选而来),并开展广泛杂交配组和新品种选育研究,选育出多个优势组合和优良品系,可作为优质育种的中间创新材料重点利用。育成新品种参加国家及省区试,表现优良,具有抗... 引进鉴定国外优质小麦品种Gabo,Soisson和Pa555(自英国品种Galahad系选而来),并开展广泛杂交配组和新品种选育研究,选育出多个优势组合和优良品系,可作为优质育种的中间创新材料重点利用。育成新品种参加国家及省区试,表现优良,具有抗旱稳产、高产优质抗逆的特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品种 鉴定利用 优势组合 新品系 优质高产
下载PDF
山西省发展机采棉的技术分析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7
16
作者 席凯鹏 杨苏龙 +2 位作者 史高川 石跃进 席吉龙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0期1140-1143,共4页
分析了山西省运城市发展机采棉的有利条件,针对机采棉的技术要求,在品种选用、化控措施和脱叶催熟环节上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与论述,旨在探讨山西发展机采棉的技术措施,加快应用进度。展望了山西机采棉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机采棉 技术分析 前景 建议
下载PDF
转基因玉米对土壤微生物群系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凯 李永山 +5 位作者 范巧兰 席吉龙 张建诚 常铁牛 史俊东 贾峥嵘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1138-1140,1164,共4页
为了评价转基因玉米对土壤环境生态安全风险,通过盆栽试验,以转Bt基因P1498及非转基因亲本Non-Bt P1498,转抗除草剂基因C31为材料,研究比较转基因玉米不同生育期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对土壤细菌没有显著影响;土壤真... 为了评价转基因玉米对土壤环境生态安全风险,通过盆栽试验,以转Bt基因P1498及非转基因亲本Non-Bt P1498,转抗除草剂基因C31为材料,研究比较转基因玉米不同生育期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对土壤细菌没有显著影响;土壤真菌在苗期有显著影响,其他生育期没有影响;放线菌在抽雄期有显著影响,其他生育期没有影响;转基因玉米对土壤氨化细菌、好气性固氮菌没有影响。说明转基因玉米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土壤 微生物
下载PDF
运旱号强筋抗旱丰产系列小麦品种选育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秀绒 柴永峰 +4 位作者 赵智勇 孙来虎 姚景珍 毕红园 席吉龙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2期29-35,共7页
为育成适宜中国黄淮麦区旱地种植的优质强筋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突出了强筋力品质改良的的高产优质育种目标和重视利用具有国外优质种质背景的品种资源。通过生态适应合理组配亲本,调节花期活性杂交,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子... 为育成适宜中国黄淮麦区旱地种植的优质强筋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突出了强筋力品质改良的的高产优质育种目标和重视利用具有国外优质种质背景的品种资源。通过生态适应合理组配亲本,调节花期活性杂交,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子标记检测和面筋数量及质量的品质测定辅助选择,生态适应协调特征特性选育和生态适应异地多年多点及水旱地鉴定鉴选,重视系统观察考种和综合评价优选及优系优中选优等育种策略和方法技术的应用,克服了利用国外种质杂交和冬春杂交的抗旱、耐热、抗冻及适宜熟性等特性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育成了以‘运旱20410’、‘运旱618’为代表的运旱号系列强筋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实现了由中强筋到稳定性强筋的创新改良,具有比‘晋麦47’增产2%-10%的高产潜力和较强的抗旱抗干热风能力。实现了抗旱丰产与强筋品质性状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运旱20410’ '运旱618’ 特征特性 选育策略 方法技术
下载PDF
长期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对棉田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振威 李永山 +5 位作者 王慧 陈梦妮 范巧兰 杨娜 席吉龙 张建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7-884,共8页
为探究长期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对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山西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始于2007年牛家凹棉花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了氮磷化肥+秸秆清茬(NP)、氮磷化肥+秸秆还田(NPS)、氮磷化肥+有机肥(NPM)及氮... 为探究长期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对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山西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始于2007年牛家凹棉花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了氮磷化肥+秸秆清茬(NP)、氮磷化肥+秸秆还田(NPS)、氮磷化肥+有机肥(NPM)及氮磷化肥+秸秆还田+有机肥(NPSM)共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在棉花不同生育期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与处理NP相比,处理NPS、NPM和NPSM的棉花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0.23%、11.10%和26.22%(P<0.05)。处理NPSM对土壤养分含量提升幅度最大,与同期处理NP相比,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8.76%~60.18%、91.23%~112.18%、140.63%~229.17%、35.86%~60.54%和146.92%~483.34%(P<0.05),均达显著水平。同样,处理NPSM明显提高了土壤的酶活性,与同期的处理NP相比,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18.50%~151.84%、76.81%~93.11%、30.53%~41.33%和83.41%~129.32%(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会促进酶活性的提升。因此,长期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后可显著提高连作棉田产量,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提升土壤中酶活性,从而达到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机肥 连作棉田 养分含量 酶活性
下载PDF
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山西旱地小麦品种的抗旱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姚景珍 席吉龙 +4 位作者 张建诚 席凯鹏 李永山 李秀绒 柴永峰 《陕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1-4,共4页
以12个旱地主栽品种(系)为试材,通过旱棚和大田不同水分处理,利用抗旱指数(DI)、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束缚水、光合速率五项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方法对测定的指标进行抗旱性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小麦的抗旱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以12个旱地主栽品种(系)为试材,通过旱棚和大田不同水分处理,利用抗旱指数(DI)、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束缚水、光合速率五项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方法对测定的指标进行抗旱性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小麦的抗旱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小麦品种抗旱性可划分为4个类型:运旱805、运旱115和运旱719是强抗旱品种,运旱116、运旱20410、运旱js01和运旱102为抗旱品种;运旱618、晋麦47号和晋麦79号为中等抗旱品种;勇南2号和舜麦306为弱抗旱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抗旱性 隶属函数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