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g1干预小鼠巨大肩袖损伤后的肌肉退变
1
作者 何榕真 应吕方 +4 位作者 贺行文 陈传顺 印岳松 张克祥 王梓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5136-5140,共5页
背景:肩袖肌退变(肌肉萎缩、纤维化和脂肪浸润)是肩袖撕裂后出现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和手术预后。人参皂苷Rg1具有抗氧化、抗细胞凋亡、降血脂等生物效应,然而人参皂苷Rg1对肩袖损伤后肌肉退变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人参... 背景:肩袖肌退变(肌肉萎缩、纤维化和脂肪浸润)是肩袖撕裂后出现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和手术预后。人参皂苷Rg1具有抗氧化、抗细胞凋亡、降血脂等生物效应,然而人参皂苷Rg1对肩袖损伤后肌肉退变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巨大肩袖损伤小鼠肌肉退变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小鼠切开右肩皮肤后缝合,其余3组小鼠均行右侧肩关节肩袖损伤造模,模拟巨大肩袖撕裂手术切断冈上肌肌腱和肩胛上神经压迫。术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予以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130,60 mg/kg,1次/d,共注射6周。末次注射后次日予以步态分析评估小鼠肢体功能,安乐死后取术侧冈上肌测量肌肉萎缩率、肌肉收缩力,肌肉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Masson染色,RT-PCR检测萎缩、纤维化、脂肪浸润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爪印面积、步长显著增加(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肌纤维横截面积、冈上肌收缩力显著增加(P<0.05),湿肌质量减少比率、脂肪浸润面积比率、胶原纤维面积比率显著下降(P<0.05);③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肌肉组织中萎缩、纤维化和脂肪浸润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④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爪印面积、冈上肌收缩力、肌纤维横截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其他指标均优于低剂量组(P<0.05);⑤结果说明,人参皂苷Rg1能显著减轻小鼠巨大肩袖撕裂后肩袖肌萎缩、纤维化和脂肪浸润,并有利于肌肉力量及肢体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巨大肩袖损伤 脂肪浸润 肌肉萎缩 步态分析
下载PDF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周云龙 谢侃 +2 位作者 许益 应吕方 冯大雄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背景: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起病隐匿,易于漏诊。在脊柱最常累及上颈椎,并可同时累及下颈椎,导致颈椎不稳、脊髓受压。目的:总结颈椎RA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4月我科手... 背景: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起病隐匿,易于漏诊。在脊柱最常累及上颈椎,并可同时累及下颈椎,导致颈椎不稳、脊髓受压。目的:总结颈椎RA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颈椎RA 13例,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分析。结果:13例颈椎RA患者,女12例,男1例;年龄42~69岁,平均51岁。病程2.1~11年,平均6.2年,随访3个月~3年,平均1.7年。表现为顽固性颈痛者8例,颈痛伴脊髓受压症状者5例。神经功能评估按Rannawat分级,Ⅰ级2例,Ⅱ级2例,ⅢA级1例。术前X线示骨质疏松12例,寰枢脱位11例,下颈椎矢状位上移大于3.5 mm 3例;CT及三维CT示寰齿前间距4~11 mm,平均8 mm;寰齿后间距10~16 mm,平均14 mm;齿状突尖、侧块、枕骨髁及横韧带附着处不规则破坏、米粒大小死骨8例,寰枢椎垂直脱位5例。MRI示术前延髓脊髓角127°~166°,平均146°;MRI示齿突后方滑膜血管翳形成7例,颈脊髓受压6例。行颈后路寰枢融合术8例,枕颈固定融合术3例,延长固定至下颈椎2例。术中均无神经、血管及硬脊膜损伤等并发症,1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均得到1~2级改善,其中1例(ⅢA级)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但也无进展。术后寰齿前间距2~6 mm,平均4 mm;术后寰齿后间距14~18 mm,平均16 mm。术后延髓脊髓角138°~166°,平均159°。术后颈痛消失8例,明显改善4例,1例无效;随访期间未发现内置物松动、断裂及相邻节段的不稳。结论:颈椎RA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骨质疏松的程度及累及的范围进行个性化治疗。由于其破坏呈进行性,对颈椎不稳定导致的颈脊髓受压或将发生脊髓受压及顽固性颈痛的患者应早期积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关节炎 类风湿 关节不稳
下载PDF
硫酸钙人工骨复合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诱导脊柱融合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应吕方 贾叙锋 +1 位作者 程尹 冯大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3期6396-6402,共7页
背景:硫酸钙人工骨可降解,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作为一种骨移植替代物应用于脊柱融合治疗中。目的:观察硫酸钙人工骨复合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诱导脊柱融合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与硫酸钙人工骨进行复合... 背景:硫酸钙人工骨可降解,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作为一种骨移植替代物应用于脊柱融合治疗中。目的:观察硫酸钙人工骨复合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诱导脊柱融合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与硫酸钙人工骨进行复合,电镜下观察复合材料情况。纳入行脊柱融合患者67例,按照植骨融合材料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5例,分别予以自体髂骨移植和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复合硫酸钙移植,术后进行脊柱融合Lenke分级和腰背疼痛疗效结果评分。结果与结论:(1)电镜下观察材料细胞形态:硫酸钙人工骨具有良好的孔状结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硫酸钙人工骨材料上生长良好,细胞贴敷于材料上;(2)脊柱融合情况:术后对患者的脊柱融合Lenke分级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的Lenke分级情况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腰背疼痛疗效结果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3)结果表明:利用硫酸钙人工骨为支架材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并应用于脊柱融合之中可以发挥出良好的骨诱导作用,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组织工程 脊柱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脊柱融合 骨移植 硫酸钙 人工骨 种子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诱导 支架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自体髂骨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 被引量:9
4
作者 程尹 鲁晓波 +1 位作者 张韵 应吕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1期7605-7610,共6页
背景:骨不连是骨科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为5%-10%,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给患者肢体功能带来长期障碍,甚至残疾,自体髂骨植骨是临床治疗骨不连的常用方法,但具有诸多局限性。目的:探讨自体髂骨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折术... 背景:骨不连是骨科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为5%-10%,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给患者肢体功能带来长期障碍,甚至残疾,自体髂骨植骨是临床治疗骨不连的常用方法,但具有诸多局限性。目的:探讨自体髂骨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对69例骨折术后确诊为骨不连患者的治疗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自体髂骨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37例、髂骨组(自体髂骨植骨)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侧肢体骨密度值、Fereadez-Esteve骨痂评分。结果与结论:1联合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髂骨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髂骨组(P<0.05);2治疗后第3,6个月联合组的骨密度值、Fereadez-Esteve骨痂评分值均显著高于髂骨组(P<0.05);3联合组的患侧肢体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髂骨组(P<0.05);4结果表明,自体髂骨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可以加快患者骨折愈合、促进骨痂形成和患侧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 骨移植 髂骨 骨髓细胞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自体髂骨植骨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骨折 骨不连
下载PDF
Hoffmann征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文平 应吕方 +4 位作者 代浩平 谢侃 高涛 雷飞 冯大雄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3期36-39,共4页
目的 研究Hoffmann征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4~7月在我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的150例患者及体检中心体检的80例健康人士进行回顾性分析。门诊就诊的患者主诉均与脊柱相关(定义为有症状组),记录患者就诊时的病... 目的 研究Hoffmann征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4~7月在我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的150例患者及体检中心体检的80例健康人士进行回顾性分析。门诊就诊的患者主诉均与脊柱相关(定义为有症状组),记录患者就诊时的病理征情况,对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尚需收集其磁共振等影像学资料,体检的健康人士无任何症状(定义为无症状组),期间对体检的健康人士进行随访,1年后观察有多少患者进展为脊髓型颈椎病,同样也记录其体检时的病理征情况,最后对两组人群的病理征尤其是Hoffmann征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症状组36.00%患者Hoffmann征阳性,无症状组为18.75%;约登系数分别为0.30、0.37;症状组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5);无症状组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5)。Hoffmann征阳性患者表观扩散系数值升高,各向异性分数值降低。结论Hoffmann征对筛查脊髓型颈椎病有一定价值,但是不能代替其他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而单独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故需对Hoffmann征阳性患者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尤其是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等,以达到对脊髓型颈椎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夫曼反射 脊髓型颈椎病 磁共振 扩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脊柱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 被引量:6
6
作者 高涛 应吕方 +3 位作者 李文平 杨楠 郑礼鹏 冯大雄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5期699-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脊柱外科手术的7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2~74岁,中位年龄59岁。对可能引起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资料,如性别、年龄、手术...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脊柱外科手术的7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2~74岁,中位年龄59岁。对可能引起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资料,如性别、年龄、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融合节段数等数据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分析,并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脊柱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795例患者中14例(1.8%)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曼-惠特尼U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结果显示,手术时间、ASA评分大于2分、手术切口长度、手术融合节段、手术室人数为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为手术时间、ASA评分大于2分(P<0.05)。结论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为手术时间、ASA评分大于2分、手术切口长度、手术融合节段数、手术室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学 脊柱疾病/外科学 外科伤口感染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丁丙诺啡透皮贴用于脊柱退变相关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代浩平 应吕方 +1 位作者 李文平 冯大雄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8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透皮贴在脊柱退变相关疼痛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2月该院进行脊柱退变相关疼痛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曲马多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丁丙诺啡透皮贴进行治疗,观察两...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透皮贴在脊柱退变相关疼痛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2月该院进行脊柱退变相关疼痛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曲马多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丁丙诺啡透皮贴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72 h、7 d以及14 d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疼痛变化情况以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72 h、7 d、14 d,观察组在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分别为(1.94±0.78)分、(2.52±0.84)分;(1.14±0.54)分、(1.85±0.77)分;(0.81±0.30)分、(1.52±0.6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丙诺啡透皮贴对于脊柱退变相关疼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丙诺啡透皮贴 脊柱退变 疼痛
下载PDF
多维度胫骨结节参数预测髌骨不稳的临床价值研究
8
作者 罗文礼 张嗣晓 +1 位作者 应吕方 吴鸯鸯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多维度胫骨结节(TT)参数,评估多项TT参数在预测患者髌骨不稳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波市杭州湾医院骨科门诊接受膝关节CT并确诊为髌骨不稳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接受膝关节CT但...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多维度胫骨结节(TT)参数,评估多项TT参数在预测患者髌骨不稳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波市杭州湾医院骨科门诊接受膝关节CT并确诊为髌骨不稳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接受膝关节CT但排除髌骨不稳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45例。统计患者资料并通过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各项TT参数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9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57例。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年龄相对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TG、TT-RA、TT-TG/PL、TT-TG/PTL相关TT参数是预测髌骨不稳的有效指标。同时ROC曲线分析表明各项TT参数的诊断效能,其中TT-TG/PL的AUC值为0.826,TT-TG的AUC为0.816,TT-RA的AUC为0.761,TT-TG/PTL的AUC为0.769。结论多维度TT参数如TT-TG、TT-RA、TT-TG/PL、TT-TG/PTL,在预测髌骨不稳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鉴于单一量化指标可能无法全面评估髌骨不稳,结合多个维度的TT参数可以提供更全面和精确的评估,从而为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不稳 TT-TG TT-TG/PL TT-RA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泼尼松诱导试验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敬 刘文君 应吕方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8-533,共6页
目的系统分析泼尼松诱导试验结果对评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预后价值。方法检索1980年1月至2016年11月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按照既定纳入排除标准检索泼尼松诱... 目的系统分析泼尼松诱导试验结果对评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预后价值。方法检索1980年1月至2016年11月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按照既定纳入排除标准检索泼尼松诱导试验对儿童ALL预后评估的相关文献。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提取数据和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经完成泼尼松诱导试验的患儿,泼尼松反应良好(PGR)组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5 y-EFS)、8年无事件生存率(8 y-EFS)均优于泼尼松反应不良(PPR)组[均差(MD)=22.03,95%CI:18.87~25.18,P〈0.000 01;MD=27.90,95%CI:20.94~34.85,P〈0.000 01],PGR组持续完全缓解率较高[比值比(OR)=4.82,95%CI:2.81~8.29,P〈0.000 01],且复发率较低(OR=0.26,95%CI:0.11~0.5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GR组与PPR组T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相对危险度(RR)=0.30,95%CI:0.20~0.44,P〈0.000 01]、初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OR=0.11,95%CI:0.08~0.16,P〈0.000 01)、第19天(D19)骨髓反应(M1、M2) (OR=8.53,95%CI:2.85~25.52,P=0.000 1;OR=0.12,95%CI:0.03~0.39,P=0.000 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GR组与PPR组性别(男性)(OR=0.89,95%CI:0.62~1.28,P=0.53)、D19骨髓反应(M3) (OR=0.24,95%CI:0.04~1.44,P=0.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泼尼松诱导试验是评估儿童ALL预后的重要指标,基于泼尼松诱导试验选择的治疗可改善ALL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儿童
原文传递
外泌体源性circ_0009362调控miR-29b-3p介导人骨髓间充干细胞成骨分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文礼 何容真 +2 位作者 张峰 张肆晓 应吕方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源性circ_0009362对人骨髓间充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h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的血清并分离外泌体,使用qRT-PCR检测外泌体中circ_0...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源性circ_0009362对人骨髓间充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h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的血清并分离外泌体,使用qRT-PCR检测外泌体中circ_0009362的表达水平。诱导hBMSCs成骨并检测细胞中circ_0009362、miR-29b-3p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_0009362、miR-29b-3p的相互调控关系。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ALP活性,茜素红(ARS)染色法检测钙沉积。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OP患者的血清外泌体中circ_0009362表达升高,诱导hBMSCs成骨后circ_0009362的表达降低(均P<0.05)。外泌体能降低hBMSCs中ALP活性与钙沉积百分比,该作用通过分泌circ_0009362实现。敲减外泌体中circ_0009362表达能部分抵消外泌体的作用(均P<0.05)。诱导hBMSCs成骨后miR-29b-3p的表达提高(P<0.05)。circ_0009362与miR-29b-3p存在靶向关系,外泌体通过分泌circ_0009362抑制miR-29b-3p的表达。过表达miR-29b-3p促进hBMSCs中ALP活性与钙沉积百分比,该作用被外泌体部分抵消(均P<0.05)。结论OP患者的血清外泌体通过分泌circ_0009362下调miR-29b-3p的表达来抑制hBM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干细胞 骨质疏松症 外泌体 成骨分化 circ_000936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