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戴·赫·劳伦斯和“血的意识” 被引量:6
1
作者 应天士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74-79,共6页
戴·赫·劳伦斯是个颇有多议的作家。本文从三个方面评介了劳伦斯及其作品:1、“不做生活中死人”的小说家,通过对他有关信件的分析研究,指出劳伦斯“拉纳尼姆”主张的荒谬。2、劳伦斯的几部重要代表作。较扼要地分析了《儿子... 戴·赫·劳伦斯是个颇有多议的作家。本文从三个方面评介了劳伦斯及其作品:1、“不做生活中死人”的小说家,通过对他有关信件的分析研究,指出劳伦斯“拉纳尼姆”主张的荒谬。2、劳伦斯的几部重要代表作。较扼要地分析了《儿子和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3、劳伦断和“血的意识”。意在阐述劳伦斯有关性的观念,指出我们在劳伦斯小说中所领略到的“血的意识”,是建立在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劳伦斯独尊男性的偏见以及赞赏男性性器的心理变态,比弗洛伊德的“里必多”说更玄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赫·劳伦斯 无意识 长篇小说 文论 弗洛依德 作品 心理小说 神秘主义 性爱 厄秀拉
下载PDF
苏联的文艺改革及纪实悲剧《石棺》——反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的剧本评介
2
作者 应天士 《艺术百家》 1988年第1期121-127,共7页
1986年4月26日,苏联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寰宇震惊、祸水汪洋。事件发生之后四个月,苏联作家协会机关刊物《旗》(1986年第9期)上发表了《真理报》编辑、作家古巴廖夫的两幕五景的纪实悲剧《石棺》。剧本正文前有如下的题记:... 1986年4月26日,苏联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寰宇震惊、祸水汪洋。事件发生之后四个月,苏联作家协会机关刊物《旗》(1986年第9期)上发表了《真理报》编辑、作家古巴廖夫的两幕五景的纪实悲剧《石棺》。剧本正文前有如下的题记:“五月初,我赶赴切尔诺贝利。《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文艺改革 苏联 作家 爆炸事件 机关刊物 石棺 真理 布尔加科夫 物理学家
下载PDF
生命、幸福和祖国——苏联文学作品《卓娅》、《幸福》评介
3
作者 应天士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47-52,共6页
1946年,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一年,斯大林在对选民演说中说:“……战争当然应该受到诅咒,但同时也是考验和检查人民一切力量的伟大学校。”这学校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用最严峻、最冷酷、最惨烈的方式不断地考验和检查每个人的生死观... 1946年,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一年,斯大林在对选民演说中说:“……战争当然应该受到诅咒,但同时也是考验和检查人民一切力量的伟大学校。”这学校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用最严峻、最冷酷、最惨烈的方式不断地考验和检查每个人的生死观、幸福观及其对祖国的忠贞。从1941年到1945年的四年鏖战中,不到两亿人口的苏联,有两千万人殉难。遍地的灾难、汪洋的祸海泯灭不了、动摇不了十月革命建立起来的人民对祖国前途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观 文学作品 反法西斯战争 苏联 长篇小说 每个人 祖国 斯大林 生命 克里米亚
下载PDF
契柯夫和《装在套子里的人》
4
作者 应天士 《高校教育管理》 1979年第3期17-20,共4页
安·巴·契柯夫在一八九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给阿·塞·苏沃林的信上说:“请您回想一下,凡是使我们陶醉而且被我们叫做永恒不朽的,或者简单地称为优秀的作家,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标志:他们在往一个什么地方走去,并且... 安·巴·契柯夫在一八九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给阿·塞·苏沃林的信上说:“请您回想一下,凡是使我们陶醉而且被我们叫做永恒不朽的,或者简单地称为优秀的作家,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标志:他们在往一个什么地方走去,并且召唤您也往那边走,……可是我们呢?……我们既没有最近的目标,也没有遥远的目标。我们的灵魂里简直空空如也。”这类极其恳切的自白,以及契柯夫多次在作品中提出,但又无法解答的“怎么办?”证明了这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诚实,苦闷和哀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子 别里科夫 套中人 沙皇 作家 小说 作品 俄国 活象 小睑
下载PDF
论当代外国文学的宏观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应天士 《当代外国文学》 1987年第4期169-178,共10页
“当代”一般多指第二次大战后;但本刊和部份兄弟刊物则将上限定为本世纪初,亦即第一次大战前后。本文所论述的文学现象的上限,以后者为据。
关键词 外国文学作品 现实主义作家 文学创作 文学流派 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现象 存在主义文学 西方现代派文学 高尔基 外国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艾德林漫谈中国当代文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应天士 《当代外国文学》 1986年第1期168-171,共4页
苏联著名中国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列夫·艾德林于1985年10月随苏联作家代表团访华。10月14日到达南京。1963年,1965年他曾两次到南京访问,二十年后的1985年,他重游金陵,寻访旧友。笔者受编辑部之托,专访了这位七十五岁高龄的著名学... 苏联著名中国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列夫·艾德林于1985年10月随苏联作家代表团访华。10月14日到达南京。1963年,1965年他曾两次到南京访问,二十年后的1985年,他重游金陵,寻访旧友。笔者受编辑部之托,专访了这位七十五岁高龄的著名学者,由于苏联作家代表团行程匆促,笔者访问艾德林的活动得到东道主中国作协江苏分会的支持,才得以顺利完成。艾德林十分健谈,代表团飞抵南京的当晚,在金陵饭店璇宫内喧响的音乐声中他一直谈到十一时仍毫无倦意。翌日在中山陵下,笔者与艾德林一边散步一边交谈了一个多小时,言犹末尽。后来约定,回国后他将为本刊写一篇《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印象》的专论。在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的交谈中,艾德林议论风生、海阔天空、情挚意蕴,充分表现出他对瑰丽雄放的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珍爱以及对我国当代文学的赞叹。早在五十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作家 五十年代 民族文学传统 苏联 二十年 作家作品 评论家 翻译家 外国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原文传递
“文学是人学”简论
7
作者 应天士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55-162,1,共9页
本文主要结合当代外国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的演变趋势,对“文学是人学”的内涵进行了辨析和阐述。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创作实践 外国文学 女作家 语言艺术 文艺复兴 人性 主体意识 自我完善 高尔基
原文传递
重新评价苏联文学
8
作者 应天士 《当代外国文学》 1988年第4期145-155,2,共12页
苏联文学改革进程促使人们反思;作为急切功利主义的苏联文学,其理论、作品以及作家的名、实,均应重新评价,这将有助于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学家 作家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批判现实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 作品 创作实践 高尔基 社会主义文学
原文传递
哀歌、壮歌和颂歌——格列科娃:《寡妇船》评析
9
作者 应天士 《当代外国文学》 1984年第3期73-78,共6页
战火烛天、哀鸿遍地。山崩地裂的溃退中,风狂雨骤的祸海里,弗廖罗娃·奥莉加的悲苦生活的帷幕揭开了。苏联当代作家格列科娃通过音乐学院毕业生、满有可能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奥莉加的自叙,加上作者的描述,章节交错地结构了这部题名凄... 战火烛天、哀鸿遍地。山崩地裂的溃退中,风狂雨骤的祸海里,弗廖罗娃·奥莉加的悲苦生活的帷幕揭开了。苏联当代作家格列科娃通过音乐学院毕业生、满有可能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奥莉加的自叙,加上作者的描述,章节交错地结构了这部题名凄恻的《寡妇船》中篇小说。立志用欢乐音律装点人间的不幸的奥莉加以如下语句作为故事的开头: “战争刚开始,我的丈夫就在前线牺牲了。我们仍留在莫斯科。‘我们’是指我、我的几乎疲惫得不能迈步的老母亲和十四岁的女儿娜塔莎。”语句平淡、冷漠,但又纤徐绵缈、绸缪宛转。这样的开头语,当然不见得有什么特别高妙之处。可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妇 颂歌 丈夫 战争时期 主题 作品 孤儿院 女护士 母亲 哀歌
原文传递
最后一代贵族的自白——《致命的一击》评析
10
作者 应天士 《当代外国文学》 1983年第3期18-22,共5页
1981年1月22日法兰西学院举行了接纳玛格丽特·尤瑟娜尔为院士的隆重仪式。三百多年来,这个法国官方的最高学术机构的四十名院士席位一直为男性学者占有;著名作家尤瑟娜尔终于在七十八岁高龄时,打破陈规,被接受为法兰西学院的第一... 1981年1月22日法兰西学院举行了接纳玛格丽特·尤瑟娜尔为院士的隆重仪式。三百多年来,这个法国官方的最高学术机构的四十名院士席位一直为男性学者占有;著名作家尤瑟娜尔终于在七十八岁高龄时,打破陈规,被接受为法兰西学院的第一名女院士,成了当时轰动法国的新闻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族阶级 法兰西 玛格丽特 自传体小说 法国 作品 人类命运 文学创作 学院 作家
原文传递
苏联文学改革探踪
11
作者 应天士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88年第2期143-151,共9页
1986年以来,苏联文学掀起了一股“发掘热”、“解冻”文学也出现了新的涌动,“批判新潮”方兴未艾。这三股热潮涵盖了当前苏联文学改革的基本面貌。本文作者联系有关作品深入分析了它们的形式和发展,并结合苏联经济改革和公开化运动... 1986年以来,苏联文学掀起了一股“发掘热”、“解冻”文学也出现了新的涌动,“批判新潮”方兴未艾。这三股热潮涵盖了当前苏联文学改革的基本面貌。本文作者联系有关作品深入分析了它们的形式和发展,并结合苏联经济改革和公开化运动的实际,以及联系这个缺乏民主传统国家、一向以“绝对真理”握有者自居的民族心态的沿革和变迁,探究了这场改革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改革 苏联文学 经济改革 民族心态 绝对真理 历史意义 基本面 前苏联
原文传递
早来的黄昏
12
作者 彼.鲁.普罗斯库林 应天士 《当代外国文学》 1981年第4期92-106,共15页
大约一年之前,奥柳什卡在寄售商店买了一台便宜的旧电视机带给母亲,她把电视机放好,从顶盖上抽出天线,动作利落地调置好长长的竿子,拨动了什么玩意儿,施了一阵法术,这鬼机器——奥柳什卡的母亲斯捷帕尼达给起的浑名,发出了淡淡的光,响... 大约一年之前,奥柳什卡在寄售商店买了一台便宜的旧电视机带给母亲,她把电视机放好,从顶盖上抽出天线,动作利落地调置好长长的竿子,拨动了什么玩意儿,施了一阵法术,这鬼机器——奥柳什卡的母亲斯捷帕尼达给起的浑名,发出了淡淡的光,响起了嗤嗤的声音,而后,传出一个人的哈哈笑声,在发着亮光的玻璃上奔闪过一串乱七八糟的歪斜嘴脸;放电视了。奥柳什卡又转动了几个圆纽,那嘴脸便端正起来,象个人的样子了。奥柳什卡用手掌拍了拍鬼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邮递员 向日葵 节日 窗户 头巾 生活中 正用 蘑菇 心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