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人民检察院绩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黎伟文 《中国检察官》 2010年第9期39-41,共3页
一、绩效评估的内涵与外延从单纯语义学的角度看,"绩效"表示成绩,成效。"成绩"指工作或学习的收获,强调工作或学习结果的主观评价。"成效"指功效或效果,强调工作或学习所造成的客观后果及影响。"绩... 一、绩效评估的内涵与外延从单纯语义学的角度看,"绩效"表示成绩,成效。"成绩"指工作或学习的收获,强调工作或学习结果的主观评价。"成效"指功效或效果,强调工作或学习所造成的客观后果及影响。"绩效"则是对二者的综合[1]。从管理学的角度讲,绩效的英文为Performance,即组织成员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的全部表现。需要明确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人民检察院 平衡计分卡 监督 绩效评估 检察机关 司法机关
原文传递
职务犯罪线索管理及初查工作的改进与规范 被引量:3
2
作者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胡笳 《中国检察官》 2007年第9期41-44,共4页
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在2007年反贪污贿赂工作计划要点中重点指出:要理顺案件线索管理体制,提高线索的流转速度和利用率。当前,案件来源渠道不宽、举报线索量少质差呈越来越明显趋势,并严重制约着检察机关自侦部门查办职务犯罪工... 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在2007年反贪污贿赂工作计划要点中重点指出:要理顺案件线索管理体制,提高线索的流转速度和利用率。当前,案件来源渠道不宽、举报线索量少质差呈越来越明显趋势,并严重制约着检察机关自侦部门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开展。为使有限的线索发挥最大的价值,就必须加强对线索的管理和初查工作的规范。分析办案实践中线索管理和初查工作的现状,不难发现以下问题:一是线索数量不平衡,线索积压和无线索可查两种现象并存;二是多头查办线索,浪费有限的侦查资源:三是线索流转速度较慢,法律未限定初查期限,导致出现少数压案不查、查处不力现象,并且容易贻误战机:四是线索评估机制未建立,初查随意性大。上述问题累积起来,在宏观上形成职务犯罪线索利用率和成案率低的不良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工作 犯罪线索 初查工作 管理体制 反贪污贿赂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 案件线索 来源渠道
原文传递
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权运用模式的具体架构
3
作者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邱焕逵 周英俊 《中国检察官》 2013年第19期64-66,共3页
结合法律规定和工作实际,可将"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权运用模式"的概念界定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根据侦查职务犯罪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原则,运作、使用有关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犯罪证据材料及证实犯罪的行为和过程的... 结合法律规定和工作实际,可将"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权运用模式"的概念界定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根据侦查职务犯罪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原则,运作、使用有关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犯罪证据材料及证实犯罪的行为和过程的总和.现行法律作出的框架性构建,需要具体的职务犯罪技术侦查工作制度和机制进行支撑和运作,而这些制度和机制必然与之前存在于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借用"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手段时期的制度和机制截然不同,对于包括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机构、技术侦查措施申请与审批程序、技术侦查的执行与实施、技术侦查证据的提取、管理与诉讼运用等方面都需要进行重新规划和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侦查措施 技术侦察措施 技术侦查权 职务犯罪 侦查机构 运用模式
原文传递
量刑建议的实践、困境和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陈鸣东 《法治论坛》 2012年第3期17-30,共14页
引言"刑事司法的中心任务是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1作②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最终体现,量刑是否恰当是司法是否公正的最直接体现。近年来,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量刑标准化成为司法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以此为契机,... 引言"刑事司法的中心任务是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1作②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最终体现,量刑是否恰当是司法是否公正的最直接体现。近年来,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量刑标准化成为司法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以此为契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刑建议 检察机关 刑事责任问题 量刑情节 检察人员 量刑程序 法律监督 刑事案件 监督手段 辩护方
原文传递
公诉人参与庭前会议若干问题研究
5
作者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法治论坛》 2014年第2期32-40,共9页
庭前会议制度以其简化、加速案件正式审判程序、节约诉讼成本与司法资源等特征而被较为广泛地引入各国刑事诉讼程序之中。我国在刑事诉讼中引入庭前会议制度时日尚短,各地在诉讼实践的适应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公诉人参与审判机关主导的... 庭前会议制度以其简化、加速案件正式审判程序、节约诉讼成本与司法资源等特征而被较为广泛地引入各国刑事诉讼程序之中。我国在刑事诉讼中引入庭前会议制度时日尚短,各地在诉讼实践的适应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公诉人参与审判机关主导的庭前会议时,其权利、义务模糊,为实践操作带来很大问题。为此,公诉人参与庭前会议程序不仅应该明确庭前会议程序本身具有的法律意义与效力,同时更应该明确自身参与庭前会议的相关权利、义务,以便更好地履行公诉人在庭前会议中的基本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诉人 庭前会议 权利 义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