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以及对抗药性菌株的初筛
1
作者 陈汝婷 陆翰文 +3 位作者 庄宇彤 杨云朝 罗雨昕 迟德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3-142,共10页
【目的】筛选对乐果(有机磷类)、高效氯氰菊酯(菊酯类)和吡虫啉(新烟碱类)有抗药性的优势菌株,探究上述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人为施药筛掉敏感菌,采用稀释涂布法和连续划线法分离纯化对农药有一定抗性的优势细... 【目的】筛选对乐果(有机磷类)、高效氯氰菊酯(菊酯类)和吡虫啉(新烟碱类)有抗药性的优势菌株,探究上述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人为施药筛掉敏感菌,采用稀释涂布法和连续划线法分离纯化对农药有一定抗性的优势细菌进行表型特征和16SrDNA的鉴定。【结果】从农药处理后的土壤中筛选到的优势细菌主要为芽孢杆菌属、金黄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4类:芽孢杆菌属中的C3菌株在高质量浓度4.000 g/L乐果和0.100 g/L的吡虫啉处理的土壤中不存在其菌落;不动杆菌属中的C5菌株在0.120 g/L和0.040 g/L的高效氯氰菊酯以及0.100 g/L吡虫啉处理组中均未发现该菌生长;假单胞菌属中的C6菌株在4.000 g/L的乐果及0.050 g/L和0.100 g/L的吡虫啉处理的土壤中无此菌株生长。不同质量浓度农药对土壤菌落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土壤中细菌和真菌菌落的抑制率与质量浓度之间呈正相关,且随时间推移,抑制率呈递减趋势,第14天仅有0.100 g/L吡虫啉处理组中的土壤细菌和真菌菌落数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真菌中乐果和吡虫啉处理组间,第14天低质量浓度的土壤真菌菌落数显著(P<0.05)高于高质量浓度的土壤菌落数。【结论】土壤中存在对乐果、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农药有一定抗药性的优势细菌,为后续定向培育优良菌株提供理论基础;各农药的种类不同对土壤真菌和细菌菌落数量的抑制程度也有差异,其抑制程度为:吡虫啉>乐果>高效氯氰菊酯,且吡虫啉对土壤细菌数量抑制程度最高,对土壤真菌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果 高效氯氰菊酯 吡虫啉 土壤微生物 优势菌株鉴定 抑制率 真菌菌落数量
下载PDF
两种梢斑螟幼虫口器结构及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庄宇彤 杨云朝 +2 位作者 陈汝婷 罗雨昕 迟德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87,共11页
【目的】探究赤松梢斑螟幼虫和冷杉梢斑螟幼虫的食物谱差异机制,为两种梢斑螟幼虫取食行为差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梢斑螟幼虫的口器及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两种梢斑螟幼虫口... 【目的】探究赤松梢斑螟幼虫和冷杉梢斑螟幼虫的食物谱差异机制,为两种梢斑螟幼虫取食行为差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梢斑螟幼虫的口器及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两种梢斑螟幼虫口器结构存在差异。赤松梢斑螟幼虫的“内唇”有2处骨化,而冷杉梢斑螟幼虫有3处;赤松梢斑螟幼虫的上颚切齿多于冷杉梢斑螟幼虫;赤松梢斑螟幼虫的吐丝器口大于冷杉梢斑螟幼虫。两种梢斑螟幼虫口器上共有5种感器和1种角质齿,分别是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指形感器和刺状角质齿。但是,两种梢斑螟幼虫在同一感器的大小和感器分布上存在差异。在赤松梢斑螟幼虫下颚须端部数第1节和第2节连接处着生的锥形感器为Ⅱ型,而冷杉梢斑螟幼虫此处着生的锥形感器则为Ⅲ型。两种梢斑螟幼虫在相同感器之间的长短、形状也有差异。【结论】两种梢斑螟幼虫口器结构的差异是造成取食行为不同的原因之一。此外,相同感器之间长短、形状的差别,对两种梢斑螟幼虫的取食行为也有一定影响。两种梢斑螟幼虫口器上分布的5种感器,在虫体感知寄主植物体组织部位硬度、寄主表面挥发物、气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幼虫进行寄主定位。此研究明确了两种梢斑螟幼虫的口器结构及感器种类、数量及分布,并对感器功能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进一步探讨两种梢斑螟幼虫的食物谱差异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杉梢斑螟 赤松梢斑螟 口器 感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小花尺蛾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京枫 庄宇彤 +2 位作者 罗雨昕 迟德富 宇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4-182,189,共10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小花尺蛾Eupithecia abietaria debrunneata Staudinger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形态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花尺蛾触角鞭亚节第50~64节的各亚节感器种类无差异,触角长度、感器长度和数量存在雌雄二型现象。触角上感... 利用扫描电镜对小花尺蛾Eupithecia abietaria debrunneata Staudinger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形态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花尺蛾触角鞭亚节第50~64节的各亚节感器种类无差异,触角长度、感器长度和数量存在雌雄二型现象。触角上感器类型为10类17种,包含B9hm氏鬃毛(Ⅰ~Ⅱ)、叉形感器、鳞形感器、毛形感器(Ⅰ~Ⅲ)、刺形感器、锥形感器(Ⅰ~Ⅱ)、耳形感器(Ⅰ~Ⅲ)、腔形感器、腔锥形感器(Ⅰ~Ⅱ)和栓锥形感器。雄蛾触角显著短于雌蛾触角,雄蛾毛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Ⅲ的长度显著长于雌蛾,数量显著多于雌蛾,雌蛾刺形感器数量显著多于雄蛾。在鳞翅目昆虫上首次发现耳形感器Ⅲ,结合已有感器功能的报道,对感器类型、形态和分布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尺蛾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樟子松梢斑螟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宋效惠 闫敦梁 +3 位作者 解丹 庄宇彤 贾妮娅 迟德富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1期1-4,17,共5页
为了研究樟子松梢斑螟(Dioryctria mongolicella)幼虫在樟子松栽植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并为该虫的野外调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8个聚集度指标和3种回归分析法对樟子松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同时,通过Iwao回归法... 为了研究樟子松梢斑螟(Dioryctria mongolicella)幼虫在樟子松栽植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并为该虫的野外调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8个聚集度指标和3种回归分析法对樟子松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同时,通过Iwao回归法计算了樟子松梢斑螟幼虫种群的最适抽样量并拟合序贯抽样模型。结果表明,樟子松梢斑螟的8个聚集度指标均显示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种群,且个体之间相互吸引。随着田间平均虫口密度的增大,抽样数逐渐减少;随着允许误差逐渐减小,所需要的抽样数就越大。建立的序贯抽样表和最适抽样量表可在林间调查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樟子松梢斑螟 幼虫 空间分布 抽样技术
下载PDF
昆虫室内学习训练和测试存在的问题
5
作者 骆倩文 赵琦 +5 位作者 郑莹莹 庄宇彤 王高平 郭线茹 原国辉 李为争 《华中昆虫研究》 2017年第1期63-73,共11页
学习指的是生物的某种行为随着前期经历逐渐变化的现象,与本能共同调控着昆虫出生后的行为。目前已经证实受学习和记忆影响的行为有觅食、寄主搜索、天敌回避、社会分工等。室内饲养的个体容易进行严格控制,有助于从复杂效应中分离出单... 学习指的是生物的某种行为随着前期经历逐渐变化的现象,与本能共同调控着昆虫出生后的行为。目前已经证实受学习和记忆影响的行为有觅食、寄主搜索、天敌回避、社会分工等。室内饲养的个体容易进行严格控制,有助于从复杂效应中分离出单纯学习效应,但是室内报道的学习效应在推延到自然界时可能被严重高估。本文首先描述了学习的类型,探讨昆虫生物学特性、生态学习性、人为控制的学习参数与学习表现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当前室内昆虫学习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渐进性学习 条件刺激 无条件刺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