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可逆键合电泳微芯片的制作及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庄贵生 刘菁 +3 位作者 贾春平 金庆辉 赵建龙 王惠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03-1007,i002,共6页
阐述了一种可逆键合电泳微芯片的制作方法,以及电泳微芯片在蛋白质分离、临床尿蛋白检测方面的应用.用标准光刻腐蚀技术在石英基片上腐蚀泳道,清洗腐蚀好的基片和盖片后,在真空条件下实现键合.此种方法键合制作的电泳微芯片可重复键合使... 阐述了一种可逆键合电泳微芯片的制作方法,以及电泳微芯片在蛋白质分离、临床尿蛋白检测方面的应用.用标准光刻腐蚀技术在石英基片上腐蚀泳道,清洗腐蚀好的基片和盖片后,在真空条件下实现键合.此种方法键合制作的电泳微芯片可重复键合使用,制得的电泳微芯片成功地用于标准蛋白质分离以及临床尿蛋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分离方法 电泳微芯片 可逆键合 尿蛋白 制备方法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微芯片在临床尿蛋白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庄贵生 刘菁 +4 位作者 贾春平 金庆辉 王惠民 杨梦苏 赵建龙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用微芯片毛细管电泳法对临床患者尿蛋白进行了分离,初步探讨了用于判断肾损伤的应用前景.以pH10.3,75mmol?L-1的硼酸盐缓冲液作为芯片电泳缓冲体系,利用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特性,在210nm波段检测吸光度并进行信号收集和分析.研究两种添加... 用微芯片毛细管电泳法对临床患者尿蛋白进行了分离,初步探讨了用于判断肾损伤的应用前景.以pH10.3,75mmol?L-1的硼酸盐缓冲液作为芯片电泳缓冲体系,利用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特性,在210nm波段检测吸光度并进行信号收集和分析.研究两种添加剂对提高尿蛋白分离效率的影响,分析了肾病综合症、妊娠高血压症、风湿性心脏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患者尿样本,并与美国Helena电泳系统分析结果对比,得到了较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微芯片 紫外检测 临床诊断 尿蛋白
下载PDF
PCR芯片和生化微分析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庄贵生 赵建龙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4年第12期16-21,共6页
介绍了PCR微芯片的最新研究进展,给出了不同结构的PCR芯片设计原理以及特点,介绍由PCR芯片为主要单元的集成微全分析系统的相关研究,同时简要介绍了对PCR的仿真模拟等。
关键词 微电机系统 PCR芯片 微流控 仿真模拟
下载PDF
可逆电泳芯片制作及在临床尿蛋白检测上的应用
4
作者 庄贵生 徐良基 +4 位作者 刘菁 贾春平 李刚 金庆辉 赵建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7-48,共2页
报道了一种可逆键合电泳微芯片的制作方法,以及该微芯片在临床尿蛋白检测上的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泳道堵塞而导致的材料浪费,降低了实验成本.
关键词 可逆键合 电泳微芯片 尿蛋白
下载PDF
微流控分析芯片在线尿中蛋白及LDH同工酶检测 被引量:10
5
作者 金庆辉 庄贵生 +3 位作者 刘菁 贾春平 王惠民 赵建龙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利用MEMS(微机电系统)标准光刻、湿法腐蚀以及低温键合技术制作了微流控分析芯片。在自制的紫外吸收微芯片生化分析仪上,利用该芯片对临床妊娠高血压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了在线芯片电泳分析,得到了与医院常规诊断方法一致... 利用MEMS(微机电系统)标准光刻、湿法腐蚀以及低温键合技术制作了微流控分析芯片。在自制的紫外吸收微芯片生化分析仪上,利用该芯片对临床妊娠高血压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了在线芯片电泳分析,得到了与医院常规诊断方法一致的诊断结果,而此法进行一次分析仅需要2 min,且试剂消耗量少,这是常规方法不能比拟的。也以LDH同工酶标准品为分析对象,对芯片在线同工酶诊断进行了初步研究,初步实现了LDH1 和LDH5 混合样本的片上分离、孵育反应和产物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分析芯片 毛细管电泳微芯片 尿蛋白 LDH同工酶
下载PDF
微芯片电泳紫外检测系统分析蛋白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菁 庄贵生 +3 位作者 徐良基 贾春平 金庆辉 赵建龙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45-1049,共5页
微芯片电泳是基于微机电加工技术 (MEMS)工艺 ,在芯片上的微管道中完成电泳检测过程的新型技术 .依据紫外吸光度分析法 ,对蛋白质样品进行电泳分离与紫外检测 .实验采用自控接口模板对进样及分离电压进行了系统的程序化控制 ,从而准确... 微芯片电泳是基于微机电加工技术 (MEMS)工艺 ,在芯片上的微管道中完成电泳检测过程的新型技术 .依据紫外吸光度分析法 ,对蛋白质样品进行电泳分离与紫外检测 .实验采用自控接口模板对进样及分离电压进行了系统的程序化控制 ,从而准确地控制整个电泳、检测流程 ,提高了微芯片电泳的分离效率和检测灵敏度 .实验结果表明 ,夹流进样的方法可以有效分离混合蛋白 ,可用于蛋白质样品的分离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芯片电泳 紫外检测 蛋白质
下载PDF
控制微流控芯片电泳中的蛋白质吸附 被引量:2
7
作者 丛辉 王惠民 +5 位作者 宋宏伟 鞠少卿 金庆辉 贾春平 庄贵生 刘菁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抑制微流控芯片电泳中蛋白质的吸附,以提高芯片电泳蛋白质的分离效率及重现性。方法以蛋白质标准品、临床尿液标本为实验对象,通过提高缓冲液的pH值、在缓冲液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等方法,进行芯片蛋白电泳,并与常规琼脂糖电泳结... 目的探讨抑制微流控芯片电泳中蛋白质的吸附,以提高芯片电泳蛋白质的分离效率及重现性。方法以蛋白质标准品、临床尿液标本为实验对象,通过提高缓冲液的pH值、在缓冲液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等方法,进行芯片蛋白电泳,并与常规琼脂糖电泳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pH值10.5硼酸缓冲液,转铁蛋白连续进样出峰时间的变异系数(CV)为5.22%;在pH值10.5硼酸缓冲液中加入1%的乙胺,能提高芯片电泳检测尿液蛋白的分离度、重现性,电泳结果与REP全自动电泳仪结果一致。结论使用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芯片泳道壁对蛋白质的吸附,分离效率大为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蛋白质 乙胺
下载PDF
石英芯片电泳分离检测尿中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宏伟 王惠民 +6 位作者 丛辉 金庆辉 贾春平 刘菁 庄贵生 孙承龙 赵建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5,共4页
通过对缓冲体系、缓冲液浓度、酸度、乳酸钙浓度、乙胺浓度、电泳电压和进样时间的优化选择,用石英芯片电泳一紫外检测法分离了纯人白蛋白和人运铁蛋白;在75mmol/L硼酸盐(pH10.55)(含0.8mmol/L乳酸钙、1%(φ)乙胺)运行缓... 通过对缓冲体系、缓冲液浓度、酸度、乳酸钙浓度、乙胺浓度、电泳电压和进样时间的优化选择,用石英芯片电泳一紫外检测法分离了纯人白蛋白和人运铁蛋白;在75mmol/L硼酸盐(pH10.55)(含0.8mmol/L乳酸钙、1%(φ)乙胺)运行缓冲液中,上述两组分在3min内完全分离;纯人白蛋白和人运铁蛋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5.0g/L和1.0~10.0g/L;检出限(S/N=3)均为0.5g/L,应用于临床尿蛋白分离测定,并与Helena琼脂糖凝胶电泳仪电泳结果进行比较,获得一致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芯片电泳 紫外检测 乳酸钙 乙胺 尿蛋白 尿 纯人白蛋白 人运铁蛋白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上同工酶的孵育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菁 庄贵生 +4 位作者 贾春平 金庆辉 王惠民 赵建龙 杨梦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23-1226,共4页
建立了一种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同工酶孵育及活性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在集成温控装置的微流控芯片上实现对同工酶与辅酶反应进程的控制,完成同工酶的进样、孵育反应、电泳分离和活性检测的实验步骤.建立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同工酶荧光检测系... 建立了一种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同工酶孵育及活性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在集成温控装置的微流控芯片上实现对同工酶与辅酶反应进程的控制,完成同工酶的进样、孵育反应、电泳分离和活性检测的实验步骤.建立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同工酶荧光检测系统,使用360 nm光源激发辅酶产生荧光,在460 nm处选择性采集荧光信号.在微流控芯片上实现了同工酶样品的快速活性检测,酶活性检测限达到0.5 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温控 同工酶 活性检测
下载PDF
基于PDMS模具热模压制备微流控通道结构的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欣欣 陈翔 +1 位作者 陈迪 庄贵生 《微细加工技术》 EI 2007年第1期46-50,共10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快速成型来制备模具,再进行热模压制造微流控通道结构的方法。通过在硅片上旋涂SU-8胶进行光刻显影,得到结构模版,在此模版上浇注PDMS,脱模即得到PDMS模具。将PDMS模具进行热压,成功地在聚甲基丙... 介绍了一种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快速成型来制备模具,再进行热模压制造微流控通道结构的方法。通过在硅片上旋涂SU-8胶进行光刻显影,得到结构模版,在此模版上浇注PDMS,脱模即得到PDMS模具。将PDMS模具进行热压,成功地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片上复制了特定的微流控通道结构。相对于常规的硅微加工和UV-LIGA工艺制造热模压模具,本方法具有加工周期短、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另外,还对温度、压力、时间等热模压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初步的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 模具 热模压 微流控
下载PDF
微流控分析系统中的自动控制和数据分析
11
作者 刘菁 庄贵生 +3 位作者 徐良基 贾春平 金庆辉 赵建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0-21,共2页
介绍了自动控制及数据分析方法在微流控分析系统中的应用技巧及可行方案.以芯片电泳系统为例,具体介绍电子技术应用于微流控检测仪器搭建及检测数据处理,同时,拓展说明了未来信息技术在微流控分析系统中可能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 自动控制 数据分析 微流控分析系统 芯片电泳系统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表面修饰及在蛋白质富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康栋 邹志清 +4 位作者 冉瑞 庄贵生 金庆辉 赵建龙 杨梦苏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3,共5页
应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SiO2表面衍生活泼醛基,在SiO2表面有125nm的衍生物,衍生的醛基和氨基发生共价反应而将人免疫球蛋白G固定在二氧化硅表面,抗原抗体反应显示固定的抗体有活性。应用微加工技术加工含交叉排列的椭圆形微柱阵列的微流... 应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SiO2表面衍生活泼醛基,在SiO2表面有125nm的衍生物,衍生的醛基和氨基发生共价反应而将人免疫球蛋白G固定在二氧化硅表面,抗原抗体反应显示固定的抗体有活性。应用微加工技术加工含交叉排列的椭圆形微柱阵列的微流控芯片,有效增加内表面积和流体接触机会,用同样修饰方法修饰微流控芯片内表面并固定人免疫球蛋白G,流经管道的相应抗抗体和其发生反应而被吸附在管道表面,实现对该抗抗体的亲和富集,富集后荧光密度增加15倍。表面修饰技术能实现蛋白质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固定并保持其生物活性,结合微流控芯片能实现对相应蛋白质的微量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修饰 抗体 微流控芯片 富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