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的音韵艺术和文学共同体的想象:再议《新格拉布街》中的理想读者
1
作者 应璎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3年第2期12-25,共14页
乔治·吉辛的成名作《新格拉布街》被誉为“叙述维多利亚晚期写作生涯的最杰出作品”。近年来有学者注意到小说中的两位文人热衷于文学语言的音韵艺术,因而将他们视作小说意欲塑造的理想读者。但是,理想读者的在场并非如该学者所说... 乔治·吉辛的成名作《新格拉布街》被誉为“叙述维多利亚晚期写作生涯的最杰出作品”。近年来有学者注意到小说中的两位文人热衷于文学语言的音韵艺术,因而将他们视作小说意欲塑造的理想读者。但是,理想读者的在场并非如该学者所说的那样否定了音韵艺术产生的愉悦感,而是通过彰显愉悦感来阐发对19世纪后期语言科学的质疑。他们竭力在机械的语音研究和粗俗的语言进化论中坚守文学语言的优雅品质。这份对语言艺术的坚守催生了崇尚语言艺术的文学共同体,而后者的建立也赋予语言艺术复苏的希望。这应是理想读者的存在意义,也是该小说卓尔不群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格拉布街》 理想读者 语言 音韵艺术 文学共同体
下载PDF
《四季随笔》中的生态焦虑 被引量:1
2
作者 应璎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乔治·吉辛的《四季随笔》是英国散文中的珍品,但是批评家大都认为作品中充满了逃避现实和回归过去的消极心态。如果我们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去审视《四季随笔》,就会发现该作品远非如此消极。作为英国文化批评传统"过渡期"(... 乔治·吉辛的《四季随笔》是英国散文中的珍品,但是批评家大都认为作品中充满了逃避现实和回归过去的消极心态。如果我们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去审视《四季随笔》,就会发现该作品远非如此消极。作为英国文化批评传统"过渡期"(1880-1914)的一部作品,《四季随笔》中表现出了深切的生态焦虑。这种焦虑不但继承了卡莱尔等人所表达的文化焦虑,更深化了这一文化批评传统,并且在奥威尔等后人的作品中得以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吉辛 《四季随笔》 英国文化批评 生态批评
下载PDF
丧钟为谁而鸣——《新格拉布街》中教堂钟声的文化象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应璎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新格拉布街》被认为是一本表现商业化时代作家生存问题的极难得的作品.主人公之一爱德温·里尔登的不幸遭遇是一个关乎作家生存的文化现象.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教堂钟声形成一种象征性的结构,既深刻暗示作为作家的里尔登所遭受的死... 《新格拉布街》被认为是一本表现商业化时代作家生存问题的极难得的作品.主人公之一爱德温·里尔登的不幸遭遇是一个关乎作家生存的文化现象.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教堂钟声形成一种象征性的结构,既深刻暗示作为作家的里尔登所遭受的死亡威胁,又充分展现他的心理压力,从而发人深省地表明,他的困境代表了文学商业化进程中严肃作家普遍面临的生存危机,这一危机也是构成19世纪后期英国文化危机的一个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格拉布街》 教堂钟声 作家生存危机 文化危机
下载PDF
在憎恶与同情之间——论乔治·吉辛的贫民小说 被引量:2
4
作者 应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7-41,共5页
一直以来,批评家普遍认为乔治·吉辛的贫民小说反映出他对穷人的憎恶态度。然而,通过仔细分析贫民小说中的代表人物,就会发现吉辛憎恶穷人一说未免过于绝对。吉辛在小说中塑造了多种类型的穷人形象,对他们的态度也是复杂的:或憎恶... 一直以来,批评家普遍认为乔治·吉辛的贫民小说反映出他对穷人的憎恶态度。然而,通过仔细分析贫民小说中的代表人物,就会发现吉辛憎恶穷人一说未免过于绝对。吉辛在小说中塑造了多种类型的穷人形象,对他们的态度也是复杂的:或憎恶、或同情,甚至是尊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吉辛 贫民小说 穷人 态度
下载PDF
主人公缘何无名?——《阿斯彭文稿》对现代文化产业的道德叩问
5
作者 应璎 韩斯斯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6,共7页
一直以来,亨利·詹姆斯的名作《阿斯彭文稿》因其出色的叙述艺术广受赞誉。其中,主人公姓名缺失的叙述现象耐人寻味。主人公的无名与小说其他人物名姓俱全的现象形成强烈反差。这恐非叙述纰漏,或是作者有意为之。小说中此起彼伏的... 一直以来,亨利·詹姆斯的名作《阿斯彭文稿》因其出色的叙述艺术广受赞誉。其中,主人公姓名缺失的叙述现象耐人寻味。主人公的无名与小说其他人物名姓俱全的现象形成强烈反差。这恐非叙述纰漏,或是作者有意为之。小说中此起彼伏的主人公自称为探索该叙述策略之真意提供了一条线索。它们构成了表达主人公欲望话语的能指,与其真实形象的所指之间存在张力。在对该张力的审视中,自称的真实涵义得以显示,从而折射出无名现象在19世纪后期大众文化产业语境中的警示意义——在道德层面叩问了文化产业繁荣景象下严重物化和异化的社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彭文稿》 亨利·詹姆斯 文化产业
下载PDF
从诗歌主体外理解普鲁弗洛克的性格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应璎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2-55,共4页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同艾略特的其他作品一样晦涩难懂,要理解诗歌主人公普鲁弗洛克的性格特点难度较大。除了仔细推敲诗歌主体,还可以从诗歌的题辞和艾略特等人的艺术作品创作与批评理论两个方面寻求线索。此诗开头...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同艾略特的其他作品一样晦涩难懂,要理解诗歌主人公普鲁弗洛克的性格特点难度较大。除了仔细推敲诗歌主体,还可以从诗歌的题辞和艾略特等人的艺术作品创作与批评理论两个方面寻求线索。此诗开头的题辞有提示普鲁弗洛克性格特点的作用,从吉多身上可以反射出普鲁弗洛克的性格。从作者等人的艺术作品创作与批评理论出发还可以进一步得出普鲁弗洛克的性格特点与作者的性格特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多 普鲁弗洛克 T.S.艾略特 性格特点
下载PDF
解脱还是超越:论《四季随笔》中的作家文化角色
7
作者 应璎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6年第2期-,共19页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以逃避为主旨的“解脱”一说成为解读乔治·吉辛作品《四季随笔》的主流声音.本文将该书置入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市场化首次达到高峰的历史背景中,就“解脱”一说提出新的解读,把主人公寻求解脱的愿望视为与...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以逃避为主旨的“解脱”一说成为解读乔治·吉辛作品《四季随笔》的主流声音.本文将该书置入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市场化首次达到高峰的历史背景中,就“解脱”一说提出新的解读,把主人公寻求解脱的愿望视为与塑造作家文化角色相关的愿景.作品借助鸟儿的鸣叫将几处颇具喻义的自然景象联系在一起,生动地凸显了这一愿景.它们既继承了良好的传统愿望,又演绎出新的文化含义,即作家们能够通过饱含生命之力的写作,重塑自身的文化角色,以此来寻求一种以自我超越为基调的正面解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吉辛 《四季随笔》 自然景象 作家文化角色
下载PDF
从谦卑到自傲——从诗歌中看本·琼森的性格发展
8
作者 应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5-69,共5页
本·琼森的诗歌一直以来未能像其戏剧作品那样得到批评界的重视。在已有的诗歌批评中,关于琼森性格的研究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结论。对琼森三部重要诗集中典型诗歌的细读可以帮助探求其性格的真实一面。诗集中展现出诗人性格经历了从... 本·琼森的诗歌一直以来未能像其戏剧作品那样得到批评界的重视。在已有的诗歌批评中,关于琼森性格的研究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结论。对琼森三部重要诗集中典型诗歌的细读可以帮助探求其性格的真实一面。诗集中展现出诗人性格经历了从谦卑转向自傲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琼森 诗歌 性格发展
下载PDF
交际法教学在综合英语课中的应用
9
作者 应璎 傅华世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50-53,共4页
本文从综合英语课的教学目标和交际法教学的实质与原则出发,探讨了如何将交际法运用到综合英语课的课堂教学中去,并以《新编英语教程》第一册第一课为例具体地阐述了交际法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交际法教学 综合英语课 课堂教学 英语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原则
下载PDF
大英博物馆阅览室与“书荫幽谷的居民”——《新格拉布街》中的作家生存危机
10
作者 应璎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5-50,共6页
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是小说《新格拉布街》的一个重要场景。已有研究发现,该阅览室是小说中象征作家异化的中心标志。不过,对于19世纪末的作家而言,一个与作家异化密切相关,却又更加迫切的问题是作家的生存问题。小说中存在着与阅览室密切... 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是小说《新格拉布街》的一个重要场景。已有研究发现,该阅览室是小说中象征作家异化的中心标志。不过,对于19世纪末的作家而言,一个与作家异化密切相关,却又更加迫切的问题是作家的生存问题。小说中存在着与阅览室密切相关的两个隐喻。它们与历史文本产生互文性,共同揭示了在高度商业化的文学场中作家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英博物馆阅览室 《新格拉布街》 隐喻 生存危机
下载PDF
文学场理论对文学研究的意义
11
作者 应璎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文学场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展开文学研究,尤其关注文学创作的社会环境。然而,作家及其作品本身始终是文学研究的核心。所以,更加值得探讨的是文学场理论对该核心问题研究的意义。文学场理论揭示出在实际研究中需要注意资本与权力的影响,并... 文学场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展开文学研究,尤其关注文学创作的社会环境。然而,作家及其作品本身始终是文学研究的核心。所以,更加值得探讨的是文学场理论对该核心问题研究的意义。文学场理论揭示出在实际研究中需要注意资本与权力的影响,并且用历史的眼光来更加全面地评价作家和作品。但是,该理论未能就评判作品自身价值的基本标准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理论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场 文学批评 意义 实践
下载PDF
ESA模式与电大学生听力教学浅析
12
作者 傅华世 应璎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72-74,共3页
本文结合电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跟踪国际比较成型的教学理论ESA模式,分析听力教学的科学路子,从而进一步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努力创造一种犹如社会生活中习得语言的环境。
关键词 电大 学生 听力教学 ESA模式 英语教学 听力测试
下载PDF
生活首先必须关注心智——《瑟尔萨》中的文化之旅
13
作者 应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8,共9页
英国19世纪后期作家乔治·吉辛的小说《瑟尔萨》中的男主人公似乎颇受批评家的青睐,而作为小说标题的女主人公瑟尔萨·特伦特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似乎与吉辛以瑟尔萨作为小说题名的初衷相悖。如果我们细考小说中多处出现... 英国19世纪后期作家乔治·吉辛的小说《瑟尔萨》中的男主人公似乎颇受批评家的青睐,而作为小说标题的女主人公瑟尔萨·特伦特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似乎与吉辛以瑟尔萨作为小说题名的初衷相悖。如果我们细考小说中多处出现的瑟尔萨的面貌描写,就可对作家的初衷了然不惑。小说旨在以瑟尔萨的容貌变化作为小说结构的一条主线,充分展现其心智发展过程和生活状态,从而质疑工具理性主宰下的现代生活。该主线与以男主人公为中心的另一条主线交织在一起,从文化的视角揭示生活必须关注心智培育,并且向我们提供了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吉辛 《瑟尔萨》 容貌 心智 生活
原文传递
《新格拉布街》中“雾”的解读
14
作者 应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100,共7页
雾在小说《新格拉布街》中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物,以一种骇人听闻的形式多次出现在作品中。这种效果不仅与其铺天盖地的外表形态有关,而且来自它与跌宕起伏的文人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如果仔细分析小说中雾的变化、内涵及其对文人的影响,... 雾在小说《新格拉布街》中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物,以一种骇人听闻的形式多次出现在作品中。这种效果不仅与其铺天盖地的外表形态有关,而且来自它与跌宕起伏的文人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如果仔细分析小说中雾的变化、内涵及其对文人的影响,并以此来探求雾的本质,就会发现雾在小说中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19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坛,即一个自治程度低的文学场,它对严肃作家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由此,这个象征物既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也为19世纪艺术作品中雾的丰富内涵增添了一层新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格拉布街》 文学场 自治程度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