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庞任隆《华清池印迹》选
1
作者 庞任隆 《书法》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2-33,共2页
原文传递
秦郡县封泥的历史地理学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庞任隆 《文博》 2009年第3期43-52,F0003,共11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西安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先后发现和出土了大量的秦代封泥,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简称"书博")收藏了其中的600多枚,谓之"品相好,种类多,反映内容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西安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先后发现和出土了大量的秦代封泥,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简称"书博")收藏了其中的600多枚,谓之"品相好,种类多,反映内容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经疏理有100余枚与秦郡县有关,这些封泥来自哪些郡县?对中国历史有何作用?其丸泥是否出自当地?名山封泥的出现与旅游的关系?等等。通过对其文字、质地、颜色等方面详细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这批封泥的历史地理学意义,为深化秦封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郡县封泥 历史 地理 意义
下载PDF
汉阳陵新出土印章封泥考述 被引量:4
3
作者 庞任隆 《唐都学刊》 2010年第4期17-20,共4页
汉承秦制,汉代的印章封泥是在继承秦代印章封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代曾出现了中国印文化史上的高峰。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陕西汉阳陵区和阳陵邑先后出土了大量的汉代印章封泥,为中国印制与官制、印章与陵园建筑等方面的研究,提... 汉承秦制,汉代的印章封泥是在继承秦代印章封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代曾出现了中国印文化史上的高峰。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陕西汉阳陵区和阳陵邑先后出土了大量的汉代印章封泥,为中国印制与官制、印章与陵园建筑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阳陵 印章 封泥 考述
下载PDF
秦砖汉瓦拓片书画题跋艺术文化与收藏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庞任隆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41-44,共4页
从秦砖汉瓦拓片题跋艺术的文化源流与特点,书画题跋艺术形式探索和拓片题跋收藏愿景四方面出发,通过图式简约性、内涵丰富性、颜色热烈性和编排组合性展示出拓片题跋的艺术魅力,深入思考其产生、形成和了解收藏的过程与文化传承的意义。
关键词 秦汉 砖瓦拓片 书画题跋 探索
下载PDF
秦封泥文物保护展示的实践与观察
5
作者 庞任隆 《文博》 2014年第4期89-91,96,共4页
博物馆是保存过去,传达历史的机构,如何保护好展示好藏品文物,尤其是泥质陶类文物的保护展示和阐释,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三年多来,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对馆藏秦封泥保护展示的实践与观察,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当代博物馆的陈列管理和... 博物馆是保存过去,传达历史的机构,如何保护好展示好藏品文物,尤其是泥质陶类文物的保护展示和阐释,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三年多来,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对馆藏秦封泥保护展示的实践与观察,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当代博物馆的陈列管理和学术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代封泥 保护展示 实践观察
下载PDF
隋唐长安皇城墙含光门西过水涵洞遗址水源考略
6
作者 庞任隆 《文博》 2008年第6期41-43,共3页
"八水绕长安",是古人对隋唐长安城优越位置的形象肯定。隋唐长安城位于龙首原(亦称龙首山)上,南望植被茂盛、水源丰富的终南山,其南高北低的地理环境,使"南水北流"的水利设施纵贯东西,比比皆是。根据文献记载和最... "八水绕长安",是古人对隋唐长安城优越位置的形象肯定。隋唐长安城位于龙首原(亦称龙首山)上,南望植被茂盛、水源丰富的终南山,其南高北低的地理环境,使"南水北流"的水利设施纵贯东西,比比皆是。根据文献记载和最新的考古成果,供用长安城的有潏水、浐水、义谷水,并经过龙首、黄渠、清明、永安、漕渠(从东到西)五条大渠引入长安城内。新发现的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西过水涵洞遗址,就是潏水通过清明渠的支渠(或蓄水池),穿越这一引水涵洞进入皇城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皇城过水涵洞 水源探秘
下载PDF
造型怪异的百戏陶俑
7
作者 庞任隆 《陕西档案》 2003年第2期31-31,共1页
截止目前,考古工作在秦始皇陵区已发现了179个陪葬坑,其中陵园内大约者有70多个。1999年又在铠甲坑以南40米处,发现了一个长72米,宽16米,总面积近700平方米,两端分别有斜坡门道的陪葬坑,亦即“百戏乐舞陶俑坑。”
关键词 陶俑 陪葬坑 考古工作 秦始皇陵 百戏 陵园 乐舞 发现 造型
下载PDF
陕西为什么迄今尚未发现秦简牍档案?
8
作者 庞任隆 《陕西档案》 2002年第5期41-42,共2页
1995年西安北效汉长安城遗址2千多枚秦封泥的出土,再一次说明陕西故地应该有大量的秦竹筒、木椟档案出土,然而,一百多年来的考古发现,并非如此.那么,作为秦时中央官署的主要文书档案--秦简牍哪里去了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考证秦封泥时... 1995年西安北效汉长安城遗址2千多枚秦封泥的出土,再一次说明陕西故地应该有大量的秦竹筒、木椟档案出土,然而,一百多年来的考古发现,并非如此.那么,作为秦时中央官署的主要文书档案--秦简牍哪里去了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考证秦封泥时,初步揭示和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结合最近考古发现,综述如下,以飨档案界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简 考古发现 简牍 出土 秦封泥 长安城 遗址 读者 竹简
下载PDF
从土遗址档案保护研究的角度谈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开发展示的意义
9
作者 庞任隆 南郑县档案局 《陕西档案》 2010年第1期46-48,共3页
土遗址博物馆是一种物质实体,是整个社会文化事业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实物档案,对遗址博物馆的展示和各种现象进行揭示研究,是新落成的唐长安皇城墙遗址博物馆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遗址博物馆 皇城墙 档案保护 土遗址 意义 开发 西安 社会文化事业
下载PDF
填补史记的石质铠甲
10
作者 庞任隆 《陕西档案》 2002年第6期43-43,共1页
1998年春天,一个不平凡的日子。秦始皇陵传来惊人消息:在陵园城墙以内封土东南侧,发现了目前面积最大的——“石质铠甲陪葬坑。”
关键词 陪葬坑 秦始皇陵 史记 石质 城墙 东南 陵园
下载PDF
秦封泥入藏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二十年学术理论研究成果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庞任隆 《书法》 2017年第10期63-66,共4页
要说秦封泥与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结缘是与生俱来的话,那么我与秦封泥,与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结缘,更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次经历,是躲也躲不过去的一段往事。一拜师书缘印缘由于从小对书法篆刻的喜好,一九八五年五月经临潼博物馆... 要说秦封泥与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结缘是与生俱来的话,那么我与秦封泥,与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结缘,更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次经历,是躲也躲不过去的一段往事。一拜师书缘印缘由于从小对书法篆刻的喜好,一九八五年五月经临潼博物馆馆长赵康民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艺术 成果综述 秦封 三公九卿 学术理论研究 书法篆刻 书缘 入藏 厩丞 郡县
原文传递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藏秦封泥赏析
12
作者 庞任隆 《书法》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9-43,共5页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指出,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简言之,一是功利境界,二是伦理境界,三是政治境界,四是学术境界,五是宗教境界。
关键词 中国书法 艺术博物馆 秦封泥 赏析 馆藏 西安 艺术意境 人与世界
原文传递
通过秦封泥和汉瓦当文字的对比窥探秦小篆研究传承的当代意义
13
作者 庞任隆 《秦汉研究》 2010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后西安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先后出土的汉瓦当和秦封泥为例,撷取部分精品,比较其异同。秦封泥和汉瓦当均以'陶质'为载体,传承演绎了秦文字小篆书法的美妙神韵,是在《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之外... 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后西安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先后出土的汉瓦当和秦封泥为例,撷取部分精品,比较其异同。秦封泥和汉瓦当均以'陶质'为载体,传承演绎了秦文字小篆书法的美妙神韵,是在《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之外,保存秦文字最多、表现形式最佳、艺术魅力最强、文化价值最大的两大系统,深入研究这两大系统,对当代秦小篆书法艺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石 文字 封泥 魅力 小篆 西安 峄山
原文传递
秦代封泥的学术价值
14
作者 庞任隆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2011年第1期47-51,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西安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先后发现和出土了秦代封泥3000多枚。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其中的350个品种630多枚,谓之“品相好,种类多,反映内容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1]”被誉“镇馆之宝”。
关键词 封泥 秦代 学术价值
原文传递
骊山中华人祖女娲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15
作者 庞任隆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骊山是陕西秦岭支脉,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人祖女娲圣山。这里还有蓝田猿人遗址,有陈家窑遗址等古人类文化遗存。我们进行地考察和研究,对这一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骊山人祖女娲 文化遗迹 保护开发
原文传递
从秦封泥研究中体验“主题印”封泥制作的创新价值
16
作者 庞任隆 《书法》 2021年第2期191-194,共4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西安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秦封泥,不仅是秦代文书封缄制度的结晶,同时又是秦代印章艺术再创造的奇迹。如何让这一研究成果,转化成篆刻艺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我一直在实践中思考和探索这个课题。
关键词 汉长安城遗址 艺术再创造 篆刻艺术 秦封泥 西安北郊 研究成果 秦代
原文传递
“三秦书风”刍议
17
作者 庞任隆 《书法赏评》 2003年第4期42-44,共3页
时尚新风是一个时代进步的象征。20世纪的中国书坛,“三秦书风”真可谓占尽了鳌头。30-40年代,于右任创立的“标准草书”,风靡全国;80-90年代,刘自椟研究的大篆书体,蜚声海外;其间,又有王世镗的章草,张寒杉的小篆,卫俊秀的行... 时尚新风是一个时代进步的象征。20世纪的中国书坛,“三秦书风”真可谓占尽了鳌头。30-40年代,于右任创立的“标准草书”,风靡全国;80-90年代,刘自椟研究的大篆书体,蜚声海外;其间,又有王世镗的章草,张寒杉的小篆,卫俊秀的行草,邱星的钟鼎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秦书风” 陕西 书法家 书法艺术 书法创作 地方文化
原文传递
创建西安特色档案的文化意义
18
作者 庞任隆 《西安档案》 2002年第5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西安市 特色档案 文化意义 特点 选题 档案载体
原文传递
华清池水清 诗碑书艺浓——陕西临潼华清池名胜书艺简述
19
作者 庞任隆 《书法》 2003年第2期76-76,78,共2页
华清池位于陕西风景秀丽的骊山脚下,这里有历史悠久的温泉和皇家园林,并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国内外宾客,这里有盛唐华清官御汤遗迹和西安事变遗存;这里曾留下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碑刻……现存并遙立在园内的碑、碣、原雕、石刻共计一... 华清池位于陕西风景秀丽的骊山脚下,这里有历史悠久的温泉和皇家园林,并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国内外宾客,这里有盛唐华清官御汤遗迹和西安事变遗存;这里曾留下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碑刻……现存并遙立在园内的碑、碣、原雕、石刻共计一百多块。主要的有北魏元苌的《温泉颂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清池 书艺 温泉 这里 陕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