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支持:优于胶原海绵材料吗? 被引量:4
1
作者 邹俊 王根林 +3 位作者 干旻峰 朱雪松 耿德春 杨惠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2期8237-8240,共4页
背景:传统的羟基磷灰石强度低、孔隙度小、骨诱导性和传导性较差。因此,人们采用各种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以改进其性能。目的:观察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并与常用的胶原海绵相比较... 背景:传统的羟基磷灰石强度低、孔隙度小、骨诱导性和传导性较差。因此,人们采用各种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以改进其性能。目的:观察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并与常用的胶原海绵相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观察及多样本观察实验,于2007-01/2008-06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由苏州大学材料学院李明忠教授研制提供,胶原海绵购买于上海其胜公司。方法:取SD大鼠股骨和胫骨分离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传代。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到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三维胶原海绵材料上进行共培养。未加材料,单独培养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在培养第2,4,6,8天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及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①倒置显微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两种材料上良好地黏附、增殖和生长。②MTT法检测显示两种材料上的细胞增殖明显,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其有望成为胶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很好的补充和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羟基磷灰石 组织工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分化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椎体后凸成形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干旻峰 程敏 +2 位作者 陆英杰 高艳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704-708,共5页
目的:评估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椎体后凸成形术(KP)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我科收治的9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采用ERAS理念进行围术期管理分成ERAS组(43例)和常规治疗组(48例... 目的:评估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椎体后凸成形术(KP)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我科收治的9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采用ERAS理念进行围术期管理分成ERAS组(43例)和常规治疗组(48例)。分析两组术前住院天数、住院天数、疼痛、患者满意度以及术后恶心呕吐、谵妄、术后尿潴留、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组间无明显差异,且末次随访时能很好维持。与常规治疗组相比,ERAS组术前住院天数更短,患者满意度较高,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结论: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有良好的疗效;采用ERAS理念可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围术期 并发症
下载PDF
丝素蛋白对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干旻峰 杨惠林 +5 位作者 古彦铮 陈晓庆 王根林 陈亮 朱雪松 谢瑞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7-431,共5页
背景:已有的研究证实在磷酸钙骨水泥中添加适量的丝素蛋白能增加其抗压强度同时仍保持其可注射性,但制备的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是否仍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尚不确切。目的: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 背景:已有的研究证实在磷酸钙骨水泥中添加适量的丝素蛋白能增加其抗压强度同时仍保持其可注射性,但制备的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是否仍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尚不确切。目的: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共培养,评价该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体外实验,于2007-09/2008-03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磷酸钙骨水泥由上海瑞邦公司提供。丝素蛋白由苏州大学材料学院提供。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优化分离培养。浸提法制备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及磷酸钙骨水泥的浸提液。用MTT法测定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及磷酸钙骨水泥浸提液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活力,绘制生长曲线、计算第1,3,5,7天的相对增殖率并进行毒性分级;流式细胞仪检测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及磷酸钙骨水泥浸提液培养第4天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倍体情况;扫描电镜观察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后第1,3,5,7天细胞的黏附及增殖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毒性分级。②细胞周期。③细胞黏附、增殖情况。结果: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及磷酸钙骨水泥浸提液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活力,其毒性分级均为0或1级;流式细胞仪检测见两组细胞均为二倍体细胞,未见异倍体细胞,两组G0/G1期、S期、G2/M期及细胞增殖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扫描电镜见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上能黏附、生长,并随时间的推移材料表面的细胞数呈增长趋势。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良好的体外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磷酸钙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细胞相容性
下载PDF
EGCG对去势雌性大鼠骨量丢失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干旻峰 宋达玮 +3 位作者 邹俊 施勤 罗宗平 杨惠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479,共5页
目的 :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早期预防雌性去势大鼠骨量丢失的作用。方法:12周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3组:A组,双侧卵巢切除去势术后第3天开始连续12周以10 mg/(kg·d)EGCG腹腔... 目的 :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早期预防雌性去势大鼠骨量丢失的作用。方法:12周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3组:A组,双侧卵巢切除去势术后第3天开始连续12周以10 mg/(kg·d)EGCG腹腔内注射;B组,仅接受双侧卵巢切除去势术,不接受EGCG干预;C组,假手术组,不接受EGCG干预。在实验终点时刻(24周龄)制作大鼠胫骨和股骨的离体标本用于micro-CT扫描,测量骨密度(BMD)和相关骨形态学参数:松质骨骨组织总量(total bone volume,TV)、骨量(bone volume,BV)、骨体积分数、平均骨小梁厚度、平均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分离度、皮质骨厚度和皮质骨骨体积分数;并对大鼠股骨远端骨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根据micro-CT分析,A组大鼠的BMD和骨体积分数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松质骨分离度显著低于B组(P<0.05)。其余骨形态学参数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骨组织学研究显示C组松质骨密度较A组和B组更加致密,A组松质骨密度则介于B组和C组之间。结论:EGCG在延缓雌性大鼠骨量丢失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是在年轻的雌性大鼠卵巢切除去势后以10 mg/(kg·d)的剂量预防性腹腔注射EGCG并不能完全恢复丢失的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骨质疏松 骨量丢失 骨微结构 BMD
下载PDF
Herbert螺钉治疗Pipkin's骨折 被引量:9
5
作者 干旻峰 杨惠林 +3 位作者 戴思雨 蔡鑫 梅昕 王遥伟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12期715-717,共3页
目的评价Herbert螺钉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Pipkin’s骨折)的疗效。方法1994年4月至2006年4月,应用Herbert螺钉经Gibson入路治疗此类患者共11例。据Pipkin’s分型,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1例,Ⅳ型3例。结果11例均获得随... 目的评价Herbert螺钉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Pipkin’s骨折)的疗效。方法1994年4月至2006年4月,应用Herbert螺钉经Gibson入路治疗此类患者共11例。据Pipkin’s分型,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1例,Ⅳ型3例。结果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2年。采用Epstein评分方法,优3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2.7%。结论Herbert螺钉提供牢固的内固定,对关节软骨损伤小,是Pipkin’s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BERT螺钉 髋关节脱位 股骨头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 被引量:12
6
作者 干旻峰 杨惠林 +4 位作者 丁懿 邹俊 王根林 朱雪松 梅昕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2年第1期11-15,共5页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被认为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相对禁忌证。无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其治疗方法有待探讨。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可行性、疗效及椎...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被认为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相对禁忌证。无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其治疗方法有待探讨。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可行性、疗效及椎管重建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无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18例。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评估疼痛程度;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se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骨折椎体椎管内骨块占位率,骨折椎体前缘、中缘的高度,Cobb角。结果:18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3个月,平均20.4个月。术后无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仅1例患者出现椎间盘少量骨水泥渗漏但无症状。患者术后疼痛迅速缓解,VAS评分术前8.2±1.3分,术后2.8±0.8分(P<0.05),末次随访时维持在3.0±0.8分。ODI评分术前为67.4%±7.7%,术后降至37.8%±3.1%(P<0.05),末次随访时为38.9%±2.6%。椎管内骨块占位率术前与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椎体前、中缘和Cobb角的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安全、有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亦存在椎管重建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爆裂性骨折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技术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干旻峰 杨惠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6期20-21,共2页
探讨机器人辅助技术对于骨科教学的作用,将机器人技术作为医学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新,采用机器人辅助技术来模拟、完成椎弓根螺钉置钉,使学习者缩短学习周期,迅速掌握椎弓根螺钉置钉。
关键词 机器人 骨科学 教学
下载PDF
Achillon跟腱吻合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干旻峰 邹俊 +3 位作者 张洪涛 徐明 陆俭 杨惠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25-326,33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Achillon跟腱吻合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Achillon跟腱吻合器治疗的23例急性跟睫断裂患者进行随访。男22例,女1例,年龄20~48岁,平均34.1岁。所有患者术前Thompson试验阳性。... 目的:探讨采用Achillon跟腱吻合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Achillon跟腱吻合器治疗的23例急性跟睫断裂患者进行随访。男22例,女1例,年龄20~48岁,平均34.1岁。所有患者术前Thompson试验阳性。术后观察有无并发症,并采用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所有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腓肠肌神经损伤、跟腱再断裂等发生。AOFAS标准评分为89~98分,平均为93.5分。结论 Achillon跟腱吻合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有效、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微创 Achillon
下载PDF
微型钛板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6
9
作者 陈广东 杨惠林 +2 位作者 王根林 干旻峰 陈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50-854,共5页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5例,手术开门减压节段均为C3~C7,...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5例,手术开门减压节段均为C3~C7,其中20例患者使用微型钛板行"开门"侧固定(A组),另25例采用传统缝线悬吊"门轴"(B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及JOA(17分法)评分,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C2与C7椎体后壁切线夹角α(颈椎曲度),在末次随访时颈椎CT片上测量椎板开门角度β,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随访3~15个月,平均7.3±3.8个月;B组随访3~17个月,平均7.7±3.3个月。A组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57.3%±19.0%,B组为56.1%±8.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为18.8°±5.9°,与术前18.3°±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为17.1°±5.5°,与术前19.0°±5.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末次随访时椎板开门角度为40.3°±4.4°,与B组的39.0°±4.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3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为5/20,明显低于B组的15/25(P<0.05);B组2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和传统缝线悬吊均可以有效防止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再关门,微型钛板内固定能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和颈椎曲度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单开门 微型钛板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37
10
作者 杨炎 王根林 +3 位作者 杨惠林 孟斌 干旻峰 陈康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0-484,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穿刺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alloon kyphoplasty,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行单侧或双侧B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无神经损伤症状。单侧BKP...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穿刺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alloon kyphoplasty,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行单侧或双侧B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无神经损伤症状。单侧BKP组27例27个椎体,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为62.3±7.4岁;T10 2个,T11 2个,L1 5个,L2 7个,L3 7个,L4 3个,L5 1个。双侧BKP组40例40个椎体,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68.5±5.7岁;T9 3个,T10 7个,T11 6个,T12 3个,L1 5个,L2 6个,L3 7个,L4 3个。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X线曝光次数、并发症以及手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与中间高度恢复值、VAS评分改善率。结果:单侧BKP组与双侧BKP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0±18min、65±25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X线曝光次数单侧组与双侧组分别为36±13次、63±21次,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水泥渗漏率单侧组与双侧组分别为11.1%、12.5%,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侧组与双侧组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14.7±4.5个月与14.3±5.2个月。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发生率单侧组与双侧组分别为3.7%、5%,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单侧组与双侧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值分别为(29.0±14.7)%、(34.2±17.8)%,椎体中间高度恢复值分别为(24.5±17.9)%、(30.8±21.1)%,VA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5±9)%、(73±7)%,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侧BKP与双侧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安全有效,单侧BKP与双侧BKP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X线辐射剂量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单侧 双侧
下载PDF
S型锁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邹俊 袁晨曦 +2 位作者 梅昕 干旻峰 杨惠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351-2353,共3页
目的探讨S型锁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锁骨骨折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行S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1例患者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两种钢板内固定术前、术中及术后方法,比较两种治疗... 目的探讨S型锁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锁骨骨折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行S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1例患者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两种钢板内固定术前、术中及术后方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骨折治愈情况、肩关节恢复情况及其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S型锁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患者的骨折愈合有效率分别为100.00%与95.12%,其中骨折愈合优分别占73.91%(17/23)和75.61%(31/41),骨折愈合良分别占26.09%(6/23)和19.51%(8/4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型锁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12.57±1.56)周和(12.17±1.30)周;Rockwood评分示优良率分别为95.65%和100.00%;Constant-Murley评分均在90分以上;两种内固定在治愈时间、Rockwood评分与Constant-Murley评分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中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无胸膜损伤,无锁骨神经与血管损伤、螺丝钉松动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种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佳,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内固定 锁定钢板 锁骨钩钢板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Kümmell's病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根林 杨惠林 +4 位作者 孟斌 陈康武 干旻峰 邹俊 唐天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Kümmell's病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0月对12例骨质疏松性Kümmell's病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男3例,女9例;年龄61~87岁,平均69.9岁;背部疼痛病史...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Kümmell's病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0月对12例骨质疏松性Kümmell's病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男3例,女9例;年龄61~87岁,平均69.9岁;背部疼痛病史1个月~2年,平均2.7个月。测量术前、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站立位X线片椎体前缘高度,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未出现临床症状。病椎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31.4%恢复至术后68.7%,VAS及ODI评分由术前平均8.9分、87.5%改善至术后平均2.4分、3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36个月,平均19.7个月,末次随访时病椎前缘高度为67.1%,VAS和ODI分别为2.2分和26.7%,与术后2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Kümmell's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s病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椎体骨折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填充椎体成形过程中椎体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雪松 张志明 +4 位作者 毛海青 耿德春 王根林 干旻峰 杨惠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1期8071-8074,共4页
背景:目前椎体成形中常用的充填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因其过高的强度会引起临近节段骨折,新型材料磷酸钙骨水泥具有骨传导性,但其在体内的生物力学情况尚不明确。目的:模拟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的力学环境,观察磷酸钙骨水泥填充后椎体的力... 背景:目前椎体成形中常用的充填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因其过高的强度会引起临近节段骨折,新型材料磷酸钙骨水泥具有骨传导性,但其在体内的生物力学情况尚不明确。目的:模拟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的力学环境,观察磷酸钙骨水泥填充后椎体的力学变化情况,评价其在椎体成形中的适用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体内生物力学实验,于2007-02/12在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材料:成年雌性山羊12只,双侧去卵巢法制备骨量减少动物模型。方法:以直径4.0mm钻头横向钻通模型山羊L2~5腰椎椎体双侧皮质,两两随机向骨缺损内注入磷酸钙骨水泥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L1和L6椎体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生物力学测试仪测试术后2,6,12,24周各组椎体的强度和刚度。结果:磷酸钙骨水泥组椎体强度从2周起逐渐增强,在24周时最强,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当,但均低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磷酸钙骨水泥组椎体刚度从2周开始下降,12周达到最低,24周时上升,但各时间点间无统计学差异(P=0.26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刚度2~24周也无明显降低(P=0.815);各时间点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都低于对照组。结论:磷酸钙骨水泥填充后椎体具有更合适的生物力学强度,有望替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椎体成形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磷酸钙骨水泥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三维定位导航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龙 +4 位作者 杨诗怡 于凌涛 干旻峰 詹蔚 孙立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35-1741,共7页
针对传统脊柱手术过程中医生无法精确定位病灶点及术中辐射过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结构光图像与术前CT图像进行配准的方法,并开发了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导航系统。通过术前在脊柱的三维重建模型上规划手术路径,对三维导航系统的坐标... 针对传统脊柱手术过程中医生无法精确定位病灶点及术中辐射过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结构光图像与术前CT图像进行配准的方法,并开发了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导航系统。通过术前在脊柱的三维重建模型上规划手术路径,对三维导航系统的坐标转换原理及各软件模块的分析,最终使机器人在术中按照规定的手术路径进行病灶点的定位和穿刺。通过脊柱穿刺导航定位位置实验和姿态实验,得到该导航系统的定位位置的误差值为3.34±0.12 mm,导航姿态的误差值为3.1±0.89°。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导航系统的精度基本能够满足脊柱穿刺手术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脊柱手术 定位导航 机器人 精度 配准 位姿 结构光
下载PDF
分次灌注骨水泥技术治疗Kümmell病 被引量:51
15
作者 杨惠林 王根林 +3 位作者 姜为民 陈康武 干旻峰 唐天驷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技术治疗Kümmell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22例骨质疏松性Kümmell病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的方式防止骨水泥...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技术治疗Kümmell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22例骨质疏松性Kümmell病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的方式防止骨水泥渗漏。术后CT扫描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9~36个月,平均15个月。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无其他并发症出现。VAS评分及ODI术前分别为8.1、85.5,术后分别为2.3、28.9,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分别为2.2、23.7,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分次灌注骨水泥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Kümmell病骨水泥渗漏率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脊柱后凸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吸水率的测定及其在SD大鼠体内的降解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根林 杨惠林 +5 位作者 蔡鑫 李明忠 卢神州 朱雪松 陈晓庆 干旻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7057-7060,共4页
背景:羟基磷灰石降解缓慢、脆性大,而丝素蛋白机械强度差,将两者复合,可能克服单个材料的缺点。目的:测试不同规格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silk fibroin/hydroxyapatite,SF/HA)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和体内降解速率,为进一步的成骨... 背景:羟基磷灰石降解缓慢、脆性大,而丝素蛋白机械强度差,将两者复合,可能克服单个材料的缺点。目的:测试不同规格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silk fibroin/hydroxyapatite,SF/HA)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和体内降解速率,为进一步的成骨实验提供依据。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的体内及体外实验,于2006-09/2007-06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材料:4种规格SF/HA—1、SF/HA-2、SF/HA-3、SF/HA-4及普通羟基磷灰石,各材料的差别主要是丝素蛋白与羟基磷灰石组成比、致孔剂量及添加剂量不同。方法:测定4种SF/HA复合材料和羟基磷灰石在0.5,2,6,12及24h不同时间点的吸水率。将4种SF/HA复合材料植入SD大鼠背部皮下,进行体内降解观察,以羟基磷灰石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各材料的吸水率;大体及组织学检查观察材料植入SD大鼠背部后不同时间点的降解情况。结果:各材料吸水率趋势为SF/HA-3和SF/HA-4〉SF/HA-2及SF/HA-1〉羟基磷灰石;同一材料吸水率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羟基磷灰石、SF/HA-1及SF/HA-2降解十分缓慢或基本不能降解:SF/HA-3于20-24周降解完毕;SF/HA-4于12~16周降解完毕;各种材料周围组织未见明显变性坏死等。结论:丝素蛋白能改善羟基磷灰石的理化性能,并可调控SF/HA的降解速率,SF/H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骨修复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 生物降解 体内实验 吸水率 生物材料
下载PDF
丝素蛋白对磷酸钙骨水泥抗压强度及注射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晓庆 杨惠林 +5 位作者 干旻峰 谢瑞娟 陈亮 朱雪松 王根林 顾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5期8985-8988,共4页
背景:高分子材料对磷酸钙骨水泥力学性能的增强作用已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但往往会同时减弱复合材料的注射性能,影响复合材料的临床应用。目的:将丝素蛋白加入磷酸钙骨水泥固相粉末中,观察其对骨水泥抗压强度和注射性的影响。设计、... 背景:高分子材料对磷酸钙骨水泥力学性能的增强作用已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但往往会同时减弱复合材料的注射性能,影响复合材料的临床应用。目的:将丝素蛋白加入磷酸钙骨水泥固相粉末中,观察其对骨水泥抗压强度和注射性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实验,于2007—09/12在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磷酸钙骨水泥购自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丝素蛋白为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自行合成。方法:按5,10,15,20,25,30g/L的丝素蛋白质量比例,用自制的粉末搅拌器将丝素蛋白粉末和骨水泥固相粉末混合均匀,依次设为6个实验组,以单纯磷酸钙骨水泥为对照组,液固比均为0.4mL/g。主要观察指标:测定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注射系数,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裂面的微观结构特征。结果:随着丝素蛋白质量比例增加,磷酸钙骨水泥的抗压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丝素蛋白质量比例为1%~2.5%时,抗压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注射系数随着丝素蛋白质量比例增加而逐渐下降,当丝索蛋白质量比例为1.5%~3%时,注射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扫描电镜发现,丝素蛋白呈网状,贯穿于磷酸钙水泥晶体间,并将磷酸钙水泥晶体紧密连接。结论:丝素蛋白能在不明显影响注射操作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 抗压强度 注射性 丝素蛋白
下载PDF
自体血回输在老年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手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俊 吴春屾 +2 位作者 袁晨曦 干旻峰 杨惠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810,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老年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了2012年1-6月在腰椎后路融合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的老年患者60例,记录各种不良反应、回输血量及术中术后的引流量。监测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天的血常规及电解质检...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老年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了2012年1-6月在腰椎后路融合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的老年患者60例,记录各种不良反应、回输血量及术中术后的引流量。监测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天的血常规及电解质检测结果。结果:术中平均回输血量433.3 ml,回输后24 h内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术后第1、3天的血常规和电解质,和术前相比,无明显下降,且都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表明各项指标均可迅速地恢复原有水平。结论:虽然老年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手术出血较多,在严格掌握输血指征下,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不但操作简便,有助于老年患者术后的恢复,而且有效地节约血源,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回输 腰椎后路融合术 老年
下载PDF
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体外强化骨缺损椎体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晓庆 赵剑 +5 位作者 张烽 王根林 干旻峰 顾勇 朱雪松 杨惠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8773-8776,共4页
背景:目前常用的椎体强化剂筛选方法是将尸体标本制成骨折模型,然后进行材料的灌注,这种模型很难进一步应用于体内实验。目的:制备一种椎体骨缺损模型,评价骨水泥增强后的力学性能。方法:将48个新鲜成年绵羊腰椎单椎体标本随机分为8组。... 背景:目前常用的椎体强化剂筛选方法是将尸体标本制成骨折模型,然后进行材料的灌注,这种模型很难进一步应用于体内实验。目的:制备一种椎体骨缺损模型,评价骨水泥增强后的力学性能。方法:将48个新鲜成年绵羊腰椎单椎体标本随机分为8组。取4组标本,利用直径分别为2.0,4.0,6.0,8.0mm的钻头钻入椎体10.0mm制备骨缺损椎体模型,测量单椎体的抗压强度和刚度,与正常椎体组进行比较。根据生物力学测试结果选择一固定直径,将剩下的3组制成骨缺损模型,然后分别注入磷酸钙骨水泥、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模拟体液环境固化24h后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与结论:不同直径的椎体骨缺损模型中,随着缺损直径增大,其抗压强度与刚度呈逐渐下降趋势,直径为6.0mm下降明显。选择直径为6.0mm钻头制备骨缺损椎体模型,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组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的抗压强度和刚度与正常椎体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而磷酸钙骨水泥组的抗压强度及刚度均明显低于正常椎体组(P<0.05)。说明缺损直径为6mm,深度为10mm绵羊椎体骨缺损是一种合适的椎体骨缺损模型,保持了椎体外形的完整,可用来判断椎体强化剂的体外性能,进一步用于体内实验。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能有效即时强化骨缺损椎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 骨缺损 椎体 体外 绵羊
下载PDF
加压锁定钢板治疗浮肘损伤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敏杰 袁泉 +3 位作者 王治栋 干旻峰 王根林 杨惠林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浮肘损伤的机制及加压锁定钢板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11年6月采用加压锁定钢板治疗浮肘损伤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18~61岁,平均34.6岁;闭合性骨折12例,开放性骨折12例(GustiloⅡ型7例,GustiloⅠ型3例,GustiloⅢ型2... 目的探讨浮肘损伤的机制及加压锁定钢板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11年6月采用加压锁定钢板治疗浮肘损伤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18~61岁,平均34.6岁;闭合性骨折12例,开放性骨折12例(GustiloⅡ型7例,GustiloⅠ型3例,GustiloⅢ型2例)。结果 24例获得6个月~3年随访,平均18.4个月。术后3~6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根据Khalfayan上肢功能评分,优10例,良10例,中2例,差2例,平均84.7分(54~96分),优良率83.3%。12例合并桡神经损伤,其中8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4例残留部分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2例臂丛神经损伤二期行手术治疗,功能部分恢复。结论加压锁定钢板治疗浮肘损伤具有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浮肘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肘损伤 加压锁定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