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桥”拆“桥”时 敢为人先处
1
作者 应鸿庆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8年第6期60-61,共2页
20世纪90年代,上海经历了一次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城市功能的大转换,其间产生了高达100万名下岗职工。一个城市在短时间内突然有那么多人失去就业岗位,压力可想而知。为了妥善化解这一矛盾,上海探索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拉开再就业工程的... 20世纪90年代,上海经历了一次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城市功能的大转换,其间产生了高达100万名下岗职工。一个城市在短时间内突然有那么多人失去就业岗位,压力可想而知。为了妥善化解这一矛盾,上海探索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拉开再就业工程的序幕。这个中心建在行业,人们把它称作一座“桥”。经过几年努力,100万名下岗职工通过这座桥实现了大转移。当时我作为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就业处处长,亲历了再就业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参加了无数个会,熬了无数个夜,起草了无数个文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桥”是怎么建成的上海市国有企业集中,市场经济改革起步较早,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国有企业固有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弊端日益显现,矛盾日益尖锐。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纺织行业“砸锭”为标志,上海进入了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的攻坚期,伴随的是成批职工下岗,形势严峻。实施多年的“企业内部下岗分流”的办法已穷途末路,必须寻找一条新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 20世纪90年代初 再就业服务中心 市场经济改革 城市功能 产业结构 下岗职工 就业岗位
下载PDF
上海弱势群体的就业矛盾与对策建议
2
作者 黄军龙 张恂 +2 位作者 李关尧 彭立 应鸿庆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0-33,共4页
●要完善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调整相关政策,实施救助分离;●政府应对弱势群体的就业作出承诺:一是重点由地区安排从事公益性劳动;二是通过发展职业介绍代理人介绍就业;三是顶替外劳力岗位;四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职业介绍、职... ●要完善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调整相关政策,实施救助分离;●政府应对弱势群体的就业作出承诺:一是重点由地区安排从事公益性劳动;二是通过发展职业介绍代理人介绍就业;三是顶替外劳力岗位;四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度身定制一批合适的就业岗位:如“养老护老产业“岗位;社会志愿者服务站岗位;废旧生活物资回收岗位;以及旅游小产品加工制作岗位等等。●政府建立就业援助专项资金,通过购卖岗位,实现弱势群体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矛盾 对策建议 经济转型时期 有效配置 劳动力市场 失业 竞争 重要基础 政府治理 秩序
下载PDF
上海弱势群体就业的主要矛盾与对策建议
3
作者 黄军龙 张恂 +2 位作者 李关尧 彭立 应鸿庆 《上海劳动保障》 2002年第5期13-16,共4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抓就业工作,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二是对就业特别困难的弱者实施“就业托底”措施。前者事关效率,是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关键;后者事关公平,是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抓就业工作,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二是对就业特别困难的弱者实施“就业托底”措施。前者事关效率,是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关键;后者事关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治理失业、消除城市贫困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弱势群体 就业工作 劳动力市场 就业岗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