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共管模式结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救治中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庞增林 马才英 +4 位作者 张帅 火统显 杨纬 刘玉婷 何振东 《甘肃医药》 2024年第8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共管(MDT)模式结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FIF)救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采用传统模式结合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58例老年FIF患者为传统组,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采用... 目的:探讨多学科共管(MDT)模式结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FIF)救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采用传统模式结合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58例老年FIF患者为传统组,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采用MDT模式结合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62例老年FIF患者为MDT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MDT组患者术前等待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MTD组48小时、72小时内手术率均高于传统组(P<0.05)。MDT组术后1个月、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改善均优于传统组(P<0.05),但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MDT组术后3天、7天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MDT组术后5例(8.06%)患者出现并发症,而传统组有14例(2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MDT模式结合PFNA固定术用于老年FIF的救治中,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前等待和总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功能恢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共管模式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高龄老年髋部骨折中应用的临床疗效评价
2
作者 何振东 杨纬 庞增林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864-1867,共4页
目的评估骨科与老年科共管结合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对高龄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80例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单骨科... 目的评估骨科与老年科共管结合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对高龄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80例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单骨科管理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骨科与老年科共管结合的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诊断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伤后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伤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如肺炎、泌尿系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与老年科共管结合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能够更快速地评估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前状况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缩短术前等待时间,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管模式 多学科协作 骨科 老年科 高龄 髋部骨折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庞增林 李兴勇 宋敏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5期146-148,共3页
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脱位 综述
下载PDF
骨痹止痛液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中相关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兴璋 李兴勇 +3 位作者 李喜香 庞增林 麻虎 宋敏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骨痹止痛液对动物模型膝关节软骨中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骨痹止痛液组(A组)、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组(B组)、模型组(C组)3组,每组10只。建立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后,分... 目的:研究骨痹止痛液对动物模型膝关节软骨中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骨痹止痛液组(A组)、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组(B组)、模型组(C组)3组,每组10只。建立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后,分别给予骨痹止痛液、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于8周后取样,采用肉眼观察形态学改变、HE染色、RT-PCR检测软骨中IL-1、TNF-α因子表达等指标。结果:肉眼观察:A组及B组较给药前无明显变化,C组关节软骨破坏较为严重,甚至出现糜烂。RT-PCR:A组、B组与C组比较,A组、B组兔软骨标本中IL-1m RNA、TNF-αm 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兔软骨标本中IL-1m RNA、TNF-αm RNA表达量A组较B组减低(P<0.05)。结论:骨痹止痛液通过减少促炎因子(IL-1、TNF-α)的表达来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缓关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止痛液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颅脑外伤脑性耗盐综合征29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庞增林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10期1769-1770,共2页
对收治的29例颅脑外伤脑性耗盐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主要的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各项指征、治疗结果和诊断方法等。经过治疗之后,24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康复率为82.8%,其余5例患者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发生了严重感染... 对收治的29例颅脑外伤脑性耗盐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主要的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各项指征、治疗结果和诊断方法等。经过治疗之后,24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康复率为82.8%,其余5例患者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发生了严重感染与器官衰竭死亡。颅脑外伤脑性耗盐综合征具有其发病特殊性,正确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步骤,这关系到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否科学,治疗过程中应该积极补水补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脑性耗盐综合征 低钠血症 抗利尿素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庞增林 马才英 +3 位作者 火东旭 杨纬 张维义 何振东 《甘肃医药》 202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数量逐年攀升,如何快速有效地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成为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多学科协作模式便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以国内外关于多学科协作的文献为基础,阐述老年髋部骨折在多学科协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数量逐年攀升,如何快速有效地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成为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多学科协作模式便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以国内外关于多学科协作的文献为基础,阐述老年髋部骨折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多学科协作 老年
下载PDF
骨痹止痛液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兴勇 杨博文 +3 位作者 刘学睿 董世健 姚兴璋 庞增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18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骨痹止痛液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其中A组为骨痹止痛液治疗组,B组为双醋瑞因治疗组,C组为骨痹止痛液联合双醋瑞因治疗组。3组均治疗、观察3... 目的:观察骨痹止痛液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其中A组为骨痹止痛液治疗组,B组为双醋瑞因治疗组,C组为骨痹止痛液联合双醋瑞因治疗组。3组均治疗、观察3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与好转,并且VAS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A、B两组(P<0.05)。各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骨痹止痛液、双醋瑞因均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临床疗效较好,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疗效更为明显,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止痛液 双醋瑞因 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振东 马才英 +4 位作者 张维义 杨纬 张帅 火东旭 庞增林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假体安装情况、疼痛VAS评分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两组各失访1例;4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7~18个月。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臼柄位置均在正常范围内,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偏心距及其恢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3 d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01);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置换 微创手术 老年人
下载PDF
不同创伤严重程度的多发伤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变化及对MODS中心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冯玉平 吴得安 +3 位作者 何振东 马春芳 庞增林 张乐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17-422,449,共7页
目的 探讨不同创伤严重程度的多发伤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指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 目的 探讨不同创伤严重程度的多发伤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指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变化及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中心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多发伤患者67例,根据多发伤患者入院创伤危重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标准将其分为轻度多发伤组(20例)、中度多发伤组(26例)及重度多发伤组(21例);并根据MODS标准,将其分为MODS组及非MODS组。比较创伤后第1、2、3天重度多发伤组、中度多发伤组及轻度多发伤组LDH、AST、CK-MB、CK水平。比较创伤后第1、2、3天MODS组及非MODS组LDH、AST、CK-MB、CK水平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LDH、AST、CK-MB、CK与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多发伤患者合并胸腹部位、多发伤患者伴MODS中的心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LDH、AST、CK-MB、CK对多发伤患者伴MODS中的心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度多发伤组APACHEⅡ评分、MODS例数及MODS评分高于中度多发伤组及轻度多发伤组,中度多发伤组APACHEⅡ评分、MODS例数及MODS评分高于轻度多发伤组(P<0.05)。创伤后第1天、第2天、第3天,重度多发伤组、中度多发伤组、轻度多发伤组LDH、AST、CK-MB、CK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重度多发伤组LDH、AST、CK-MB、CK水平均高于中度多发伤组、轻度多发伤组,中度多发伤组LDH、AST、CK-MB、CK水平均高于轻度多发伤组;MODS组和非MODS组LDH、AST、CK-MB、CK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MODS组LDH、AST、CK-MB、CK水平均高于非MODS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1天、第2天、第3天,LDH、AST、CK-MB、CK水平与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多发伤患者合并胸腹部位呈正相关、多发伤患者伴MODS中的心功能障碍均呈正相关(P<0.05)。第1天,多发伤患者伴MODS中的心功能障碍ROC曲线显示,LDH、AST、CK-MB、CK对多发伤患者伴MODS中的心功能障碍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 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随多发伤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其与多发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胸腹部位及发生MODS中的心功能障碍呈正相关,且是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中的心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处创伤 心肌酶谱 心功能障碍
下载PDF
皮肤削薄回植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大面积脱套伤3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莫宗永 庞增林 +1 位作者 梁戈 梁立然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390-391,共2页
目的:探讨皮肤削薄回植结合负压封闭引流( VSD )治疗四肢大面积脱套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肢体大面积皮肤脱套伤患者采用清创后削薄皮肤并在其上打孔,原位缝合,然后用VSD材料覆盖,贴伤口愈合快示格胶贴,持续负压吸引,5~7 d... 目的:探讨皮肤削薄回植结合负压封闭引流( VSD )治疗四肢大面积脱套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肢体大面积皮肤脱套伤患者采用清创后削薄皮肤并在其上打孔,原位缝合,然后用VSD材料覆盖,贴伤口愈合快示格胶贴,持续负压吸引,5~7 d后拆除VSD材料,观察皮片成活情况,再加压包扎7 d后拆线。结果37例患者中,皮片全部存活28例占75.7%,创面全部愈合;皮片大部分成活7例占18.9%,伴有局限性皮片坏死,较散在,经换药后创面全部愈合。仅有一半皮片成活2例占5.4%,换药后需Ⅱ期植皮创面才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皮片成活,周边有轻度瘢痕增生,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削薄皮肤回植结合VSD是一种有效的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治疗方法,回植皮肤成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脱套伤 皮肤削薄回植 负压封闭引流 四肢
下载PDF
绿色通道结合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振东 马才英 +4 位作者 杨纬 庞增林 张维义 张帅 火东旭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结合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模式,研究组采用绿色通道结合多学科...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结合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模式,研究组采用绿色通道结合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比较2组术前等待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术前等待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压疮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心肌梗死、脑卒中、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绿色通道结合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可尽快评估患者术前状况,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 多学科协作诊疗 老年髋部骨折
下载PDF
绿色通道下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
12
作者 杨纬 马才英 +4 位作者 何振东 庞增林 火东旭 张维义 张帅 《甘肃医药》 2023年第4期333-334,337,共3页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下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2019年10至2021年3月诊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两组:A组30例受伤48h内手术,B组30例受伤...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下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2019年10至2021年3月诊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两组:A组30例受伤48h内手术,B组30例受伤48h后手术。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压力性损伤(俗称褥疮)的发生率、术前等待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A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和住院天数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压力性损伤和肺部感染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心肌梗塞、脑卒中、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色通道下老年股骨颈骨折48h内SuperPATH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以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和肺部感染的概率,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和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 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