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人合一的抗争--关汉卿及其剧作再探
1
作者 平海南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5,共5页
从东西方两大文化的比较视点,重新评价关汉卿的历史地位,赏析其剧作的人文内涵、艺术魅力及其所凝聚的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的底蕴,尤其是关于能与西方戏剧理论接轨的戏剧冲突、戏剧场面、性格冲突等等问题,关于《窦娥冤》等等经典名... 从东西方两大文化的比较视点,重新评价关汉卿的历史地位,赏析其剧作的人文内涵、艺术魅力及其所凝聚的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的底蕴,尤其是关于能与西方戏剧理论接轨的戏剧冲突、戏剧场面、性格冲突等等问题,关于《窦娥冤》等等经典名著的内在结构与思想意义、伦理价值,皆作了新的全面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汉卿 民族的良知 天人合一 天人抗争 中国的悲剧
原文传递
戏剧审美系统的功能机制
2
作者 平海南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7-82,共6页
任何稳定的审美系统都具有三维立体结构。即美:显现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关系”;美感:主体的与“美”同构的感觉及心理功能;审美认识:在美与美感相互生成的过程中,主体对对象和自身的特殊把握。
关键词 戏剧审美 心理功能 系统 立体结构 本质力量 审美认识 “美” 美感
原文传递
论《南西厢》的叙述性
3
作者 平海南 《戏曲艺术》 1985年第3期65-71,共7页
在《北西厢》的诸多改编本中,通行的《南西厢》是最为忠实于原著的;人物、情节等等,都没有大的变动;然而读起来,还是令人感到:味道与《北西厢》大不一样,象对了水的酒与醇酒相比一样。为什么?就因为结构体制的不同,影响了场面的切割乃... 在《北西厢》的诸多改编本中,通行的《南西厢》是最为忠实于原著的;人物、情节等等,都没有大的变动;然而读起来,还是令人感到:味道与《北西厢》大不一样,象对了水的酒与醇酒相比一样。为什么?就因为结构体制的不同,影响了场面的切割乃至人物的刻画。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西厢 北西厢 古典戏曲 改编本 张生 莺莺 董西厢 元杂剧 戏剧观 结构体制
原文传递
《西厢记》戏剧性论
4
作者 平海南 《戏曲艺术》 1983年第2期65-70,共6页
王国维先生认为,元杂剧在中国戏曲中更象“剧”。我进而感到,《西厢记》在元杂剧中最象“剧”。然而,这要用现代的一般的戏剧理论来说明;要离开“东方式”的欣赏口味,即中国传统的美学观,戏剧观,才能见清。为此,先分析《西厢记》的戏剧... 王国维先生认为,元杂剧在中国戏曲中更象“剧”。我进而感到,《西厢记》在元杂剧中最象“剧”。然而,这要用现代的一般的戏剧理论来说明;要离开“东方式”的欣赏口味,即中国传统的美学观,戏剧观,才能见清。为此,先分析《西厢记》的戏剧性。 一、戏剧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元杂剧 戏剧观 戏剧冲突 戏剧理论 莺莺 张生 中国戏曲 王国维先生 戏曲形式
原文传递
古典戏曲的美学特征
5
作者 平海南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30-35,共6页
中国古代戏曲发生于封建社会,其本质必然是封建主义的,受控于封建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及其分支——中国的古典美学。 以“中庸”和“大一统”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封建哲学及其美学,范畴很大,本文只能从探讨古典戏曲的角度,涉及一二。
关键词 美学特征 古典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 封建意识形态 封建社会 “大一统” 封建主义 古典美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