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静动态磁共振成像三维变化特点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刘萍
唐连
+7 位作者
陈春林
陈兰
彭程
常清娴
廖科丹
谭欢庆
王建平
陈硕臻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5-281,共7页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盆腔器官静动态MRI三维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POP-Q诊断为POPⅡ~Ⅳ度的患者30例(以前中盆腔脱垂为主,POP组);同期收集无POP症状的中年经产妇2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盆腔器官静动态MRI三维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POP-Q诊断为POPⅡ~Ⅳ度的患者30例(以前中盆腔脱垂为主,POP组);同期收集无POP症状的中年经产妇2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盆腔静动态MRI检查,利用Mimics 10.01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并测量两组骨盆参考线长度及静动态器官指示点(膀胱颈、宫颈内口、肛直肠连接处)分别至耻尾线(PCL)头尾侧、耻棘线(PIS)内外侧、坐骨棘连线(IS)腹背侧的投影距离,对比两组盆腔器官自身静动态位置变化及组间盆腔器官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移动度。结果 POP组26例与对照组20例成功重建。POP组动态(屏气用力)时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明显大于静息,且发现2例POP患者合并肠疝;对照组动态较静息盆腔器官下移约10 mm。两组动态较静息PCL线均增大,但两组间骨盆参考线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屏气用力前后两组间膀胱、子宫下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下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膀胱、子宫、直肠左右方向移动度均极小,约1~3mm;POP组膀胱未脱出阴道口时膀胱后移,膀胱脱出阴道口后膀胱前移;对照组膀胱均后移约10 mm,两组膀胱前后方向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直肠后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有无POP,屏气用力均使盆腔器官向下、向后移动。无POP时动态器官较静息平均下移、后移约10 mm;POP时器官下移度与其临床脱垂程度有关(平均下移度约30 mm),POP子宫、直肠后移度与对照组相当,膀胱脱垂为主时膀胱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
动态磁共振成像
三维
原文传递
题名
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静动态磁共振成像三维变化特点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刘萍
唐连
陈春林
陈兰
彭程
常清娴
廖科丹
谭欢庆
王建平
陈硕臻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科
出处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5-28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736
81571422)
+1 种基金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研究重点项目(LC2016ZD019)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级教育基金(14NJ-MS06)
文摘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盆腔器官静动态MRI三维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POP-Q诊断为POPⅡ~Ⅳ度的患者30例(以前中盆腔脱垂为主,POP组);同期收集无POP症状的中年经产妇2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盆腔静动态MRI检查,利用Mimics 10.01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并测量两组骨盆参考线长度及静动态器官指示点(膀胱颈、宫颈内口、肛直肠连接处)分别至耻尾线(PCL)头尾侧、耻棘线(PIS)内外侧、坐骨棘连线(IS)腹背侧的投影距离,对比两组盆腔器官自身静动态位置变化及组间盆腔器官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移动度。结果 POP组26例与对照组20例成功重建。POP组动态(屏气用力)时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明显大于静息,且发现2例POP患者合并肠疝;对照组动态较静息盆腔器官下移约10 mm。两组动态较静息PCL线均增大,但两组间骨盆参考线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屏气用力前后两组间膀胱、子宫下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下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膀胱、子宫、直肠左右方向移动度均极小,约1~3mm;POP组膀胱未脱出阴道口时膀胱后移,膀胱脱出阴道口后膀胱前移;对照组膀胱均后移约10 mm,两组膀胱前后方向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直肠后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有无POP,屏气用力均使盆腔器官向下、向后移动。无POP时动态器官较静息平均下移、后移约10 mm;POP时器官下移度与其临床脱垂程度有关(平均下移度约30 mm),POP子宫、直肠后移度与对照组相当,膀胱脱垂为主时膀胱前移。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
动态磁共振成像
三维
Keywords
pelvic organ prolapse
pelvic organ
dynam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hree-dimension
分类号
R711.5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静动态磁共振成像三维变化特点研究
刘萍
唐连
陈春林
陈兰
彭程
常清娴
廖科丹
谭欢庆
王建平
陈硕臻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