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文为体”:宋代文体革新策略刍议 被引量:2
1
作者 庄怀芹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7-202,共6页
鉴于宋代古文运动取得胜利,文体异质同构及"活法"普遍运用,古文的崇高地位得以确立,成为宋代标杆式风尚文体,不少文体变革时常常以之为参考对象,兴而效之,致使"以文为体"于宋代大肆盛行。"以文为体"语出... 鉴于宋代古文运动取得胜利,文体异质同构及"活法"普遍运用,古文的崇高地位得以确立,成为宋代标杆式风尚文体,不少文体变革时常常以之为参考对象,兴而效之,致使"以文为体"于宋代大肆盛行。"以文为体"语出元人祝尧《古赋辩体·宋体》,即中心文体——古文从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两方面对其他文体产生解构、建构性影响,古文的某些特质向其他文体迁移,使其他文体呈现出一定的类古文性。在这种同化作用下,宋代各文体都流动着古文之气,形式从原先的规范、齐整、严肃开始走向自由、散漫、灵动;内容情态借鉴古文的表现功能以及言说方式,理性色彩较重。"以文为体"是宋代普遍盛行的文学创作策略,更是文体革新的重要方法,引发了"尊体""破体"的激烈讨论,引领审美趣味由雅向俗转变,标志着言说方式由抒情向叙事转变,凸显了宋代"古文"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 以文为体 文体变革 承上启下
下载PDF
“简而有法”:新媒体语境下文风改革的价值向度
2
作者 庄怀芹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文风改革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历史上不乏文风改革的经验和努力,其追求目标都趋于"简而有法"。现阶段,新媒体语境给文风改革带来了新的困惑——"不在场的现场"。即便如此,文风改革价值向度仍然离... 文风改革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历史上不乏文风改革的经验和努力,其追求目标都趋于"简而有法"。现阶段,新媒体语境给文风改革带来了新的困惑——"不在场的现场"。即便如此,文风改革价值向度仍然离不开"简而有法"。"简而有法"在文风上表现为"短""实""新""雅"四个方面。实施"简而有法"的新文风必须围绕应用文致用的本质,配合自上而下的改革合动力,尤其要注意新媒体的催化作用,最后要从根本上改变创作的技能——以"消极修辞"为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在场的现场 简而有法 文风改革 策略
下载PDF
元代圣旨开读和传输——以《秀才免差发》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庄怀芹 《秘书》 2018年第1期17-24,共8页
在元代,圣旨开读是国家重大政令生效的法定程序和重要形式标志。在古代有限的条件下,圣旨开读有利于实现政令在最大范围内传播,便于全社会了解国家政策,为政令的施行创造社会条件。文章以原汁文件《秀才免差发》为支撑点,分析浙东道提... 在元代,圣旨开读是国家重大政令生效的法定程序和重要形式标志。在古代有限的条件下,圣旨开读有利于实现政令在最大范围内传播,便于全社会了解国家政策,为政令的施行创造社会条件。文章以原汁文件《秀才免差发》为支撑点,分析浙东道提学司及相关机构的隶属关系和职掌变化,并结合元代的公文格例和程式规定,阐述此道圣旨的由来。再分析元代的制度建设、区域规划、机构配置、邮驿系统以及开读的任务时限、礼制规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圣旨 《秀才免差发》 开读过程
下载PDF
辅导员工作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视觉文化素养
4
作者 庄怀芹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29期71-73,11,共4页
辅导员工作非一成不变,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视觉文化时代,辅导员工作如何应对视觉文化的冲击提高大学生的视觉文化素养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社会背景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辅导员工作的特质以及视觉文化的启... 辅导员工作非一成不变,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视觉文化时代,辅导员工作如何应对视觉文化的冲击提高大学生的视觉文化素养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社会背景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辅导员工作的特质以及视觉文化的启示,分析了辅导员工作提高当代大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能性和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视觉文化素养
下载PDF
我看故我在——谈西方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5
作者 庄怀芹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年第4期89-90,共2页
近年,视觉文化艺术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本文主要介绍其三方面的内容:视觉文化的定义;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 视觉文化 艺术教育 产生 内涵
下载PDF
从大清律例看《红楼梦》薛蟠案的文本叙事
6
作者 庄怀芹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4-18,共5页
薛蟠虽然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但因其涉嫌两次人命官司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说文本对薛蟠两次官司的审理描述,基本适用大清律例条款规定。与冯渊案审判描述简洁隐晦不同,张三案的审理叙事鲜明张扬,其中使用了大量清朝司法审判... 薛蟠虽然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但因其涉嫌两次人命官司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说文本对薛蟠两次官司的审理描述,基本适用大清律例条款规定。与冯渊案审判描述简洁隐晦不同,张三案的审理叙事鲜明张扬,其中使用了大量清朝司法审判专用名词以及相关司法文书文本,对条款的适用非常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蟠 大清律例 依据 比较
下载PDF
论《红楼梦》“对牌”书写及其叙事隐喻
7
作者 庄怀芹 《红楼梦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119,共18页
《红楼梦》“对牌”书写似乎非关全旨,却贯串全书,是反映贾家历史发展和转折的重要线索。作为家族管理者身份的信凭,“对牌”用于支领财物或传达命令,大体经过开帖—审核—登帐—领牌—核验—执行—再审核—交牌的循环过程。“对牌”一... 《红楼梦》“对牌”书写似乎非关全旨,却贯串全书,是反映贾家历史发展和转折的重要线索。作为家族管理者身份的信凭,“对牌”用于支领财物或传达命令,大体经过开帖—审核—登帐—领牌—核验—执行—再审核—交牌的循环过程。“对牌”一词在《红楼梦》中共出现30次,涉及秦氏之丧、元妃省亲、探春理家、贾母之死等四大情节,关联贾府主奴两大群体,推动了情节的发生和展开,也为深度挖掘王熙凤等人物形象特性提供新的切入点。贾府“对牌”还是一种权力符号,背后隐含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其出现和消亡隐喻着贾府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对牌 叙事 隐喻
原文传递
论“密白”——宋朝一种独特的军事文书处理方法
8
作者 庄怀芹 《档案》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密白"是在宋朝官制混乱、官员扯皮、效率低下的情势下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军事文书处理方法,包括"枢密院既得旨"、"例不送中书"、"书黄过门下"三个流程,具有军事监督作用。"密白"提高... "密白"是在宋朝官制混乱、官员扯皮、效率低下的情势下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军事文书处理方法,包括"枢密院既得旨"、"例不送中书"、"书黄过门下"三个流程,具有军事监督作用。"密白"提高了军事决策的科学性,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滋生了不少弊端,影响了国家的改革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密白 军事文书 处理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