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戴·赫·劳伦斯和“血的意识” |
应天士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6
|
|
2
|
苏联的文艺改革及纪实悲剧《石棺》——反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的剧本评介 |
应天士
|
《艺术百家》
|
1988 |
0 |
|
3
|
生命、幸福和祖国——苏联文学作品《卓娅》、《幸福》评介 |
应天士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4
|
契柯夫和《装在套子里的人》 |
应天士
|
《高校教育管理》
|
1979 |
0 |
|
5
|
论当代外国文学的宏观研究 |
应天士
|
《当代外国文学》
|
1987 |
3
|
|
6
|
艾德林漫谈中国当代文学 |
应天士
|
《当代外国文学》
|
1986 |
1
|
|
7
|
“文学是人学”简论 |
应天士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8
|
重新评价苏联文学 |
应天士
|
《当代外国文学》
|
1988 |
0 |
|
9
|
哀歌、壮歌和颂歌——格列科娃:《寡妇船》评析 |
应天士
|
《当代外国文学》
|
1984 |
0 |
|
10
|
最后一代贵族的自白——《致命的一击》评析 |
应天士
|
《当代外国文学》
|
1983 |
0 |
|
11
|
苏联文学改革探踪 |
应天士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1988 |
0 |
|
12
|
早来的黄昏 |
彼.鲁.普罗斯库林
应天士
|
《当代外国文学》
|
198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