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NFR/RIPK1通路探索紫草素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史吉胜 钱吉泽 +2 位作者 王金广 林斌 庞同涛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
目的:初步探讨紫草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即A组;假手术+紫草素组,即B组;脊髓损伤+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 目的:初步探讨紫草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即A组;假手术+紫草素组,即B组;脊髓损伤+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组,即C组;脊髓损伤+紫草素组,即D组;每组24只。C、D组采用钳夹法制作大鼠急性SCI模型。所有大鼠硬膜下置管,A组不给药,B组和D组造模后30 min经导管注射紫草素100 mg·kg^(-1),C组注射等量DMSO,每日1次,至取材时间点。各组分别于造模后6、12 h和3 d每组取8只大鼠,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及造模后1、3、7、14、21d行斜板实验,再处死动物取脊髓组织。造模后1h每组大鼠腹腔注射碘化丙啶(propidine iodide,PI)1 mg·kg^(-1),术后24 h取材检测脊髓组织PI红染细胞数;24 h时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haematoxylin eosin,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情况,尼氏(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数量,使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蛋白及调亡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1,RIPK1)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A组和B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均正常,C、D组各时间点均低于A、B组,D组造模后12 h和3d的BBB评分高于同时间点C组(P<0.05)。造模后12 h,D组PI红染细胞较C组明显减少,神经元崩解减轻(P<0.05)。造模后24h,A组和B组脊髓组织HE和Nissl染色正常,D组脊髓组织损伤程度和存活神经元数量均优于C组(P<0.05)。Bcl-2、RIPK1蛋白在A组、B组表达很低;RIPK1在C组表达明显增高,在D组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在D组表达高于C组(P<0.05)。结论:紫草素可减轻大鼠急性SCI后的病理变化,改善行为学评分,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其具体机制可能与抑制TNFR/RIPK1信号通路介导的坏死性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紫草素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对接受关节镜手术后的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庞同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6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关节镜手术后的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方法:对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对接受关节镜手术后的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方法:对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关节镜手术。在术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然后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的活动度和LK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屈曲的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其LK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对接受关节镜手术后的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能够显著改善其膝关节的功能及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 康复训练 膝关节的功能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柄周围骨丢失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国青 苑振峰 +2 位作者 刘鹏 庞同涛 张先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5593-5597,共5页
背景:无论是股骨侧还是髋臼侧在髋关节置换后1年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丢失,对假体的长期稳定性和骨强度造成严重影响。因而减少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柄周围骨丢失量对延长假体使用时间、预防假体周围骨折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分析唑... 背景:无论是股骨侧还是髋臼侧在髋关节置换后1年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丢失,对假体的长期稳定性和骨强度造成严重影响。因而减少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柄周围骨丢失量对延长假体使用时间、预防假体周围骨折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分析唑来膦酸对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柄周围骨丢失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9月莘县人民医院收治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置换后第4天给予观察组患者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两组其余用药相同。对两组置换前和置换后1年的髋部骨密度变化进行测量;观察两组置换前、用药后3 d和用药后1年的血清钙、磷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对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与结论:置换后1年两组患者股骨假体周围的平均骨密度均显著下降,与置换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3 d两组患者的钙、磷水平均较置换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后1年钙、磷水平维持在置换前水平。置换后短期内两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稍微下降,但与置换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较低,与置换前、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后1年,对照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置换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两三天内观察组有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酸痛和发热,给予乙酰氨基酚后症状得到缓解。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后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能够有效预防患者置换后早期假体柄周围骨丢失,但是置换后1周内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因此建议在置换完成1周后给予患者唑来膦酸注射液,若出现发热等症状,可给予乙酰氨基酚进行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关节植入物 唑来膦酸 全髋关节置换 骨丢失 假体柄 骨密度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先梅 庞同涛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1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相关原因,以利于制定预防策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7月~2014年3月我院16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总结有效护理方法。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相关原因,以利于制定预防策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7月~2014年3月我院16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总结有效护理方法。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护理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结论:优质护理是减少髋部骨折围术期各种并发症的必要条件,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围术期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康复护理训练计划在骨科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喜芹 庞同涛 王先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6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训练计划在骨科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腰椎间盘突出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训练计划,术...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训练计划在骨科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腰椎间盘突出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训练计划,术后3 d、1周、2周时对比两组患者直腿抬高度数、腰骶部抬离床面距离、关节活动度和肿痛消退时间等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直腿抬高度数、腰骶部离床面距离、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肿痛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训练计划有助于改善骨科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训练 骨科术后 功能恢复
下载PDF
手部皮肤缺损交腹皮瓣修复60例术后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先梅 庞同涛 《齐鲁护理杂志》 2014年第10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手部皮肤缺损行交腹皮瓣修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行交腹皮瓣修复术,并采取有效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0例交腹皮瓣均成活。结论:交腹皮瓣修复术后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是提高皮瓣成活的关键。
关键词 手部 皮肤缺损 交腹皮瓣修复术 成活率 术后护理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国青 刘鹏 +1 位作者 庞同涛 张先巍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研究采用第四代股骨髓内钉Inter TAN、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髋动力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HS组60例、Inter TAN... 目的研究采用第四代股骨髓内钉Inter TAN、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髋动力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HS组60例、Inter TAN组60例和PFNA组60例。收集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三组患者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评分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DHS组高于PFNA组和Inter TAN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DHS组高于PFNA组和Inter TAN组,PFNA组高于Inter TAN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三组间两两比较,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 TAN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与传统的DHS方式相比更符合微创手术的要求,治疗优势明显,而两种方式间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内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两种肌腱缝合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白庆兵 张哲敏 +3 位作者 邵新中 庞同涛 李通 韩永宾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3-306,共4页
目的对两种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肌腱修复术对缝合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0根完整的废弃肌腱,随机分为两组,从中间锐性切断。A组:采用新创ZM缝合法缝合肌腱;B组: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缝合... 目的对两种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肌腱修复术对缝合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0根完整的废弃肌腱,随机分为两组,从中间锐性切断。A组:采用新创ZM缝合法缝合肌腱;B组: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缝合肌腱,缝合后立即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测定2mm间隙形成负荷、最大负荷、最大间隙、断裂方式,计算所修复肌腱的强度,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2mm间隙形成负荷为(46.13±1.57)、最大负荷为(57.18±1.84)N、强度为(8.45±0.34)N/mm,均大于B组的2mm间隙形成负荷(15.02±0.67)N、最大负荷(28.63±1.95)N、强度(2.47±0.22)N/mm;A组的最大间隙(6.77±0.29)mm小于B组的最大间隙(11.62±0.94)mm;A组的缝线抽出率(0)小于B组缝线抽出率(100%)。结论ZM缝合法具有良好的抓持作用和强大的抗张力强度,可以满足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无抗阻主动功能锻炼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对比研究 ZM缝合法 改良Kessler缝合法
原文传递
两种非吸收性肌腱缝线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白庆兵 张哲敏 +3 位作者 邵新中 庞同涛 李通 韩永宾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对两种常用非吸收性肌腱缝线的生物力学特性及组织相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肌腱修复术的缝线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3-0TICRON聚酯缝线和3-0真丝缝线各100根,分为两组。A组:3-0 TICRON聚酯缝线;B组:3-0真丝缝线。将2组缝线... 目的对两种常用非吸收性肌腱缝线的生物力学特性及组织相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肌腱修复术的缝线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3-0TICRON聚酯缝线和3-0真丝缝线各100根,分为两组。A组:3-0 TICRON聚酯缝线;B组:3-0真丝缝线。将2组缝线各80根分别随机埋入40只SD大鼠腹部皮下,术后1、2、3、4周各组取材,对缝线周围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及HE染色,观察缝线周围炎性反应程度及缝线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对缝线进行生物力学测定,测定缝线初始张力强度及术后4个时间点的张力强度。结果A组术后1、2周时缝线周围炎性反应明显,3、4周时炎性反应逐渐减轻至消退。B组术后各个时间段缝线周围炎性反应均较A组严重,并且炎性反应消退慢。3-0TICRON聚酯缝线的初始张力强度为(19.02±0.63)N、机体内4周维持张力强度为(17.80±0.64)N,大于3-0真丝缝线的初始张力强度(15.40±0.44)N和机体内4周维持张力强度(9.79±0.54)N,并且3-0TICRON聚酯缝线张力强度的衰减速度小于3-0真丝缝线。结论3-0TICRON聚酯缝线组织相容性好,局部炎性反应轻,抗张力强度维持时间长,衰减速度慢,修复肌腱断裂比3.0真丝缝线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组织相容性 TICRON聚酯缝线 真丝缝线
原文传递
手术坚强固定后踝骨折块对踝关节骨折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庞同涛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坚强固定后踝骨折块对踝关节骨折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参考组手术对踝骨折块不进行固定,实验组给予手术... 目的探讨手术坚强固定后踝骨折块对踝关节骨折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参考组手术对踝骨折块不进行固定,实验组给予手术坚强固定踝骨折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肿胀、疼痛、X线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更好,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手术坚强固定踝骨折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促进骨折尽快好转,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坚强固定 踝骨折块 踝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