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维Ga2O3/SnO2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海燕 干正强 +2 位作者 储向峰 梁士明 何利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9-316,共8页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一维Ga2O3/SnO2纳米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测试了不同Ga2O3质量分数(0、40%、50%、60%、70%、100%)的Ga2O3/SnO2纳米纤维(650℃,5 h)对...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一维Ga2O3/SnO2纳米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测试了不同Ga2O3质量分数(0、40%、50%、60%、70%、100%)的Ga2O3/SnO2纳米纤维(650℃,5 h)对应元件对三甲胺、丙酮、乙醛、乙酸、氨气、乙醇、甲醛7种气体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在室温(25℃)时,60%(w/w)Ga2O3-40%(w/w)SnO2纳米纤维对三甲胺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短的响应/恢复时间。对1000μL·L^-1三甲胺的灵敏度达到51;检出限达到0.8μL·L^-1,其灵敏度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2O3/SnO2 气敏性能 静电纺丝法 三甲胺 纳米纤维
下载PDF
王水提取-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煤炭中的砷和汞 被引量:3
2
作者 未敏 干正强 +1 位作者 武威威 柴刚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6期51-56,共6页
利用王水水浴对煤炭样品进行前处理,结合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同时测定了煤炭样品中的砷和汞含量。对提取剂种类、用量、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砷和汞的方法检出限可达1.35μg/kg和0.45μg/kg。对煤炭标准物质和实际样品进行6次平行测... 利用王水水浴对煤炭样品进行前处理,结合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同时测定了煤炭样品中的砷和汞含量。对提取剂种类、用量、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砷和汞的方法检出限可达1.35μg/kg和0.45μg/kg。对煤炭标准物质和实际样品进行6次平行测定,砷、汞的RSD分别小于3.8%和4.5%,回收率为93%~105%。结果表明,王水水浴法具有操作简单,对煤炭中砷、汞提取回收率高的优点,结合原子荧光光谱能够满足实际开采和研究过程中对煤炭中砷和汞的同时快速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水水浴提取 煤炭 砷和汞 同时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低温熔盐中Al^(3+)在钨钼电极上的阴极电化学行为研究
3
作者 夏念念 肖赛君 +3 位作者 华中胜 赵卓 干正强 储向峰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22,共6页
本文研究了Na_3AlF_6-AlF_3-Al_2O_3低温熔盐体系中Al^(3+)的阴极行为。电解质分子比为1.59,实验温度为850℃,采用Al^(3+)/Al为参比电极,钨丝、钼丝为工作电极,石墨为辅助电极。运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位法研究了Al^(3+)的电化学行为。... 本文研究了Na_3AlF_6-AlF_3-Al_2O_3低温熔盐体系中Al^(3+)的阴极行为。电解质分子比为1.59,实验温度为850℃,采用Al^(3+)/Al为参比电极,钨丝、钼丝为工作电极,石墨为辅助电极。运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位法研究了Al^(3+)的电化学行为。分别在钨电极、钼电极上以-0.7 V进行恒电压电解,采用SEM、EDS对阴极电解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XRD分析手段分析了电解产物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工作电极为钨或钼时,Al^(3+)的电化学反应过程是由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Al^(3+)在两种电极上的扩散系数分别为0.93×10^(-5)cm^2/s和1.28×10^(-5)cm^2/s;铝在两种电极上沉积时,与两种电极材料都会发生合金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电解质 阴极电化学 循环伏安 计时电位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铁酸锌纳米纤维及其气敏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储向峰 干正强 +2 位作者 白林山 董永平 Marina N. Rumyantseva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71-1379,共9页
与零维、二维和三维纳米材料相比,一维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气敏性能。以Zn(NO3)2·6H2O和Fe(NO3)3·9H2O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一维铁酸锌纳米纤维。利用TG-DSC分析了材料的前驱体,用XRD、SEM、TEM、FT-IR、BET和XPS对... 与零维、二维和三维纳米材料相比,一维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气敏性能。以Zn(NO3)2·6H2O和Fe(NO3)3·9H2O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一维铁酸锌纳米纤维。利用TG-DSC分析了材料的前驱体,用XRD、SEM、TEM、FT-IR、BET和XPS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且对材料的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为500℃下获得的材料呈现出纳米纤维的形貌;基于500℃下获得的铁酸锌纳米纤维的元件,在工作温度为190℃下对丙酮表现出较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S1000μL/L丙酮/S1000μL/L乙醇=8;当丙酮浓度低至1μL/L时,灵敏度仍能达到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丙酮传感器 选择性 静电纺丝 铁酸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