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乔海国 张昶 +1 位作者 庄一林 王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32-1335,共4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dendritic fibromyxolipoma,DF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DFML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39~67岁,平均54岁。多发生于颈项部... 目的探讨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dendritic fibromyxolipoma,DF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DFML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39~67岁,平均54岁。多发生于颈项部和肩背部,表现为皮下缓慢性生长的无痛性肿块,直径1~6 cm,平均3.6 cm。肿瘤周界清晰或有菲薄包膜,切面呈灰黄至灰白色,黏液样。镜下见肿瘤由增生的小梭形至星状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多少不等的成熟脂肪细胞和黏液样基质组成,细胞之间可见绳索样或纤细的胶原纤维,肿瘤内偶可见丛状小血管,间质内含有少量散在的肥大细胞。免疫组化标记小梭形和星状纤维母细胞样细胞表达vimentin、CD34和BCL-2,其中标记vimentin和CD34可清晰显示树突状的胞质突起。结论 DFML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的特殊亚型脂肪瘤,与梭形细胞脂肪瘤关系密切,可能属于梭形细胞脂肪瘤的黏液样变型。其需与其他黏液样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乔海国 张昶 +1 位作者 周爱军 庄一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834-83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理组织学形态、胃镜下表现与血清学检测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65例CAG和135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C)的临床病理资料、血清学检测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予以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理组织学形态、胃镜下表现与血清学检测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65例CAG和135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C)的临床病理资料、血清学检测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予以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CAG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餐后明显,同时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持续数天或数月不等。胃镜直视下特征表现为胃黏膜变薄,皱襞变浅或消失,色苍白而平滑,透过变薄的黏膜可见黏膜下小血管;长期严重的病例,还可见胃黏膜(多在幽门部)呈细颗粒状,甚至形成息肉。组织学特点比较复杂,其特征性所见是胃黏膜固有腺体(主要是胃窦的幽门腺和胃体的胃底腺)萎缩、以致消失,上皮再生、增生与化生,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淋巴小结形成,黏膜肌层增生等。血清学检测显示血清胃蛋白酶原(PG)-I及胃泌素-17(G-17)均明显低于CNAC患者,72.3%的CAG患者中Hp阳性伴血清胃蛋白酶原PG-I/PG-II比值(PGR)明显降低。结论 CAG是临床常见的胃癌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或)异型增生则为重要的癌前病变;对其确诊主要依靠胃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联合检测血清PG和G-17水平可用于大规模人群的普查,以及对患者的随访和预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病理学特点 血清学检测
下载PDF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乔海国 张昶 庄一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4-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9例ESS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免疫组化检测及随访。结果患者年龄39~64岁,中位46.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及子宫...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9例ESS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免疫组化检测及随访。结果患者年龄39~64岁,中位46.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及子宫增大/占位。肿瘤直径2.3~11 cm,平均4.6 cm。光镜下8例呈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 grade endometrialstromal sarcoma,LGESS),均由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细胞构成,细胞密集,异型性不明显,呈不规则舌状或岛状浸润肌层,并伴较多薄壁螺旋小血管;1例为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high 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undifferentiated endometrial sarcoma,HGESS/UES),肿瘤细胞直接替代子宫肌层,具有明显的细胞异型性,无LGESS常见的螺旋小血管。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肿瘤细胞CD10、vimentin均阳性,PR、ER大部分阳性,SMA和desmin及h-Caldesmon为极少数局灶阳性,S-100、CD34均阴性。术后随访7例(平均53个月),只有1例HGESS/UES死亡。结论 ESS是女性生殖道很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恶性度相差很大。确诊主要依靠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辅以免疫组化标记综合分析。诊断时要与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平滑肌肿瘤、低分化癌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皮肤伴巨大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乔海国 张昶 庄一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局限于皮肤的伴巨大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皮肤病变进行常规病理检查,伊红染色(HE)及免疫组化(S-100,CD68,Lys,Mac387,CD31,CD1a,ⅩⅢa因子和CD34)染色,光镜观察,分析其病理学特... 目的探讨完全局限于皮肤的伴巨大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皮肤病变进行常规病理检查,伊红染色(HE)及免疫组化(S-100,CD68,Lys,Mac387,CD31,CD1a,ⅩⅢa因子和CD34)染色,光镜观察,分析其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结果组织学上病变主要在皮肤真皮层,低倍镜下见深蓝染区域与淡粉染区域相间(重要诊断提示性背景病变);在炎症背景中有纤维分割;细胞组成见大量的单核或多核的组织细胞及散在的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同时巨噬性组织细胞内可见吞噬的小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巨噬性组织细胞S-100强(+),CD68和Lys(+),Mac387(+),CD31(+),不表达CD1a、ⅩⅢa因子和CD34。病理诊断:皮肤伴巨大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术后随访5年,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完全局限于皮肤的伴巨大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是很少见的非肿瘤性疾病,临床行为属于良性/潜在恶性,易被误诊为淋巴网织系统恶性肿瘤。明确诊断主要依靠其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并辅以免疫组化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伴巨大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液基细胞薄片联合宫颈活检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明芸 乔东方 庄一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联合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妇科门诊3 600例TCT检查标本(诊断标准采用TBS细胞学分类),并对TCT检查阳性者作宫颈组织活检。结果:3 600例TCT检查中阳性者232例...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联合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妇科门诊3 600例TCT检查标本(诊断标准采用TBS细胞学分类),并对TCT检查阳性者作宫颈组织活检。结果:3 600例TCT检查中阳性者232例,阳性率6.4%,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8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7例,鳞状细胞癌(SCC)33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其中慢性炎症78例,CINⅠ58例,CINⅡ22例,CINⅢ40例,鳞状细胞癌34例。结论:TCT检查联合宫颈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 宫颈活检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