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广泛清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庞作良 王洪江 +4 位作者 孙伟 斯坎达尔 张国庆 瓦热斯江 范志勤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淋巴结清除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淋巴结清除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6·6%、6·9%和6·3%。影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患者术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为5·4%。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为42·3%,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0·6%,P<0·01。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淋巴结的广泛清除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腹腔 淋巴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预后
下载PDF
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术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庞作良 王洪江 +3 位作者 斯坎达尔·阿布力孜 孙伟 范志勤 薛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和贲门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836例手术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60.3%,淋巴结转移度16.8%。肝总动脉旁、... 目的:了解食管癌和贲门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836例手术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60.3%,淋巴结转移度16.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0.4%、10.1%和9.8%。患者术后3年腹腔淋巴结复发转移率为6.1%。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55.7%,其中有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44.6%,低于无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72.4%),P<0.05。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广泛清扫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腹腔动脉干区 淋巴结清扫术 预后
下载PDF
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外科术式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庞作良 高胜利 +3 位作者 张国庆 阿地力 毛拉 斯坎达尔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557-558,共2页
目的 探讨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外科术式选择及处理要点。方法  1991~ 2 0 0 3年间 18例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患者 ,其中食管中段癌 3例 ,食管下段癌 2例 ,贲门癌 13例。行残胃代食管 2例 ,结肠代食管 3例 ,空肠代食管胃 13例。结果 ... 目的 探讨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外科术式选择及处理要点。方法  1991~ 2 0 0 3年间 18例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患者 ,其中食管中段癌 3例 ,食管下段癌 2例 ,贲门癌 13例。行残胃代食管 2例 ,结肠代食管 3例 ,空肠代食管胃 13例。结果 全部治疗病例中术后吻合口瘘 1例 ,17天死亡 ,上切缘阳性 1例。 1年生存率 72 2 % (14 / 18)。 3年生存率 5 0 % (9/ 18)。结论 结肠代食管是颈部吻合较理想的选择。胸腔内吻合可视具体情况选择残胃、空肠代部分食管及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手术治疗 术式
下载PDF
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纵隔淋巴结转移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庞作良 孙伟 +4 位作者 张国庆 斯刊达尔.阿布力孜 高胜利 阿迪利.萨来 毛拉.艾沙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年第6期488-490,共3页
目的 从淋巴结转移度的角度探讨胸段食管癌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对 86例食管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转移者实施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 86例胸段食管癌共检出淋巴结 180 6枚 ,平均每... 目的 从淋巴结转移度的角度探讨胸段食管癌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对 86例食管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转移者实施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 86例胸段食管癌共检出淋巴结 180 6枚 ,平均每例清除淋巴结 (18± 4 .6 )枚 (15~ 30枚 )。转移淋巴结 2 5 3枚 ,淋巴结转移度 14 .0 % (2 5 3 180 6 )。中纵隔淋巴结转移度与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度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食管癌病变部位与上、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度无显著相关 (P<0 .0 1) ;术后病理T分期与纵隔淋巴结转移度有显著相关 (P <0 .0 0 1)。食管癌病变长度与上、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度无显著相关 (P =0 .2 0 3)。食管癌病变部位与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无显著相关 (P =0 .933)。结论 胸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呈“双向性”转移 ,纵隔不同区域的淋巴结转移度与肿瘤的部位、T分期有关 ,对于食管癌病变引流区域的淋巴结均应进行严格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纵隔淋巴结转移度
下载PDF
左肺上叶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庞作良 吴斌 +1 位作者 高胜利 阿地力.萨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0期948-949,共2页
目的:探讨左肺上叶癌外科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87例左肺上叶癌患者(中央型肺癌47例,周围型肺癌4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左肺上叶双袖状切除39例,单袖状切除12例,左全肺切除3例,左肺上叶切除33例。结果:手术均顺利,术后生活质量均良好... 目的:探讨左肺上叶癌外科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87例左肺上叶癌患者(中央型肺癌47例,周围型肺癌4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左肺上叶双袖状切除39例,单袖状切除12例,左全肺切除3例,左肺上叶切除33例。结果:手术均顺利,术后生活质量均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以心律失常多见。左肺上叶双袖状切除术39例中共行气管镜吸痰9例(23.1%),发生房颤者8例(20.5%),高于单纯左肺上叶切除术(9.1%)和(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袖状切除是左肺上叶中央型肺癌的主要术式,选择合适的患者,正确的手术探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肺 上叶癌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庞作良 王伯庆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08-511,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特点及转移方式 ,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廓清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作为淋巴结廓清标志 ,对 10 5例肺癌行完全性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廓清术。结果  10 5例肺癌 ,共清除淋巴结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特点及转移方式 ,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廓清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作为淋巴结廓清标志 ,对 10 5例肺癌行完全性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廓清术。结果  10 5例肺癌 ,共清除淋巴结 80 1枚。N1占 15 .9% (5 9/3 71枚 ) ,N2 占 14 .9% (64 /4 3 0枚 )。跳跃性N2 共 12例 ,分布在纵隔第 2、4、5、6、7组淋巴结。肺原发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关系。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率最高 ,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亦高于鳞癌。肺癌淋巴结可呈跳跃式纵隔转移 ,且肺下叶癌较肺上叶癌多见。结论 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多组别、多区域及跳跃性特点 ,系统性胸内淋巴结廓清在肺癌术中应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胆囊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7
作者 庞作良 李海军 +1 位作者 毛拉艾沙.买买提 彭淑牖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9期563-565,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Oligofectamine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factor,VEGF)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转染对人胆囊癌细胞GBC-SD裸鼠移植瘤的VEGF表达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裸鼠接种GBC... 目的探讨Oligofectamine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factor,VEGF)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转染对人胆囊癌细胞GBC-SD裸鼠移植瘤的VEGF表达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裸鼠接种GBC-SD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组裸鼠在接种1周后,分别给于200μl磷酸缓冲液(PBS)、VEGFSODN100μg+Oligofectamine0.5μl及VEGF ASODN100μg+Oligofectamine0.5μl,每3天1次,连续治疗5周,观察各组裸鼠的成瘤性、体积及瘤重的变化,各组移植瘤中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变化。结果三组裸鼠3周时的成瘤率,C组显著低于A、B两组(P<0.05),6周时各组的成瘤率无差异。各组移植瘤6周时的体积和瘤重相比C组显著低于A、B两组(P<0.05),C组的抑瘤率为(50.79±9.19)%。A、B两组移植瘤VEGF表达及MV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组移植瘤VEGF的表达较A、B两组明显减弱(P<0.05),MVD明显小于A、B两组(P<0.05)。结论VEGF ASODN在体内能显著抑制人胆囊癌裸鼠移植瘤的增殖,降低其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性,抑制VEGF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减少裸鼠移植瘤中血管的形成,降低微血管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反义寡核苷酸 微血管密度(MvD)
下载PDF
食管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8
作者 庞作良 于亮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622-624,共3页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涉及到多种因素多个步骤的病理过程,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本文就食管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食管癌 相关基因
下载PDF
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在高难度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庞作良 张国庆 +4 位作者 高胜利 阿地力 斯坎达尔 毛拉 孙伟 《新疆医学》 2004年第5期8-10,共3页
目的:评价通过下腔静脉前间隙放置绕肝带及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在高难度肝切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解剖第二、第三肝门,钝性分离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于肝右及肝干中静脉间形成肝后隧道,并放置强力带。同时,于肾静脉近端放置下腔静脉阻... 目的:评价通过下腔静脉前间隙放置绕肝带及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在高难度肝切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解剖第二、第三肝门,钝性分离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于肝右及肝干中静脉间形成肝后隧道,并放置强力带。同时,于肾静脉近端放置下腔静脉阻断带,肝索阻断带及第二肝门阻断带(或肝右静脉阻断带。第二肝门阻断带多数情况下不需阻断。结果:成功施行11例复杂肝切除术,全尾叶十部分Ⅳ段Ⅴ段、右半肝、Ⅵ段+右尾叶等,未发生与手术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绕肝带及改良全肝血流阻断,不仅在技术上可行,而且适应症广,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尤其适用于高难度肝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肝血流阻断 肝切除术 改良式 下腔静脉 放置 肝门阻断 术中 施行 技术 成功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10
作者 庞作良 张国庆 +2 位作者 刘振疆 倪多 刘江齐 《新疆医学》 2000年第2期97-98,共2页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1~1999年共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和食管癌患者14例,现将部分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性患者13例,女性1例,年龄36—65岁,平均57.6岁。食管痛患者2例,胃体贲门癌患者12例,...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1~1999年共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和食管癌患者14例,现将部分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性患者13例,女性1例,年龄36—65岁,平均57.6岁。食管痛患者2例,胃体贲门癌患者12例,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鳞癌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术 手术后 贲门癌 食管癌
下载PDF
两种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治疗的219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国庆 韩峰 +2 位作者 高胜利 阿地力 庞作良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9-523,共5页
背景与目的:在可切除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手术治疗中,如何正确处理纵隔淋巴结对预后非常关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ⅢA期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有较大争议。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以两种纵隔淋... 背景与目的:在可切除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手术治疗中,如何正确处理纵隔淋巴结对预后非常关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ⅢA期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有较大争议。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以两种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对NSCL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行完全性切除术的219例Ⅲ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存状况,其中109例采用采样式纵隔淋巴结清扫术(mediastinal lymp hnode sampling,LS),110例采用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systematic mediastinal lymphadenectomy,SML)。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比较累积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Cox多因素生存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结果:LS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28%、13%,SML组分别为88%、37%、16%,两组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0、23.5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理类型、纵隔淋巴结转移状况、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是影响ⅢA期NSCLCN1或N2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对可手术治疗的ⅢA期NSCLC患者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可以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手术治疗 肺癌小细胞性 淋巴结清扫术 根治性切除术 生存率 预后分析
下载PDF
Ⅲ_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翼 阿迪力 +2 位作者 陆艳荣 张国庆 庞作良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2-456,共5页
背景与目的:术后放射治疗(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PORT)在完全性切除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PORT在完全性切除的ⅢA(N2)期NSC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 背景与目的:术后放射治疗(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PORT)在完全性切除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PORT在完全性切除的ⅢA(N2)期NSC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126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ⅢA(N2)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术后放疗分为术后化疗组(n=56)和术后放化疗组(n=70),分析ⅢA(N2)期NSCLC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比较各组生存的差异。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25.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32.5%、16.4%。术后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28.5%、13.5%,中位生存期为22.4个月,术后化疗联合放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39.9%、20.0%,中位生存期3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术后化疗组出现局部复发的中位时间为9.6个月,术后化疗联合放疗组出现局部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多站淋巴结转移(P=0.001)、PORT(P=0.033)影响ⅢA(N2)期NSCLC的生存率。结论:术后辅助放疗可提高pN2期NSCLC的生存率和降低局部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期 术后放疗
下载PDF
AFP、AFP-L_3和AFU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国庆 王斌 +2 位作者 刘振疆 黄艳春 庞作良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AFP异质体(AFP-L3)和α-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互补诊断价值及对肝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03年7月~2004年3月收治的49例PHC、5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20例正常对... 目的:探讨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AFP异质体(AFP-L3)和α-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互补诊断价值及对肝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03年7月~2004年3月收治的49例PHC、5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20例正常对照联合检测AFP、AFP-L3和AFU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和AFP-L3水平,采用速率法测定AFU水平.结果:PHC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正常对照组血清AF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的AFP均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项标志物单项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65.3%、85.7%、49.0%;联合检测AFP和AFP-L3或AFU可使检出率提高至92.1%和83.2%;3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检出率高达97.0%.结论:联合检测AFP、APF-L3和AFU 3项指标可提高HPC尤其是AFP阴性HPC的诊断效率,对HPC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 Α-L-岩藻糖苷酶 诊断
下载PDF
Survivin、CyclinD1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中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卉 卢晓梅 +11 位作者 赵学信 徐淑永 庞作良 陈艳 王洪江 武贵臻 库热西.玉努斯 关亚群 胡汉华 周新 刘旭 李惠武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研究Survivin和CyclinD1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Survivin和CyclinD1基因在20例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20例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总阳性率为50%,相应癌... 目的:研究Survivin和CyclinD1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Survivin和CyclinD1基因在20例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20例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总阳性率为50%,相应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总阳性率为20%,且其表达量均低于其对应的癌组织。在20例食管癌组织中有10例表达CyclinD1基因,阳性率为50%,而在20例癌旁组织中有13例表达,阳性率为65%,且癌组织的表达低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结论:提示Surv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CyclinD1在哈萨克族食管癌中的作用与其在其它民族中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CYCLIND1 哈萨克族食管癌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入路探讨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国庆 孙伟 +3 位作者 庞作良 斯坎达尔.阿不力孜 阿地力.萨来 毛拉.艾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改进食管癌的手术入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残端癌的发生率、手术死亡率,提高近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胸外科自1999年1月~2002年12月对29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Ⅰ组)、左胸后外侧切口+左颈切口(Ⅱ组)、右... 目的:改进食管癌的手术入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残端癌的发生率、手术死亡率,提高近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胸外科自1999年1月~2002年12月对29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Ⅰ组)、左胸后外侧切口+左颈切口(Ⅱ组)、右胸前外侧切口(Ⅲ组)、右胸后外侧切口(Ⅳ组)共完成食管癌食管切除术、经食管床食管重建术293例.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98.7%(293/297),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98.2%(86/87)、98.1%(52/53)、98.5%(133/135)、100%(22/22);手术死亡率1.7%(5/297),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2.3%(2/87)、1.9%(1/53)、0.75%(1/135)、4.5%(1/22);断端癌发生率3.8%(11/293),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4.7%(4/86)、3.8%(2/52)、2.3%(3/133)、9.1%(2/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8%(38/297),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17.2%(15/87)、9.4%(5/53)、11.1%(15/135)、13.6%(3/22).Ⅲ、Ⅳ组与Ⅰ、Ⅱ组清扫的淋巴结均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间及Ⅲ、Ⅳ组间清扫的淋巴结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右胸前外侧三切口、右胸后外侧三切口全食管切除,可彻底清除胸、腹各组区域淋巴结,有效减少断端癌残留、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切除术 食管重建术
下载PDF
MMP-2和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晓宏 房福元 +3 位作者 李卉 尹娜 庞作良 李惠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4-819,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分析二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离体标本100例,取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MMP-...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分析二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离体标本100例,取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MMP-2和MMP-9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MP-2和MMP-9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癌组织中MMP-2和MMP-9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0%(89/100)和76.0%(76/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3,P=0.016);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MP-9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48/100)和16.0%(16/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29,P=0.000)。MMP-2mRNA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有关联(χ2=4.971,P=0.026),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联(χ2=2.127,P=0.145);MMP-9mRNA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有关联(χ2=4.421,P=0.03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联(χ2=0.617,P=0.432)。MMP-2 mRNA与MMP-9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0.274,P=0.006)。结论:MMP-2和MMP-9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但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可能不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肺癌手术与开胸手术淋巴结清扫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志强 王洪江 +2 位作者 庞作良 范志勤 孙晓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在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8例,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75例(VATS组),传统... 目的探讨在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8例,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75例(VATS组),传统开胸肺癌手术患者83例(传统开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总数,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各区域淋巴结的清扫个数。结果 VATS组患者清扫淋巴结为1 257枚,阳性淋巴结数136枚;传统开胸组患者清扫淋巴结1 499枚,阳性淋巴结数169枚,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肺癌各区域淋巴结清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手术可以达到传统开胸手术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VATS) 传统开胸手术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哈萨克族食管癌中MMP-1、MMP-2、MMP-7、TIMP-1和MTA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秀梅 陈艳 +6 位作者 王洪江 庞作良 李卉 姜孝芳 古丽努尔.木哈依 谌宏鸣 李惠武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90-193,198,共5页
目的:探讨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7(MMP-1、MMP-2、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75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标本中MMP-1、MMP-... 目的:探讨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7(MMP-1、MMP-2、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75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标本中MMP-1、MMP-2、MMP-7、TIMP-1和MTA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MP-1、MMP-2、MMP-7、TIMP-1和MTA1 mRNA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MMP-2、MMP-7、MTA1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1、MMP-7 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TIMP-1与MMP-1、MMP-7、MTA1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6、0.458、0.333,P均<0.01)。结论:MMP-1、MMP-2、MMP-7、TIMP-1和MTA1 mRNA表达上调共同参与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MMP-2、MMP-7和MTA1可能是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侵袭、转移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
下载PDF
中心型肺癌支气管袖状切除的气道重建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胜利 庞作良 +4 位作者 阿地力 瓦热斯 范志勤 孙晓红 罗洞波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1410-1411,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气道重建方式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袖状切除不同气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1例完全切除,2例不完全切除。术后并发症分别为各种心律失常12例,心功能不全2例,肺不张或肺膨胀不全2例,肺部感染4例,支气管胸膜... 目的:探讨术中气道重建方式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袖状切除不同气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1例完全切除,2例不完全切除。术后并发症分别为各种心律失常12例,心功能不全2例,肺不张或肺膨胀不全2例,肺部感染4例,支气管胸膜瘘3例,治愈出院72例,其中支气管胸膜血管瘘导致死亡1例。结论:对中央型肺癌根据病变所在部位不同,而采取适当的袖状切除气道重建方式,符合肺癌外科治疗原则,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对气管、支气管和血管的处理技巧是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外科手术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清扫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洪江 庞作良 +4 位作者 斯坎达尔 孙伟 瓦热斯江 范志勤 薛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849-852,共4页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6.6%、6.9%和6.3%。影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部位、侵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肿瘤长度则影响不大。患者术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为5.4%。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为42.3%,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0.6%(P<0.01)。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广泛清扫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腹腔动脉干 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