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马西平治疗双相障碍血药浓度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庄淑云 赵志强 梁路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3期42-42,44,共2页
目的了解卡马西平在治疗双相障碍过程中,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波动情况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37例双相障碍的住院患者,使用卡马西平治疗,在治疗过程中3次检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分析其自身诱导作用对血药浓度影响。结果分别在1周后、4... 目的了解卡马西平在治疗双相障碍过程中,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波动情况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37例双相障碍的住院患者,使用卡马西平治疗,在治疗过程中3次检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分析其自身诱导作用对血药浓度影响。结果分别在1周后、4周后和8周后检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结果显示:1周后检测血药浓度平均值为(4.64±0.44)μg/mL,有效率为56.8%。4周后第2次检测血药浓度平均值为(3.55±0.51)μg/mL,有效率为29.7%,而疗效随血药浓度下降而下降,与第1周56.8%疗效相比(P<0.05)。之后经调整剂量,8周后第3次血药浓度检测,血药浓度均值为(5.13±0.32)μg/mL,有效率为63.2%。结论卡马西平在治疗过程中有明显的自身诱导作用,血药浓度波动较大,而且明显影响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卡马西平 自身诱导 血药浓度 疗效
下载PDF
氟哌啶醇癸酸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33例疗效观察
2
作者 庄淑云 郭秀英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91-92,共2页
本组病例系85-94年间,曾在我院住院三次以上,并曾应用数种常用低效价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符合CCMD-2和DSM-Ⅲ-R诊断标准。病情反复发作多次住院的难治病例,采用氟哌啶醇癸酸酯(HD),根据病... 本组病例系85-94年间,曾在我院住院三次以上,并曾应用数种常用低效价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符合CCMD-2和DSM-Ⅲ-R诊断标准。病情反复发作多次住院的难治病例,采用氟哌啶醇癸酸酯(HD),根据病情间隔15-30天肌注一次,每次剂量以50、100、150、200、250mg。平均剂量150mg/次。全疗程肌注4-6次,历时3月,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氟哌啶酸癸酸酯 治疗
下载PDF
维汉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及心理状况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夏叶玲 庄淑云 +4 位作者 孙英 王俊英 陈晓梅 张俊霞 木拉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08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考察维汉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方法:用汉语版和维语版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BM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评定汉族大学生962名和维族大学生1006名。结果:①维族大学生父母的情感温暖... 目的:考察维汉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方法:用汉语版和维语版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BM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评定汉族大学生962名和维族大学生1006名。结果:①维族大学生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明显高于汉族。汉族大学生的父母较维族大学生父母有更多的过份干涉、拒绝否认。②维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EPQ上除内外向上有显著差异外,余无差异,③维族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质、其它等因子分上与汉族大学生有显著差异。结论:①维汉大学生父母的养育方式的有明显的不同。②维汉大学生人格特征不同。③维族大学生较汉族有更多的心理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汉 父母养育方式 人格 心理健康
下载PDF
能力指标在评估弱智儿童综合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段玉梅 庄淑云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 探讨能力指标在评估弱智儿童康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综合康复由训练方法对弱智儿童进行为期6个月康复训练,以6项能力指标为评判指标进行训练前后测值对比。结果 48例患儿经过6个月综合训练均有不同程度进步,有效率100%,1... 目的 探讨能力指标在评估弱智儿童康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综合康复由训练方法对弱智儿童进行为期6个月康复训练,以6项能力指标为评判指标进行训练前后测值对比。结果 48例患儿经过6个月综合训练均有不同程度进步,有效率100%,13例进步很明显占27.1%;患儿6项能力指标训练前后均显著提高.增加率为11.36%~60.53%,其顺序依次为语言交往能力(60.53%)〉社会适应能力(48.77%)〉认知能力(46.95%)〉感知能力(36.59%)生活自理能力(15.52%)〉运动能力(11.36%)。结论 6项能力指标能全面反映弱智儿童康复治疗状况,是良好的综合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智儿童 康复训练 能力指标 评估应用
下载PDF
维汉两族慢性酒中毒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5
作者 魏琛 吐尔逊 +1 位作者 古丽娜 庄淑云 《中国民康医学》 1997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慢性酒中毒 精神卫生中心 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 临床资料 B组 慢性酒精中毒性 个性内向者 维吾尔族 AUDIT 伊斯兰教
下载PDF
新四结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例的对照研究
6
作者 周用桓 周佳 +5 位作者 魏勇 魏琛 庄淑云 刘姿荣 董敏华 郭秀英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2006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毕和精神病学在精神卫生服务中创造性地结合,通过对综合分析的理论和治疗应用的研究设计进行论证。方法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社会学是周用桓办院模式的理论基础.“说书”是药疗、教育、工疗、娱疗新四结合治... 目的探讨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毕和精神病学在精神卫生服务中创造性地结合,通过对综合分析的理论和治疗应用的研究设计进行论证。方法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社会学是周用桓办院模式的理论基础.“说书”是药疗、教育、工疗、娱疗新四结合治疗的灵魂的学说,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同时,对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辅以新四结合治疗(治疗组),24用为一疗程;釆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定.并与单纯药物维持治疗的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经新四结合治疗后.治疗组A有极显着的疗效(P〈0.01),对照组B也有相对的疗效(P〈0.05)。结论辅以新四结合治疗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缓解、社会功能的恢复治疗均较单纯药维持治疗更有积极的意义(治疗组的活动对整个病房的患者包括对照组起到了正向功能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新四结合治疗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加兰他敏与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对照研究
7
作者 古丽娜尔.阿布都克里木 庄淑云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5期143-144,共2页
目的比效加兰他敏与美金刚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47例符合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诊断标准(DSM-IV-TR)的患者,随机分为加兰他敏组,美金刚组,分别对两组进行12周治疗,在12周末分别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认知... 目的比效加兰他敏与美金刚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47例符合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诊断标准(DSM-IV-TR)的患者,随机分为加兰他敏组,美金刚组,分别对两组进行12周治疗,在12周末分别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认知功能障碍有效率分别为54.2%和47.8%,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分别为33.3%和39.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述两药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认知功能障碍均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 加兰他敏 美金刚
下载PDF
碳酸锂和卡马西平治疗双相障碍的研究
8
作者 古丽娜尔.阿布都克里木 梁路 庄淑云 《新疆医学》 2011年第10期104-105,共2页
双相障碍也称为躁郁症,是情感障碍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二意志行为增强、思维奔逸等,具有躁狂与抑郁不同相的发作或交替发作特点[1]。近10年来,随着抗躁狂新药不停的问世,其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双相障碍 卡马西平 治疗 碳酸锂 情感障碍 发作特点 常见疾病 意志行为
下载PDF
碳酸锂和卡马西平治疗双相障碍益害探索
9
作者 古丽娜尔.阿布都克里木 庄淑云 《新疆医学》 2011年第9期119-120,共2页
双相障碍也称为躁郁症,是情感障碍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意志行为增强、思维奔逸等,具有燥狂与抑郁不同相的发作或交替发作特点。近10年来,随着抗躁狂新药不断问世,其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双相障碍 卡马西平 治疗 碳酸锂 情感障碍 发作特点 常见疾病 主要表现
下载PDF
新疆维汉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对人格及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叶玲 孙英 +2 位作者 陈晓梅 庄淑云 张俊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8期746-749,共4页
目的考察维汉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及心理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6名维族、962名汉族在校大学生进行集体测试。结果父母的情感温暖与EPQ的精神质、神经质呈... 目的考察维汉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及心理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6名维族、962名汉族在校大学生进行集体测试。结果父母的情感温暖与EPQ的精神质、神经质呈负相关,与SCL—90的心理症状呈负相关.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EPQ的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与SCL—90的心理症状呈正相关。神经质、精神质与SCL—90的心理症状呈正相关.结论①父母不良的养育方式对大学生的人格有显著的影响。②父母的养育方式可以作用于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人格特征有非常密切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族大学生 汉族大学生 父母养育方式 人格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