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离膜在膜液体除湿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牛润萍 庚立志 范莹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5069-15074,共6页
由于人们对室内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空气除湿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膜液体除湿因解决了传统液体除湿夹带液滴的问题,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该技术耦合了膜分离技术的选择性与液体除湿的高吸收性,通过选择性透过膜将高湿气体与... 由于人们对室内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空气除湿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膜液体除湿因解决了传统液体除湿夹带液滴的问题,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该技术耦合了膜分离技术的选择性与液体除湿的高吸收性,通过选择性透过膜将高湿气体与液体干燥剂隔离开,水蒸气分子在膜两侧水蒸气分压力差的驱动下透过分离膜完成气体的除湿过程。目前,人们对膜液体除湿器中分离膜的膜材料及膜组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膜液体除湿器中的膜为气液分离膜,其按材质可分为有机膜、无机膜以及有机-无机复合膜,目前应用在除湿器中的多为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膜;而按形态结构可分为微孔膜、致密膜以及复合膜。微孔膜膜孔的润湿现象限制了其应用,因此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疏水改性研究。而致密膜则完全避免了这个问题,目前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吸收器单元思想,为致密膜的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复合膜性价比比前两种膜结构更高,因此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复合膜以用于空气除湿。此外,除湿分离膜可被制成平板式或中空纤维膜式,并分别形成平板膜组件与中空纤维膜组件,为了揭示膜组件内的热湿传递规律,研究人员对两种膜组件内的流体流动方式、共轭传热传质机理、组件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这对膜液体除湿技术的推广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分离膜在膜液体除湿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膜液体除湿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归纳总结了分离膜材料在除湿器中的分类及应用,重点介绍了不同形态结构的除湿膜材料,对其性能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展开了叙述,接着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对除湿器中不同分离膜组件的传热传质研究及结构特点进行了概述,最后就分离膜在膜液体除湿技术中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液体除湿 分离膜材料 平行板式膜组件 中空纤维膜组件
下载PDF
逆流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特性实验研究
2
作者 牛润萍 崔纯旗 庚立志 《煤气与热力》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利用聚丙烯(PP)中空纤维膜组装成逆流式膜组件,采用实验方法,对加湿工况、除湿工况膜组件特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加湿工况:加湿量随空气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大,随溶液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大。加湿效率随空气质量流量增大而减小,随溶液质量流... 利用聚丙烯(PP)中空纤维膜组装成逆流式膜组件,采用实验方法,对加湿工况、除湿工况膜组件特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加湿工况:加湿量随空气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大,随溶液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大。加湿效率随空气质量流量增大而减小,随溶液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大。除湿工况:除湿量随空气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大,随溶液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大。除湿效率随空气质量流量增大而减小,随溶液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组件 加湿 除湿
下载PDF
新风系统在北京地区的运行控制策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牛润萍 范莹莹 +1 位作者 孟富强 庚立志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41,共6页
为降低新风系统的能耗,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测及能耗模拟的研究方法,对新风系统运行策略进行研究.对比现有控制策略的差异与不足,提出一种新风系统控制策略的优化组合方案,根据电子焓判别线和切换温度的低线温度,将焓湿图划分成了Ⅲ个... 为降低新风系统的能耗,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测及能耗模拟的研究方法,对新风系统运行策略进行研究.对比现有控制策略的差异与不足,提出一种新风系统控制策略的优化组合方案,根据电子焓判别线和切换温度的低线温度,将焓湿图划分成了Ⅲ个区域,高温高湿区采用电子焓控制法,当室外温度在送风温度附近时采用切换温度控制法.以北京地区为例分析其全年新风系统优化控制策略,利用Energy Plus软件,建立模型模拟系统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能耗大小,结果表明与最小新风量控制策略相比全年节能率为6.71%,单月最大节能率为16.32%.可见该新风系统控制策略的优化组合方案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风系统 电子焓控制法 切换温度控制法 运行策略 焓湿图
原文传递
北京居住建筑供冷期开窗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牛润萍 贾小婷 +2 位作者 范莹莹 刘斌 庚立志 《煤气与热力》 2022年第5期14-18,共5页
对北京居住建筑供冷期居民开窗行为进行实测,分析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人员在室情况、降雨、室外细颗粒物质量浓度对开窗行为的影响。对开窗行为主导因素进行筛选,建立住户开窗概率模型。厨房、卧室、客厅的开窗比例均随室内温度的升高... 对北京居住建筑供冷期居民开窗行为进行实测,分析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人员在室情况、降雨、室外细颗粒物质量浓度对开窗行为的影响。对开窗行为主导因素进行筛选,建立住户开窗概率模型。厨房、卧室、客厅的开窗比例均随室内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3个功能房间的最大开窗比例均出现在室内温度30℃附近。在各室内温度条件下,厨房的开窗比例高于卧室、客厅,卧室、客厅的开窗比例非常接近。卧室、客厅的开窗比例均随室外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厨房的开窗比例始终保持在80%以上,且随室外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人员在室情况对卧室外窗户开启状态的影响比较小。卧室、客厅的开窗比例均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厨房的开窗比例仍远高于卧室、客厅,卧室与客厅的开窗比例相差不大。厨房、卧室、客厅的开窗比例均随室外细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当室外细颗粒物质量浓度大于100μg/m^(3)时,卧室、客厅的开窗比例明显下降。当室外细颗粒物质量浓度大于200μg/m^(3)时,厨房开窗比例才明显下降。室内温度、室外温度对开窗行为具有显著性影响。与室外温度相比,室内温度的回归系数绝对值更大,对开窗概率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建筑 开窗行为 主导因素 概率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