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帕霉素在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及丛状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应涵汝 杨希 +2 位作者 马刚 陈辉 林晓曦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32-235,24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雷帕霉素治疗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及丛状血管瘤(tufted angioma,T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共5例KHE及TA患儿纳入研究,病变累及颈部、躯干及四肢。4例曾经传统... 目的探讨应用雷帕霉素治疗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及丛状血管瘤(tufted angioma,T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共5例KHE及TA患儿纳入研究,病变累及颈部、躯干及四肢。4例曾经传统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雷帕霉素单个疗程为3个月,具体治疗方案为:每天口服0.1 mg/Kg。在服药期间及停药后,观察随访患儿一般情况、可能的副作用,以及病灶改变和血小板情况。结果雷帕霉素治疗后,5例患儿均出现了明显的病灶颜色减退,瘤体缩小,质地变软等消退迹象,血小板计数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药物使用过程中,仅出现轻度的副反应。停药3个月后,所有患儿均未出现症状反复。结论雷帕霉素单药口服治疗KHE及TA能获得较好的疗效,短期服用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 丛状血管瘤 卡梅现象 雷帕霉素
下载PDF
大鼠Sertoli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影响
2
作者 应涵汝 蒋黎华 +1 位作者 王韦仑 李伟毅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索Sertoli细胞(SC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脂、成骨和成神经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二步酶消化法分离SCs;对第3、4代BMSCs进行成脂、成骨及成神经诱导,并与SCs共培养,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油红O染... 目的探索Sertoli细胞(SC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脂、成骨和成神经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二步酶消化法分离SCs;对第3、4代BMSCs进行成脂、成骨及成神经诱导,并与SCs共培养,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油红O染色显示BMSCs成脂诱导后,胞浆出现折光性强的脂滴,加入SCs后,脂滴明显减少,染色不明显;茜素红S染色显示BMSCs成骨诱导后可显示钙结节,加入SCs后,钙结节更多,结节内红染更明显;成神经诱导在加入SCs前后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SCs可促进BMSCs成骨分化,而抑制其成脂分化,对成神经分化则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SERTOLI细胞 诱导分化
下载PDF
普萘洛尔治疗腮腺区巨大婴幼儿血管瘤远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金云波 常雷 +7 位作者 邹运 吕东泽 仇雅璟 应涵汝 陈彬 马刚 陈辉 林晓曦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年第4期246-247,254,共3页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腮腺区巨大婴幼儿血管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2009年3~10月,对11例腮腺区的巨大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2 mg/Kg·d)。患儿年龄到8~12个月时,停止用药并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本组患儿随访至少5...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腮腺区巨大婴幼儿血管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2009年3~10月,对11例腮腺区的巨大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2 mg/Kg·d)。患儿年龄到8~12个月时,停止用药并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本组患儿随访至少5年,平均随访(69.5±4.8)个月。长期随访结果显示,10例患儿(90.9%)疗效明显,但其中6例存在少量瘤体和/或红斑残留及局部皮肤松弛等情况,需后续进一步治疗以改善外观;1例患儿(9.1%)疗效欠佳,瘤体和红斑明显残留。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腮腺区巨大婴幼儿血管瘤远期疗效欠佳,仍需采取手术和激光等其他治疗方式进一步改善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婴幼儿血管瘤 普萘洛尔
下载PDF
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对血管瘤干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彬 吕东泽 +4 位作者 朱佳芳 常雷 应涵汝 马刚 林晓曦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分别对血管瘤干细胞(hemangioma stem cells,Hem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浓度为3、30、90和150 μmol/L的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分别作用于HemSCs 24、48和72 h,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分别对血管瘤干细胞(hemangioma stem cells,Hem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浓度为3、30、90和150 μmol/L的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分别作用于HemSCs 24、48和72 h,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使用SPSS 19.0对各组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均能抑制HemSCs增殖,抑制程度均随浓度升高而升高,但前者在中高浓度(30、90和150 μmol/L)时略强于后者,低浓度(3 μmol/L)时则相反(P〈0.05)。凋亡实验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低浓度噻吗洛尔(3和30 μmol/L)作用于HemSCs后,凋亡细胞的比例高于同浓度的普萘洛尔,分别高13.7%和1.1%。结论抑制HemSCs增殖和促进其凋亡可能是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机制之一,二者具体的作用随浓度和时间的不同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干细胞 增殖 凋亡 普萘洛尔 噻吗洛尔
原文传递
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吕东泽 应涵汝 +2 位作者 常雷 马刚 林晓曦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可靠的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分离培养体系.方法 取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标本,经胶原酶消化、CD133免疫磁珠分选,所得细胞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铺层的96孔板,以含10% FBS的EBM-2培养液培养.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可靠的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分离培养体系.方法 取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标本,经胶原酶消化、CD133免疫磁珠分选,所得细胞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铺层的96孔板,以含10% FBS的EBM-2培养液培养.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标记流式细胞检测,细胞成管试验,细胞诱导分化成脂、成骨试验以及裸鼠皮下成瘤试验.结果 从血管瘤组织分离纯化的CD133(+)细胞,6h开始贴壁,细胞呈多突起的纺锤形和星形;CD133(+)血管瘤干细胞阳性表达CD29(99.5%)、CD44(97.9%)、CD90(87.6%)和CD105 (98.5%),几乎不表达CD31(0.2%)、CD34(0.1%)、CD45 (0.1%)和CD144(0.1%);在体外可形成网状类似血管壁的结构,并可被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可形成类似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灶.结论 该分离培养方法可获得血管瘤干细胞,为阐明血管瘤干细胞的特性及更广泛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干细胞 细胞培养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手术及非手术面部年轻化进展(2020-2021)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晓曦 高玮 +5 位作者 邹运 应涵汝 朱佳芳 胡丽 仇雅璟 金云波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499-503,共5页
过去的一年余,手术和非手术面部年轻化领域,无论除皱手术、解剖学、埋线悬吊提升、注射,还是激光光电领域,都取得了不少令人侧目的进展,以下更值得关注,比如:“斜拉桥”除皱术式;氨甲环酸的局部浸润注射和静脉用药可减少出血;利用AI技... 过去的一年余,手术和非手术面部年轻化领域,无论除皱手术、解剖学、埋线悬吊提升、注射,还是激光光电领域,都取得了不少令人侧目的进展,以下更值得关注,比如:“斜拉桥”除皱术式;氨甲环酸的局部浸润注射和静脉用药可减少出血;利用AI技术评估除皱术后的外貌年龄;除皱术后暂时性的面神经损伤的健侧A型肉毒毒素注射临时调整;透明质酸加速其中PDO缝线的降解;注射透明质酸可诱导下颏骨吸收;钝针注射后血管意外栓塞的发生率比锐针低得多;SVF辅助的脂肪注射的脂肪更为优化;Er:YAG激光全面部剥脱性治疗需要关注的安全参数等,当然,这些新的结论是否正确,还需要在后续的临床前瞻性研究中继续跟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年轻化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ertoli细胞体外共培育的免疫负调作用
7
作者 李欣馨 应涵汝 +2 位作者 陈雨莲 蒋黎华 李伟毅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Sertoli细胞(SCs)体外共培育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为两者联合应用于移植修复提供线索。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脾脏单个核细胞(简称L),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细胞后,...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Sertoli细胞(SCs)体外共培育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为两者联合应用于移植修复提供线索。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脾脏单个核细胞(简称L),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细胞后,将其加入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的BMSCs与SCs共培育体系,设立L细胞为对照组,L+刀豆蛋白A(ConA)、BMSCs+L+ConA、SCs+L+ConA、BMSCs+SCs+L+ConA四大组细胞为实验组。培养4 d,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单个核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ConA可以显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BMSCs、SCs均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加入BMSCs和SCs的比例增加而增强,BMSCs和SCs混合培养后对淋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且在某些浓度时呈现协同性。结论 BMSCs与SCs体外共培育时可增强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塞尔托利细胞 淋巴细胞 CFSE标记
原文传递
复杂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基础与临床
8
作者 林晓曦 +13 位作者 潘巍峻 华晨 金云波 陈辉 马刚 仇雅璟 杨希 常雷 于文心 应涵汝 邹运 胡丽 朱佳芳 余章 《中国科技成果》 2023年第22期52-54,共3页
传统的"血管瘤"(Vascular Anomalies)包含了各种血管性肿瘤和血管/淋巴管畸形,在中国有逾2千万病例.疾病谱中既涵盖常见病,如婴幼儿血管瘤,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高达1%~ 10%;也涵盖罕见疑难病,如颅外动静脉畸形,发病率约为1/20万... 传统的"血管瘤"(Vascular Anomalies)包含了各种血管性肿瘤和血管/淋巴管畸形,在中国有逾2千万病例.疾病谱中既涵盖常见病,如婴幼儿血管瘤,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高达1%~ 10%;也涵盖罕见疑难病,如颅外动静脉畸形,发病率约为1/20万,却是国际公认的疑难疾病.这些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累及多器官,造成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治疗所涉跨越各学科解剖界限、知识和技术,远非传统单一学科所能胜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疑难疾病 淋巴管畸形 脉管畸形 动静脉畸形 基础与临床 疑难病 疾病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