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新村港海草床区春、秋季浮游动物粒径结构特征
1
作者 谢福武 王少露 +2 位作者 谢海群 庞巧珠 符俊优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1,共12页
为探究海草床区不同粒径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分别于2022年4月和11月对海南省陵水县新村港海草床区不同性质水域的浮游动物粒径结构和重要功能类群展开调查研究,并探讨其季节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 为探究海草床区不同粒径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分别于2022年4月和11月对海南省陵水县新村港海草床区不同性质水域的浮游动物粒径结构和重要功能类群展开调查研究,并探讨其季节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春季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7科40属65种,浮游幼体20类,以小粒径的桡足类幼体/无节幼体占优势;秋季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3科25属37种,浮游幼体19类,以夜光虫(Noctiluca scientillans)占绝对优势。浮游动物物种数、丰度存在季节性差异,春季物种数高于秋季,湾口外海区和海草生长区最突出,以600-1250、355-600μm的种类居多。浮游动物丰度则反之,鱼排养殖区丰度最高,以160-355、355-600μm的丰度居多。此外,春季的主要限制因子为磷酸盐、硅酸盐及悬浮物,与2000-4000、1250-2000μm的浮游动物丰度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盐度与2000-4000μm的浮游动物丰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水深则为秋季主要影响因子,与600-1250、355-600、160-355μm偏小粒径浮游动物丰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新村港海草床区各粒径浮游动物丰度呈季节性变化,与环境因子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亟需对该区域的浮游动物粒径结构进行长期监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粒径结构 环境因子 海草床 海南新村港
下载PDF
万宁小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物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分析
2
作者 谢海群 孙婆援 +3 位作者 庞巧珠 邢孔敏 陈晓慧 梁计林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8-546,共9页
为了解万宁小海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2020年5月在小海潟湖采集18个沉积物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5种重金属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总汞和砷,并分析归纳出重金属分布特征。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 为了解万宁小海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2020年5月在小海潟湖采集18个沉积物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5种重金属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总汞和砷,并分析归纳出重金属分布特征。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识别小海表层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以及运用富集系数和地累积法进一步评价小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Cu、Pb、Zn、Cd、Cr、Hg和As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26、27.08、75.06、0.16、38.43、0.054、4.66 mg/kg,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7种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依序为Hg>Cd>Pb>As>Cu>Cr>Zn,其中Hg和Cd为主要潜在生态危害因子,其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等级已达到中等级风险;富集系数评价和地质累积系数评价污染程度依次为Cd>Hg>Pb>Zn>Cr>As>Cu;表层沉积物中TOC含量与Cu、Pb、Zn、Cd和Cr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粒度呈一定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小海 重金属 分布特征 生态风险
下载PDF
海南磷枪石岛附近海域水环境分布特征
3
作者 庞巧珠 梁计林 +2 位作者 陈晓慧 孙婆援 谢海群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3期149-152,共4页
对2021年6月磷枪石岛附近海域水环境调查,用单项水质参数法、水体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评价海域海水质量。结果显示:2021年磷枪石岛海域海水pH、DO、COD、DIN、DIP、石油类均符合第一类海水质量标准,水质单因子标准指数、有... 对2021年6月磷枪石岛附近海域水环境调查,用单项水质参数法、水体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评价海域海水质量。结果显示:2021年磷枪石岛海域海水pH、DO、COD、DIN、DIP、石油类均符合第一类海水质量标准,水质单因子标准指数、有机体污染指数、富营养化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3~0.99、-1.61~-0.52和0.001~0.005,区域海水质量优良,水体处于贫营养化状态,未出现超标站位和有机体污染的现象。与2011年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海域海水悬浮物含量(SS)稍有下降,pH、DO、DIN、DIP基本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枪石岛 环境质量 评价
下载PDF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活性磷酸盐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4
作者 庞巧珠 吴瑞 谢海群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1期147-150,共4页
按照国家标准GB/T17378.4-2007中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活性磷酸盐,用“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各种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对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活性磷酸盐的标准贮备液、器具、测量重复性、测量线性及仪器设备进... 按照国家标准GB/T17378.4-2007中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活性磷酸盐,用“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各种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对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活性磷酸盐的标准贮备液、器具、测量重复性、测量线性及仪器设备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海水活性磷酸盐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重复性和拟合标准曲线计算样品带来的不确定度,国家水质磷酸盐(以磷计)质控样品标准值为(0.396±0.015)mg/L,k=2。质控样品经稀释10倍,平行测定10次,测得结果在标准值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活性磷酸盐含量 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PDF
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水重金属含量与污染评价
5
作者 陈积杰 梁计林 +4 位作者 谢海群 庞巧珠 孙婆援 邢孔敏 符俊优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6期109-112,共4页
调查及评价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的重金属污染现状。2019年5月从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采集18个站位海水样品,测定海水中重金属(铜、铅、锌、镉、铬、砷)含量,再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采集的海水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 调查及评价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的重金属污染现状。2019年5月从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采集18个站位海水样品,测定海水中重金属(铜、铅、锌、镉、铬、砷)含量,再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采集的海水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重金属含量总体较低,Cu、Pb、Zn、Cd、Cr、As平均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部分站位Cu和Pb有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13.6%和9.1%,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程度依次为Pb>Cu>Zn>As>Cd>Cr。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春季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海水 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白马井渔港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庞巧珠 程娇因 +4 位作者 邢孔敏 谢海群 孙婆援 梁计林 吴瑞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99-104,共6页
根据2014年10月和2015年5月白马井渔港近岸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该海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白马井渔港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海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
关键词 海水水质状况 污染指数 富营养化 白马井渔港
下载PDF
西瑁洲岛附近海域水质环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庞巧珠 谢海群 +3 位作者 孙婆援 邢孔敏 梁计林 吴瑞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72-78,共7页
根据2015年6月对西瑁洲岛海域环境监测的结果,用单项水质参数法、水体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西瑁洲岛海域水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站位中单项水质参数所变化范围为0.11~0.99,有机体评价因子均小于0,海域... 根据2015年6月对西瑁洲岛海域环境监测的结果,用单项水质参数法、水体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西瑁洲岛海域水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站位中单项水质参数所变化范围为0.11~0.99,有机体评价因子均小于0,海域水质富营养化E测定值变化范围为0.006~0.027,说明西瑁洲岛海域水质良好。本次调查结果与2010年进行比较,无机氮、油类和锌的含量略有增加,但仍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测项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表明自2010年以来,西瑁洲岛海域的水质环境质量一直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瑁州 环境质量 评价
下载PDF
海南黎安港海草床分布特征、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石泉 庞巧珠 +4 位作者 蔡泽富 吴钟解 沈捷 王道儒 陈海鹰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7-64,共8页
通过对黎安港海草资源进行调查,并采用《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HY/T087-2005)对海草床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黎安港海草种类主要有2科3亚科4属4种,分别为圆叶丝粉草、泰来草、海菖蒲及卵叶喜盐草;海菖蒲分布广泛,其次... 通过对黎安港海草资源进行调查,并采用《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HY/T087-2005)对海草床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黎安港海草种类主要有2科3亚科4属4种,分别为圆叶丝粉草、泰来草、海菖蒲及卵叶喜盐草;海菖蒲分布广泛,其次为圆叶丝粉草及泰来草,海草床分布面积约为0.93 km^2,黎安南岸海草分布面积最大,西岸次之,东岸最小。海草平均覆盖度为37.80%。圆叶丝粉草平均密度872.00株/m^2,平均生物量150.34 g/m^2,泰来草平均密度405.00株/m^2,平均生物量62.45 g/m^2;海菖蒲平均密度251.00株/m^2,平均生物量778.50 g/m^2,卵叶喜盐草平均密度6768.00株/m^2,平均生物量70.63 g/m^2,2015年黎安港海草床处于健康状态;2018年处于健康状态边缘;2016年、2017年及2019年均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体现在沉积物环境、栖息地健康以及生物指标存在亚健康,2015年至2019年期间,黎安港海草床的健康状况总体呈现为健康转为亚健康的趋势,主要影响因素有水体交换能力较差、水产养殖活动影响、沿岸围填海工程及其他人为活动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安港 海草床 分布特征 健康评价 原因分析
下载PDF
亚龙湾海域海洋生态旅游活动对近岸海洋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庞巧珠 邢孔敏 +3 位作者 谢海群 孙婆援 陈晓慧 吴瑞 《热带农业工程》 2016年第1期51-57,共7页
于2015年8月对亚龙湾近岸海域进行现场监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有机体污染指数法、水质富营养化法对亚龙湾近岸海域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亚龙湾近岸海洋环境良好,海水水域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无机氮(DIN)、溶解... 于2015年8月对亚龙湾近岸海域进行现场监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有机体污染指数法、水质富营养化法对亚龙湾近岸海域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亚龙湾近岸海洋环境良好,海水水域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及重金属含量较低,符合第1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重金属、石油类、有机碳、硫化物含量测值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变化较小,均在第1类海洋沉积物标准要求范围内;监测海域单因子评价指数值均小于1,未出现超标现象;有机体污染指数较小,其中有65%的站点有机体污染指数(A值)小于0,35%的站位A值0-1;有机体污染水平评价多为良好;水质营养化水平程度较弱,除了个别站位出现中等营养化水平,绝大部分监测站点属于贫营养化。对比历史资料,近年来亚龙湾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各化学要素测值存在差异但变化幅度不大,说明亚龙湾开展旅游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龙湾 海洋环境 现状分析
下载PDF
三亚红塘湾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元超 林国尧 +5 位作者 陈石泉 吴钟解 蔡泽富 沈捷 骆丽珍 庞巧珠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3-191,共9页
为了解和掌握三亚红塘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2017年3月采用断面监测法调查了三亚红塘湾海域珊瑚的物种多样性、覆盖率和补充量等指标,并采用健康指数(CI)对红塘湾珊瑚礁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红塘湾造礁石珊... 为了解和掌握三亚红塘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2017年3月采用断面监测法调查了三亚红塘湾海域珊瑚的物种多样性、覆盖率和补充量等指标,并采用健康指数(CI)对红塘湾珊瑚礁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红塘湾造礁石珊瑚共鉴定11科25属55种,优势种是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风信子鹿角珊瑚(A.hyacinthus)、平展蔷薇珊瑚(Montipora solanderi)、叶状蔷薇珊瑚(M.foliosa);软珊瑚主要种有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sp.、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sp.以及柳珊瑚目一种;造礁石珊瑚平均覆盖率为14.58%,平均珊瑚补充量为0.15个·m^-2,软珊瑚平均覆盖率为0.17%,珊瑚主要分布在1~4 m水深,水深6 m以外有零星的造礁石珊瑚或柳珊瑚分布;目前该区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平均处于很好级别,但与历史调查数据比较呈下降趋势,主要受水体环境中悬浮物及叶绿素a增加、围填海悬浮泥沙以及大型藻类增多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塘湾 珊瑚礁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7年秋季海口湾浮游植物和赤潮生物研究
11
作者 庞巧珠 吴瑞 《热带农业工程》 2022年第5期135-141,共7页
通过研究2017年秋季覆盖海口湾20个站位的水采浮游植种类及其群落特征,共鉴定浮游植物6门54属123种(包括变种),种类主要以硅藻为主。调查期间浮游植物数量较高,平均为106.89×10^(3) cells·L^(-1)。细胞丰度表层大于底层,东部... 通过研究2017年秋季覆盖海口湾20个站位的水采浮游植种类及其群落特征,共鉴定浮游植物6门54属123种(包括变种),种类主要以硅藻为主。调查期间浮游植物数量较高,平均为106.89×10^(3) cells·L^(-1)。细胞丰度表层大于底层,东部大于西部。浮游植物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is)和海链藻未知种(Thalassiosira sp.)。调查期间,共发现赤潮生物41种,主要赤潮生物是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赤潮生物 海口湾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海草资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石泉 林国尧 +4 位作者 蔡泽富 沈捷 吴钟解 骆丽珍 庞巧珠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9年第4期53-56,共4页
东寨港海草种类主要有2科2属3种,分别是单脉二药草Halodule uninervis、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以及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卵叶喜盐草与贝克喜盐草为东寨港优势种。东寨港海草资源面积约264.00 hm^2,平均盖度在52.13%,平均... 东寨港海草种类主要有2科2属3种,分别是单脉二药草Halodule uninervis、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以及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卵叶喜盐草与贝克喜盐草为东寨港优势种。东寨港海草资源面积约264.00 hm^2,平均盖度在52.13%,平均密度9901.00株/m^2,平均生物量37.46 g/m^2。东寨港内海草资源处于退化状态,主要受底质类型、水环境、潮汐汊道、渔业活动、陆源污染、非法渔业以及自然因素等影响。通过对东寨港海草分布特征及变化分析,提高公众对潟湖海草保护意识,为海南岛潟湖海草床的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东寨港 海草资源 分布特征 成因
下载PDF
海草床微生物研究进展
13
作者 蔡泽富 陈石泉 +6 位作者 吴钟解 沈捷 谢珍玉 骆丽珍 庞巧珠 章翔 王道儒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共13页
海草是一类生长于海洋环境中的单子叶植物。细菌、真菌、微藻、古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栖息在海草器官及其周围环境中,对海草生长、营养和健康以及海草床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与总结国内外参考文献,简要介绍了海草床微生物... 海草是一类生长于海洋环境中的单子叶植物。细菌、真菌、微藻、古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栖息在海草器官及其周围环境中,对海草生长、营养和健康以及海草床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与总结国内外参考文献,简要介绍了海草床微生物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将来可能进行的研究方向。海草微生物组与沉积物和海水中的微生物群落存在较大差异,其分布在离散且高度异质性的生态位,且该模式在广泛的地理尺度上保持不变,不是受海草种类和沉积物类型控制,而是主要取决于环境驱动与海草代谢。大部分海草核心微生物群落都参与硫循环。今后可采用模拟实验、生态模型、基因组、宏基因组、转录组与代谢组等技术方法研究海草床微生物的多样性、组成、功能、定植与病害等。此外,揭示海草床中微生物、海草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保护受威胁的海草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床 共生功能体 核心微生物组 多样性 环境
下载PDF
海南文昌人工鱼礁区浮游桡足类的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福武 庞巧珠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20年第2期61-77,共17页
于2019-03和2019-09对海南文昌人工鱼礁附近海域展开调查研究,各获取7个站位的样品数据,分析了该生态区浮游桡足类的群落结构,为深入了解不同季度桡足类种群结构特征以及应对海洋环境因子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生态区内共鉴定浮游桡足类17... 于2019-03和2019-09对海南文昌人工鱼礁附近海域展开调查研究,各获取7个站位的样品数据,分析了该生态区浮游桡足类的群落结构,为深入了解不同季度桡足类种群结构特征以及应对海洋环境因子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生态区内共鉴定浮游桡足类17科23属33种,春季21属27种,秋季19属23种,共分为河口类群、暖温带类群、暖水沿岸类群和暖水广布类群四个生态类群,桡足类优势种随季节的变化而更替,春季以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a)、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 pauper)为绝对优势种,秋季则以瘦歪水蚤(Tortanus gracilis)、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subcrassus)占主导。浮游桡足类的种类数和丰度整体呈现为春季>秋季,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则反之,季节性差异明显。此外,桡足类种群与海洋理化环境因子间存在相关性,春季桡足类的主要暖水性类群与NO2-N、NH3-N、pH、水深和温度等环境因子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秋季桡足类种群则受溶解氧、pH和盐度等限制因子影响。总体看来,整个人工鱼礁生态区海洋浮游桡足类种群丰富和多样化,群落结构趋于稳定,且周边水质状况整体较好,海洋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呈现良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桡足类 群落结构 人工鱼礁 海南文昌
下载PDF
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水质环境状况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海群 孙婆援 +3 位作者 庞巧珠 张光星 邢孔敏 吴瑞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66-71,共6页
2015年10月,对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水质调查,调查站点布设三亚西瑁洲西端3个站点,鹿回头南端4个站点,亚龙湾2个站点,共布设9个调查站点。分析了水温、p H、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无机氮、油类、铜、铅... 2015年10月,对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水质调查,调查站点布设三亚西瑁洲西端3个站点,鹿回头南端4个站点,亚龙湾2个站点,共布设9个调查站点。分析了水温、p H、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无机氮、油类、铜、铅、锌、镉、汞、砷共14项指标。采用单项水质指数法、有机体污染指数法以及水质富营养化指数法对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海域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水质评价指数均小于1,单因子指数较小;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1,污染物浓度较低;富营养化评价指数E<1,该海域海水水质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环境 单项水质指数法 有机污染指数法 富营养化指数法
下载PDF
海头港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海群 吴瑞 +3 位作者 梁计林 孙婆援 庞巧珠 邢孔敏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95-98,共4页
根据2015年春季海头港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海头港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海头港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浓度较低,单因子指数值较小,有机污染指数值较... 根据2015年春季海头港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海头港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海头港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浓度较低,单因子指数值较小,有机污染指数值较小,水质良好,该海域处于贫营养化水平,富营养化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水质状况 污染指数 富营养化 海头港
下载PDF
2017年冬季海口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广锐 符俊优 +3 位作者 蒙健娇 兰建新 庞巧珠 吴瑞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第1期24-29,共6页
分析了2017年冬季(2月)在海口湾海域进行调查所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细胞丰度的平面和垂直分布、优势种分布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进行研究。初步鉴定浮游植物6门73属176种(包括变种),硅藻占... 分析了2017年冬季(2月)在海口湾海域进行调查所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细胞丰度的平面和垂直分布、优势种分布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进行研究。初步鉴定浮游植物6门73属176种(包括变种),硅藻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玛氏骨条藻Skeletonema marinoi、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小环藻未知种Cyclotella sp.和颤藻未知种Euglena sp.。虽然存在一定的赤潮优势种中肋骨条藻和菱形海线藻,但不足以达到引发赤潮的条件。近岸排污口附近16、17、18、19、20号站位细胞丰度较高,离岸站位丰度较低,表层细胞丰度高于底层。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高,群落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海口湾
下载PDF
黎安港海水和沉积物中叶绿素a含量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庞巧珠 骆丽珍 +4 位作者 曾广锐 吴瑞 陈石泉 陈海鹰 梁计林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3-141,共9页
在2019年6月和9月对黎安港海域9个站点进行水质和沉积物采样调查,研究叶绿素a含量在潟湖内的空间分布,并探讨叶绿素a含量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为黎安省级海草特别保护区的海草资源保护与恢复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水体叶绿... 在2019年6月和9月对黎安港海域9个站点进行水质和沉积物采样调查,研究叶绿素a含量在潟湖内的空间分布,并探讨叶绿素a含量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为黎安省级海草特别保护区的海草资源保护与恢复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水体叶绿素a含量时空分布不均匀。6月,水体叶绿素a含量变化范围为3.34μg/L~14.64μg/L,均值为6.36μg/L;9月含量变化范围为12.20μg/L~21.62μg/L,均值17.61μg/L。总体上9月高于6月,空间分布特征为西南和北部偏高,东南部海草区和南部的港口门区偏低。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变化范围为0.12μg/g~31.95μg/g,均值为5.71μg/g,表层沉积物叶绿素a呈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柱状样叶绿素a随深度增加基本呈下降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6月,水质叶绿素a与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温和透明度相关性不显著;9月,与无机氮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因子相关性不显著;沉积物叶绿素a与水深、有机碳、总氮有关;说明营养物质和水下光照条件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环境因子 相关性 黎安港
原文传递
海南小海海水富营养化和重金属特征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志雄 骆丽珍 +3 位作者 陈石泉 吴钟解 庞巧珠 陈海鹰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138,共8页
通过对万宁小海水体环境调查与数据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富营养化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整个小海海域水质状况处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呈贫营养状态,湾内中部出现了轻度或中度富营养,属于氮... 通过对万宁小海水体环境调查与数据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富营养化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整个小海海域水质状况处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呈贫营养状态,湾内中部出现了轻度或中度富营养,属于氮限制潜在性富营养;重金属单因子指数污染为:Cu>Pb>Zn>Hg>Cd;有机污染指数均值为0.6,有机物污染等级较低,水质状况较好;小海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轻微(WQI远小于1),属于清洁海域。相关性分析表明小海海域盐度、pH、DO、石油类和Hg主要受南海的潮汐输送影响,DIN、DIP、CODMn、Zn、Cd、Pb和Cu则受河流径流影响较大。Zn、Cd、Pb和Cu来源于相似或同一污染源。变异系数结果表明海水中重金属空间离散性较小,重金属污染物同源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因子指数 重金属 综合污染指数 富营养化
原文传递
后水湾深水网箱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丹丹 庞巧珠 +2 位作者 涂志刚 谢海群 陈晓慧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80,共8页
基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在后水湾深水网箱养殖区及其邻近海域调查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四季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深水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海域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65属214种,以硅... 基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在后水湾深水网箱养殖区及其邻近海域调查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四季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深水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海域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65属214种,以硅藻为主;优势种类主要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热带骨条藻(Skeletonema tropicum)和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等,优势种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季节差异较为明显,夏、秋季普遍高于冬、春季。根据相似性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季节间差异显著,养殖区和对照点间无显著差异。根据RDA分析结果,温度、盐度和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各种浮游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所不同。调查期间,后水湾海域水质较好,各季节养殖区与对照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环境因子无显著差异,深水网箱养殖未对后水湾的水质及浮游植物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深水网箱养殖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