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螽斯总科三种昆虫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席碧侠 熊正英 +1 位作者 张昆茹 何地平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9-352,共4页
关键词 螽斯总科 中华寰螽 暗褐蝈螽 北方棘螽 营养成分
下载PDF
蝗虫前肠形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直翅目:斑腿蝗科) 被引量:15
2
作者 席碧侠 郑哲民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8年第4期238-244,共7页
本文采用体视显微摄影技术对斑腿蝗科4属6种蝗虫前肠形态结构及其分类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类群蝗虫前肠形态表现出了一些共性:ZI区具有V形脊,ZII区脊数目少,脊上齿行数较多,ZIV齿排列方式简单等,与斑腿蝗科... 本文采用体视显微摄影技术对斑腿蝗科4属6种蝗虫前肠形态结构及其分类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类群蝗虫前肠形态表现出了一些共性:ZI区具有V形脊,ZII区脊数目少,脊上齿行数较多,ZIV齿排列方式简单等,与斑腿蝗科其它类群明显不同,这也表明它们的分类关系较近。而在各区脊数目的多少,脊上齿的行数,及一定脊长上齿的个数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表明种属的特异性。并对伪稻蝗和卵翅蝗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分类学 直翅目 斑腿蝗科 前肠
下载PDF
四种蝗虫前肠形态的比较研究(直翅目:斑腿蝗科) 被引量:11
3
作者 席碧侠 郑哲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80-383,共4页
采用体视显微摄影技术对斑腿蝗科Catantopidae3属4种(亚科)蝗虫前肠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对分布于不同地区的同一亚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斑腿蝗亚科几种前肠特征同一性很高,同种不同亚种之间略有差异,相同亚种不同... 采用体视显微摄影技术对斑腿蝗科Catantopidae3属4种(亚科)蝗虫前肠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对分布于不同地区的同一亚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斑腿蝗亚科几种前肠特征同一性很高,同种不同亚种之间略有差异,相同亚种不同地区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肠 形态学 分类学 斑腿蝗科
下载PDF
四种竹蝗前肠形态及其分类学价值的研究(直翅目:网翅蝗科) 被引量:5
4
作者 席碧侠 郑哲民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用体视双目显微镜对付蝗属4种蝗虫的前肠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附图4组),根据前肠内刺特征、脊的数目及其排列方式把前肠分为四区:ZⅠ—ZⅣ。认为这四区特征及贲门瓣结构是鉴别种的重要特征。并建议将思茅竹蝗和黑翅竹蝗提升为... 用体视双目显微镜对付蝗属4种蝗虫的前肠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附图4组),根据前肠内刺特征、脊的数目及其排列方式把前肠分为四区:ZⅠ—ZⅣ。认为这四区特征及贲门瓣结构是鉴别种的重要特征。并建议将思茅竹蝗和黑翅竹蝗提升为2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肠 形态学 分类学 蝗虫 竹蝗属 网翅蝗科
下载PDF
蝗虫前肠形态及分类学价值的研究 Ⅲ.槌角蝗科和剑角蝗科 被引量:3
5
作者 席碧侠 郑哲民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2-87,共6页
采用体视显微摄影技术对8种蝗虫(槌角蝗科2种,剑角蝗科6种)前肠内部形态结构及分类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蝗虫前肠Ⅱ和Ⅳ区齿在排列方式上属间差异较明显,属内变化不大.但佛蝗属3种蝗虫在这两区脊上齿的排列上表现出较大... 采用体视显微摄影技术对8种蝗虫(槌角蝗科2种,剑角蝗科6种)前肠内部形态结构及分类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蝗虫前肠Ⅱ和Ⅳ区齿在排列方式上属间差异较明显,属内变化不大.但佛蝗属3种蝗虫在这两区脊上齿的排列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分类学 槌角蝗科 剑角蝗科 前肠 蝗虫
下载PDF
四种蝗虫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熊正英 席碧侠 +1 位作者 张昆茹 何地平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74-477,共4页
关键词 蝗虫 营养成分 分析 评价
下载PDF
南疆束颈蝗属二新种(蝗总科:斑翅蝗科) 被引量:4
7
作者 郑哲民 席碧侠 廉振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338-342,共5页
本文记述采自新疆南部地区束颈蝗属二新种,叶城束颈蝗Sghingonotusyechengensissp.nov.及塔克拉玛束颈蝗Sphingonotustakrama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 本文记述采自新疆南部地区束颈蝗属二新种,叶城束颈蝗Sghingonotusyechengensissp.nov.及塔克拉玛束颈蝗Sphingonotustakrama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斑翅蝗科 束颈蝗属 新种
下载PDF
蝗虫前肠形态及分类学价值的研究Ⅰ.癞蝗科、瘤锥蝗科和锥头蝗科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哲民 席碧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6-6,共1页
对分布在我国西北及西南三科五属八种蝗虫前肠形态的分类学价值进行了研究.蝗虫前肠依表皮脊及刺的特征可区分为四区,这四区形态及贲门瓣结构与其它分类性状呈正相关,可作为分类性状运用.以亮绿染色后封片,体视摄影的应用。
关键词 形态学 分类学 前肠 蝗虫
下载PDF
短胸大刀螳的化学组成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熊正英 席碧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3-96,共4页
对短胸大刀螳(Tenodera bravicollisBeier)成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短胸大刀螳新鲜样品主要组成为水,其含量为69.0% .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粗蛋白、粗脂肪、总糖和灰分分别为64.44% 、11.26% 、1.03% 和4.48% .... 对短胸大刀螳(Tenodera bravicollisBeier)成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短胸大刀螳新鲜样品主要组成为水,其含量为69.0% .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粗蛋白、粗脂肪、总糖和灰分分别为64.44% 、11.26% 、1.03% 和4.48% .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8.19% .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3.89% ,苏氨酸为其限制性氨基酸,其氨基酸得分为94.1.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丰富,达86.52% .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6 种必需微量元素.因此,短胸大刀螳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天然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胸大刀螳 螳螂目 化学成分 测定 药用价值
下载PDF
中国蒿蜢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蜢科)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哲民 席碧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1-93,共3页
中国蒿蜢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蜢科)郑哲民,席碧侠(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62)篙蜢属(PhytomastaxB.-Bienko)为蜢科(Eumaxtacidae)中一个小属,已知种类不多,在我国仅知寡... 中国蒿蜢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蜢科)郑哲民,席碧侠(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62)篙蜢属(PhytomastaxB.-Bienko)为蜢科(Eumaxtacidae)中一个小属,已知种类不多,在我国仅知寡刺蒿蜢P.meiospinaC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蜢科 蒿蜢属 新种
下载PDF
新疆蝗虫——新属新种(蝗总科:槌角蝗科)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哲民 席碧侠 廉振民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2期59-62,共4页
记述了采自新疆的拟槌角蝗 Gomphoceroides 新属及新疆拟槌角蝗Gomphoceroides xingangensis 新种.该新属近似于 Gomphocerippus Rob.和Gomphocerus Thunberg.其区别于两者为前胸背板后横沟雄性在背板中部穿过,雌性在中后部穿过;前翅前... 记述了采自新疆的拟槌角蝗 Gomphoceroides 新属及新疆拟槌角蝗Gomphoceroides xingangensis 新种.该新属近似于 Gomphocerippus Rob.和Gomphocerus Thunberg.其区别于两者为前胸背板后横沟雄性在背板中部穿过,雌性在中后部穿过;前翅前缘基部在雌性明显扩大,雄性不明显;缘前脉域端部明显超过前翅中部.其区别于前者为前翅前、后肘脉接近、合并;中脉域宽为肘脉域5~6倍.而区别于后者为雄性前足胫节不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蝗虫 槌角蝗科 蝗总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