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预防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远辉 庄彩屏 钟国城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9期183-186,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PB)超前镇痛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其原理是否与降低炎症反应有关。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择期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PB)超前镇痛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其原理是否与降低炎症反应有关。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择期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和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PB组),每组各60例。SPB组在术前采用超声引导下0.33%罗哌卡因行前锯肌平面阻滞,G组不给予神经阻滞。记录术中患者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的用量;比较两组在麻醉前20 min(t_(0))、手术开始(t_(1))、手术结束(t_(2))、术后6 h(t3)及术后24 h(t4)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评估患者术后6 h(T_(1))、24 h(T_(2))、48 h(T_(3))、1周(T_(4))、1个月(T_(5))、3个月(T_(6))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两组术后1、3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结果SPB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低于G组(P<0.05);在t_(2)~t4时刻,SPB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明显低于G组(P<0.05);SPB组T_(1)~T_(6)的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SPB组术后1、3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42.3%、23.0%,低于G组的62.5%、46.4%(P<0.05)。结论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在麻醉期间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可为乳腺癌根治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 前锯肌平面阻滞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