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工交叉质控在病案编码中的实践效果
- 1
-
-
作者
庄睿萱
-
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质量管理部
-
出处
《医学信息》
2024年第11期63-68,共6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某三甲专科医院实行的人工交叉质控病案编码模式在病案编码中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某三甲专科医院2021年2月-12月(共10 783份)与2022年2月-12月(共38 133份)病案管理软件中的住院病案资料,2021年2月-12月仅采用终末质控方法,2022年2月-12月进行终末质控和人工交叉质控。比较两段时期内病案资料的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主要手术选择正确率及主要手术编码正确率。结果 2022年2月-12月终末质控后病案资料的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主要手术选择正确率及主要手术编码正确率均略低于2021年2月-12月,其中主要手术选择正确率和主要手术编码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2年2月-12月终末质控后病案资料的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主要手术选择正确率及主要手术编码正确率均低于人工交叉质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2年2月-12月两轮质控后,除了病案资料主要手术编码正确率略低于2021年2月-12月,其余三项均高于2021年2月-12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交叉质控可提高病案资料的编码准确率,虽然人工交叉质控并未体现出较大的优势,但可能和该院原本编码质量较高,提升空间少,以及人员变动有关。实行人工交叉质控病案编码模式使该三甲专科医院避免了因人员变动导致编码质量大幅下降,该模式值得医院探索与实践。
-
关键词
病案编码
人工交叉质控
终末质控
管理质量
-
Keywords
Medical record coding
Manual cross quality control
Final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quality
-
分类号
R197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
-
题名胚胎移植术后相关ICD编码探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庄睿萱
-
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质量管理部
-
出处
《中国病案》
2022年第8期29-30,58,共3页
-
文摘
目的 分析“胚胎移植术后”在不同住院病案出院诊断中的编码,探讨“胚胎移植术后”的相关编码,提高编码正确率。方法 从某三甲妇幼医院病案管理系统中检索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出院诊断包含“胚胎移植术后”及“试管婴儿”的病案,排除出院科室为新生儿科的病案,共得到1052份病案,采用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临床版2.0编码库,分析编码的正确率。结果 1052份病案中,编码有误的病案共有184份,编码错误率为17.49%。按照出院时母体状态分类,以流产为结局的病案应编码Z98.800x313,此项编码错误率最高,达24.07%;其次是有分娩结局的病案应合并编码至Z37相应扩展码,编码错误率为20.91%;妊娠状态应编码Z33.x02,此项错误率最低,为9.09%。结论 编码员在编码时应注意阅读病案,了解患者的住院原因、诊疗过程及出院情况,再根据编码规则结合字典库选择合适的编码。
-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
试管婴儿
ICD-10
编码
-
Keywords
In-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
Test tube baby
ICD-10
Coding
-
分类号
R714.8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