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形成的生理特性 |
庄宝华
张书标
章清杞
杨仁崔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6
|
|
2
|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生理调节的研究 |
庄宝华
林菲
洪植蕃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42
|
|
3
|
两系杂交稻栽培生理生态特性——Ⅳ.灌浆特征及其生理基础 |
庄宝华
洪植蕃
林菲
周以飞
黄锦文
朱朝枝
|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
1993 |
5
|
|
4
|
亚种间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进展 |
庄宝华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5
|
甘薯脱毒对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
陈选阳
陈凤翔
袁照年
庄宝华
翁定河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7
|
|
6
|
脱毒甘薯增产的生理特性研究 |
张招娟
庄宝华
袁照年
陈选阳
陈凤翔
|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7
|
口服麦苗粉对人体健康效应的观察 |
张秋英
陈剑锋
庄宝华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5
|
|
8
|
福建甘薯良种选育成就与展望 |
陈凤翔
陈选阳
袁照年
庄宝华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12
|
|
9
|
农业概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冯金玲
庄宝华
王松良
王峰吉
|
《高等农业教育》
|
2011 |
6
|
|
10
|
甘薯新品种金山1255的选育与鉴定 |
陈凤翔
袁照年
庄宝华
陈选阳
林文新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4
|
|
11
|
再生稻汕优63栽培因子的多项式回归分析 |
林菲
洪植蕃
庄宝华
冯先鸿
杨树华
严勤
|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
1992 |
1
|
|
12
|
秋水仙素应用于大麦育种的初步研究 |
张秋英
张绍南
庄宝华
余建华
叶定生
涂祖荣
|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
1997 |
5
|
|
13
|
甘薯新品种金山584的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
陈选阳
袁照年
陈凤翔
庄宝华
|
《福建农业科技》
|
2001 |
1
|
|
14
|
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339的特征特性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卓伟
程琛聃
庄宝华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
2008 |
0 |
|
15
|
两系杂交稻栽培生理生态特性 Ⅱ.干物质生产特性 |
洪植蕃
林菲
庄宝华
朱朝枝
杨居钿
|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
1992 |
30
|
|
16
|
两系杂交稻栽培生理生态特性Ⅰ.生育特性 |
洪植蕃
林菲
庄宝华
朱朝枝
杨居钿
|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
1992 |
11
|
|
17
|
两系杂交稻栽培生理生态特性 Ⅲ.结实特性与库源特征 |
洪植蕃
林菲
庄宝华
朱朝枝
|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
1992 |
30
|
|
18
|
福建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
林菲
庄宝华
朱朝枝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1997 |
2
|
|
19
|
汕优63再生芽幼穗发育规律 |
林菲
庄宝华
朱朝枝
|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
1994 |
0 |
|
20
|
小学语文体验教学中认知与情感的整合——《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谈 |
庄宝华
|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