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2型Y基金属间化合物YX(X=Ag,Cu,In,Rh)延性预测 被引量:5
1
作者 庄厚龙 彭平 +1 位作者 周惦武 刘金水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7-252,共6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CASTEP程序计算了4种B2型Y基金属间化合物YX(X=Ag,Cu,In,Rh)的部分弹性性质,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值基本一致。通过Pugh定律、Cauchy压力和泊松比等经验判据,分析并预测了它们的脆性/延性,其延性高低次序为...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CASTEP程序计算了4种B2型Y基金属间化合物YX(X=Ag,Cu,In,Rh)的部分弹性性质,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值基本一致。通过Pugh定律、Cauchy压力和泊松比等经验判据,分析并预测了它们的脆性/延性,其延性高低次序为:YRh>YAg>YCu>YIn。电子结构分析表明:这4种金属间化合物良好的延性源于其较强的金属键,而不同程度的Y(d)-X(p)电子杂化则导致了其延性的差异。YIn中因In的p电子较多,杂化程度高,共价键方向性强,因而延展性最低,而YRh则由于存在Y(d)-Rh(d)电子间强的相互作用,增强了其金属键作用,因而延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基金属间化合物 脆性/延性 第一原理 电子结构
下载PDF
镁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2
2
作者 周惦武 庄厚龙 +1 位作者 刘金水 彭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4-18,共5页
比较系统地综述了镁合金材料的研究开发概况、熔炼技术与铸造成型技术,分析了几种新型镁合金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超塑性镁基合金、镁基大块非晶、镁基复合材料以及镁基贮氢材料是开发镁合金材料潜在性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镁合金材料 熔炼 铸造成型 超塑性镁基合金 镁基大块非晶 镁基复合材料 镁基贮氢材料
下载PDF
Mg_(17)Al_(12)相Ca合金化结构稳定性的第一原理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周惦武 彭平 +2 位作者 庄厚龙 胡艳军 刘金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6-551,共6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Mg17Al12相Ca合金化前后的能态与电子结构。计算结果显示:当Ca分别置换Mg17Al12相中Mg(Ⅰ)、Mg(Ⅱ)和Mg(Ⅲ)原子时,(Mg17-xCax)Al12相(x=0,1,4,12)的负生成热逐渐升高、结合能逐渐增大,表明Ca置换Mg17...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Mg17Al12相Ca合金化前后的能态与电子结构。计算结果显示:当Ca分别置换Mg17Al12相中Mg(Ⅰ)、Mg(Ⅱ)和Mg(Ⅲ)原子时,(Mg17-xCax)Al12相(x=0,1,4,12)的负生成热逐渐升高、结合能逐渐增大,表明Ca置换Mg17Al12相中Mg(Ⅲ)原子时其Ca合金化能力最强,合金化后形成的(Mg5Ca12)Al12相结构稳定性最高。电子态密度(DOS)分析结果表明:Ca合金化后Mg17Al12相结构稳定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合金化后来自Al(p)和Ca(s)的价电子使其在低能区的成键电子数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17 Al12相 赝势平面波方法 结合能 电子结构
下载PDF
Mg合金系中形成的中间相-金属间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4
作者 周惦武 庄厚龙 +2 位作者 胡艳军 彭平 刘金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9,共4页
分析了新型镁合金材料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镁合金系中形成的中间相-金属间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并介绍了当前的几种研究方法,认为采用原子嵌入法和第一原理计算法研究金属间化合物的作用机理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MG合金 镁合金材料 第一原理 计算法 开发 中间相 新型 研究 原子
下载PDF
First-principle investigation of bismuth segregation atΣ5 (012) grain-boundaries in nickel
5
作者 陈律 彭平 +1 位作者 庄厚龙 周惦武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6年第B02期813-819,共7页
As an aid in establishing an understanding on the electronic level, the influence of bismuth on the cohesion of nickelΣ5 (012) grain boundary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plane wave pseudopotential (PWPP) method with the... As an aid in establishing an understanding on the electronic level, the influence of bismuth on the cohesion of nickelΣ5 (012) grain boundary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plane wave pseudopotential (PWPP) method with the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Based on the Rice-Wang model, the total energy calculations show that Bi behaves as an embrittler of the Ni grain-boundary, which predicts the experimentally known behavior. The total charge density, and difference charge density of the grain boundary also demonstrats that the Bi atom forms weaker bonds with neighboring Ni atoms in the grain boundary region. Total density of states (DO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significant covalent bonding for the grain boundary system with Bi segregated which help to embrittle the grain boundary and the change that Ni local d-DOS is narrowed due to segregation of Bi is also beneficial for the decohe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析系数 晶界 表面能 材料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