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信仰:法治国家之灵魂 被引量:19
1
作者 常桂祥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法律制度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物质条件,法律信仰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精神条件,二者对于法治国家而 言,乃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当前,在我国的法治化过程中,立法成绩突出,而执法效果不理想,究其 原因主要是社会公众缺乏对法律的信... 法律制度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物质条件,法律信仰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精神条件,二者对于法治国家而 言,乃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当前,在我国的法治化过程中,立法成绩突出,而执法效果不理想,究其 原因主要是社会公众缺乏对法律的信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法律信仰的培植。要通过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现 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全面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实现依法控权,强化政府信用等措施,促进法 律信仰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法律信仰 控权 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公正 公民 法治化 成绩 物质条件 建设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被引量:5
2
作者 常桂祥 尹修华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但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还较低,仍处于不完善状态。针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疏通政治参与渠道、塑造理性公民、构建参与型政治文化等推进和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对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但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还较低,仍处于不完善状态。针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疏通政治参与渠道、塑造理性公民、构建参与型政治文化等推进和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对策,期望达到公民政治参与的理性化、程序化、制度化,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治参与 公民
下载PDF
论行政协调 被引量:5
3
作者 常桂祥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89-93,共5页
行政协调是行政领导的一项基本职能,涉及到行政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各级领导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行政协调具有为其他领导手段和方法所不可替代的功能,主要是,它有利于化解行政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增强凝聚力;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 行政协调是行政领导的一项基本职能,涉及到行政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各级领导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行政协调具有为其他领导手段和方法所不可替代的功能,主要是,它有利于化解行政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增强凝聚力;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施行政协调必须注意遵循有关的原则,具体有四:一是整体性原则;二是目标效能原则;三是逐级有序原则;四是动态性原则。行政协调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是会议协调法、信息协调法、沟通协调法、组织协调法、统一指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协调 行政组织 行政管理工作 行政领导者 行政效能 行政活动 协调法 整体性原则 凝聚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下载PDF
政治稳定:静态与动态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常桂祥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8-12,共5页
关键词 政治体系 政治稳定 政治主体 政治结构 静态与动态 政治运行机制 凝聚力 复杂性 互动作用 有序性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及未来走向 被引量:5
5
作者 常桂祥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标志着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的序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为了实现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标志着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的序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为了实现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未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应着力思考和解决以下问题:树立法律权威和法律至上的观念,实现权力运行的法治化,加强人权保障,建设法治文化,培育公民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法治建设 市场经济 权力制约
下载PDF
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控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常桂祥 《发展论坛》 2001年第5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行政自由裁量权 行政法律 权力 行政法学 行政主体 行使 具体行政行为 就职 职权范围 后果
下载PDF
民主政治建设: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 被引量:3
7
作者 常桂祥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0-144,共5页
任何形式的政治都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于政治发展受到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必然形成政治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各个国家只有从本国国情出发,才能正确确定政治发展的目标和主题。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和主题就是建... 任何形式的政治都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于政治发展受到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必然形成政治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各个国家只有从本国国情出发,才能正确确定政治发展的目标和主题。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和主题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依据深深植根于我国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之中。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只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发展 民主政治 主题
下载PDF
论社会资本与提升国家软实力 被引量:1
8
作者 常桂祥 张恩韶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9,91,共5页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研究范式,为当今中国提升国家软实力提供了具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和新思路。社会资本能够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国家软实力的增强依赖于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信任、规范、网络等社会资本形式...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研究范式,为当今中国提升国家软实力提供了具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和新思路。社会资本能够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国家软实力的增强依赖于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信任、规范、网络等社会资本形式,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发展适应国家软实力提升的现代型社会资本是中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国家软实力 信任 规范 网络
下载PDF
论法治与和谐社会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常桂祥 赵丽娟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79-82,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治国理念上进行变革,在制度建设上进行创新,其中最关键的是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规则和制度。法治的旨意与和谐社会的内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即以人为本是二者同一的本质属性、公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治国理念上进行变革,在制度建设上进行创新,其中最关键的是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规则和制度。法治的旨意与和谐社会的内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即以人为本是二者同一的本质属性、公平正义是二者一致的价值取向、权力制约是二者共同的核心机制、利益均衡是二者相同的目标追求、相得益彰是二者包含的内在机理。因此,我们既要通过建设和谐社会创造出推进法治发展的良好环境,又要通过发展法治消除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达到发展法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互动双赢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和谐社会 相关性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三大基石 被引量:3
10
作者 常桂祥 《法学论坛》 2001年第4期14-18,共5页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被确立为我国的治国方略 ,而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是树立法律的至上权威 ,其关键是实现权力运行的法治化 ,同时还要切实保障公民权利 ,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终落脚点。
关键词 法律权威 权力法治化 公民权利
下载PDF
和谐社会的宪政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桂祥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26-29,共4页
和谐社会与宪政是一种相互促进与相互影响的良性互动关系。宪政的产生和发展是和谐社会从理想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可以为宪政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基础。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和谐社会与宪... 和谐社会与宪政是一种相互促进与相互影响的良性互动关系。宪政的产生和发展是和谐社会从理想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可以为宪政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基础。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和谐社会与宪政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我们组织了“和谐社会构建与宪政发展”的笔谈。在笔谈中,常桂祥认为宪政的实质内容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实施宪政是和谐社会形成的根本标志。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宪政发展的有益经验并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积极推进我国的宪政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姜元奎、王彩云认为宪政自身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前提,宪政制度既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构件,又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平台,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宪政制度建设。董文芳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维护,不仅依赖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稳固的宪政制度,而且依赖于先进的宪政文化。宪政文化是支撑民主政治有序稳定运转的基石,没有宪政文化的支持,宪政制度不可能实施、确立与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政治 宪政制度 宪政文化
下载PDF
强化人大监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桂祥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6-49,共4页
强化人大监督,既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题中之义,也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人大监督具有全面性、权威性、至上性等特点,这决定了它在整个国家监督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但人大监督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效... 强化人大监督,既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题中之义,也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人大监督具有全面性、权威性、至上性等特点,这决定了它在整个国家监督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但人大监督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了使人大监督发挥出应有的功效,以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本文提出了思想观念更新、监督制度创新、重视人大自身建设、制定监督法等强化人大监督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监督 法治国家 监督制度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探要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桂祥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9-52,共4页
亚里士多德提示了法治应包括良法和法律至上两个要素 ,并认为法治优于人治 ,因而主张实行法治。在法治的具体操作方面 ,他认为法治应具体体现在立法、执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中。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不但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治实践提供了... 亚里士多德提示了法治应包括良法和法律至上两个要素 ,并认为法治优于人治 ,因而主张实行法治。在法治的具体操作方面 ,他认为法治应具体体现在立法、执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中。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不但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治实践提供了积极的思路 ,而且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法治思想 立法 执法 守法
下载PDF
宪政: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14
作者 常桂祥 刘继泉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6-78,59,共4页
从人类政治文明尤其是近代以来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政治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主要是通过宪政的普及和进步来推动的,宪政的实质内容与政治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相契合的,政治的文明化与宪政建设是一个内在的统一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不可... 从人类政治文明尤其是近代以来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政治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主要是通过宪政的普及和进步来推动的,宪政的实质内容与政治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相契合的,政治的文明化与宪政建设是一个内在的统一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制定宪法并切实实施宪政是一切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宪政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宪政发展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发展之路,以此推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政 政治文明 公共权力 公民权利 宪法权威
下载PDF
加强对执政党监督的理论基石——论邓小平关于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思想
15
作者 常桂祥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9-21,共3页
加强对执政党监督的理论基石——论邓小平关于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思想常桂祥邓小平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形成了丰富而全面的监督理论。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思想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本文拟对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接受监督有利于保... 加强对执政党监督的理论基石——论邓小平关于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思想常桂祥邓小平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形成了丰富而全面的监督理论。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思想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本文拟对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接受监督有利于保持执政党的纯洁性和决策的正确性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共产党 政党监督 理论基石 接受监督 无党派民主人士 执政党 监督检查 党员干部 民主党派
下载PDF
走向和谐社会的宪政建构
16
作者 常桂祥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1,共4页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与目标,需要在治国理念上进行变革,在制度建设上进行创新。其中,最关键的是通过发展宪政,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规则和制度。和谐社会的根基在于宪政,宪政所提供的制度,不断消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使人们能够和谐相处。可以说,和谐社会的内蕴与宪政建设的旨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谐社会与宪政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良性互动关系,宪政的发展是和谐社会从理想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可以为宪政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基础。因此,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充分开发宪政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和功能,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我们组织了"宪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笔谈,从宪政的内容、法治政治、宪政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宪政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宪政如何支持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怎样结合我国国情推进宪政发展等问题,期望有助于准确把握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定位,从而使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有一个良好的起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宪政建设 社会和谐 制度创新 制度改革 基本精神 社会存在 秩序
下载PDF
依法治国对策探析
17
作者 常桂祥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72-75,共4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它是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不断深化对法制建设的认识之基础上所提出来的重大治国方略。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它是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不断深化对法制建设的认识之基础上所提出来的重大治国方略。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对策探析 法治国家 宪法和法律 国家机关 法律意识 法律制度 国家权力机关 依法行使权力 社会主义法治
下载PDF
法治秩序生成的条件
18
作者 常桂祥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62-66,89,共5页
法治秩序的生成不仅需要立法、执法、守法等法律调整机制内在的运作,而且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文化等因素共同孕育了法治秩序。民主政治是法治秩序赖以生成和持续的前提;市场经济... 法治秩序的生成不仅需要立法、执法、守法等法律调整机制内在的运作,而且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文化等因素共同孕育了法治秩序。民主政治是法治秩序赖以生成和持续的前提;市场经济是法治秩序生成的基础;法治文化是法治秩序生成的心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秩序 民主政治 市场经济 法治文化
下载PDF
论权力制约与依法治国
19
作者 常桂祥 《东岳论丛》 2000年第2期17-20,共4页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这是我们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进步。而要实现依法治国 ,就必须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这是已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因为作为一个法治国家 ,民主政治是其...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这是我们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进步。而要实现依法治国 ,就必须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这是已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因为作为一个法治国家 ,民主政治是其本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其基本原则 ,依法办事是其基本要求。这一切的实现无不依赖于对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为了达到对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 ,应重点抓好对权力主体产生方式的制约、对权力进行过程的制约、对权力运行后果的制约三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制约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法治 民主政治
下载PDF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作及其控制
20
作者 常桂祥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05-108,共4页
行政主体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管理的客观需要 ,它有利于发挥行政主体的能动作用 ,提高行政效率 ,但也存在着使用不当甚至被滥用的可能性。所以 ,对行政主体既要有所授权 ,又要有所控权。为此 ,本文提出了完善行政立法、加强... 行政主体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管理的客观需要 ,它有利于发挥行政主体的能动作用 ,提高行政效率 ,但也存在着使用不当甚至被滥用的可能性。所以 ,对行政主体既要有所授权 ,又要有所控权。为此 ,本文提出了完善行政立法、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注重监督制约等措施 ,以确保行政自由裁量权在一定的规则和框架之中合理、合法地正当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自由裁量权 行政主体 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