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单病种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席林青 家宁 +4 位作者 李甲辰 杜继臣 李成义 贾如冰 宋佳 《中国医药》 2011年第6期747-749,共3页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管理模式在单病种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84例,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住院过程接受CP管理的患者36例为观察组,其余未接受CP管理的患者48例为对照组1。同时,既往相等...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管理模式在单病种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84例,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住院过程接受CP管理的患者36例为观察组,其余未接受CP管理的患者48例为对照组1。同时,既往相等时间段内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且能随访到的患者48例为对照组2。观察组所在科室组织、设计、实施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CP管理。观察组分别与2个对照组进行平均住院日、术前住院日、住院费用、总药费、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药收比)、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投诉率等医疗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成功率100%,投诉率为0。观察组平均住院日、术前住院日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分别为(6.3±1.6)d比(8.9±3.1)、(9.6±5.7)d,(2.0±0.7)d比(2.5±1.3)、(2.9±1.9)d],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0比22.9%、14.6%],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增高[(99.3±2.0)分比(90.1±14.3)、(91.3±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药费及药收比较对照组1明显减少,平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2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CP管理,可优化诊疗流程,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单病种 医疗质量
下载PDF
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与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席林青 李甲辰 +1 位作者 家宁 刘冠杉 《中国医学装备》 2011年第1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对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方法:开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研究工作,实现医院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最佳方案及流程规范医疗行为,...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对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方法:开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研究工作,实现医院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最佳方案及流程规范医疗行为,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信息化建设助力临床路径的开展。结论: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为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信息化建设 可持续性发展
下载PDF
临床路径管理在医疗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席林青 家宁 +4 位作者 杜继臣 李甲辰 李成义 贾如冰 宋佳 《医院管理论坛》 2011年第2期31-34,共4页
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医疗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分别以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及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法)两个单病种中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对这两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可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合理利用... 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医疗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分别以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及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法)两个单病种中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对这两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可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管理 医疗质量控制 无痛人工流产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规范医疗行为 医疗工作效率 静脉麻醉法 腹股沟疝
下载PDF
临床路径管理与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席林青 家宁 +2 位作者 李甲辰 杜继臣 李成义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作用。方法将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晶体置放术(单眼或双眼)、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支架)治疗符合入组标准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分别设为观察组,以既往2年内符合入组标准且随访...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作用。方法将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晶体置放术(单眼或双眼)、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支架)治疗符合入组标准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分别设为观察组,以既往2年内符合入组标准且随访到的常规管理的患者为相应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各自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日等医疗指标。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日、术前住院时间、住院药费及药占比显著降低,满意度评分显著增高;心肌梗死组平均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对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使用,提高医疗质量,实现合理收费,促进医患沟通,为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管理 医疗指标 可持续性发展
下载PDF
全院会诊的精细化改进 被引量:25
5
作者 贾如冰 李甲辰 +3 位作者 李成义 杜继臣 席林青 宋佳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1年第3期46-47,共2页
借鉴精细化管理模式,优化全院会诊流程,严格监督管理与考核,提高了全院会诊的质量与效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精细化 全院会诊 质量 效率 满意度
下载PDF
环节病历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崔梅花 家宁 +1 位作者 焦杨 席林青 《西部医学》 2008年第3期662-663,共2页
环节病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环节病历质量的检查,对整个医疗质量的控制起着监督、完善、修正的作用。针对环节病历检查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 环节病历 质量 管理
下载PDF
中老年肥胖者的高尿酸血症 被引量:1
7
作者 严之红 纪红 +2 位作者 席林青 王会颍 马英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9-9,共1页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肥胖症 血液生化分析 老年疾病
下载PDF
老年肺部双重感染62例分析
8
作者 纪红 马英 +1 位作者 严之红 席林青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71-171,共1页
关键词 COPD 老年性疾病 肺部感染 细菌感染
下载PDF
临床路径管理对医疗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席林青 家宁 +5 位作者 杜继臣 李甲辰 李成义 贾如冰 宋佳 胡燕生 《中国病案》 2011年第8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CPM)在医疗指标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在临床科室组织开展单病种CPM,根据不同病种,将符合入组标准的住院病例,分别设相应的观察组,其中,针对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将未开展CPM且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设为对照组(同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CPM)在医疗指标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在临床科室组织开展单病种CPM,根据不同病种,将符合入组标准的住院病例,分别设相应的观察组,其中,针对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将未开展CPM且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设为对照组(同期对照)。之前相等时间段内既往病例对应病种设置对照组(历史对照)。比较各病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术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等医疗相关指标的不同。结果所有病种观察组中平均住院日降低,满意度评分明显增高;绝大部分病种平均术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药费及药收比、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面肌痉挛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对病种实施CPM,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诊疗质量,实现了合理收费,促进了医患沟通,医疗指标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单病种 医疗指标
原文传递
风险管理与临床路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席林青 家宁 +3 位作者 李甲辰 杜继臣 李成义 刘冠杉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9期1472-1473,1478,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风险管理中临床路径的作用。方法在临床科室组织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根据不同病种,将符合入组标准的住院病例,分别设相应的观察组,之前相等时间段内既往病例设置为相应病种的对照组(历史对照)。针对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 目的探讨医院风险管理中临床路径的作用。方法在临床科室组织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根据不同病种,将符合入组标准的住院病例,分别设相应的观察组,之前相等时间段内既往病例设置为相应病种的对照组(历史对照)。针对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将研究阶段未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科室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设为对照组(同期对照)。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治愈率或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评分、投诉率等医疗指标的不同。结果所有病种观察组中平均住院日降低,满意度评分明显增高;绝大部分病种平均术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面肌痉挛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仅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医院管理的迫切需求,临床路径管理是一种包涵了质量保证、医疗成本控制的风险处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临床路径 医疗指标
原文传递
胰体尾癌38例诊断经过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席林青 韩小强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2期3605-3607,共3页
目的探讨胰体尾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总结经病理学证实的38例胰体尾癌首发症状、首次就诊时间、首次诊断误诊病种及原因等,比较超声与CT检查对胰体尾癌检出率的不同。23例患者进行了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首发症状以腹痛,尤其是... 目的探讨胰体尾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总结经病理学证实的38例胰体尾癌首发症状、首次就诊时间、首次诊断误诊病种及原因等,比较超声与CT检查对胰体尾癌检出率的不同。23例患者进行了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首发症状以腹痛,尤其是左上腹痛多见,易被忽略。该病首次就诊时较易误诊为胃炎。超声胰体尾部异常检出率为42.1%(16/38),CT检出率为100%(38/38)。CA19-9升高者占82.6%(19/23),大于500U/ml占73.9%(17/23)。结论应提高对胰体尾癌的认识,对可疑病例进行及时、准确、有序的检查。肿瘤标志物CA19-9检查可提高早期胰体尾癌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早期诊断 CA-19-9抗原
原文传递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经皮腹腔置管腔内化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席林青 张晓东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60-761,共2页
胃癌患者就诊时多为Ⅲ、Ⅳ期,即使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复发率仍很高。腹膜种植转移成为制约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腹腔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IPCT)药物直接作用于腹腔局部,理论上具有高度选择性区域化疗药代动... 胃癌患者就诊时多为Ⅲ、Ⅳ期,即使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复发率仍很高。腹膜种植转移成为制约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腹腔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IPCT)药物直接作用于腹腔局部,理论上具有高度选择性区域化疗药代动力学特点,可使化疗药物高浓度、长时间地直接攻击腹腔内游离或已种植的癌细胞,同时由于腹腔内药物主要经门静脉吸收入肝,使胃癌最常见的血行转移形式得到较有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灌注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胆囊癌28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席林青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7年第z1期-,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2年4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癌28例.结果 主诉为右上腹疼痛24例,黄疽3例.术前确诊率96.43%.合并胆囊结石12例,占42.86%.Ⅱ期1例已生存4年尚无复发.1年生存率为3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2年4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癌28例.结果 主诉为右上腹疼痛24例,黄疽3例.术前确诊率96.43%.合并胆囊结石12例,占42.86%.Ⅱ期1例已生存4年尚无复发.1年生存率为38.46%.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很重要,加强对胆囊癌诊断的意识及对易感人群进行超声筛查并结合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分析对提高早期诊断率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诊断 普查
原文传递
千分制考核体系在医疗质量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梅花 家宁 +3 位作者 杜继臣 张雪潇 焦杨 席林青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2-463,共2页
实际工作中评价临床科室综合医疗质量时,往往无确切的指标来判定科室的医疗质量,或虽有若干指标,但大多没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可信度、公平性及说服力较差。另外,以往医疗质量的评价多注重终末指标而忽视环节质量,不利于医疗质... 实际工作中评价临床科室综合医疗质量时,往往无确切的指标来判定科室的医疗质量,或虽有若干指标,但大多没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可信度、公平性及说服力较差。另外,以往医疗质量的评价多注重终末指标而忽视环节质量,不利于医疗质量的有效提升。因此我院从2005年1月起,在临床科室综合医疗质量检查中,尝试应用千分制考核体系进行质量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疗质量 质量检查 千分制 核体 临床科室 质量评价 可信度 公平性
原文传递
电子病历环节质量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贾如冰 李甲辰 +8 位作者 李成义 方伯言 席林青 宋佳 刘冠衫 徐寅实 李锦姬 李晓娜 张向群 《中国病案》 2012年第12期30-32,共3页
目的利用信息系统对住院电子病历进行环节质量控制,提高质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细化程度;通过质控系统进行医疗质量指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方法将电子病历与医嘱、麻醉、检验、影像、超声等系统建立接口、实现数据共享,采集诊疗事件和... 目的利用信息系统对住院电子病历进行环节质量控制,提高质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细化程度;通过质控系统进行医疗质量指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方法将电子病历与医嘱、麻醉、检验、影像、超声等系统建立接口、实现数据共享,采集诊疗事件和时间节点,设计出针对环节和时限的质控模块、进行相关医疗质量指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设计开发的质控系统具备六个质控工具;一个科内医生病历审核系统;危重症报告与评分等上报管理系统;能够对关注的医疗质量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论住院电子病历环节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功能全面,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的要求,能够满足《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对病历质控管理的相关要求;利用质控工具能够实现病历的全面质控和重点质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病历 环节质量 控制系统 设计 应用
原文传递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腹腔置管腔内化疗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席林青 张晓东 +2 位作者 李洁 李健 沈琳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7年第6期376-378,共3页
目的观察根治术后早期经皮腹腔置管腔内化疗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40例Ⅲ期以上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在术后1个月内先行经皮腹腔保留置管,腹腔内顺铂80 mg、氟脲苷1 g灌注2~3次。随后行以... 目的观察根治术后早期经皮腹腔置管腔内化疗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40例Ⅲ期以上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在术后1个月内先行经皮腹腔保留置管,腹腔内顺铂80 mg、氟脲苷1 g灌注2~3次。随后行以FOLFOX_4为主的全身化疗。对照组在术后仅行全身化疗。结果治疗组1年无病生存率为60%,较对照组(25%)增高(P<0.05);中位无病生存、总生存、腹盆腔复发转移出现时间较对照组延长,1年总生存率为85%,较对照组(70%)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化疗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未出现与腹腔灌注治疗相关的出血、感染、化疗药外漏、胃肠穿孔和发热等并发症。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腹腔置管腔内化疗可提高患者1年无病生存率,延长生存期,并发症少,耐受性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可行性,但需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 腹腔灌洗
全文增补中
环节病历的随机信息化检查与整体反馈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飞 徐寅实 +5 位作者 李成义 宋佳 刘冠杉 王笑宇 席林青 尹键 《中国病案》 2017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探索环节病历质量的检查与反馈方法,切实加强临床科室的质控作用,从而提高病历质量。方法分别选取某院2016年3月-2016年3月和2016年7月-2016年10月的出院病案24 230例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回顾性分析随机信息化检查及整体反馈前后... 目的探索环节病历质量的检查与反馈方法,切实加强临床科室的质控作用,从而提高病历质量。方法分别选取某院2016年3月-2016年3月和2016年7月-2016年10月的出院病案24 230例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回顾性分析随机信息化检查及整体反馈前后两组的环节病历及终末病案质量。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四格表24 230例检验进行分析。结果采取随机信息化检查及整体反馈后,环节病历不及时率降至18.34%(χ~2=20.909,P<0.05)、终末病案内涵质量缺陷降至13.91%(χ~2=304.111,P<0.05)。结论转换管理思路,环节病历的随机信息化检查及整体反馈是提高病历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节病历 信息化 反馈
原文传递
245例癌症患者的血型分析
18
作者 席林青 许凤琴 +1 位作者 姜正伟 王文雅 《综合临床医学》 1997年第2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肿瘤 血型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