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A调控肠道微生物群抑制胃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庄辛福 於敏 +1 位作者 范艳 朱长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20-423,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胃癌异种移植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胃癌移植瘤模型,分对照组、TanⅡA高剂量组和TanⅡA+菌群失调组,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的磷酸化及下游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表...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胃癌异种移植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胃癌移植瘤模型,分对照组、TanⅡA高剂量组和TanⅡA+菌群失调组,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的磷酸化及下游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抑制移植瘤生长,但肠道菌群失调状态部分阻断了丹参酮ⅡA的抗肿瘤作用。此外,肠道菌群失调消除了丹参酮ⅡA刺激的移植瘤小鼠中NF-κB信号的减少。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调节NF-κB信号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而抑制胃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肠道微生物 胃癌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长红 叶红 +3 位作者 贺翔 庄辛福 周萌 张昊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1期38-41,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西医学者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治疗中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中西医的结合治疗更是推动了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进程,为该疾病后续的治疗研究提...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西医学者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治疗中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中西医的结合治疗更是推动了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进程,为该疾病后续的治疗研究提供了参考。基于此,本文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现状,以期为该病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萎缩性胃炎 中医 西医
下载PDF
套扎与硬化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庄辛福 张宝东 程文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套扎(EVL)与硬化(EVS)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 1985年1月-2012年7月发表的有关内镜下EVL和EVS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4.2进... 目的比较内镜下套扎(EVL)与硬化(EVS)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 1985年1月-2012年7月发表的有关内镜下EVL和EVS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4.2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9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EVL治疗的再出血率低于EVS治疗(OR=0.52,95%CI:0.32~0.85,P=0.009),并发症少于EVS治疗(OR=0.30,95%CI:0.20~0.43,P<0.00001),达到食管静脉曲张消失需要内镜治疗次数少于EVS治疗(WMD=-1.24,95%CI:-2.09~-0.38,P=0.004),而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高于EVS治疗(OR=2.21,95%CI:1.47~3.32,P=0.0001),在急诊止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死亡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EVS治疗相比,EVL治疗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少、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所需治疗次数少,因此EVL疗效更好,可作为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肝硬化 硬化 套扎 META分析
下载PDF
miRNA-126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庄辛福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2205-2207,共3页
目的:探讨miRNA-126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4例和健康者80例,利用Real-time PCR对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中miRNA-126表达进行检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iR-126在溃疡性... 目的:探讨miRNA-126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4例和健康者80例,利用Real-time PCR对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中miRNA-126表达进行检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iR-126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miR-126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6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中相对表达量与疾病活动性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26预测溃疡性结肠炎曲线下面积0.763(95%CI:0.703~0.822),灵敏度64.0%,特异度83.7%。结论:miR-126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且与疾病活动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miRNA-126 外周血 表达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相关消化道穿孔的Stapfer分型及其诊疗 被引量:14
5
作者 庄辛福 冯亚东 +5 位作者 陈晓星 徐顺福 倪金良 朱宏 程文芳 杨力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结合穿孔Stapfer分型总结ERCP相关穿孔的诊治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10例ERCP并发消化道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穿孔部位及原因、穿孔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并依据Stapfer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归纳不同Stapler分型消... 目的结合穿孔Stapfer分型总结ERCP相关穿孔的诊治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10例ERCP并发消化道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穿孔部位及原因、穿孔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并依据Stapfer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归纳不同Stapler分型消化道穿孔的诊治经验及教训。结果StapferI型穿孔3例(操作中内镜明确诊断),均行外科肠修补+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平均住院36.0d,有1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肠瘘并发症;Ⅱ型穿孔6例(其中5例经cT明确诊断),1例予保守治疗成功,其他5例予外科手术治疗(2例行单纯修补手术,2例行修补+T管引流,1例行胃空肠转流术),平均住院50.6d,有2例发生腹腔脓肿,1例发生肠瘘;m型穿孔1例(经cT明确诊断),予保守治疗,住院时间10.0d。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CT检查是ERCP相关穿孔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穿孔类型以及诊治是否及时对预后和转归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消化道穿孔 Stapfer分型 诊疗
原文传递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伴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6
作者 庄辛福 程文芳 陈晓星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28-128,共1页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是胃肠道的某些部位弥漫性或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后引起的胃肠道炎症反应,临床上较为少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症状多样,早期症状往往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是胃肠道的某些部位弥漫性或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后引起的胃肠道炎症反应,临床上较为少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症状多样,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并不常见。而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例更是罕见。我们最近收住1例,报道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文传递
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TXB2、VEGF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庄辛福 朱长红 《慢性病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152-1154,1160,共4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常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常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雷贝拉唑治疗。对两组总有效率、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VEGF、TXB2水平、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较对照组74.2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观察组再出血率为8.57%,明显较对照组28.57%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EGF、TXB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风险,还可调节VEGF、TXB2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消化性溃疡出血 血栓素B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