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院全肠外营养不合理处方的帕累托图分析
1
作者 蔡莉莉 林燕芳 +1 位作者 庄玉君 林志强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74-76,共3页
目的应用帕累托图分析年龄<60岁和年龄≥60岁的患者(老年患者)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不合理处方的情况及原因,为保障患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住院... 目的应用帕累托图分析年龄<60岁和年龄≥60岁的患者(老年患者)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不合理处方的情况及原因,为保障患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住院患者病历,每月随机抽取30份的TPN处方,应用帕累托图针对不合理处方的主、次要和一般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60岁的患者和老年患者TPN不合理处方类型几乎一致。但造成年龄<60岁的患者TPN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因素为超适应症、热氮比不合理、糖脂比不合理,次要因素为谷氨酰胺用量不适宜;而造成老年患者TPN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因素为热氮比不合理、谷氨酰胺用量不适宜、糖脂比不合理,次要因素为超适应症;一般因素均为脂溶性维生素用量不适宜和添加物不稳定。结论应用帕累托图分析年龄<60岁的患者和老年患者TPN不合理处方情况,可及时发现主次要因素,有利于临床药师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干预及营养基础知识的培训,以保障临床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肠外营养 不合理处方 帕累托图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庄玉君 牟伦盼 蒋建家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57-159,共3页
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传统上通过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时,启用胰岛素治疗是控制血糖达标的主要手段,但常增加体重及低血糖风险,体重增加可进一步促进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高心脑血管风险,低血糖可... 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传统上通过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时,启用胰岛素治疗是控制血糖达标的主要手段,但常增加体重及低血糖风险,体重增加可进一步促进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高心脑血管风险,低血糖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而且患者经常为了防治低血糖而过度的摄食,致使体重更难于控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人体内一种主要的肠促胰素,艾塞那肽为GLP-1受体激动剂,可通过葡萄糖依赖方式促进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延缓胃排空、控制食欲而达到降血糖的作用。研究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 肥胖2型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不良反应 患者 护理 体重增加 口服降糖药
下载PDF
我院护士对化疗防护措施实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庄玉君 易冬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29-129,93,共2页
关键词 化疗防护 护士 化疗药物 行情 脏器损害 长期低剂量 治疗方法 职业危害
下载PDF
分析循证奠基式路径护理对初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庄玉君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4期148-151,共4页
目的研究循证奠基式路径护理对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入院待产的64例初诊GDM孕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投骰子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研究循证奠基式路径护理对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入院待产的64例初诊GDM孕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投骰子法分为观察组(32例,循证奠基式路径护理)与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率、心理状态及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孕妇护理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率、负性心理评分、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奠基式路径护理对初诊GDM孕妇有积极影响,既能舒缓负面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又能有效控糖,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与并发症,整体护理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循证奠基式路径护理 妊娠并发症 血糖水平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56例门诊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指导
5
作者 庄玉君 孔江华 +1 位作者 赖宝珠 陈丽丽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糖尿病患 护理指导 门诊 无症状低血糖 葡萄糖浓度 动态监测 下载软件
下载PDF
276例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6
作者 庄玉君 吴培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12期1453-1454,共2页
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是采取肾脏活组织作病理检查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对肾脏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其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术后并发症较多,所以,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是成功穿刺及预防并... 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是采取肾脏活组织作病理检查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对肾脏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其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术后并发症较多,所以,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是成功穿刺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活检术 经皮 肾脏 护理体会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保证 精心 常用方法
下载PDF
内脏脂肪蓄积与血尿酸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蒋建家 孙炳庆 +3 位作者 庄玉君 苏劲波 林振忠 黄文森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研究内脏脂肪蓄积与血尿酸、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2007年就诊的肥胖患者122例,分为内脏型肥胖组[体质量指数(BMI)≥25.0 kg/m2,男性腰围≥85 cm或女性腰围≥80 cm,内脏脂肪面积≥100 cm2]与皮下型肥胖组(BMI≥25.0... 目的研究内脏脂肪蓄积与血尿酸、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2007年就诊的肥胖患者122例,分为内脏型肥胖组[体质量指数(BMI)≥25.0 kg/m2,男性腰围≥85 cm或女性腰围≥80 cm,内脏脂肪面积≥100 cm2]与皮下型肥胖组(BMI≥25.0 kg/m2,男性腰围≥85 cm或女性腰围≥80 cm,内脏脂肪面积<100 cm2)。采用CT测定腹部脂肪分布,并测定血清胰岛素、血尿酸、血糖等指标。结果内脏型肥胖组血尿酸水平高于皮下型肥胖组[(450.37±56.58)μmol/Lvs(329.19±94.00)μmol/L,P<0.01]。内脏型肥胖组MS发生率高于皮下型肥胖组(64.1%vs31.8%,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腰围与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BMI、收缩压、舒张压、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尿酸、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呈正相关;内脏脂肪与腰围、BMI、收缩压、舒张压、HOMA-IR、血肌酐、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皮下脂肪、甘油三酯、肌酐、尿酸可用作腰围的解释变量;尿酸、甘油三酯、收缩压可作为内脏脂肪的解释变量。结论内脏脂肪蓄积与血尿酸水平及MS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肥胖症 高尿酸血症 内脏 脂肪类
下载PDF
艾塞那肽在非糖尿病肥胖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
8
作者 牟伦盼 蒋建家 +4 位作者 林振忠 苏劲波 孙炳庆 庄玉君 明德松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在非糖尿病肥胖受试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以非糖尿病肥胖自愿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8岁,体质指数(BMI)>25 kg/m2,腰围男>90 cm,女>85 cm。测定基线及应用艾塞那肽7 d后的空腹与早餐后2 h血浆血糖,行72 h...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在非糖尿病肥胖受试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以非糖尿病肥胖自愿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8岁,体质指数(BMI)>25 kg/m2,腰围男>90 cm,女>85 cm。测定基线及应用艾塞那肽7 d后的空腹与早餐后2 h血浆血糖,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每日8点指尖血糖监测。结果:29例受试者均完成临床观察。基线与艾塞那肽应用后,空腹血糖为(5.2±0.3)mmol/L与(4.7±0.3)mmol/L(P<0.01),早餐后2 h血糖为(6.2±1.1)mmol/L与(5.9±1.0)mmol/L(P>0.05),体重为(80.6±7.6)kg与(79.5±7.7)kg(P<0.01);72 h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血糖低值3.1 mmol/L,血糖高值8.7 mmol/L。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轻度或中度消化道症状,其中9例出现恶心、3例呕吐、2例腹胀,另有3例头晕,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艾塞那肽短期应用于非糖尿病肥胖人群低血糖风险小,主要不良事件为轻中度消化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 肥胖 低血糖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志新 庄玉君 +2 位作者 陈雷 郭雅娣 廉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 探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在手部皮肤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适应证。方法 2002年4月~2005年8月应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移位修复于部皮肤缺损,或用于修复腹部皮瓣或髂腹股沟皮瓣移位至手部后遗留的供区创面5例,均为男性,年龄16~44岁,... 目的 探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在手部皮肤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适应证。方法 2002年4月~2005年8月应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移位修复于部皮肤缺损,或用于修复腹部皮瓣或髂腹股沟皮瓣移位至手部后遗留的供区创面5例,均为男性,年龄16~44岁,损伤部位:左手1例,右手4例,其中机器绞伤2例、烧伤3例、外伤为伤后6h急诊手术;烧伤为伤后4~7d行切痂、皮瓣移位修复术。手部皮肤缺损范围为12~19cm×18~22cm,切取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为7~12cm×16~24cm;切取腹部皮瓣或髂腹沟皮瓣:13~20cm×19~23cm。修复手部的皮瓣术后3周断蒂。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均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创面Ⅰ期愈合。均获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血运好,其中3例分别在术后4~7个月行分指去脂术。手部皮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结论 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及腹部皮瓣或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创而遗留的供区创而具有供皮量大,不吻合血管,手术风险小,皮瓣成活率高等优点,为修复手部创面提供一种较好的皮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带蒂移化
下载PDF
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丰波 路来金 +3 位作者 刘志刚 张志新 庄玉君 宫旭 《解剖与临床》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为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侧新鲜成人下肢标本用红色乳胶液加压灌注 ,在 5倍手术放大镜下观测隐动脉及其皮支的起始、走行、外径、供血范围及其与缝匠肌的关系 ,设计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 目的 :为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侧新鲜成人下肢标本用红色乳胶液加压灌注 ,在 5倍手术放大镜下观测隐动脉及其皮支的起始、走行、外径、供血范围及其与缝匠肌的关系 ,设计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结果 :隐动脉于收肌结节上方 (2 .6 9± 1.0 9)cm处发出恒定的膝上皮支 ,外径 (1.10±0 .18)mm ,有两条伴行静脉 ,外径 (1.12± 0 .10 )mm。该支于收肌结节上方 (1.4 8± 0 .5 3)cm处穿深筋膜后分为上行支及下行支。下行支长度为 (2 .91± 1.0 1)cm ;上行支直接行经 (4 .39± 1.0 9)cm ,末端与隐动脉近侧穿支、肌皮支形成网状联系。结论 :隐动脉膝上皮支起始位置恒定 ,口径较粗 ,以收肌结节上 1.5cm处为皮瓣旋转点 ,以股内侧中下段为供区 ,可设计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用于修复膝周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动脉 膝上皮支 逆行筋膜皮瓣 解剖学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深度烧伤创面
11
作者 庄玉君 杨立民 张志新 《吉林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540-541,共2页
关键词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修复 烧伤 创面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丰波 庄玉君 王克利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93-194,共2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 临床应用 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 足背软组织缺损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用VSD术治疗IV度冻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向荣 庄玉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0期241-242,共2页
目的:探讨用VSD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IV度冻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例足部IV度冻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在对该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VSD术对其进行治疗。结... 目的:探讨用VSD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IV度冻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例足部IV度冻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在对该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VSD术对其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该患者冻伤的创面得到封闭,其足部长度最大限度地得到了保留。该患者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能自行下地行走,其行走能力未受到明显的影响。结论:用VSD术治疗IV度冻伤疗效好,方法简单,可以使患者冻伤的创面得到有效封闭,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冻伤肢体的长度和功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度冻伤 VSD术 疗效
下载PDF
珍珠烧伤膏治疗难愈性创口15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世萍 郑伟 庄玉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22期137-137,共1页
目的:探讨难愈性创口治疗新方法。方法:分析总结15例难愈性创口患者的应用珍珠烧伤膏浸浴外敷治疗过程。结论:珍珠烧伤膏对于各种难愈性创口,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难愈性创口 珍珠烧伤膏 愈合
下载PDF
人文关怀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41
15
作者 庄玉君 蒋建家 易冬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4期1889-1893,共5页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方便抽样原则选取2016年1-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鱼骨图分析影响患者生命质量、自我效能的真因,针对性给予人文...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方便抽样原则选取2016年1-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鱼骨图分析影响患者生命质量、自我效能的真因,针对性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糖尿病护理,经过6个月护理后对照分析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50.33±3.02)、(30.55±2.03)、(17.20±2.01)、(12.35±0.8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7±3.46)、(23.60±2.17)、(13.55±2.34)、(9.02±0.6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2~21.137,均P〈0.01);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效能评分(30.52±2.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69±1.9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2,P〈0.01).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自我效能.该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生活质量 人文关怀护理 自我效能感
原文传递
艾塞那肽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欠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8
16
作者 蒋建家 牟伦盼 +6 位作者 苏劲波 孙炳庆 林振忠 毛艳玲 庄玉君 何芳 明德松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 评估艾塞那肽与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在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8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5岁,体质指数(BMI)>25 kg/m2,腰围男>90cm,女>85 cm,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目的 评估艾塞那肽与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在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8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5岁,体质指数(BMI)>25 kg/m2,腰围男>90cm,女>85 cm,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7.5%~10.5%,二甲双胍与磺脲类降糖药治疗达12个月以上,二甲双胍剂量至少达1000 mg/d,磺脲类剂量达最大剂量一半以上.4周进入期结束后,按随机、开放、平行分组法,将符合人选条件的80例受试者分入艾塞那肽组(试验组,n=40)与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组(对照组,n=40),进行为期16周的临床观察.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X2检验.结果 16周时,试验组(36例)与对照组(37例)HbA1c分别为(7.6±0.9)%、(7.2±1.0)%,较基线时[(9.0±1.1)%、(9.2±1.0)%]降低(t=-3.6,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HbA1c降至6.5%的比例分别为16.7%和37.8%(X2=4.1,P<0.05),HbAlc降至7.0%的比例分别为47.2%与54.1%(X2=0.3,P=0.6).试验组体质量减轻(3.4±1.7)kg,对照组体质量增加(2.7±1.4)kg.16周时,试验组8例受试者发生24例次低血糖事件,无重大低血糖事件发生.对照组15例发生60次低血糖,2例因重大低血糖事件、2例因反复夜间低血糖而中止试验.试验组消化道不良事件更多见.试验组收缩压、血脂改善较对照组显著(均P<0.05),两组舒张压、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塞那肽在控制体质量、改善血脂代谢、降低低血糖风险上存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肥胖 艾塞那肽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
原文传递
艾塞那肽对糖调节受损肥胖者血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蒋建家 牟伦盼 +5 位作者 林振忠 孙炳庆 苏劲波 吴玉英 庄玉君 明德松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8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对糖调节受损(IGR)肥胖者血胰岛素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就诊的75例糖调节受损(IGR)肥胖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受试者符合入选条件,按基线胰岛素水平分为...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对糖调节受损(IGR)肥胖者血胰岛素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就诊的75例糖调节受损(IGR)肥胖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受试者符合入选条件,按基线胰岛素水平分为高胰岛素血症(HIns,32例)与非高胰岛素血症(NHIns,30例)2组,HIns以空腹胰岛素≥15mU/L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r)2h胰岛素≥80mU儿作为切点。测定基线及应用艾塞那肽5d及14d时的空腹与OGTF2h血浆血糖、胰岛素、C肽、体重等指标。以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Gutt胰岛素敏感指数评估胰岛素抵抗及敏感性。同一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检验。结果两组的空腹及OGTr2h血糖在用药5d时较基线下降(t=4.42、9.78、4.00、8.66,均P〈0.05),HIns组空腹胰岛素在用药5d时较基线下降(t=2.07,P〈0.05),OGTr2h胰岛素在用药5d较基线时下降,用药14d较5d时进一步下降(F=24.17,P〈0.05)。HIns组HOMA—IR在用药5d时较基线下降(t=3.27,只〈0.05)。NHIns组HOMA—IR在用药5d及14d时较基线均无下降(均P〉0.05),HIns组Gutt胰岛素敏感指数在用药5d时较基线升高(t=-9.84,P〈0.05),14d时较5d时进一步升高(F=55.96,P、遗0.05)。NHIns组Gutt胰岛素敏感指数在用药5d时较基线升高(t=-4.27,P〈0.05)。HIns组与NHIns组体重在5d时较基线无下降,14d时均较5d时明显下降(t=14.13、12.00,均P〈0.05)。结论IGR肥胖人群短期应用艾塞那肽即可获益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 肥胖 糖调节受损 高胰岛素血症
原文传递
体脂分布与代谢综合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尿白蛋白排泄率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建家 孙炳庆 +5 位作者 庄玉君 牟伦盼 苏劲波 林振忠 黄文森 曾志雄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75-979,共5页
目的探讨体脂分布特点与代谢综合征(M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2006-2008年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82例为研究对象,未经降血糖、降血脂、利尿、降压、抗尿酸药物治疗。在脐水平测定腰围和CT测定内脏... 目的探讨体脂分布特点与代谢综合征(M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2006-2008年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82例为研究对象,未经降血糖、降血脂、利尿、降压、抗尿酸药物治疗。在脐水平测定腰围和CT测定内脏脂肪面积及体脂分布,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量颈动脉IMT,散射比浊法测定UAER。将研究对象分组为内脏型肥胖组[腰围≥90(男)或≥85cm(女),内脏脂肪面积≥100cm2,n=71)、皮下型肥胖组[腰围≥90(男)或≥85cm(女),内脏脂肪面积<100cm2,n=80]及正常对照组[腰围<90(男)或<85cm(女),n=31]。结果内脏型肥胖组MS发生率高于皮下型肥胖组(63.7%比31.9%,P<0.01)。内脏型肥胖组IMT高于皮下型肥胖组[(0.95±0.14)比(0.77±0.12)mm,P<0.05]与正常对照组[(0.71±0.13)mm,P<0.05]。内脏型肥胖组UAER高于皮下型肥胖组[(31.05±19.87)比(22.75±9.32)mg/24h,P<0.01]与正常对照组[(9.95±6.23)mg/24h,P<0.01]。皮下型肥胖组UAER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内脏脂肪蓄积随代谢综合征组分增加而增加(r=0.65,P<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内脏脂肪蓄积与IMT、UAER呈正相关(r=0.59,P<0.01;r=0.61,P<0.01);皮下脂肪蓄积与UAER呈正相关(r=0.53,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内脏脂肪面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用作IMT的解释变量;内脏脂肪面积、空腹血糖及HDL-C可作为UAER的解释变量。结论内脏型肥胖MS发生率高于皮下型肥胖,颈动脉IMT主要受内脏脂肪蓄积影响,UAER既受内脏脂肪影响也受皮下脂肪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脂肪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尿白蛋白排泄率
原文传递
头皮大面积缺损外科修复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志新 庄玉君 +2 位作者 陈雷 路来金 刘彬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5期275-277,共3页
目的总结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经验及教训,探讨外科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对头皮撕脱伤头皮保存完整者急症实施吻合血管的头皮再植,对保存不完整者尽可能寻找血管实行部分再植;对头皮缺损但帽状腱膜完整者根据污染情... 目的总结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经验及教训,探讨外科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对头皮撕脱伤头皮保存完整者急症实施吻合血管的头皮再植,对保存不完整者尽可能寻找血管实行部分再植;对头皮缺损但帽状腱膜完整者根据污染情况实施急症植皮术或二期植皮修复;对伴有大面积颅骨外露者应用带蒂斜方肌皮瓣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结果再植头皮大部坏死1例,部分坏死2例;带蒂斜方肌皮瓣部分坏死1例,寄养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完全坏死1例,其余皮瓣及植皮均全部成活,颅骨完全覆盖。结论对急性期头皮撕脱伤应尽力予以再植;对帽状腱膜完整者植皮修复简单易行,效果良好;带蒂斜方肌皮瓣血运可靠,适应于修复头顶枕部的缺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颅骨大面积外露具有供皮量大、抗感染能力强的优点,适用于颅骨长期外露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缺损 外科修复 颅骨 修复方法
原文传递
局部菱形皮瓣修复手部掌侧皮肤缺损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志新 庄玉君 +1 位作者 刘志刚 路来金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11-211,共1页
手部掌侧皮肤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点,勉强闭合后愈合能力差,易造成伤口裂开、瘢痕增生或挛缩,影响手部功能.1998年6月,我们应用手部掌侧局部菱形皮瓣的转移来修复创面,取得了满意疗效.
关键词 手部掌侧皮肤缺损 手术方法 外科皮瓣 皮瓣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