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灰斑病发生特点及抗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程伟 常芳国 +1 位作者 赵团结 孔杰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0期22-25,50,共5页
从抗病育种角度出发,综述了大豆灰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点、生理小种分化与鉴别、病害流行规律与防控、大豆对灰斑病抗性的鉴定方法与抗病种质(基因)发掘、抗病常规及分子育种等方面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大豆灰斑病抗性育种研究应加强病菌致... 从抗病育种角度出发,综述了大豆灰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点、生理小种分化与鉴别、病害流行规律与防控、大豆对灰斑病抗性的鉴定方法与抗病种质(基因)发掘、抗病常规及分子育种等方面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大豆灰斑病抗性育种研究应加强病菌致病机理及生理小种划分、抗病资源(基因)发掘、常规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灰斑病 生理小种分化 抗病育种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夏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MN开花期和株高QTL定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雅娟 曹永策 +4 位作者 李曙光 常芳国 孔杰杰 盖钧镒 赵团结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0-865,共6页
大豆开花期和株高是存在相关性的重要育种目标性状,但江淮夏大豆该性状研究相对较少。为进一步解析这2个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夏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MN为试验材料,利用QTLNetwok 2. 1软件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C... 大豆开花期和株高是存在相关性的重要育种目标性状,但江淮夏大豆该性状研究相对较少。为进一步解析这2个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夏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MN为试验材料,利用QTLNetwok 2. 1软件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和Win QTLCart 2. 5软件的多性状复合区间作图法(MT-CIM),对该供试材料5个环境下开花期和株高性状进行QTL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CIM法定位到8个开花期加性QTL,其中q FT-6-2和q FT-11-1存在显著的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还定位到11对开花期上位性QTL,其与环境的互作均不显著。加性效应共解释了71. 30%的开花期表型变异,而上位性效应只占8. 88%。定位到6个株高加性QTL,其中qPH-6-1、qPH-12-1和qPH-19-2存在显著的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还定位到4对株高上位性QTL,其中qPH-8-1和qPH-16-1存在显著的上位性与环境互作效应。加性效应共解释了41. 04%的株高表型变异,上位性效应可解释14. 45%的表型变异。共发现4个同时控制开花期和株高的QTL,其中位于6、10和19号染色体上的位点分别与E1、E2和Dt1基因位置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开花期 株高 QTL定位 性状相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