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鳞癌中PTEN和Caspase-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崔玉 赵斌 +1 位作者 韩培立 席鸿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6-361,共6页
目的探讨PTEN和Caspase-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食管鳞癌组织、16例食管癌旁组织和16例不典型增生上皮中的PTEN和Caspase-3表达水平;采用定期发信与门诊面检相结合的方法对64... 目的探讨PTEN和Caspase-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食管鳞癌组织、16例食管癌旁组织和16例不典型增生上皮中的PTEN和Caspase-3表达水平;采用定期发信与门诊面检相结合的方法对64例食管鳞癌单纯手术患者连续跟踪随访5年以上。结果食管癌旁组、不典型增生组及食管鳞癌组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表达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r=-0.304,P<0.05),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539,P<0.01);PTEN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失表达组(P<0.01)。食管癌旁组、不典型增生组及食管鳞癌组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先降低后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表达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r=-0.277,P<0.05)、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486,P<0.01);Caspase-3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失表达组(P<0.01)。在食管鳞癌中,PTEN与Caspase-3表达呈正相关(r=0.456,P<0.01)。结论PTEN和Caspase-3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PTEN和Caspase-3蛋白表达对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PTEN CASPASE-3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和数字图像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振平 张艳芬 +2 位作者 郭志坤 韩培立 席鸿钧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探讨正常和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的分布及其含量。方法 应用Mas son染色及数字图像分析方法 ,光镜观测 6例正常和 12例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网络构筑。结果  (1)正常心房心肌细胞周围有较细的胶原纤维膜 ,彼此连接... 目的 探讨正常和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的分布及其含量。方法 应用Mas son染色及数字图像分析方法 ,光镜观测 6例正常和 12例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网络构筑。结果  (1)正常心房心肌细胞周围有较细的胶原纤维膜 ,彼此连接成蜂窝状。粗的胶原纤维包绕着若干个心肌细胞 ,分割形成心肌细胞群 ,细纤维以粗纤维为支架 ,编织成纤细的胶原网。(2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的形态构筑与正常基本相似 ,但部分区域胶原纤维发生重排、消失或出现大量的不规则斑块及团块。 (3 )数字图像分析表明 ,室间隔缺损组胶原纤维的含量均较正常明显增多 (P <0 .0 1)。结论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部分区域明显改变 ,含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纤维 组织学 数字图像分析 室间隔缺损 心脏
下载PDF
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肌Cx43的蛋白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振平 郭志坤 +1 位作者 韩培立 席鸿钧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0-372,F003,共4页
目的 :研究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连接蛋白 43 (Cx43 )的蛋白表达。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 ,比较正常和房颤患者心房肌Cx43的表达。结果 :( 1 )正常心房肌细胞Cx43呈斑点状或带状 ,大量分布于细胞侧连接处。部分位于闰盘处。 ( 2 )房颤... 目的 :研究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连接蛋白 43 (Cx43 )的蛋白表达。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 ,比较正常和房颤患者心房肌Cx43的表达。结果 :( 1 )正常心房肌细胞Cx43呈斑点状或带状 ,大量分布于细胞侧连接处。部分位于闰盘处。 ( 2 )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Cx43颗粒发生重排 ,杂乱地分布于心肌的各个部位。房颤时间长者 ,部分Cx43移入细胞质中 ,表现为某些区域极度增加或减少。 ( 3 )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Cx43的蛋白表达量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Cx43在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发生重排 ,呈无序分布 ,可能是心房纤颤发病的原因之一 ;并提示房颤仅对Cx43的表达形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心房肌 CX43蛋白 蛋白表达 心房肌细胞
下载PDF
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崔玉 赵斌 +1 位作者 韩培立 席鸿钧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相关的因素.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60例肺癌患者,15例肺良性肿瘤患者和15例正常健康者外周静脉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肺癌组还进行了术后第2、7、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相关的因素.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60例肺癌患者,15例肺良性肿瘤患者和15例正常健康者外周静脉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肺癌组还进行了术后第2、7、14和28天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测定.结果:①除CD8+ 外,肺癌组术前各项检测指标与肺良性肿瘤组和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肺癌组术后第2天,CD3+、CD4+、CD4+/CD8+和NK细胞较术前显著性降低,而CD8+显著性升高(P<0.01);术后7~14天,各项指标基本上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28天, CD3+、CD4+、CD4+/CD8+和NK细胞均较术前显著性增加,而CD8+显著性减少(P<0.05).③术前ⅢA期和ⅢB期与ⅠB期比较,术前淋巴结转移N2组与N0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28天根治性切除组和姑息性切除组与剖胸探查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4天输血组与未输血组相比较,T细胞亚群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肺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肺癌患者术后的免疫状态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术前细胞免疫功能有相关性,但与术后无明显相关性;病理类型与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无明显相关性.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都能显著性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肿瘤的姑息性切除优于不切除.输血能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因而围手术期应尽可能避免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手术期间 免疫 细胞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肌细胞Cx4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振平 郭志坤 +1 位作者 韩培立 席鸿钧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肌细胞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规律。 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 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测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肌细胞Cx43的蛋白表达。 结果 1.正常儿童心房肌细胞Cx43 表达:1~3岁组呈斑点状、带状或链...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肌细胞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规律。 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 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测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肌细胞Cx43的蛋白表达。 结果 1.正常儿童心房肌细胞Cx43 表达:1~3岁组呈斑点状、带状或链状,主要排列于细胞侧面连接处,闰盘处极少。7~16岁组大量分布于细胞侧面 连接处和闰盘处。2.室间隔缺损儿童的心房肌细胞Cx43表达:1~3岁组除了分布于细胞侧面连接处,还见于细胞 闰盘处及细胞质中,少数无序排列;7~16岁组分布在细胞侧面连接处和细胞质中,闰盘处极少,且无序排列。3.室 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肌细胞Cx43的蛋白表达量未发生显著变化。 结论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肌细胞Cx43的蛋白 分布形式有改变,表达量无变化。提示,室间隔缺损仅对Cx43的分布形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蛋白43 室间隔缺损 免疫组织化学 儿童心脏
下载PDF
常温与低温体外循环对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培立 张杰 +5 位作者 董建凤 秦元旭 付庆林 崔玉 李强 席鸿钧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0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常温 低温 体外循环 机体 体液免疫
下载PDF
中药干预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荣 路平 +1 位作者 寇小格 席鸿钧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2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术后服用中药对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2/2002-02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住院的食管癌术后患者128例,均自愿参加观察。男96例,女32例。随机分为3组,抗肿瘤药物治疗(化疗)组、中药加化疗组...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术后服用中药对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2/2002-02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住院的食管癌术后患者128例,均自愿参加观察。男96例,女32例。随机分为3组,抗肿瘤药物治疗(化疗)组、中药加化疗组和中药组分别43,43和42例。术后2~4周开始治疗。①化疗组:亚叶酸钙(100m g/m2静滴2h)+5-氟尿嘧啶(300m g/m2,静滴6~8h)+顺铂(20mg/m2,静滴1h),静滴1~5d,休息14d,21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化疗期间给予适当水化利尿和止吐治疗。②中药组:中药煎剂1付/d,采用基本组药(太子参、麦冬、玉竹、当归、红花、天花粉、生地黄、天龙、夏枯草、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山慈菇、蜈蚣等)结合辨证加减治疗。治疗时程12个月。③中药加化疗组:采用化疗和中药治疗同时进行。观察各组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情况、年生存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状态变化(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数量及血清IgG,IgA,IgM含量)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按治疗前后卡氏评分变化进行评估,增加≥10分为改善,降低≥10分为下降,增加或降低<10分为稳定)。治疗前评定时间为化疗前1周以内或术后2~4周,治疗后评定时间为全程化疗后2个月或服中药6个月后。分别在疗程结束后第1,2,3年末进行随访。结果:纳入12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生活质量的比较:中药组、中药加化疗组和化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69.4%,58.1%,37.2%,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10,P<0.05)。②复发或转移情况:中药组、化疗组、中药加化疗组患者复发或转移率分别为71.4%,76.7%,53.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53,P<0.05)。③年生存率比较:各组患者1,2年生存率相比,中药加化疗组明显优于中药组及化疗组[72.1%,42.9%,46.5%;55.8%,28.6%,27.9%(χ2=7.44,6.46,P<0.01)],且中药组长期生存趋势较好。④免疫功能变化:治疗后中药组的血清IgG含量、中药加化疗组的血清IgA含量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χ2=9.68,3.36,P<0.05);治疗后化疗组的血清IgG,IgA,IgM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χ2=1.87~4.96,P<0.05)。治疗后中药组的CD3+、CD4+细胞数量、中药加化疗组的CD3+细胞数量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χ2=5.72~11.68,P<0.05);治疗后化疗组的CD3+,CD4+细胞数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χ2=13.42,10.82,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服用中药后生活质量及免疫状况均显著改善,生存率也明显提高,可能与中药具有抗癌作用的同时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中药疗法 手术后期间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心房纤颤患者心房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振平 郭志坤 +1 位作者 韩培立 席鸿钧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56,i002,共4页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分布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Masson和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方法,观测正常人和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1)正常心房Ⅰ、Ⅲ...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分布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Masson和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方法,观测正常人和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1)正常心房Ⅰ、Ⅲ型胶原广泛分布,均可分为粗、细不等的条状纤维。(2)心房纤颤患者心房Ⅰ和Ⅲ型胶原表达,仅部分区域发生极度重排;其心肌细胞间隙增大,胶原松散、断裂或大量聚集。(3)正常心房肌Ⅰ型胶原含量较Ⅲ型胶原多;心房纤颤组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多。结论:心房纤颤心肌的间质松散,胶原增多。Ⅰ和Ⅲ型胶原纤维形态上的变化可能是心房纤颤时心功能异常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胶原蛋白 心房纤颤 患者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MASSON 图像分析方法 Ⅲ型胶原纤维 胶原含量 组织学分布 心功能异常 蛋白表达 胶原表达 细胞间隙 胶原增多 心房肌 心肌 Ⅰ型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忠民 唐怀好 +4 位作者 李汉臣 张超纪 杨宏伟 乔刚 席鸿钧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NA原位杂交方法 ,对 110例食管、贲门癌及 2 0例正常食管、贲门组织及 30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 ,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110例食管、贲门癌中 ,90例端粒酶表达呈...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NA原位杂交方法 ,对 110例食管、贲门癌及 2 0例正常食管、贲门组织及 30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 ,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110例食管、贲门癌中 ,90例端粒酶表达呈阳性 ,阳性率达 81.8% ,癌旁组织中 5例呈阳性 ,阳性率 4 5 % ,正常食管、贲门组织中阴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端粒酶表达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预后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食管、贲门癌诊断指标之一 ,与其生存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贲门癌 端粒酶 原住杂交
下载PDF
贲门失驰缓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忠民 席鸿钧 +2 位作者 李汉臣 杨红伟 韩培立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贲门失驰缓症的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贲门失驰缓症患者48倒,行Heller手术15例,Neller氏术加贲门成形术12例,Heller手术加食管胃底固定术21例。术后从症状学、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纤维胃镜检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食管胸... 目的探讨贲门失驰缓症的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贲门失驰缓症患者48倒,行Heller手术15例,Neller氏术加贲门成形术12例,Heller手术加食管胃底固定术21例。术后从症状学、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纤维胃镜检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食管胸膜瘘死亡1例(208%),39例经6mo~8a随访,术后狭窄再手术2例,痊愈30例(7692%),好转9例(23.08%).而Heller手术加食管胃底固定术21例中,17例经6mo~3a随访体重增加,进食顺利,无反酸及烧心症状。结论Heller氏术加食管胃底固定术在预防胃食管反流方面优于其它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驰缓症 食管胃固定术 胃食管反流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肺囊肿94例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吕凯声 席鸿钧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732-733,共2页
关键词 囊肿/先天性 囊肿/外科学 肺疾病/先天性 肺疾病/外科学
下载PDF
常温及低温体外循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培立 付庆林 +3 位作者 崔玉 张杰 席鸿钧 李汉臣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常温体外循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寻找减轻免疫损伤的方法,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选择先天性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温组及低温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晨、转机末及术后1、4、7、14天抽取... 目的探讨常温体外循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寻找减轻免疫损伤的方法,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选择先天性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温组及低温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晨、转机末及术后1、4、7、14天抽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浆IgA、IgM、IgG、TNF-α、IL-2、CD3、CD4、C3、C4含量。结果与术前相比,手术后IgA、IgG、IgM、IL-2、C3、C4、CD3、CD4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TNF-α、CD8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组间相比,两组术前各项指标相似,术后IgA、IgM、IgG、IL-2、CD3、CD4、C3、C4均有一个以上的时间点高于低温组,TNF-α低于低温组,CD8两组相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常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较低温方法轻;常温体外循环对补体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显著轻于低温方法。因此,常温方法有利于术后机体的恢复及抗感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 低温 体外循环 免疫损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常温与低温体外循环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韩培立 付庆林 +5 位作者 崔玉 张杰 董建凤 秦元旭 李强 席鸿钧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常温 低温 体外循环 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14
作者 韩培立 席鸿钧 +3 位作者 王忠民 李汉臣 刘建伟 杨宏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闻(PDA)的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PDA患者89例,单纯管型分别行双重结扎加贯穿缝孔(54例),主动脉外膜下结扎(18例).单纯双重结扎(4例),心包内结扎(1例)和切断缝合(1例).其余11例在...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闻(PDA)的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PDA患者89例,单纯管型分别行双重结扎加贯穿缝孔(54例),主动脉外膜下结扎(18例).单纯双重结扎(4例),心包内结扎(1例)和切断缝合(1例).其余11例在体外循环下切开肺动尽缝合导管内口。结果死亡1例(1.12%)。术后杂音完全消失者82例(92.13%)心尖区有轻度收缩期杂音2例(2.25%),肺动脉井区有SMⅡ~Ⅲ/6者4例(4.49%)术后血压升高22例.其中1例出现高血压脑病.68例随访6mo~5a,未发现导管再通.结论双重结扎加贯穿缝扎治疗PDA安全可靠,疗效满意.PDA术后应重视高血压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外科手术 并发症 高血压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中端粒酶活性与p27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王忠民 李汉臣 +4 位作者 王永连 张明香 陈志军 赵斌 席鸿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5期2-6,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及p27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NA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0例食管贲门癌及20例正常食管、贲门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和p27的表达水平。结果110例食管贲门癌中,90例端粒酶表达...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及p27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NA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0例食管贲门癌及20例正常食管、贲门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和p27的表达水平。结果110例食管贲门癌中,90例端粒酶表达呈阳性,阳性率迭81.8%,癌旁组织中5例呈阳性,阳性率4.5%,正常食管、贲门组织中阴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端粒酶表达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预后显著相关(P<0.05)。样本中51例p27表达呈阳性,阳性率达46.4%,癌旁组织中22例呈阳性,阳性率73.3%,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27表达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预后显著相关(P<0.05)。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和p27表达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食管贲门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端粒酶活性过度表达和p27表达水平下调有关,二者可作为食管、贲门癌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贲门癌 端粒酶 P27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16
作者 赵宝生 李汉臣 +2 位作者 王忠民 席鸿钧 杨红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61-262,26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19倒重症肌无力病人,采用胸骨正中劈开切口(18例)和颈横切口(1例),彻底切除胸腺及纵隔内脂肪组织,术中不用肌松剂。对病情严重者胸腺切除同时或术后早期行气管切开。结果术后早期死亡...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19倒重症肌无力病人,采用胸骨正中劈开切口(18例)和颈横切口(1例),彻底切除胸腺及纵隔内脂肪组织,术中不用肌松剂。对病情严重者胸腺切除同时或术后早期行气管切开。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18例随访1mo~25a,症状完全缓解8例,改善8例,无变化1例,死亡1例。病理诊断:胸腺癌9例(其中恶性3例);胸腺增生7例;胸腺结核1例;胸腺未见异常2例。结论无论病人年龄大小或胸腺病理类型如何,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胸腺癌
下载PDF
医源性小儿气管、支气管损伤的外科治疗
17
作者 王忠民 席鸿钧 李汉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9-459,461,共2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小儿气管、支气管损伤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气管、支气管破损程度,分别采用颈部深筋膜切开术49例;胸膜腔闭式引流术35例;气管膜部修补术18例;病肺切除7例。结果该组109例患儿全部治愈。结论严密观察,及时处理,恰... 目的探讨医源性小儿气管、支气管损伤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气管、支气管破损程度,分别采用颈部深筋膜切开术49例;胸膜腔闭式引流术35例;气管膜部修补术18例;病肺切除7例。结果该组109例患儿全部治愈。结论严密观察,及时处理,恰当选择外科手术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疾病 气管 支气管 破裂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肌Ⅰ以及Ⅲ型胶原蛋白的变化(英文)
18
作者 徐振平 郭志坤 +1 位作者 韩培立 席鸿钧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7期225-227,共3页
背景:心脏间质主要由Ⅰ,Ⅲ型胶原组成,对心肌细胞起支持、保护和制约的作用,是维持心脏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不可缺少的成分。目的:观察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对心功能的影响。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新乡医... 背景:心脏间质主要由Ⅰ,Ⅲ型胶原组成,对心肌细胞起支持、保护和制约的作用,是维持心脏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不可缺少的成分。目的:观察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对心功能的影响。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新乡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对象:选择2003-01/08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6例事故死亡的儿童,家属知情同意,男4例,女2例;年龄1~15岁,大体解剖证明无先天性心脏病,取右心房组织。同期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1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男12例,女9例;年龄1~17岁。方法:从右心房手术切缘处取少许新鲜组织。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组化观察心脏胶原Ⅰ型和Ⅲ型蛋白表达,用数字图像分析方法测量心脏胶原Ⅰ型和Ⅲ型蛋白面积构成比(代表胶原蛋白表达的相对面积含量),面积百分比(代表胶原蛋白表达的百分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心房肌细胞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6例死亡儿童和21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心房组织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心房Ⅰ型胶原为粗、细不等的条状纤维,彼此连接成网;Ⅲ型胶原纤维呈散在的斑片状分布。②室间隔缺损心房Ⅰ和Ⅲ型胶原表达,大多区域属于正常。仅部分区域发生极度重排,即Ⅰ型胶原呈现大斑块状增加、断裂或消失,Ⅲ型胶原呈条束状增加。③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百分比和面积构成比:正常心肌Ⅰ型胶原含量较Ⅲ型胶原多犤面积百分比:(48.82±12.35)%,(40.02±13.53)%,t=2.173,P<0.05;面积构成比(15.87±6.03)μm2,(13.62±6.94)μm2,t=2.221,P<0.05犦。室间隔缺损儿童心肌Ⅰ型胶原含量较Ⅲ型胶原多犤面积百分比:(55.37±10.42)%(50.27±14.36)%,t=2.173,P<0.05;面积构成比(24.93±9.62)μm2(19.22±12.03)μm2,t=2.221,P<0.05犦。室间隔缺损儿童心肌Ⅰ型,Ⅲ型胶原含量较正常心肌明显增多(t=2.153~2.234,P<0.05)。结论: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部分区域Ⅰ和Ⅲ型胶原纤维形态上出现重构,含量增加,可能是室间隔缺损儿童心功能异常出现的心脏间质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心房 儿童 胶原Ⅰ型 胶原Ⅲ型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中Ⅰ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19
作者 徐振平 郭志坤 +1 位作者 韩培立 席鸿钧 《解剖学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14-16,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和数字图像分析方法 ,观测 6例正常儿童和 12例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1)正常心房Ⅰ型胶原为粗、细不等的条状纤维 ,...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和数字图像分析方法 ,观测 6例正常儿童和 12例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1)正常心房Ⅰ型胶原为粗、细不等的条状纤维 ,彼此连接成网 ;Ⅲ型胶原纤维呈散在的斑片状分布 ;(2 )室间隔缺损心房Ⅰ和Ⅲ型胶原表达 ,大多区域属于正常。仅部分区域发生极度重排 ,即Ⅰ型胶原呈现大斑块状增加、断裂或消失 ,Ⅲ型胶原呈条束状增加 ;(3)数字图像分析显示 :正常心房肌Ⅰ型胶原含量较Ⅲ型胶原多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肌Ⅰ、Ⅲ型胶原增加显著。结论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部分区域Ⅰ和Ⅲ型胶原纤维重排、含量显著增加。这可能是导致室间隔缺损儿童心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Ⅲ型胶原蛋白 心房肌 表达 正常儿童 儿童 Ⅰ型胶原 童心 结论 目的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
作者 付庆林 冯丽梅 +3 位作者 韩培立 崔玉 张杰 席鸿钧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6年第3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需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儿60例,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小时、1、4、7天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CD4、CD8阳...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需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儿60例,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小时、1、4、7天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CD4、CD8阳性T淋巴细胞。结果CD3、CD4T淋巴细胞于术后下降,CD8T淋巴细胞有上升。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小儿T淋巴细胞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小儿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