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
作者 席圆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1期0158-0161,共4页
近几年,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全新的变革和机遇,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的覆盖范围较广、传播能力较强并且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新媒体可以带来便捷的渠道... 近几年,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全新的变革和机遇,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的覆盖范围较广、传播能力较强并且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新媒体可以带来便捷的渠道和丰富的资源,也可以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创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辅导员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深入理解新媒体的特点,掌握其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潜在影响,从而构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多元化教育矩阵,实施个性化辅导方案,增强师生互动,以及结合深度访谈等手段,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高校 心理素质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野下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干部培养对策
2
作者 席圆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1期0119-0122,共4页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高校不但要做好知识传授工作,还应当重视学生道德品质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生干部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更是校园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组成力量。在立德树人视野下做好学生干...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高校不但要做好知识传授工作,还应当重视学生道德品质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生干部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更是校园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组成力量。在立德树人视野下做好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不但与学生的个人成长相关,还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发展。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管理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应当积极探索学生干部培养对策,进一步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基于此,本文简要概述立德树人基本理论,阐述立德树人视野下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提出学生干部培养的相关对策,以期为学生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辅导员 学生干部 培养方法
下载PDF
谈高校辅导员搞好班风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
3
作者 席圆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对于高校班级而言,良好的班风建设是班级发展的灵魂,并且良好的班风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育的主力军,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所以高校辅导员在班风建设中的重要使命不言而喻。... 对于高校班级而言,良好的班风建设是班级发展的灵魂,并且良好的班风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育的主力军,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所以高校辅导员在班风建设中的重要使命不言而喻。班风建设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确保学生成绩的全面提升。并且良好的班风还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让学生拥有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规范,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针对高校辅导员如何搞好班风建设进行深度分析,从重要性着手,提出了几点具有可行性的具体策略,以期提供参考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班风建设 重要性 方法
下载PDF
铁观音茶水提物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席圆圆 徐宏彦 +4 位作者 刘霞 尹慧青 刘晓盼 王庆路 王清路 《生物技术进展》 2020年第3期256-264,共9页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在人群中频发,危害性强,并发症多。为了探究日常饮品——半发酵茶铁观音茶水对于缓解HUA是否具有辅助作用,以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氧嗪酸钾和次黄嘌呤联合法构建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21只模型鼠随机...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在人群中频发,危害性强,并发症多。为了探究日常饮品——半发酵茶铁观音茶水对于缓解HUA是否具有辅助作用,以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氧嗪酸钾和次黄嘌呤联合法构建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21只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铁观音茶水提物组、阳性药物组,7只非模型鼠作为对照。做不同处理2周后,取小鼠血清及肾、肝、小肠。观察各器官病理变化,从细胞层面鉴定铁观音茶水提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各脏器的影响;测定与HUA相关度较高的生化指标:血清尿酸(uric acid,UA)浓度、肝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力,以明确造模是否成功以及判断铁观音茶水提物对HUA是否具有缓解作用;利用qRT-PCR检测尿酸合成和排泄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肝XOD蛋白的表达水平,以从分子层面明确铁观音茶水提物对HUA的影响。病理切片显示,相比于阳性药物组,铁观音茶水提物组小鼠的肾和肝损害程度较轻;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铁观音茶水提物可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且抑制XOD活性;从分子层面可以看出,铁观音茶水提物显著升高了尿酸重吸收转运体尿酸转运蛋白1(uric acid transporter 1,URAT1)和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3,OAT3)的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葡萄糖转运子9(glucose transporter 9,GLUT9)和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1,OAT1)的表达水平(P<0.05)。虽然qRT-PCR和Western blot提示,XOD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升高,但尿酸生成量却下降,推测可能是铁观音茶水提物中的某种成分使得无催化活性的XOD蛋白表达增加进而对XOD基因的转录表达造成一种正反馈。研究提示,铁观音茶水提物对小鼠高尿酸血症具有缓解作用,其缓解高尿酸血症的作用与抑制XOD活性、干预尿酸生成过程和刺激或抑制相关阴离子转运体mRNA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茶水提物 高尿酸血症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循环浆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菲 高玉娟 +3 位作者 李珊珊 席圆圆 杨雪微 苏雁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71-1779,共9页
目的:分析新药时代循环浆细胞(CPC)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新定义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321例新诊断MM患者和21例pP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全体患者根据外周血... 目的:分析新药时代循环浆细胞(CPC)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新定义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321例新诊断MM患者和21例pP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全体患者根据外周血涂片中CPC比例分为CPC 0%(211例)、CPC 1%-4%(69例)、CPC 5%-19%(41例)和CPC≥20%组(21例)共4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进行预后分析。结果:4组的中位OS分别为44.5、21.3、24.6和12.8个月。其中295例(86.3%)患者接受了新药治疗,4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26.7、24.6、14.9个月。由于CPC 5%-19%组和CPC≥20%组的生存曲线相近,将患者分为CPC <5%组和CPC≥5%组,CPC <5%组中位OS优于CPC≥5%组(43.5vs22.3个月,P<0.001)。此外,CPC 1%-4%组患者的中位OS同样显著低于CPC 0%组,且与CPC≥5%组相近。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1%-4%CPC是影响CPC <5%组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ISS分期对CPC <5%组患者进行分层,伴1%-4%CPC的R-ISSⅠ期或Ⅱ期患者的OS与R-ISSⅢ期相近。分析新定义下的pPCL患者,表现出肿瘤负荷增加和明显侵袭性特征。多因素分析未发现pPCL的独立预后因素,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HRCA)对预后无明显的影响。结论:验证了IMWG新的pPCL定义标准的有效性,伴1%-4%CPC的MM同样具有较差的生存,预后非常接近pPCL。此外,新定义下的pPCL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循环浆细胞 浆细胞白血病 预后影响因素
下载PDF
聚偏二氯乙烯乳液脱除残留单体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余云飞 翁晟宇 +1 位作者 席圆圆 王正良 《中国氯碱》 CAS 2018年第12期37-39,共3页
以聚偏二氯乙烯(PVDC)乳液为对象,研究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化学-物理法对脱除PVDC乳液中残留VDC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化学-物理法脱除PVDC乳液中残留VDC效果最佳,VDC残留量可以达到很低。
关键词 聚偏二氯乙烯乳液 脱除 残留单体
下载PDF
WBC_(Double)与WBC_(Peak)在预测亚砷酸单药治疗初发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化综合征的对比分析
7
作者 席圆圆 苏雁华 +4 位作者 孙嘉悦 李珊珊 陈文琪 孟颜芬 高玉娟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筛选预测初发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发生分化综合征的因素,比较翻倍白细胞(WBC_(Double))与峰值白细胞(WBC_(Peak))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科收治的78例经亚砷酸诱导治疗的初... 目的:筛选预测初发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发生分化综合征的因素,比较翻倍白细胞(WBC_(Double))与峰值白细胞(WBC_(Peak))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科收治的78例经亚砷酸诱导治疗的初诊高危APL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WBC_(Double)和WBC_(Peak)分化综合征的分化程度。结果: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为57.69%(45/78),分化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重度分化综合征组发热、肺部浸润、心包积液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分化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APL患者分化综合征的发生与化疗后WBC_(Peak)(45.21×10^(9)/L vs 25.24×10^(9)/L,P<0.001)和化疗后WBC_(Double)(37.59×10^(9)/L vs 17.46×10^(9)/L,P=0.007)有关。与WBC_(Peak)组比较,WBC_(Double)组早于分化事件的发生率高(68.57%vs 40.00%,P=0.016),2组间重度分化、轻度分化和未分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WBC_(Peak)组出现4个以上分化综合征症状的患者比例更多(28.57%vs 5.71%,P=0.012)。与WBCNO-_(Double)组比较,WBC_(Double)组患者诊断时白细胞计数(P=0.003)、谷丙转氨酶(P=0.040)、外周血早幼粒细胞数(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后WBC_(Double)和化疗后WBC_(Peak)是分化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化疗后WBC_(Double)较WBC_(Peak)提示分化综合征的发生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综合征 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化疗后WBC_(Double) 化疗后WBC_(Peak)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