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变迁与脉络——李连江、张静、刘守英、应星对话录 |
李连江
张静
刘守英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
2018 |
20
|
|
2
|
“无声的革命”:被夸大的修辞 与梁晨、李中清等的商榷 |
应星
刘云杉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3
|
|
3
|
中共早期地方领袖、组织形态与乡村社会 以曾天宇及其领导的江西万安暴动为中心 |
应星
李夏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5
|
|
4
|
“把革命带回来”:社会学新视野的拓展 |
应星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03
|
|
5
|
“田野工作的想象力”:在科学与艺术之间 以《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为例 |
应星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4
|
|
6
|
略述历史社会学在中国的初兴 |
应星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1
|
|
7
|
略论叙事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 |
应星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
2006 |
45
|
|
8
|
叩开“受苦人”的历史之门读《受苦人的讲述:骥村历史与一种文明的逻辑》 |
应星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9
|
“三农”问题新释——中国农村改革历程的三重分析框架 |
应星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10
|
从宏观比较历史分析到微观比较历史分析——拓展中国革命史研究的一点思考 |
应星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11
|
超越“维稳的政治学”——分析和缓解社会稳定问题的新思路 |
应星
|
《学术前沿》
|
2012 |
14
|
|
12
|
学术自由的内外限度及其历史演变--从《系科之争》到《韦伯论大学》 |
应星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3
|
村庄集体行动的“反应性政治”逻辑 |
应星
|
《学术前沿》
|
2012 |
8
|
|
14
|
红四军领导机构的演化与主力红军的组织形态 |
应星
|
《苏区研究》
|
2016 |
23
|
|
15
|
透视群体性事件的六个层面 |
应星
|
《社会学家茶座》
|
2009 |
2
|
|
16
|
比较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列宁式政党” 列宁《怎么办?》新释 |
应星
|
《社会》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7
|
“断裂”:一个洞察当今社会定位的概念 |
应星
|
《社会学家茶座》
|
2004 |
0 |
|
18
|
福柯权力思想中的史观、史识与史法 |
马学军
应星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9
|
道德感与自然权利——哈奇森道德哲学中的人性论与自然法 |
郭威
应星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20
|
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1921-1945) |
应星
荣思恒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