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间客运交通能源消耗趋势的分解 被引量:14
1
作者 常世彦 胡小军 +1 位作者 欧训民 张希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9,共6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作为重要的交通网络节点,其衔接交通运输线路、产生和承担客货流转换的功能日益显著。定量地探讨城市间客运交通能源消费变化的影响因素对于我国未来城市间客运交通能源需求的研究及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作为重要的交通网络节点,其衔接交通运输线路、产生和承担客货流转换的功能日益显著。定量地探讨城市间客运交通能源消费变化的影响因素对于我国未来城市间客运交通能源需求的研究及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终端能源需求MAED模型,对我国城市间客运交通能耗的历史基期数据进行处理,同时对未来能耗进行预测,在形成ASIF结构的数据基础上,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Index,LMDI)对城市间客运交通能耗的活动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十五"期间城市间客运交通能耗的快速增加同时取决于客运周转量的增加、客运交通模式和能耗强度的转变,若延续这一发展趋势,我国中长期城市间客运交通模式将快速增长。未来城市间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和高效利用及交通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将是促进能源消耗增速降低的可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交通 能源 分解分析
下载PDF
纤维素乙醇技术创新风险对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常世彦 张希良 柴麒敏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1,共4页
本文对第二代燃料乙醇中的关键技术——纤维素乙醇技术,在国际上的创新进展和面临的创新风险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探讨了技术创新风险对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纤维素乙醇 燃料乙醇 技术创新
下载PDF
国际生物质能可持续发展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1
3
作者 常世彦 康利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共10页
伴随着生物质能的快速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也日益引起高度重视。该文概述了国际上主要的生物质能可持续政策和标准,着重对其准则和指标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就温室气体排放这一核心指标及不确定性加以分析。阐述了... 伴随着生物质能的快速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也日益引起高度重视。该文概述了国际上主要的生物质能可持续政策和标准,着重对其准则和指标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就温室气体排放这一核心指标及不确定性加以分析。阐述了生物质能可持续准则和指标对生物质能产业政策的支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中国应在《可再生能源法》和《生物质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可持续性要求,生物质能产业政策应与可持续性要求挂钩,可持续准则和指标的选取应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明确(greenhouse gas,GHG)排放核算方法学,并对最低排放要求的设置进行充分论证,同时,优先在航空生物燃料等领域构建生物质能可持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燃料 可持续性 准则 指标
下载PDF
2℃/1.5℃温控目标下生物质能结合碳捕集与封存技术(BECCS) 被引量:18
4
作者 常世彦 郑丁乾 付萌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9年第3期277-287,共11页
工业化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升温限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内,以避免气候变化造成更严重的影响。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是未来有望将全球升温稳定在低水平的... 工业化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升温限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内,以避免气候变化造成更严重的影响。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是未来有望将全球升温稳定在低水平的关键技术。梳理了实现温升目标2℃/1.5℃下BECCS可能贡献的最新研究进展,对BECCS发展的四个重要不确定因素即资源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经济影响不确定性以及社会和生态影响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BECCS在未来电力能源系统中的可能作用,并对中国研究和发展BECCS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BECCS 生物质 生物质能 CCS
下载PDF
CO2减排情景下中国能源发展若干问题 被引量:26
5
作者 何建坤 张希良 +1 位作者 李政 常世彦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0-92,共3页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按中国目前大力推进节能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战略,到2020年能源消费和相应CO2排放仍会有较快增长,其后尽管增长速度放缓,但2050年前尚不能实现CO2排放的零增长。如果采取强力措施...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按中国目前大力推进节能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战略,到2020年能源消费和相应CO2排放仍会有较快增长,其后尽管增长速度放缓,但2050年前尚不能实现CO2排放的零增长。如果采取强力措施力图到2030年左右实现CO2排放零增长,并考虑改善国家能源安全,降低石油供应的对外依存度,除超常规发展低碳能源供应技术外,尚需大力发展与清洁煤发电相结合的碳埋存技术和煤基液态燃料,但这将降低能源系统的效率并导致能源总需求量的上升,同时也会大幅提高能源供应系统的成本。面对日益紧迫的全球减排温室气体形势,中国需要对外努力争取合理的碳排放空间,对内则应积极应对,大力推进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尽快形成核能、风能、生物质发电和纤维素乙醇等低碳能源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的体系,为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 CO2减排技术 低碳经济
下载PDF
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欧训民 张希良 +1 位作者 常世彦 郭庆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46-1250,共5页
使用清华大学Tsinghua-CA3EM模型中的Well-to-Wheels模块,对玉米、木薯、甜高粱制取燃料乙醇和大豆、麻风果、地沟油制取生物柴油共6条技术路线,进行了基于案例的全生命周期计算。结果表明:除木薯制乙醇路线外,其它各路线的化石能源投... 使用清华大学Tsinghua-CA3EM模型中的Well-to-Wheels模块,对玉米、木薯、甜高粱制取燃料乙醇和大豆、麻风果、地沟油制取生物柴油共6条技术路线,进行了基于案例的全生命周期计算。结果表明:除木薯制乙醇路线外,其它各路线的化石能源投入都大于所产燃料所含的能量;与汽油、柴油路线相比,各生物燃料路线所需的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导致此状况的原因主要为燃料生产能耗高、原料种植过程中肥料消耗多等。综合考虑,对于富煤贫油国情而言,现有生物燃料路线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全生命周期分析 能耗 温室气体 生物燃料
下载PDF
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区域成本及发展潜力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齐天宇 张希良 +2 位作者 欧训民 刘贞 常世彦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18,124,共5页
明确生物质直燃发电优先发展区域是落实国家生物质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以25 MW装机规模的秸秆直燃电厂为例,采用优化的发电成本计算方法,对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成本进行分省区域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中部与东北部地区直燃发电成... 明确生物质直燃发电优先发展区域是落实国家生物质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以25 MW装机规模的秸秆直燃电厂为例,采用优化的发电成本计算方法,对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成本进行分省区域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中部与东北部地区直燃发电成本居中,生物质资源丰富,具有生物质直燃发电规模化发展的潜力;同时技术的成熟与碳排放收费等政策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直燃发电的经济性,促进其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直燃发电 区域发电成本 经济效益 投资收益率
下载PDF
中国混合动力公交车发展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齐天宇 欧训民 +1 位作者 张希良 常世彦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2-106,共5页
混合动力公交车(HEV)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研发试制、示范运营、区域推广、大规模应用四个阶段,本文分析并预测了HEV公交车在后三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持有者成本,并与传统公交车(CDB)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示范运营阶段国家目前的补贴不足以... 混合动力公交车(HEV)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研发试制、示范运营、区域推广、大规模应用四个阶段,本文分析并预测了HEV公交车在后三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持有者成本,并与传统公交车(CDB)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示范运营阶段国家目前的补贴不足以弥补HEV比CDB高出的成本;但进入区域化推广阶段以后,HEV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会比CDB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公交车 持有者成本 学习曲线 全生命周期分析
下载PDF
多种新能源公交车能耗与主要污染物排放全生命周期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欧训民 张希良 常世彦 《汽车与配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2期16-20,共5页
继续加强电动汽车蓄电池和充放电技术研发,增加电动公交的线路设置;着力于燃料电池汽车、制氢技术研发,争取早日商业化。
关键词 公交车 全生命周期 污染物排放 新能源 能耗 燃料电池汽车 汽车蓄电池 放电技术
下载PDF
我国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的资源与技术潜力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希良 郭庆方 +2 位作者 常世彦 欧训民 胡广平 《中国能源》 2009年第3期10-12,42,共4页
发展生物质液体燃料有利于满足高品质能源的需求,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清楚地认识和界定我国生物质的资源潜力和技术潜力,是科学、有序和有效地的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我国生物质液... 发展生物质液体燃料有利于满足高品质能源的需求,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清楚地认识和界定我国生物质的资源潜力和技术潜力,是科学、有序和有效地的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我国生物质液体燃料资源潜力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物资源潜力大,但在现有技术和条件下,实际可利用潜力相对较小,缺乏技术经济优势。所以,应根据资源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技术路径,加强技术研发,并逐步完善产业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液体燃料 资源 技术
下载PDF
基于ALTRANS模型的我国生物燃料发展潜力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柴麒敏 常世彦 张希良 《管理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642-646,658,共6页
生物燃料作为可再生燃料,其开发和利用将对解决我国能源和环境问题产生积极的作用,但其发展面临着资源和技术两方面的挑战,需将其纳入交通能源和整体能源体系中进行综合性研究和评价,这对科学确立生物燃料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具有重要的... 生物燃料作为可再生燃料,其开发和利用将对解决我国能源和环境问题产生积极的作用,但其发展面临着资源和技术两方面的挑战,需将其纳入交通能源和整体能源体系中进行综合性研究和评价,这对科学确立生物燃料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构建了基于MAED和MESSAGE模型的Tsinghua-ALTRANS模型,通过对生物燃料的3类潜力、3层结构情景进行定量分析,识别出发展生物燃料的贡献和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交通替代燃料 市场潜力 经济潜力 技术潜力
下载PDF
危机管理中企业的责任意识 被引量:3
12
作者 常世彦 《江苏商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0-101,共2页
本文着重论述了危机管理中企业应具备的责任意识。文章首先指出缺乏责任意识将使企业身陷危机,进而提出处于危机的企业应具备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在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具体阐述后,提出企业的危机管理应强调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 责任意识 危机管理 企业 社会责任 社会环境 财务指标
下载PDF
未来我国电动汽车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全生命周期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欧训民 覃一宁 +1 位作者 常世彦 张希良 《汽车与配件》 2009年第13期40-41,共2页
为全面分析未来我国电动轿车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与汽油车路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节能减排优势非常明显,比汽油车节能50%左右,温室气体减排35%左右;电动汽车对汽油车的替代,符合我国以煤代油的能源安全战略。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电动汽车 生命周期分析 能耗 电动轿车 汽车节能 安全战略 以煤代油
下载PDF
敏捷供应链协作模式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常世彦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9期14-15,26,共3页
敏捷供应链通过整合链上各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实现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本文围绕企业如何选择适当的协作模式以构建敏捷供应链的问题,从信息共享、权力结构和生产特点三个维度,对支持敏捷供应链的几种协作模式进行了比较,并重点讨论了... 敏捷供应链通过整合链上各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实现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本文围绕企业如何选择适当的协作模式以构建敏捷供应链的问题,从信息共享、权力结构和生产特点三个维度,对支持敏捷供应链的几种协作模式进行了比较,并重点讨论了VMI与CPFR两种模式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供应链 供应链协作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潜力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丁乾 田善君 +1 位作者 马思宁 常世彦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43,共9页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可以降低燃煤电厂CO_(2)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考虑秸秆资源能量密度较低等特点,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应用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在空间上的匹配程度。因此,从空间分析角度,研究燃煤耦合生物质发...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可以降低燃煤电厂CO_(2)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考虑秸秆资源能量密度较低等特点,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应用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在空间上的匹配程度。因此,从空间分析角度,研究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分辨率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数据,采用空间匹配方法对燃煤耦合发电的可能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空间匹配程度较高,约89%的可收集秸秆位于燃煤电厂半径100 km以内。燃煤电厂可掺混秸秆量受秸秆可能源化利用率和电厂秸秆可掺混比例影响。秸秆可能源化利用率越高且电厂秸秆可掺混比例越高时,燃煤电厂可掺混的秸秆量越多。在秸秆高能源化利用率与30%掺混比例的情景下,1066个电厂可以在半径100 km以内找到可掺混的秸秆资源,其中约52.6%电厂可满足30%掺混比例。该情景下,电厂可消纳秸秆3.84亿t,减排CO_(2)约5.11亿t。相关结论可为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支持政策以及秸秆能源化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 秸秆 掺混比例 运输距离 生物质可能源化利用率
下载PDF
温升2 ℃/1.5 ℃情景下世界主要区域BECCS发展潜力评估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丁乾 常世彦 +2 位作者 蔡闻佳 杨方 张士宁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0年第4期351-362,共12页
BECCS(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发展对全球控制温升2 ℃/1.5 ℃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各区域的生物质资源利用现状、生物质能潜力以及碳封存潜力都会影响到各区域未来BECCS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对各区域的生物质能及未来... BECCS(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发展对全球控制温升2 ℃/1.5 ℃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各区域的生物质资源利用现状、生物质能潜力以及碳封存潜力都会影响到各区域未来BECCS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对各区域的生物质能及未来可能的典型技术构成进行详细研究。梳理了全球综合评估模型中的主要情景设定与研究结果,结合全球各区域生物质能统计数据,分析了各区域生物质能和BECCS的发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的生物质能发展在基准情景下以ASIA、MAF和OECD区域的生物质能发展潜力最大,温升情景下以ASIA和OECD区域的生物质能发展潜力最大,而其他区域较小。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上,主要以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液体燃料为主,生物质制氢在温升情景下的发展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BECCS 气候变化 SSP数据库 CD-LINKS数据库
下载PDF
生物燃料系统分析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常世彦 张希良 +1 位作者 赵丽丽 欧训民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2-509,共8页
定量化系统分析模型是生物燃料潜力预测、影响分析及制定技术路线图和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生物燃料供应链涉及很多行业,需要进行基于农(林)业、能源、经济和环境等多学科领域的综合分析。以下从生物燃料系统分析所需解决的问题出发,梳... 定量化系统分析模型是生物燃料潜力预测、影响分析及制定技术路线图和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生物燃料供应链涉及很多行业,需要进行基于农(林)业、能源、经济和环境等多学科领域的综合分析。以下从生物燃料系统分析所需解决的问题出发,梳理了国内外生物燃料系统分析的一般方法,重点对农(林)业系统模型、能源系统模型、综合评价模型、微观成本、能耗和排放分析模型以及生物燃料专项宏观分析模型的主要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并强调根据特定的研究问题,选择具有不同适用性的模型和研究路线。有助于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了解生物燃料系统分析方法,也为我国学术研究机构建立生物燃料分析模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系统分析 能源系统 综合评价模型
原文传递
适用于可持续认证的生物质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18
作者 付萌 常世彦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1-59,共9页
能源领域可持续认证标准要有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排放核算方法作为支撑。中国尚未开发适用于生物质能可持续认证的GHG排放核算方法。本文梳理了GHG排放核算的一般方法,基于国外生物质能可持续政策要求与认证标准的相关方法学,... 能源领域可持续认证标准要有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排放核算方法作为支撑。中国尚未开发适用于生物质能可持续认证的GHG排放核算方法。本文梳理了GHG排放核算的一般方法,基于国外生物质能可持续政策要求与认证标准的相关方法学,识别出核算方法的关键要素。在对中国研究层面生物质能生命周期GHG排放核算不同认识进行梳理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中国可持续认证的核算方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温室气体 排放核算方法
原文传递
中国生物液体燃料技术经济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丽丽 常世彦 +1 位作者 许洁 张希良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3-1035,共13页
该文建立了生物液体燃料出厂价格(PGP)计算模型,在求得初始投资、原料成本、运营成本、贷款及利息、税费的基础上,采用净现值(NPV)法,求解产品最低出厂价格,并给出各类成本在液体燃料不同阶段出厂价格中所占的比例。该文选取了17种... 该文建立了生物液体燃料出厂价格(PGP)计算模型,在求得初始投资、原料成本、运营成本、贷款及利息、税费的基础上,采用净现值(NPV)法,求解产品最低出厂价格,并给出各类成本在液体燃料不同阶段出厂价格中所占的比例。该文选取了17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路线进行分析和预测,旨在为科研和产业发展提供指导,为国家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及产业布局提供决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5代生物液体燃料出厂价格对原料成本高度敏感,占54%~90%,以非粮淀粉和糖类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和以小桐子为原料的生物柴油或航空煤油可在2020—2025年之间实现与化石燃料相比具有竞争力;对于2代生物液体燃料,原料成本及运营成本对出厂价格的贡献基本相当,分别占13%~40%和21%~48%,可在2020—2030年间实现成本的大幅下降,2025年前后与化石燃料相比具备竞争力;对于3代生物液体燃料,其出厂价格对原料成本最为敏感,占64%~96%,2040—2045年之间才能够与化石燃料相竞争。税费优惠政策对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使大部分燃料提前10~15a与化石燃料相比具有竞争力;同时,对化石燃料征收碳税将有助于生物燃料更早实现其竞争优势,但近中期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本研究建议政府合理布局生物液体燃料产业发展,在原料育种和原料收储运体系建设、生物燃料技术研发与示范方面给予支持;在一定时期内对生物液体燃料免征消费税和所得税,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对化石燃料征收碳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技术经济分析 生物液体燃料 出厂价格(PGP) 预测 政策 税费优惠 碳税
原文传递
加速能源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健康协同效益评估:以京津冀鲁地区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玺 孙奕生 +4 位作者 常世彦 李胜悦 郑昊天 王书肖 张希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627-3636,共10页
京津冀鲁地区是我国温室气体减排与大气污染治理的重心,随着末端控制措施减排空间的缩紧,通过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源头治理方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开发的REACH综合评估模型,通过情景模拟分析,评估了京津冀鲁... 京津冀鲁地区是我国温室气体减排与大气污染治理的重心,随着末端控制措施减排空间的缩紧,通过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源头治理方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开发的REACH综合评估模型,通过情景模拟分析,评估了京津冀鲁地区进一步加强末端控制的减排潜力,以及加速能源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健康协同效益.结果表明,未来在京津冀鲁地区快速推行最佳可行的末端控制技术,2035年能够带来约3.3μg·m^(-3)的PM_(2.5)浓度削减,但仅依靠此措施不足以实现区域PM_(2.5)浓度控制目标;加速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京津冀鲁地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的必要条件,2035年,能源经济系统的加快转型对大气PM_(2.5)污染改善的贡献可达6.3μg·m^(-3);相比于当前的政策力度,4省市虽然需要额外付出相当于地区GDP 0.9%~2.5%的社会经济成本以实现PM_(2.5)浓度控制目标,但加速转型带来的环境健康协同效益能够部分或全部覆盖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常规污染物排放 能源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 PM_(2.5) 协同效益 综合评估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