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翼状胬肉与干眼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梦琪 李璇 +4 位作者 应阿珣 宋培铎 殷玉梅 王伟杰 唐海霞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翼状胬肉和干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749例确诊为原发性单眼翼状胬肉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翼状胬肉眼为观察组,对侧眼为对照组,分别检查干眼的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 目的探讨原发性翼状胬肉和干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749例确诊为原发性单眼翼状胬肉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翼状胬肉眼为观察组,对侧眼为对照组,分别检查干眼的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染色评分(FL),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61份,收回749份,其中12人拒绝接受进一步检查,将剩余的749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调查率98.4%。749人翼状胬肉的分级情况:Ⅰ级106眼(13.92%),Ⅱ级228眼(29.96%),Ⅲ级372眼(48.88%),Ⅳ53眼(6.96%),Ⅴ级2眼(0.26%)。观察组BUT和SIt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主观症状评分、FL干眼症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减少泪液分泌量,降低泪膜稳定性,引起角膜上皮损伤,增加干眼的患病率,翼状胬肉和干眼两者之间有必然关系,互相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干眼 泪膜
下载PDF
高渗糖点眼联合局部给氧治疗白内障术后重度角膜水肿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海霞 李梦琪 +1 位作者 李璇 应阿珣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6期55-58,68,共5页
目的 分析白内障术后重度角膜水肿应用高渗糖点眼与局部给氧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120例白内障术后重度角膜水肿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前者采用高渗... 目的 分析白内障术后重度角膜水肿应用高渗糖点眼与局部给氧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120例白内障术后重度角膜水肿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前者采用高渗糖点眼治疗,后者采用高渗糖点眼与局部给氧治疗。评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角膜中央厚度、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角膜水肿消退时间为(10.98±1.12)d、角膜中央厚度为(583.61±23.16)μm,对照组角膜水肿消退时间为(14.27±4.92)d,角膜中央厚度为(550.76±18.52)μm。研究组角膜水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角膜中央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1、8.581,P<0.001);治疗后7 d研究组BCVA为(0.79±0.23)、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 438.65±364.82)个/mm^(2),对照组BCVA为(0.51±0.12),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 301.86±342.61)个/mm^(2),研究组BCVA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0、2.117,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38)。结论 白内障术后重度角膜水肿应用高渗糖点眼与局部给氧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提高患者视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角膜水肿 高渗糖点眼 局部给氧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青岛市中老年人群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梦琪 李璇 +3 位作者 张晓萍 应阿珣 唐海霞 王伟杰 《预防医学论坛》 2016年第9期667-669,共3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对青岛市大于50岁的21274名目标人群进行流行病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眼部检查及问卷调查,明确诊断。结果调查21190(99.... 目的了解青岛市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对青岛市大于50岁的21274名目标人群进行流行病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眼部检查及问卷调查,明确诊断。结果调查21190(99.6%)人,确诊翼状胬肉患者1115例(1479只眼),占受检人群的5.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翼状胬肉的患病率与年龄正相关(95%CI:1.32~5.64,P〈0.01);外出不配戴眼镜与配戴眼镜相比(95%CI:3.48-7.27,P〈0.01);平时在室外与室内工作者相比(95%CI:1.64~4.36,P〈0.01);每日视频终端时间≥4h与〈4h相比(95%CI:1.0242.06,P〈0.01);翼状胬肉的发生与年龄、是否配戴眼镜、每日视频终端时间、户外工作的时间相关。结论与翼状胬肉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是否配戴眼镜、每日视频终端时间、户外工作的时间,户外佩戴眼镜是一个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