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斜方肌下束转位联合自体腘绳肌腱桥接治疗后上型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
1
作者 韩大伟 张庆国 +5 位作者 应立 沙林林 惠宇 应鲤蔚 梁军波 周晓波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947-955,共9页
目的评估改良斜方肌下束转位联合自体腘绳肌腱桥接治疗后上型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1月采用全关节镜下改良斜方肌下束转位联合自体腘绳肌腱桥接治疗后上型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患者59例... 目的评估改良斜方肌下束转位联合自体腘绳肌腱桥接治疗后上型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1月采用全关节镜下改良斜方肌下束转位联合自体腘绳肌腱桥接治疗后上型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患者59例,男11例、女48例;年龄(66.70±6.10)岁(范围55~79岁)。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上举、前屈、体侧外旋、外展外旋和内旋角度,术前、术后3、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术后3、6和12个月行MR检查评估肩袖愈合及再撕裂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使用锚钉数量为(3.2±0.5)枚。随访时间为(15.9±5.7)个月。体侧外旋角度由术前12.0°±19.4°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35.3°±19.6°,外展外旋角度由术前33.4°±22.4°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43.4°±23.1°,外展角度由术前121.7°±47.9°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136.4°±40.6°,前屈上举角度由术前117.6°±45.8°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139.5°±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肩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4.8±1.8)分、(2.3±1.3)分、(1.6±1.3)分和(0.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868,P<0.001);ASES评分分别为(42.0±14.9)分、(59.2±6.3)分、(61.2±12.5)分和(71.7±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287,P<0.001);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54.3±17.1)分、(41.6±9.6)分、(52.1±13.3)分和(76.4±1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082,P<0.001)。1例患者取肌腱处出现局部皮下血肿,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未发生肩关节感染、关节僵硬、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2例出现移植物完全撕裂、7例移植物部分撕裂,再撕裂发生率为15.3%。结论全关节镜下改良斜方肌下束转位联合自体腘绳肌腱桥接治疗后上型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术后肩关节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及功能评分改善,手术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套损伤 关节镜检查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斜方肌下束转位
原文传递
全关节镜下弹性固定Latarjet手术治疗合并严重骨缺损的肩关节前向不稳临床研究
2
作者 韩大伟 应立 +5 位作者 沙林林 惠宇 应鲤蔚 张庆国 梁军波 周晓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6-671,共6页
目的评估全关节镜下弹性固定Latarjet手术治疗合并严重骨缺损的肩关节前向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6月—2023年2月采用全关节镜下弹性固定Latarjet手术治疗的15例符合选择标准的合并严重骨缺损的肩关节前向不稳患者临床资料。其... 目的评估全关节镜下弹性固定Latarjet手术治疗合并严重骨缺损的肩关节前向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6月—2023年2月采用全关节镜下弹性固定Latarjet手术治疗的15例符合选择标准的合并严重骨缺损的肩关节前向不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0~54岁,平均31.1岁。三维CT示关节盂骨缺损16.3%~35.2%,平均24.4%。肩关节脱位3~8次,平均4.2次。病程6~21个月,平均10.6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缓解情况,Rowe评分、WalchDuplay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估肩关节各向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包括主动前屈、体侧外旋、外展90°外旋和内旋。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行三维CT检查,观察移植骨块吸收情况、骨块与关节盂位置以及骨块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85~195 min,平均123.0 min;术中出血量20~75 mL,平均26.5 mL。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2个月,平均18.7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肩关节感染、关节僵硬、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3个月出现移植骨部分吸收、骨不连,但末次随访时肩关节疼痛较术前改善,未发生肩关节再脱位等情况;其余患者未发生明显骨块骨折、肩关节脱位等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时骨块均已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Rowe评分、Walch-Duplay评分和ASE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主动前屈、体侧外旋、外展90°外旋和内旋RO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关节镜下弹性固定Latarjet手术治疗合并严重骨缺损的肩关节前向不稳,术后临床功能改善明显,影像学检查提示移植骨块位置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前向不稳 关节镜 弹性固定 Latarjet手术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细骨道双束Endobutton固定治疗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
3
作者 张建敏 胡琦 +5 位作者 应鲤蔚 杨洋 韩大伟 张庆国 章国银 周晓波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59-1166,共8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细骨道双束Endobutton固定治疗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浙江省台州医院接受关节镜下细骨道双束Endobutton固定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4例, 男24例...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细骨道双束Endobutton固定治疗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浙江省台州医院接受关节镜下细骨道双束Endobutton固定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4例, 男24例、女10例, 年龄(50.9±11.0)岁(范围21~74岁)。左侧24例、右侧10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摔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Rockwood分型:Ⅲ型17例、Ⅳ型9例、Ⅴ型8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价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6.6±2.8)个月(范围12~24个月)。患者术后VAS评分均降低,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408, P<0.001)。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32±0.47)分, 小于术前的(4.71±1.19)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ASES评分均升高,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5.838, P<0.001)。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为(88.85±6.41)分, 大于术前的(34.76±5.79)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3、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77.79±5.34)分、(87.40±5.19)分、(88.17±4.40)分, 均大于术前的(37.41±6.5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体侧内旋及体侧外旋分别为172.9°±6.4°、59.2°±6.2°、59.3°±5.9°。患肩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喙锁间距分别为(1.76±0.42) mm、(0.84±0.19) mm、(0.87±0.18) mm, 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160, P<0.001);其中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均小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 且术后无一例出现血管或神经损伤、内固定感染、喙突或锁骨骨隧道骨折、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结论关节镜下细骨道双束固定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可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 手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脱位 关节镜检查 修复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